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9940532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讲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授课内容n年龄-收入曲线n人力资本理论n筛选假说n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n政治经济学分析n内生理论n多层次多主体的分析框架2年龄-收入曲线1. 年龄-收入曲线(明瑟,1974)小学中学大学年龄收入3年龄-收入曲线n美国男性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收入(1979年,美元)(Cohn & Geske, 1990)年龄大学高中差距年龄大学高中差距1828208806-59865042448268801556820413

2、513409-9274604125826819155993025684215084176644387726779170344034500267297771 总和150872411317663769584年龄-收入曲线2. 年龄收入曲线的三个特点1)学校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在工作后的绝对收入水平较高2)年收入水平对于年龄是凹的3)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曲线斜率较大,达到最高年收入的年龄较晚3. 对年龄-收入曲线的验证:教育收益率5年龄-收入曲线4.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n教育的核心经济价值在于它能够改变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为,教育与经济的其它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收益等

3、)都是从这一问题中派生出来的。n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存在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之中(Carnoy)6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亚当.斯密指出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2、舒尔茨、贝克尔、明塞尔等人奠定了现代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7人力资本理论(2) 教育投资收益分析(1970s-)a)代表人物: Psacharopoulosb)主要贡献:n建立分析教育投资收益的计量模型n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计算不同类型国家的教育收益率8舒尔茨观点n主要观点有:(1)人力资本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n(2)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大于物资资本投资的效益。n(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

4、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n(4)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9人力资本理论1.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的发展(1) 早期(1960s)a)代表人物:Schultz, Becker, Mincerb)主要贡献n确立人力资本的概念n阐释教育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贡献n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个人的教育投资行为10人力资本理论(3) 人力资本理论的新进展(1980-)a)代表人物:Romer, Lucasb)主要贡献:通过将知识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内生化,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和各国收入差异的原因11人力资本理论2. 人力资本的概念n资本:人们通过一定的投资活

5、动而取得的获利手段。凡是预期将来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而在目前一定时期内付出代价获得的所有物,都是资本n人力资本:凝结在个人身上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和能力n美国在1990年时的人均社会总财富约为42.1万美元,其中59%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形式(24.8万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力资本已经占到人均财富总量的64%12人力资本理论n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包括人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在质量方面,人力资源还涉及到先天获得的质量,而人力资本仅指人力资源的质量部分,并且是通过后天的投资而形成的质量n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厂房、设备

6、投资;存货投资;住宅投资13人力资本理论n舒尔茨的观点(Schultz, 1961)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不是由企业组织的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14n美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n舒尔茨(TWSchultz)1902年4月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阿灵顿。1930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衣阿华州立学院任教,1934年起任该院经济、社会学系主任。1943年后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任该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职务。1960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9年与威廉阿瑟刘易斯一起获得

7、诺贝尔经济学奖。15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背景n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经济理论无法阐述清楚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有必要将传统的资本概念中包括进人力资本概念,而不应仅仅考虑有形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具有资本的属性,同时又有异质性。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n 尤其令人感到鼓舞的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人类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口的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16人力

8、资本投资假设:n1)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假定决定全部资本之收入比率的基本动机和偏好本质上保持不变,我们可以提出的假设为:人力资本的内涵将表明全部资本的收入比率不会下降。由于各种生产物质建筑物、设备和存储货物,即特定的资本储量之相对收入已经在下降,同时人力资本储量的相对收入却在一直上升,如果全部资本的收入比率本质上保持不变,那么始终令我们困惑而又难以解释的的经济增长就主要是来源于人力资本储量的增长。n(2)假定人的经济才能主要是一种创造出来的生产手段,除了某些由遗传能力差异而导致的纯租金(收入方面)以外,大多数收入差异都是对人力投资的数量不同所造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工资和薪金的结构基本上取决于

9、对教育、健康、在职培训、有关职业机会信息的探求,以及向别的地方进行迁移的投资17人力资本投资假设:n3)关于个人的收入分配,假定相对于非人力资本投资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会使靠劳动所挣得的收入高于资产收益,而且更为平等的人力投资配置使人们之间的收入更加均等。我们可以提出的假设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化是减少个人收入不平等的基本因素。这样说的含义之一在于,相对来说,对收入转移、累进税和私人占有财产之分配的修订,对于改变个人收入的分配,是影响力较弱的因素。 18人力资本理论5.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1) 基本观点n人是理性的,他在自己身上投入各种资源,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大的货币或非货币收益。教育也是

10、个体最大化其终生收益的一项投资。额外的教育可以增加未来的收益,同时必须为此承担一定的直接成本和由于延迟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个体对教育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教育投资将持续到教育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止。19人力资本理论n人力资本概念或人力资本研究的核心是下述这样一种思想: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对自身进行投资,这种投资不是为了眼前的享乐,而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上或非经济上的回报。所有这些现象,包括健康、教育、求职、信息检索、迁移或在职培训,不论个人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社会为了其成员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均可看成投资而不是消费。把这些现象交织起来的原因不是谁采取了什么的问题,而是这样一个事实:

11、决策者,不论他是谁,都会面向未来以证明其目前的行为。人力资本研究正在远离它某些先期的幼稚模式。但它从来没有完全忽视其初衷,即证明:世上众多看来毫无联系的现象都出于这样一个确定的格局:个人的决策都具有牺牲眼前利益来换取未来收益的特点。(Blaug, 1976)20人力资本理论2)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论点:教育劳动生产率收入个人后天接受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增加其人力资本,具备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竞争性劳动动力市场上,个人的边际劳动产出等于其工资。因此,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带来更高的收入。 n理论前提: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劳动生产率正相关21人力资本理论3)人

12、类行为的经济分析(Becker, 1976)n在我看来,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的运用便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n人类行为不能被条块分割,这种条块分割认为人类行为有时基于最大化,有时不然;有时受稳定的偏好驱使,有时任随意的动机摆布;有时需要最优的信息积累,有时则没有这种需要。相反,所有人类行为均可以视为某种关系错综复杂的参与者的行为,通过积累适量信息和其他市场投入要素,他们使其源于一组稳定偏好的效用达致最大22人力资本理论6. 对人力资本理论观点的验证1) 教育与劳动生产率是正相关的吗?在农业部门中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对初级水平以上的教育,在现代化程

13、度较高的地区这一关系更强在工业部门中没有测量到教育与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在校学习成绩与收入未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受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有可能是负相关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同意个人教育年限和质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有一种积极的关系,但要证明这一点一直是一项难以捉摸的艰苦工作。 (Carnoy) 23人力资本理论2) 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吗?n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正规部门(formal sector)和非正规部门(informal sector)n劳动力市场的非流动性n工会24人力资本理论7. 人力资本理论的地位n通过分析个人的投资行为来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从理论上成功地解释了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变化方面长

14、期存在的一些疑惑。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理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n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25人力资本理论n广岛、汉堡和人力资本(Hirshleifer, 1987)1943年,德国汉堡遭盟军轰炸,50%的建筑物被摧毁,3%的人口被炸死。但仅仅5个月之后,80%的生产力就得到了恢复。1945年,日本广岛遭受原子弹袭击,70%的建筑物被摧毁,30%的人口被炸死。30天之后,75%的工厂恢复正常生产。结论:以可见的物质资本形式所表示的财富,与在人口中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财富相比,其重要性要小一些。2

15、6二、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其特点n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资资本相对应的一种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与知识。n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数量用劳动力人数确定,质量用劳动力的能力与素质确定27人力资本的特点n1、人力资本是寓寄于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 能力。n2、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备转让和寄存性28三、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n投资的主要形式:n1、各级正规教育n2、职业技术培训n3、健康保健n4、劳动力流动29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n1、投资收益的广泛性n2、投资收益具有迟效性与长期性n3、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30第二节 教育的投资收益n一、教育的投资与收益n1、成本:直接成

16、本与间接成本 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n2、收益: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31二、教育投资模型n1、曲线年龄60高中生收入流大学生收入流年收入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收入增量32教育投资收益现值33个人教育投资的分析结论n1、年轻人比年长者更愿意接受教育n2、接受教育的成本越低,越愿意接受教育n3、不同教育程度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教育的人就越多34三、教育投资的均衡n1、教育投资需求曲线教育投资额边际收益率r边际成本ih1I1,r1h2h3r2r335教育投资的供给曲线h1 h2 h3 教育投资额i1i2i3边际成本36教育投资均衡SDABCh1h2i2 r2r1r337第三节 培训的成本效益n一、成本

17、、收益n成本:直接成本n 接受教育者的机会成本n 教育者的机会成本n收益:企业收益n 受训者收益38二、成本效益分析n1、一般培训分析tT 时间工资率wW1=vmp1W2=vmp2W0=vmp0392、特殊培训tT 时间工资率wW1=vmp1W2=vmp2W0=vmp0W3=vmp3W4=vmp4个人成本企业成本企业收益个人收益40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n一、类型n1、工作岗位间流动n2、职业之间流动n3、地域之间流动n4、地域与职业之间同时流动41二、条件n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n2、经济福利差距的存在n3、企业有用工自主权n4、工作专门化42三、成本效益分析n1、成本:交通费、搬家费、机会成本

18、、心理成本、资历与养老金损失n2、收益n3、比较:43四、影响因素n1、年龄:n年龄越大,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n年龄越大,人力资本越多n年龄越大,成本越高n2、家庭n3、教育n4、距离44n5、失业率n6、职业许可证n8、国际环境n9、工会n10、流入地的环境与气候45人力资本理论3. 人力资本的特征1)与实物资本相同的特性:生产性、稀缺性、功利性、随时间而贬值2)人力资本独有的特征n与其拥有者不可分离46人力资本理论4.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类型1)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成人学习,是人力资本的核心2)医疗保健:临床医疗;公共卫生n美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的15%左右n在不发达国家,医

19、疗保健的作用尤为重要3)国内劳动力迁移和移民4)工作搜寻5)干中学47筛选假设理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号,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求职者进行筛选,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它承认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并不认为较高的工资是由较高的教育水平决定的;较高工资收入的决定因素是雇员们固有的较高能力。因为教育只反应个人的能力,而没有提高个人的能力。由于筛选假设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所以它又被称作“文凭理论”。48筛选假说1. 筛选假说(screening hypothesis)出现的背景1)现实背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20、的教育扩展并未普遍地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分配的更大平等和就业状况的改善2)理论背景:怀疑教育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49筛选假说2. 代表人物1)阿罗:Arrow (1973) Higher education as a filte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 斯彭斯:Spence (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3)斯蒂格利茨:Stiglitz (1975) The theory of “screening”, edu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

21、n of inco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0筛选假说3. 筛选假说的主要观点1) 基本观点:教育信号收入a)标识标识(可以观察到的、不能改变的属性)和信号信号(隶属于个人并受自己操纵的、可以察觉到的特征)b)能力是天生的,教育成本与能力负相关c)教育的信号作用:反映潜在的劳动生产率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教育信号作为雇佣决策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依据e)雇主将根据劳动者的表现调整其薪酬政策51筛选假说 强筛选假说和弱筛选假说nPsacharopoulos.1979. On the weak version versus the strong version of

22、 the screening hypothesis. Economics Lettersn强筛选假说:学历不同者的工资差异不会随工作年资的增长而改变,即教育在劳动者整个工作生涯中都具备信号作用n弱筛选假说:雇主给高学历者高工资只是因为信息不完全,即教育的信号机制只在雇佣初期有效。 52筛选假说n实证研究表明,强筛选假说应该被摈弃,但弱筛选假说是成立的,即由于雇主无法得到表明求职者劳动生产率的充分信息,因而赋予高学历者较高的起始工资。随着信息的逐渐完备,劳动者的工资将与其实际劳动生产率接近。n虚假文凭会长久吗?不会!53筛选假说工作竞争模型(Thurow,1975)n工资由工作的特点而非工人的特

23、点决定,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被认为有较高的“可训练性”(trainability),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会花费很多培训成本,因而处于就业大军中排序靠前的位置n结果:文凭膨胀54筛选假说讨论1)教育是一种有效的筛选机制吗?统计性规律社会达尔文主义2)教育仅仅作为一种筛选机制可以吗?3)教育的功能“促进”还是“选拔”?对于个人来说,只要看到教育与收入的关系即可。但对于社会而言,由于公共投资在教育投资中占主要地位,因此促进功能和选拔功能的政策涵义是不同的。55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正相关;

24、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相关程度微弱。其次,在种族方面,主要劳动力市场由白人占主要地位,这个市场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多,工作比较保险;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黑人是主要劳动力,工人待遇低,容易失业,没有工作保障。因此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56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的缘起n多灵戈、派奥:Doeringer & Piore(1971)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25、Analysisn人力资本理论难以完全解释部分工人只得到低收入的原因n二元劳动力理论57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 主要理论观点1) 劳动力市场不是连续的、均一的,而是被分割成不同部分,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n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primary & secondary labor markets)n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internal & external labor markets)n垄断的劳动力市场和竞争的劳动力市场5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 两类劳动力市场的区别:稳定性、在职培训、工资、福利、内部晋升3) 教育的作用n教育是决定一个人进入何种类型劳动力市

26、场的重要依据n在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与收入的关系有所区别n由于处在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中,相同教育经历的劳动者可能存在收入差异59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3.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1)城乡分割2)区域分割3)所有制分割n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赖德胜)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分割60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4. 讨论n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异同,与筛选假说的异同n正规学校教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替代性:随意雇佣体系与终生雇佣制的选择61社会化理论在现代社会里,教育的作用首先不是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所谓社会化,即

27、着重培养和训练社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学校教育为不同社会阶级的人培养不同的个性特征,以便他们将来能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工作。经济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教育改革和教育扩展不能改变经济不平等的结构,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得改革经济。教育不但没有促进社会不平等,而且还再生产社会不平等。62政治经济学分析1.宏观层面:社会化理论(socializ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1) 代表人物:n鲍尔斯、金蒂斯:Bowles & Gintis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莱文、卡诺依:Carnoy & Levin (19

28、85) Schooling and Work in the Democratic State63政治经济学分析2) 基本观点n学校教育制度和企业生产制度存在多层次的一致性n教育体系通过它与生产体系之间的一致性把年轻人整合到经济体系中,为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培养相应的个性特征,再生产出等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结构n教育的社会化功能远远大于它提高认知能力的功能。 64政治经济学分析2. 微观层面:隐性合同理论(Implicit Contract Theory )a)代表人物:布劳格 Blaug, M. (1985) Where are we now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

29、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b)基本观点:隐性课程和看不见的握手65政治经济学分析n情况很可能是,一方面,教育通过使个人成为生产群体中更具效力的成员以及使他们更好地操纵机器,从而增强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人人都认为如此(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么即便情况不是这样,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每一劳动者都能接受工资高低不同的原则。即使这些报酬与劳动者的实际的边际产品完全不符,使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关键不是个人报酬的多少,而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同心协力。简言之,学历的筛选作用具有经济效力,不是因为好学生总是好的劳动者,而是因为教育文凭主义避免了劳资双方利益的内

30、在冲突。(Blaug, 1985)66内生理论内生理论(endogenous theory)1.代表人物:卢卡斯、罗默2.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作用3.从流水线式的投入产出模型到关注企业内部创新与从工作中学习4.日本的教育为什么失败了?67多层次多主体的分析框架1. 代表人物:萧今2. 多投资主体:1)学校教育政府2)在职培训企业3)成人教育个人3. 多层次分析:地域、企业、个人4. 分析工具:分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68小结1.个人行为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假说2.整体性、阶级性的观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社会化理论 3.学习

31、和创新的价值:内生增长理论 4.新时代的要求: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分层思想69参考文献1.美 西奥多W舒尔茨(1990)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吴珠华等译2.美 加里贝克尔(2007)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中译本,郭虹等译3.曲恒昌、曾晓东(2000)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曾满超等译(1990),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曲恒昌(1998)“筛选假说与文凭疾病的防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70参考文献6.唐九红、唐岳驹(2002)“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国外社会科

32、学7.罗默(1996)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8.Xiao, J. (2002) Determinants of salary growth in Shenzhen, China: An analysis of formal education, on-the-job training, and adult education with a three-level model. Econ. of Educ. Rev.9.Blaug, M. (1985) Where are we now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