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9850122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第一节临床常用刺法一、透穴刺法一、透穴刺法1、直透法2、斜透法3、横透法第一节临床常用刺法二、局部多针刺法二、局部多针刺法1、傍针刺法2、齐刺法3、扬刺法4、围刺法第一节临床常用刺法三、病位深浅刺法三、病位深浅刺法1、毛刺、直针刺和半刺2、分刺、合谷刺及浮刺3、恢刺和关刺4、短刺和输刺第二节分布腧穴针刺操作一、头面颈项不腧穴一、头面颈项不腧穴(一)头部腧穴(二)眼部腧穴(三)耳部腧穴(四)面部腧穴(五)项部腧穴(六)颈部腧穴第二节分布腧穴针刺操作二、胸腹部腧穴二、胸腹部腧穴(一)胸部腧穴(二)协部腧穴(三)腹部腧穴第二节分布腧穴针刺操作三、背腰骶部腧穴三、背腰骶部腧穴(

2、一)背部腧穴1、督脉腧穴2、腰部腧穴(二)腰部腧穴(三)骶部腧穴第二节分布腧穴针刺操作四、上肢和下肢部腧穴四、上肢和下肢部腧穴(一)上肢部腧穴(二)下肢部腧穴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1).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到,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糖水亦可,一般可渐渐恢复。重者在行上述处理后,可选取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之。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1、晕针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2).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

3、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处理 :若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嘱其不要紧张,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作循按动作,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2、滞针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3).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处理 出现弯针后,便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地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如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

4、,再行退针。3、弯针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4).断针 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处理 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折断处针体尚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钳出。若折断针身残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尚可见到残端者,可用左手拇、食两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残端露出皮肤之外,随即用右手持镊子将针拔出。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x线下定位,施行外科手术取出。4、断针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5).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 处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次日再做热敷,紧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5、血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