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8858080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货币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的产生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指商品的种类、形状、性能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商品的用途,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它的价值形式,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立的一个商品,不可能通过自身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

2、现,这是价值形式长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这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1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简单价值形式的概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例如:牧人的1只绵羊与铁匠的2把斧子进行的交换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相对价值形式的概念相对价值形式是主动将商品的价值,相对

3、地表现在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相对价值形式的规定性之所以一种商品如绵羊把其价值相对地表现在斧子上,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假定生产1只绵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200小时,生产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100小时。如果生产1只绵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50小时,这样,就有1只绵羊

4、=4把斧子。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等价形式的概念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1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概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1.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的概念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

5、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1.4贷币货币概念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贷币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这种价值形式产生于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请点击此处浏览货币价值形式等式的图片示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

6、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2.1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货货币币的的职职能能是是指指货货币币在在社社会会经经济济生生活活中中的的作作用用,它它是是货货币币本本质质的的体体现现。货货币币最最基基本本的的职职能能是是价价值值尺尺度度和和流流通通手手段段,随随着着商商品品经经济济的的发发展展,货货币币还还相相继继发发挥挥了了贮贮藏藏手手段段、支支付付手手段段和和世世界界货货币币等等职职能能作用。作用。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的概念价值尺度是

7、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叫做商品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把商品价值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价值,所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概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的概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8、。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的概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概念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

9、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2.2货币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形式及其演变铸币的形成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或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额面价值的金属铸币,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纸币的出现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货币也可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样,就产生了金属铸币由不足值或没有什么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来代替的可能。纸币是由国家

10、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纸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它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以信用为基础,其流通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里,信用货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大额的货币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现代货币20世纪以来的现代货币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也就是纸币,也称现金;支票存款也叫存款货币,是指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现的活期存款。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电子货币

11、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也逐渐从有形到无形。一些发达国家在广泛使用支票和信用卡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电子计算机网络转帐结算的,这种贮存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这种无形(无纸)货币,既迅速又简便,可以大量节省银行费用开支,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3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紧缩3.3.1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的概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

12、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规律的概念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是商品价格水平;是货币流通速度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如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

13、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修正后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商品总额彼此抵消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3.2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纸币的概念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这样,纸币的发行必须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

14、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通货膨胀的概念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的经济现象。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物价水平也叫一般物价水平,是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如果一般物价水平在上升,说明通货膨胀的态势在加强

15、。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3.3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背景资料:关于通货紧缩含义的不同认识)价值形式的发

16、展和货币的产生3.4信用信用3.4.1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信用的概念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主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马克思说:“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贷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90页)。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

17、生的基础。最初的原始形态的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原始公社解体,产生了私有制家庭和阶级,出现了贫富的差别。贫困的家庭,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向富裕家庭借债,便产生了信用。原始形态的信用大多是实物的借贷,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货币借贷。高利贷是古老的生息资本,它盘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小生产者。高利贷对社会生产力起破坏作用,它使生产者陷于贫困,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之后,贷币借贷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取代高利贷资本。随着借贷资本关系的发展,直接货币借贷又逐渐被以银行为中

18、介的借贷关系所代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必要资本限额增大,需要集中大量资本才能经营生产。货币借贷关系适应这种要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活动。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4.2信用的形式信用的形式在在社社会会化化生生产产和和商商品品经经济济发发展展中中,信信用用形形式式也也不不断断发发展展,主主要要形形式式有有商商业业信信用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商业信用是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

19、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债权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债权,要求债务者出据的书面债权凭证。它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商业票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现代商业信用产生的原因

20、商业信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经产生,其得到广泛发展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实现的。这是因为:第一,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需要商业信用;第二,商业资本存在和发展需要商业信用。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资本循环:是指资本顺利地改变自己的职能形式,经过三个阶段,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进行的资本循环。商业资本:是指独立从事商品流通活动,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商业信用的特点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

21、资本的商品买卖时相互提供的信用。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包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业的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上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是表现在商品形式上的资本。职能资本:是指能够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商业信用的局限性:第一,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爱单个资本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第二,商业信用也要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

22、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或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闭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第三,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即工商及农业企业,债权人是银行。价值形式的发展

23、和货币的产生银行及银行业务银行信用主要由银行来办理。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银行的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国家信用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国库开支急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

24、贷款的活动。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帐、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4.3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经济中的作用本质: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中产生的,以偿还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只要存着着较为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就必然存在信用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使非现金结算发展起来,大批交易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既节省了流通中的现金货币量,也加速了货币投放和回笼的速度;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另一方面,信用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首先,信用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其次,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货币流通与信用关系也会发生混乱。因为生产过剩、商品销售困难,使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减缩,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势必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货币信用危机。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