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8579698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编号:JGJ94-2008废止号:JGJ94-94施行日期:2008年10月1日主讲:谢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总则o1.0.1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积极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o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设计与施工。o1.0.3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并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桩型、成桩工艺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o1.0.4在进行桩基设计与施工时,除应符

2、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术语建筑桩基技术规范3 桩基构造桩基构造o3 .1基桩构造基桩构造o 灌注桩灌注桩o3.1.1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n1配筋率: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对受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并不应小于上述规定值;n2配筋长度:o1)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o2)桩径大于600mm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4.0/(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对于受地震作用

3、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4.6条规定的深度;o4)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o5)专用抗拔桩及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而受拔力的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o4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300mm;受水平荷载较大桩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桩基以及考虑主

4、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当桩身位于液化土层范围内时箍筋应加密;当考虑箍筋受力作用时,箍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1.2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n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n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n四类、五类环境中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港口工程混

5、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相关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1.3扩底灌注桩扩底端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n1对于持力层承载力较高、上覆土层较差的抗压桩和桩端以上有一定厚度较好土层的抗拔桩,可采用扩底;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D/d,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侧面和桩端持力层土性特征以及扩底施工方法确定;挖孔桩的D/d不应大于3,钻孔桩的D/d不应大于2.5;n2扩底端侧面的斜率应根据实际成孔及土体自立条件确定,a/hc可取1/41/2,砂土可取1/4,粉土、黏性土可取1/31/2;n3抗压桩扩底端底面宜呈锅底形,矢高hb可取(0.150.20)D。建筑桩基技

6、术规范o 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o3.1.4 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50mm。o3.1.5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1.6预制桩的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使用中的受力等条件计算确定。采用锤击法沉桩时,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法沉桩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4,打入桩桩顶以下45倍桩身直径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并设置钢筋网片。o3.1.7预制桩的分节长度应根据

7、施工条件及运输条件确定;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o3.1.8预制桩的桩尖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辅助钢筋上,对于持力层为密实砂和碎石类土时,宜在桩尖处包以钢钣桩靴,加强桩尖。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o3.1.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按截面形式可分为管桩、空心方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分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桩、预应力混凝土(PC)桩。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截面尺寸、配筋、桩身极限弯矩、桩身竖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等参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确定。o3.1.1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桩尖型式宜根据地层性质选择闭口型或敞口型;闭口型分为平底十字型和锥型。建筑桩基技术规

8、范o3.1.1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质量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197及其他的有关标准规定。o3.1.12预应力混凝土桩的连接可采用端板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机械啮合连接、螺纹连接。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o3.1.13桩端嵌入遇水易软化的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和非饱和土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沉桩后,应对桩端以上2m左右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或在内壁预涂柔性防水材料。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 钢钢 桩桩o3.1.14钢桩可采用管型、H型或其他异型钢材。o3.1.15钢桩的

9、分段长度宜为1215m。o3.1.16钢桩焊接接头应采用等强度连接。o3.1.17钢桩的端部形式,应根据桩所穿越的土层、桩端持力层性质、桩的尺寸、挤土效应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1钢管桩可采用下列桩端形式:n1)敞口:o带加强箍(带内隔板、不带内隔板);不带加强箍(带内隔板、不带内隔板)。n2)闭口:o平底;锥底。o2H型钢桩可采用下列桩端形式:n1)带端板;n2)不带端板:o锥底;o平底(带扩大翼、不带扩大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1.18钢桩的防腐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n1钢桩的腐蚀速率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3.1.18确定;n2钢桩防腐处理可采用外表面涂防

10、腐层、增加腐蚀余量及阴极保护;当钢管桩内壁同外界隔绝时,可不考虑内壁防腐。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2 承台构造承台构造o3.2.1桩基承台的构造,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要求:n1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n2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n3高层建筑箱形承台的

11、构造应符合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2.2 承台混凝土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结构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应符合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和抗渗要求。耐久性的要求和抗渗要求。o3.2.3 承台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承台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n1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图图3.2.3-a),对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宜按双向均匀,对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宜按双向均匀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

12、截面范围内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图图3.2.3-b)。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自边桩内侧(当为。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自边桩内侧(当为圆桩时,应将其直径乘以圆桩时,应将其直径乘以0.8等效为方桩)算起,不等效为方桩)算起,不应小于应小于35dg (dg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当不满足时应将纵向;当不满足时应将纵向钢筋向上弯折,此时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向上弯折,此时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25dg,弯折段长度不应小于弯折段长度不应小于10dg。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的直。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间距不应大于200mm。柱下。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

13、率不应小于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3条形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图3.2.3-c),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承台梁端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n4筏形承台板或箱形承台板在计算中当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时,考虑到整体弯曲的影响,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下层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5%;上层钢筋应按计算配筋率全部连通。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14、。n5承台底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5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此外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2.4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n1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对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对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n2混凝土桩的桩顶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内,其锚入长度不宜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对于抗拔桩,桩顶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n3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与柱直接连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2.5柱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n1对于一柱一桩基础

15、,柱与桩直接连接时,柱纵向主筋锚入桩身内长度不应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n2对于多桩承台,柱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不应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当承台高度不满足锚固要求时,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倍纵向主筋直径,并向柱轴线方向呈90弯折。n3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柱,纵向主筋锚固长度应乘以1.15的系数;对于三级抗震等级的柱,纵向主筋锚固长度应乘以1.05的系数。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3.2.6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n1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联系梁。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联系梁。n2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n3有抗震设防

16、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n4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5联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部配筋不宜小于2根直径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联系梁纵筋宜通长配置。o3.2.7 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应灌注素混凝土,或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 灌注桩施工灌注桩施工o4.1施工准备o4.1.1灌注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n1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n2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n

17、3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n4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n5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n6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n7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4.1.2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机械。o4.1.3 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等应作为施工依据,并应列入工程档案。o4.1.4桩基施工用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临时设施,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处理,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o4.1.5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

18、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o4.1.6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2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o4.2.1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泥浆应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o4.2.2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n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n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n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

19、黏度不得大于28s;n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应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o4.2.3废弃的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4.3 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o4.3.1对孔深较大的端承型桩和粗粒土层中的摩擦型桩,宜采用反循环工艺成孔或清孔,也可根据土层情况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o4.3.2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n1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n2护筒可用48厚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3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

20、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下端外侧应采用黏土填实;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n4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o4.3.3当在软土层中钻进时,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在硬层或岩层中的钻进速度应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4.3.4钻机设置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n潜水钻的钻头上应有不小于3倍直径长度的导向装置;n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o4.3.5 如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o4.3.6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

21、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n1对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n2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n3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 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o4.3.7在钻头锥顶和提升钢丝绳之间应设置保证钻头自动转向的装置。o4.3.8冲孔桩孔口护筒,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护筒应按本规范第4.3.5条设置。o4.3.9泥浆的制备、使用和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3.14.3.3条的规定。o4.3.10冲击成孔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1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当表土为淤泥、细砂等软弱土层时,可加黏土块夹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壁,孔内泥浆面

22、应保持稳定;o2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岩层中成孔时,可按照表4.3.10的操作要点进行;o3进入基岩后,应采用大冲程、低频率冲击,当发现成孔偏移时,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500处,然后重新冲孔;o4当遇到孤石时,可预爆或采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挤入孔壁;o5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及泥浆流失等事故;o6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o7进入基岩后,非桩端持力层每钻进300500和桩端持力层每钻进100300m时,应清孔取样一次,并应做记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o 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钻孔

23、(扩底)灌注桩施工o5.1钻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n1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准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扩大孔径;n2钻进速度应根据电流值变化,及时调整;n3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遇到地下水、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o5.2钻孔扩底桩施工,直孔部分应按本规范第6.6.1、6.6.3、6.6.4条规定执行,扩底部位尚应符合下列规定:n应根据电流值或油压值,调节扩孔刀片削土量,防止出现超负荷现象;n扩底直径和孔底的虚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5.3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孔口应予保护,应按本规范第6.2.4条规定验收,并应做好记录。o5.4灌注混凝土前,应在孔口安放护孔

24、漏斗,然后放置钢筋笼,并应再次测量孔内虚土厚度。扩底桩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浇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应随浇注随振动,每次浇注高度不得大于1.5m。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o5.5 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且不宜大于2.5m;孔深不宜大于30m。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o5.6 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应振捣密实;护壁应配置直径不小于8mm的构造钢筋,竖向筋应上下搭接或拉接。建

25、筑桩基技术规范o5.7人工挖孔桩施工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n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n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n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宜为0.8m;n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n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遵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

26、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5.8开孔前,桩位应准确定位放样,在桩位外设置定位基准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应由专人负责。o5.9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n1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n2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00150m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o5.10修筑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n1护壁的厚度、拉接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n2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n3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n4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n5护壁模板的拆

27、除应在灌注混凝土24h之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6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n7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o5.11当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护壁施工可按下列方法处理:n将每节护壁的高度减小到300500mm,并随挖、随验、随灌注混凝土;n采用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o5.12挖至设计标高,终孔后应清除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积水,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灌注桩身混凝土。o5.13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落距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距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也可采用导管泵送;混

28、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o5.14当渗水量过大时,应采取场地截水、降水或水下灌注混凝土等有效措施。严禁在桩孔中边抽水边开挖边灌注,包括相邻桩的灌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6 承台施工承台施工o6.1 基坑开挖和回填基坑开挖和回填o6.1.1桩基承台施工顺序宜先深后浅。o6.1.2当承台埋置较深时,应对邻近建筑物及市政设施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施工期间应进行监测。o6.1.3基坑开挖前应对边坡支护型式、降水措施、挖土方案、运土路线及堆土位置编制施工方案,若桩基施工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宜待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开挖。o6.1.4当地下水位较高需降水时,可根据周围环境情况采用内降水或外降水措施。o6.

29、1.5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m。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6.1.6 挖出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n6.1.7 机械挖土时必须确保基坑内的桩体不受损坏。n6.1.8 基坑开挖结束后,应在基坑底做出排水盲沟及集水井,如有降水设施仍应维持运转。n6.1.9 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对称进行。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对称进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6.2钢筋和混凝土施工钢筋和混凝土施工n6.2.1绑扎钢筋前应将灌

30、注桩桩头浮浆部分和预制桩桩顶锤击面破碎部分去除,桩体及其主筋埋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管桩尚应焊好桩顶连接件,并应按设计施作桩头和垫层防水。n6.2.2承台混凝土应一次浇注完成,混凝土入槽宜采用平铺法。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温度应力引起裂缝。建筑桩基技术规范7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o7.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o7.1.1桩基工程应进行桩位、桩长、桩径、桩身质量和单桩承载力的检验。o7.1.2桩基工程的检验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检验、施工检验和施工后检验。o7.1.3对砂、石子、水泥、钢材等桩体原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31、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7.2 施工前检验施工前检验o7.2.1施工前应严格对桩位进行检验。o7.2.2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检验:n成品桩应按选定的标准图或设计图制作,现场应对其外观质量及桩身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n应对接桩用焊条、压桩用压力表等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o7.2.3灌注桩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检验:n混凝土拌制应对原材料质量与计量、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进行检查;n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焊条规格、品种、焊口规格、焊缝长度、焊缝外观和质量、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等进行检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7.3 施工检验施工检验o7.3.1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钢

32、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验:n1打入(静压)深度、停锤标准、静压终止压力值及桩身(架)垂直度检查;n2接桩质量、接桩间歇时间及桩顶完整状况;n3每米进尺锤击数、最后1.0m锤击数、总锤击数、最后三阵贯入度及桩尖标高等。o7.3.2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验:n1灌注混凝土前,应按照本规范第6章有关施工质量要求,对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2应对钢筋笼安放的实际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应质量检测、检查记录;n3干作业条件下成孔后应对大直径桩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o7.3.3对于沉管灌注桩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宜按本规范第7.1.17.3.2条有

33、关项目进行。o7.3.4对于挤土预制桩和挤土灌注桩,施工过程均应对桩顶和地面土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进行系统观测;若发现异常,应采取复打、复压、引孔、设置排水措施及调整沉桩速率等措施。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7.3 施工检验施工检验o7.3.1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验:n1打入(静压)深度、停锤标准、静压终止压力值及桩身(架)垂直度检查;n2接桩质量、接桩间歇时间及桩顶完整状况;n3每米进尺锤击数、最后1.0m锤击数、总锤击数、最后三阵贯入度及桩尖标高等。o7.3.2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验:n1灌注混凝土前,应按照本规范第6章有关施工质量要求,对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

34、、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7.4 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o7.4.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近时,基桩的验收应待基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应待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收。o7.4.2基桩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n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单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n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单;n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n4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和质量鉴定书;原材料的质量合格和质量鉴定书;n5 半成品如预制桩、钢桩等产品的合格证;半成品如预

35、制桩、钢桩等产品的合格证;n6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n7 成桩质量检查报告;成桩质量检查报告;n8 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n9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n10 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o7.4.3承台工程验收时应包括下列资料:n1承台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与检查记录;n2桩头与承台的锚筋、边桩离承台边缘距离、承台钢筋保护层记录;n3桩头与承台防水构造及施工质量;n4承台厚度、长度和宽度的量测记录及外观情况描述等。o7.4.4承台工程验收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