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88298853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目标提示 1.欣赏作品展现的美好画面,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 2.学习确定小说的线索。 3.理解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各个击破 1.重点词语注音、释义 归省:回家探望父母。 撺掇(cun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 怠(d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凫(f)水:游水。 潺潺(chnchn):拟声词,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吁(x)气:叹气。 老旦:戏曲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 向(xing)午:临近中午。向,临近。 棹(zho):划船。 伶俐:灵活。 朱红:比较鲜艳的红色。朱,大红色。 泅(qi)水:游水,游泳。 各个击破 2.容易读错、写错的

2、字 “省”有两个读音:xng,如归省,省亲;shng,如江苏省。“漂渺”现在通常写作“缥缈”。“喝采”通常写作“喝彩”。“撮”读平舌音“cu”。“渔父”的“父”读作第三声“f”。 “峒”读“dng”不读“tng”。“擂”作动词读第二声“li”,如“擂鼓”;作名词读第四声“li”如“擂台”。“戍”读“sh”,书写时容易与“戊(w)”“戌(x)”混淆。 各个击破3.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他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影响深远。他一生著作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3、,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文集等。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小说边城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4课文内容的背诵、默写 社戏一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尤其是去看戏途中描写,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其中不仅采用了生动传神的比喻,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同时作者还从不同角度(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来着力表现水乡夜景的美丽动人。背诵默写应抓住这些关键的地方,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背诵,准确默写。 各个击破 5阅读理解要点 (1)社戏 课文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作者就是围绕“社戏”来

4、构思全文的,“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思路清晰,因此“社戏”就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如何确定一篇文章的线索。首先要搞清楚线索的分类。常见的线索分类有:以时间为线索的;以空间变化(或人物的行踪、活动)为线索的;以具体的某一事物为线索的;以人物的情感(或情感变化)为线索的;以中心事件(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为线索的。其次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即就是线索它是串起文章各部分材料的,因此我们要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加以揣摩体会,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辨别确定文章线索的正确率。本文景物描写精彩。出航途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细致逼真地勾描出江南农村的美丽画卷;归途中又用比喻传神地写出了行船的情景。成功的景物描

5、写往往能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做到情与景的交融,课文中几处景物描写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比如,第11节的景物描写就烘托了人物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较多,然而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课文主要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双喜的言行表现了他的聪明、能干、办事果断而且富有同情心,是孩子们的领袖。对六一公公的描写笔墨不多,但却准确勾勒出他宽厚淳朴、热情好客的性格品质。 (2)端午日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11点左右出城看赛船,再写赛船过后看追赶鸭子,最后交代竞赛结束的时间,这样安排,渐次展开,文路清晰 。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一般模式是“地点、环境

6、+人物+事情”课文第1段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渲染了节日喜庆的气氛,突出民乐。 第二课时 目标提示 1.感受传统节日,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体会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乡土语言。 3.在比较中学会赏析诗词的一些方法。 各个击破 1.重点词语注音、释义 红火:形容旺盛、热闹。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鬏(ji):头发盘成的结。 阖(h)家:全家。 中庭:庭院中。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绮(q)户:雕花的窗户。 婵娟:这里指月亮。 各个击破 2.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糁”读作翘舌音“shn”。“中彩”的“中

7、”是多音字,这里读“zhng”。“疙瘩”后一个字应读轻声“gda”。“秫秸”这个词的读音比较特殊应读作“shji”。“鬼祟”的“祟”容易与“崇”混淆,书写要注意。阙”这个字读第四声“qu”。 各个击破 3.文学常识 刘绍棠,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 王建,唐代诗人,著有王司马集他一生创作颇丰,其中后期的作品,文学价值较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他的作品收在艾青全集里。 各个击破 4. 诗词的背诵、默写 十五夜望月与水调歌头这两首古诗

8、词要求在弄清意思,理解意境,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背诵、默写。除此以外,还要收集三五首自己喜欢的“咏月”题材的诗词,加以背诵、积累。 各个击破 5. 阅读理解要点 (1)本命年的回想 课文线索清晰,如数家珍,逐一叙说。这特别表现在第4节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除夕之夜,从炒年货写到拜新年,思路清晰,结构紧凑,井井有条。 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作者勾勒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可以说文章对大年的每一点回忆,都是一幅体现民风民俗的图画,乡土气息浓而不腻。(可结合课文中的具体的句子加以体会) (2)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树栖鸦”烘托了月夜的宁静,“冷露无声湿桂花”是暗写诗人

9、望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更显悠远,耐人寻思。前两句写景却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然而诗人怅然于家人的离散,由月宫的清冷引出了入骨的相思。故而结尾的咏叹就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尤为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作者虽因仕途失意,产生过消极“遁世”的念头:“欲乘风归去”,但积极的生活态度终于占了上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结尾的良好祝愿更是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我的思念是圆的 这是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亲情在他心中变得浓郁起来。诗人由眼前之物“中秋的月亮”“西瓜”“苹果”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想到了远方的朋友,骨肉亲人,心头渗入更沉重的孤独和凄惨之情,然而由于诗人心境、性情从容达观,写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这三首诗词都是中秋咏月题材的作品,作者都借助“月亮”这一形象,来表达对亲人或是朋友的思念。但由于各自的背景、心境、生活态度的差异,他们所抒发的情怀又不尽相同,阅读赏析时要注意体会。(一般来说,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比较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