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城矿统筹规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56948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南城矿统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淮南城矿统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淮南城矿统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淮南城矿统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淮南城矿统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南城矿统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南城矿统筹规划(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目 录目 录 第 1 章 现状与问题 .5 (一)基本概况.5 (二)市矿发展存在的问题.9 第 2 章 市矿统筹的内容 .15 (一)市矿统筹发展的意义.15 (二)市矿统筹指导思想.22 (三)市矿统筹内容.22 (四)市矿统筹策略.24 第 3 章 统筹产业发展规划.27 (一)煤炭产业发展.27 (二)电力产业发展.28 (三)化工产业发展.28 (四)煤机产业发展.30 (五)环境保护产业发展.31 第 4 章 统筹城市发展规划.33 (一)棚户区改造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34 (二)泉大资源枯竭

2、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 .36 第 5 章 统筹乡村发展规划.44 (一)市域城镇体系总体框架.44 (二)沉陷区村镇建设问题.45 (三)矿区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试点.45 (四)新村镇建设规划.50 (五)新村镇建设标准.64 (六)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工期及投入安排 .67 (七)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保障措施.69 第 6 章 统筹社会发展规划.71 (一)煤炭科技.71 (二)煤炭教育.71 (三)医疗卫生.72 (四)物业管理.72 第 7 章 统筹环境治理规划.73 (一)淮河及其支流和采煤沉陷情况.73 (二)统筹矿区淮河治理规划.77 (三)规划实施效果.82 第 8 章 市矿统筹项目及

3、政策建议.84 (一)项目建议.84 (二)政策建议.86 (三)在淮南设立煤矿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88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前 言 前 言 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8 年 5 月由原淮南矿务局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8 年 7 月由中央直属下放安徽省管理,是全国 520 家大型企业和安徽省 17 家重点企业之一。 淮南矿区是国家 13 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 6 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矿区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区腹地, 面积约 3000 平方公里, 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储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一块整装煤田。储量丰富

4、,煤炭总储量占安徽省的 74%,华东地区的 50%。品位优良,被誉为绿色能源,环保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 淮南矿业集团从 2002 年以来,确立并实践“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全面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用短短的四年时间,为一个持续 50 多年产量徘徊在 1000 万吨的煤炭企业,奠定了 8000 万吨煤炭生产规模和 620 万千瓦电力生产规模,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到 2010 年,全面建成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 长期以来,煤城与煤矿的发展“两张皮” ,地企矛盾、工农矛盾纠缠不休,这是所有矿城和矿山共同面临的社会性综合矛

5、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淮南矿业集团从 2003 年开始,坚持战略优先,规划统筹,先后编制了 9 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分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2004 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发改能源20042031 号) 。 煤电一体化基地总体规划被纳入皖电东送规划 ,进入国家 20042020 年能源战略。 潘谢矿区铁路总体规划经过铁道部批准。 淮南潘谢矿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2006 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发改办环资20061498 号) 。淮南潘谢矿区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潘谢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业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查通过。 在实施上述规划的过程中,仍然遇

6、到一些问题。淮南矿业集团和淮南市经过探索实践, 2003 年提出市矿统筹发展的重要命题。 2004 年着手编制市矿统筹规划,2005年成立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进行实施。 2007年2 月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送审版)已在北京通过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院士评淮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审。市矿统筹的目的是,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和新型能源城市,建设和谐能型基地和和谐能源城市,即建设新矿城、新矿区、新村镇。市矿统筹的内容是,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城市发展,统筹村镇发展,统筹社会发展,统筹环境治理。市矿统筹的重点是,统筹规

7、划编制,统筹建设标准,统筹资金筹措。切入点是,首先在规划层面上实施统筹,将矿区一系列发展规划与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生态市建设规划 、 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各区县乡镇规划等,进行统筹考虑,做到规划统一。在实践中,煤矿企业自觉实施社会责任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实施企业带动战略,主动服务,积极推动。从而,实现企业与地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市矿统筹有利于淮南产业、城市、村镇、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统筹产业发展,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减少了发展中的摇摆,减少了投资浪费,使资源得到了

8、优化配置。统筹城市发展,为百年煤城和百年老矿定向定位,改变了过去煤矿开到哪城市建到哪、矿兴城兴、矿衰城衰的发展模式,国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统筹村镇发展,不仅解放了大量煤炭资源,保障大型基地生产能力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告别了重复搬迁、重复建设的现象,节约了大量土地,使农村大量人口受益,一次性实现城镇化,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社会发展,企业将辅业回归社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物业等在支撑企业发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社会科技、教育、医疗等事业的地位和实力。统筹环境治理,淮河水系得到整治,解放了压煤量,节省了国家治淮工程投资,同时煤电开发的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及采煤沉陷地得到了有效

9、治理和利用。 实践表明,市矿统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新的形式,是地方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方式的一种创新,从而构建了和谐发展、互动双赢的新型市矿关系,是科学发展观在煤炭城市和煤矿的具体化,对全国矿业和矿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市矿统筹中,煤炭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执政能力,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艰苦的磨合过程。 煤炭是沧海巨变的结晶,是自然赋予淮南人民的恩赐。可以相信,通过努力,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淮南将开始新的创业历史,城市发展

10、将翻开新的篇章。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第 1 章第 1 章 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 (一)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1市域概况市域概况 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地处东经 11621211171159与北纬32324533024之间,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相邻,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接壤。 淮南市市域面积 2596.4 平方公里,2005 年全市居民总户数 686389 户,总人口为2357750万人 (户籍人口) ,

11、 其中非农业人口1066567万人, 占总人口的52.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93。 市辖 5 区 1 县和 1 个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47 个乡镇、 19 个街道,186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 606 个村民委员会。淮南市辖 5 区 1 县,分别为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和凤台县。1 个综合实验区为毛集区。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1)气候)气候 淮南市境地处亚热带和温暖带的过渡地带,主要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季节显著,四季分明。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市域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地区,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

12、以北为平坦的淮北平原。 (3)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市域属淮河流域,淮河从市区中部穿过,还分布有泥河、西淝河、济河、颖河、架河等河流,沿淮湖泊洼地主要有花家湖、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城东1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湖、城西湖等以及采煤沉陷区积水形成的湖泊等。此外,还有泉山、老龙眼、乳山、丁山等小型山塘水库。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淮南市域矿产资源以煤为主,石灰岩次之,还有部分其它非金属矿。淮南矿区东西长 70 公里,南北宽 25 公里,面积约 1750 平方公里。煤炭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占安徽省总储量的 74%,1000 米以上

13、已探明保有储量 200 亿吨,1200米以上约 300 亿吨,1500 米以上约 500 亿吨。煤种以气煤、1/3 焦煤为主,为特低硫( 0.5% 、低磷( 0.05%的优质煤。 3市矿发展阶段市矿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起步阶段 淮南市是一座随着煤矿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清光绪 29 年(1903 年)始建大通煤矿,大通集镇形成。民国 19 年(1930 年)国民政府设立淮南矿局后,九龙岗建成东西矿井,人口逐渐增加,商业和运输业有了发展,大通、九龙岗、田家庵当时号称“淮南三镇”,初步形成淮南市的雏形。1949 年 7 月设淮南矿区,下设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八公山四个镇,建成区面积不足 3

14、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34 万人。 (2)壮大阶段)壮大阶段 淮南在 1956 年编制了第一版城市规划,确定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城市性质,提出了星座城市构想。即以田家庵、洞山之间为市级主星城中心,由旧城区向外拓展的城市布局设想。但在以后的发展中,特别是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城市建设被忽视,市区布局随矿设镇,城镇发展主要体现为工矿点的增加,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至 1982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40.7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为 53.86 万人。 (3)稳定阶段)稳定阶段 1982 年,编制了新一版的总体规划。确定了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城市。城市布局多点分散,是一个由中小城镇组成的城镇群

15、。规划至 2000 年城市非农人口为 97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万人(含所有工矿点及城镇),城市建设用地为 69.74 平方公里(含所有工矿点及城镇)。 (4)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1996 年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确定城市性质为“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城市格局为“组团式,多中心”。 2000 年后,淮南市抓住华东地区电力资源紧缺的机遇,加快了煤电产业的建设步伐,同时带动了相应的配套产业和下游产业发展。新建煤矿投产,电厂发电,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也已竣工。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多项城

16、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完工,特别是城市用地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田家庵和洞山两个组团已经联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城市中心区组团,以彩带串珠布局的西部城区也逐渐发展壮大,一些主要的部分也连为一体,形成了西部组团。2004年现状城市人口已经达到 103 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100.5 平方公里。 4城镇发展城镇发展 全市建制镇中,分布在市区南部四区的 12 个,潘集区 6 个(含袁庄街道) ,凤台县 6 个;毛集区 1 个。按 2000 年五普口径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为 52.27%,远远高于全省 27.81%的水平,也高于全国 36.09%的平均水平。 在建制镇中,工矿镇比例高,全市 24 个建制镇中,工

17、矿镇(包括城矿混合镇)14 个,占建制镇总数的 58.33%。其中以煤矿为主的城镇 12 个。 市域城镇发展水平不均衡。其中淮河以南地区的城镇人口占全市的 81.41。分地区计算的城镇化水平,市区淮河以南地区达到了 83.00,潘集区为 30.84,而凤台县仅为 13.55。 淮南市小城镇 (不包括潘集驻地、凤台县城和毛集)平均规模为 6700 人,其中凤台县所属各镇平均规模仅为 2600 人,而潘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集区各镇平均规模为 11900 人。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潘集区工矿镇比例高,而凤台县各镇则主要以农业镇为

18、主,煤矿多数独立设置生产区和生活配套区。 5社会经济发展综述社会经济发展综述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淮南市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 1100 美元,处于人均 GDP 快速增长阶段,预示城市发展也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从工业发展阶段看,处于工业化前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现代制造业体系相对薄弱,产业上下游的生产链还不完善,煤电化一体化的产业优势还未充分发挥。 从区域经济来看,淮南市经济依然停留在资源优势的经济聚集阶段,还没有形成较强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淮南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5 淮南市国内生产总值为 263.6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 16.5%,超

19、过预期目标 3.5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49 亿元,比上年增长 0.3%;第二产业增加值 140.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2%;第三产业增加值 93.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和煤电资源需求增长是拉动淮南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2005 年,淮南市的三产结构是 11.19:53.18:35.63,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尽管淮南市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有较高比例。从人均水平来看,2005 年淮南市区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仅为 3984 元,远远低于发达地区。 (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2005 年淮南市的地方财政收入 15.45 亿

20、元,比上年增长 33.1%,是 1995 年 4.3倍。但经济增长的速率被快速增长的人口速率所抵消,城市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支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 (4)居民收入)居民收入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95.9 元,比上年增加 15.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上涨 1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786 元,比上年增长 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4%) 。 (5)城市就业)城市就业 通过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

21、位 30319 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1539人,“4050”人员再就业 3849 人,免费为 11227 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全市新增农村劳务输出 3.2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 (二)市矿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市矿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 淮南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这是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 以往,地方与企业产业发展缺乏统筹,往往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政府认为煤炭城市是资源依赖城市,煤矿黑乱脏臭,是困难企业,是城市包袱,对煤城的资源优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离开资源禀赋,三年变一下战略,五年调一下规划,城市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摇摆性。

22、煤矿企业则习惯于采用条条思维的方式,自我封闭发展。这样一来,没有形成符合世界能源城市产业发展规律的合理的产业体系和布局,巨大的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生产煤炭的大部分一直作为动力煤销售到淮南以外地区,产品附加值较低,煤化工产业规模也没能得到大的发展,煤泥煤矸石、电厂粉煤灰、煤矿瓦斯、矿井水等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2城市发展问题城市发展问题 (1)泉大资源枯竭报废矿区)泉大资源枯竭报废矿区 淮南是百年老矿,据记载,明、清时期该地区就有民窑开采,土窑遗址多达120 多处。清光绪年间矿井开始官办。大通矿始建于 1903 年(清光绪 29 年) ,井田东西走

23、向长 3.8 公里,南北宽 1.1 公里,面积 4.18 平方公里。九龙岗矿始建于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1929 年,井田东西走向长 4.3 公里,南北宽 0.8 公里,面积 3.44 平方公里。1930年,国民政府成立淮南煤矿局,以后变为淮南路矿公司,经营这两对煤矿等。1938年,淮南路矿公司被日寇侵占,共经营 7 年。1945 年,抗战胜利后,宋子文财团接收淮南煤矿和铁路。新中国成立后,九龙岗矿、大通矿由淮南矿务局管理。九龙岗矿 1978 年报废,解放后累计出煤 2163 万吨。大通矿 1982 年报废,解放后累计出煤 20

24、21 万吨。区域内还有洞山小井、上世纪 70 年代用于煤矿大规模建设的采石场等。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南倚舜耕山,北临洞山路景观大道,是建国前开采并已报废 30 年的老矿区,面积 22 平方公里。该区域矿业集团土地约占 48,集体土地约占 15,市属及其他土地约占 37。区内 3 对报废矿井共形成采煤塌陷区 6.6平方公里、废弃的采石场及水库区面积 0.6 平方公里,占整个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土地的 32.4。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变迁、法人变更,造成权属不明、产权不分,城市不管、企业不管,一些砖厂、采石及加工场、民办小化工等企业肆意侵占、取土、开发,使该区域的地物、地貌、水系等生态环境

25、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大面积的“城市荒地”和废弃地,一直沉睡了 30 年未加治理。 它既不同于煤矿沉陷治理,又不同于一般的土地,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个盲点。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于历史变迁、采矿权人灭失, 很难再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这一区域恰恰又处在淮南市“东进南扩”发展带上,给城市发展战略带来了很大障碍。 (2) 棚户区棚户区 淮南煤矿作为百年老矿,几十年来职工无房住、住房差。历史形成的各类棚户区有 76 处,旧危房总量 6.7 万户,大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简易平房及部分筒子楼等,户均面积只有 2030 平方米。这些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房屋,公用设施陈旧,功能不

26、配套,环境脏乱拥挤,早已成了旧危房和城市中的棚户区,既威胁居住安全,又影响职工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急需进行棚户区改造。 3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滞后问题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滞后问题 根据淮南矿区开发规划,到 2010 年建成亿吨煤基地,现有沉陷面积 130 平方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公里,预计到 2010 年市域沉陷范围约 195 平方公里左右,到 2020 年沉陷范围合计约 260 平方公里,到 2035 年左右沉陷范围合计约 440 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淮河以北地区约 390 平方公里,影响到人口约为 50 万人。 由于企地缺乏统筹

27、,塌陷搬迁补偿政策的不合理及基层政府执行协调不力等原因,造成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滞后。 (1)缺少统一规划)缺少统一规划 各乡镇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压占煤炭资源情况。塌陷村庄搬迁市矿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有的乡镇有规划,又压占资源,地下的煤炭开采和地上的建设没有统一起来,各自为政,往往造成重复搬迁、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金。过去,沉陷村庄搬迁,往往是从自然村搬到自然村,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不利于农村城镇化,不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补偿政策因素)补偿政策因素 目前实行的塌陷搬迁据实补偿政策,是对旧有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进行补偿。沉陷区农民为了多要补偿,套取资金,就乱搭乱建,有的甚至达到了疯狂的

28、程度。乱搭乱建,不仅造成工农利益摩擦,难以和谐,而且威胁到搬迁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执行协调不力)执行协调不力 地方乡镇政府是塌陷村庄搬迁和新村建设的责任主体,但地方乡镇政府在制止乱搭乱建、规划选址、新村建设以及组织搬迁上协调不力,村民意见难统一,上级决定的事情可以被下级推翻,政府前面放线,村民后面拔桩,致使新村规划难以实施,新村建设滞后,搬迁进度缓慢。 4现行的采煤塌陷地青苗补偿政策存在问题现行的采煤塌陷地青苗补偿政策存在问题 安徽省规定对未稳沉的采煤塌陷地补偿青苗费,按年产值分春秋两季补偿青苗费。 采煤塌陷地和一般建设用地不同,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煤炭企业并没有直接占用采煤塌陷

29、地,只是采煤使土地地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农作物的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2耕种和收成。采煤塌陷并没有使农民失去土地,而只是改变了土地的用途。农民可以根据塌陷程度,能耕则耕、能林则林、能渔则渔,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从中获得收益。淮南矿区是煤层群开采,要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稳沉。 按产值补偿青苗费,农民不需要投入、不需要劳动就能获得和超过种地的收益, 并且这一收益长达几十年, 这实际上是“养懒”的政策, 不利于农民的转产创业,不利于采煤塌陷地的综合利用。 5. 煤炭开采与淮河水系治理问题煤炭开采与淮河水系治理问题 淮河自西向东

30、流经淮南矿区,与淮河干流及其支流西淝河、港河、永幸河、泥河、架河等直接相关的矿井 13 对,涉及煤炭储量 126 亿吨。淮南矿区开采对于地表水系的影响较大,未来 20 年内淮南采煤区地面沉降面积大,主要影响到淮河干流、西淝河及其支流港河、永幸河、泥河(黑河) ,总积水面积将达 4050 平方公里。 淮河水系共计压煤 30.24 亿吨,其中绝大部分在凤台县的淮河支流段。 淮河是一条病河,矿区不采煤国家也需要治理。以往,国家治淮工程缺少与煤矿企业之间的统筹,淮河治理规划没有考虑其与煤炭开发及煤电开发的关系,因而引发了一些问题。 为了确保淮河安全,保证国家大型能源基地正常建设,最大限度地解放淮河及其

31、支流的压煤量,提高资源回收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国家治淮工程应与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统筹考虑,动态看待淮河,动态治理淮河,动态利用淮河。 (1)下六坊堤)下六坊堤 淮堤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淮南矿区涉及压煤的淮河堤坝主要有黑李堤、 老应段、 六坊堤等, 共计压煤 5.95 亿吨, 其中下六坊堤及其行洪区下压煤 1.16亿吨,目前正在开采中,已产生采煤沉陷。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淮南矿业集团进行了淮河河漫滩、行洪堤下试采,获得成功。自 80 年代开始将大部分采场延深至淮河老应堤、黑李堤确保堤下,影响长度约 10 公里,最大下沉量 613 米。淮南矿业集团将淮河堤下采煤和淮堤治理相结合,进行

32、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消除了采煤沉陷对堤防的影响,确保了淮河大堤的安全。目前正在下六坊堤下开采,由于下六坊堤外侧的农业耕作区有 2.4 万亩,地面已经开始沉陷,该堤受采煤影响将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成为湖中堤。2003 年淮河大水汛后,下六方堤行洪区内居住人口基本已按国家政策进行了移民安置。受采煤影响,将来下六坊堤将成为湖中堤,行洪区基本全部变成塌陷区。下六坊堤堤身土质主要是亚砂土,不易维护,而且也没有堤坝维护的土源。基于上述因素,再防守下六坊堤,并对河道疏浚,已没有必要,因此建议废弃下六坊堤。 (2)西淝河南、北堤)西淝河南、北

33、堤 西淝河南、北堤为一般堤坊,堤身单薄,防洪标准很低。西淝河滩地上群众盲目圈堤耕种,严重挤占行洪断面,部分生产圩堤离西淝河主河道仅 15m,严重影响了主河道的防洪排涝。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采煤沉陷对地表水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西淝河南、北堤部分堤段将处在沉陷区中央地带而成为湖中堤,无法加固维护,必须实施退堤和废弃部分生产圩堤措施。建议治淮工程的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应充分考虑煤炭开发与河流水系的动态关系,充分考虑煤炭开采对西淝河的沉陷影响,对西淝河南、北堤实施退堤工程。南堤退至大巷保护煤柱及铁路线,北堤退至淝左堤。 (3)港河)港河 西淝河的支流港河长 32 公里,沿河地势低洼,下游形成天然湖泊

34、(姬沟湖) ,港河中段以下河道极不规则,滩地面积大,河道淤积严重,绝大部分河段两侧没有设堤坝,港河的内涝和排涝问题相当突出。目前解除内涝主要靠抽排,但大部分汇水区的排涝站规模仍然达不到 20 年一遇的排涝标准。 港河压煤 5.64 亿吨,采煤塌陷后的港河水面将与沉陷区连为一体,将变成湖泊,治淮工程已无必要再对其进行疏浚。 6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与“三废一沉三废一沉”治理问题治理问题 淮南作为能源工业城市,主要以煤、电、化等现代工业产业为主。煤、电、化产业具有高耗能、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根据规划,2010 年,淮南市将建成亿吨煤基地、 华东煤电基地和安徽省煤化工基地, 伴随“三大基地”建设, 资

35、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煤炭开采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和破坏性都很大。煤炭开采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4“三废一沉”即煤层气(瓦斯) 、矸石、矿井水和沉陷地。据测算,未来亿吨煤的开采每年将产生 1500 万吨煤矸石的排放量,采煤沉陷区面积将会以每年 2 万多亩的速度增加,矿井水每年产生量将会达到 7000 万吨;未来火电基地的建设每年会有近 500 万吨灰渣排放;化工基地每年还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 未来矿区环境承载能力能否有效支撑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更严峻的挑战。既

36、要处理好资源环境方面长期积累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建设新型能源城市和新型能源基地共同面临的课题,必须由市矿共同来解决,而且必须用市矿统筹的办法来解决。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5第 2 章第 2 章 市矿统筹的内容市矿统筹的内容 (一)市矿统筹发展的意义 (一)市矿统筹发展的意义 1市矿统筹发展的内涵市矿统筹发展的内涵 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指出:市矿统筹是煤炭城市和煤炭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化。省长王金山同志批示:“地企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也是在新形势下资源型城市建设与

37、发展模式的全新探索”。 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监局煤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调研组认为,地企统筹发展基本代表了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1)地企新型关系由博弈关系转变为双赢关系)地企新型关系由博弈关系转变为双赢关系 地方(以下简称社会)和国企(以下简称企业)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关系,也要用辩证的观点构建和谐。淮南矿业集团在实践中认识到,企业与社会是互为依存的和谐关系。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健康的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繁荣经济、财政收入、安置就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不能将自己的行为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社会不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发展

38、对立起来。企业与社会之间是互助互利的关系,而不是互责互损的关系。由此,企业发展最佳的战略是社会责任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最佳的战略是企业带动发展战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企业要主动融入,积极带动。企业的发展,社会要主动服务,积极推动。双方以对方的发展为前提而推动自身的发展,从而达到互利双赢、和谐发展的目的。这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追求的新型地企关系。淮南提出的市矿统筹规划,内在的就是构建这种新型的地企关系。提出这个命题并加以实践,在企业界尚属首例。 (2)国企社会责任新的内涵由一般性社会责任上升为战略层次的社会责任)国企社会责任新的内涵由一般性社会责任上升为战略层次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

39、的社会责任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的社2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6会职能,有着崭新的内容和更加广阔的范围。淮南矿业集团将自身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为四个层次。第一,合法经营,讲究诚信,追求社会美誉度。第二,为社会创造财政收入,安置就业,稳定一方,提供产品。2006 年淮南矿业集团仅上缴税费就达 16 亿元。第三,是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调整企业行为,自觉地按照“一先进三保护”的标准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充分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第四,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理念创新与核心价值是,企业优先考虑发展中的社

40、会责任,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看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着眼于企业与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把企业发展目标与履行社会责任科学地加以联系,发展的每一步都注重顾及、防止和化解给社会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核心战略与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完整的、目的一致的目标体系,企业战略与建设、经营始终连贯地为社会造福,并且使追求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清晰可见,项目支撑可靠,具有操作性,从而使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形成互相依存、互相加强、互为支撑的关系,而不是它的反面。 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切入点是,双方共同抓住发展中共同面临、单独一方又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环境保护,就是这类问题,无论计划经济

41、和市场经济时期,都未能很好地加以解决。淮南地企合作,市矿统筹,正在进行的就是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的艰苦探索。 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节点是,维护共同的利益,把利益冲突变成利益和谐,利益分离变成利益融合,各自的利益变成共同的利益。企业首先跳出博弈的思维方式,换位思考,把被动地减少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主动维护社会利益,进而在长期、根本、战略上为维护企业利益创造条件。 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点是,运用企业融资的优势,管理和技术的优势,协调和强大执行力的优势,参与与企业发展直接联系的社会进步事业。一旦这些优势发挥了,企业就会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在这个良性循环基础上,又从战略上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新的商

42、机、创新平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政府转换职能新要求由一般性的支持企业发展上升为战略层面的支持企业发展)政府转换职能新要求由一般性的支持企业发展上升为战略层面的支持企业发展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7社会对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再单纯地从企业奉献角度看待,而是用更高的眼界从整体上对待。社会从简单地要求企业尽责任,转变为立足于增强企业造福社会的能力,多做壮大企业发展战略能力的工作,而不是相反。多做让企业能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工作,而不是相反。多做让企业发展战略与项目经营相一致的工作,而不是相反。对共同选择确定使双方受

43、益的事项,积极支持企业优势进入,因为这种事项与企业发展目标联系紧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大。不能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片面地看成是让企业做善举,不能超越法律政策让企业承担社会发展的成本,要使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感到不是受到损害而是得到利益,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进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为社会谋利益的能力得到增强,从长远和根本上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由此,社会也需要转换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一系列有益的创新。要更好地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发挥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行政资源优势,发挥土地等自然资源配置优势,把经济学优化资源配置的原理,应用到地企共同发展的关系上。社会优

44、势和企业优势两个优势互补,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两个资源优化配置,一加一大于二,就会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巨大力量的源泉。 2市矿统筹发展的意义市矿统筹发展的意义 市矿统筹发展,是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形成的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道路,是煤城和煤矿发展模式的创新。实施这一发展模式,有利于形成以煤炭为基础的、沿产业链发展、若干个大规模的产业群,有利于按照世界能源城市发展规律,比较理性地选择城市建设模式,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有效利用煤炭和土地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统筹产业发展,淮南煤矿 8000 万吨煤炭生产规模和皖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不仅使

45、企业煤电得到大步发展,而且直接带动了其他电厂的发展,否则他们的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未来煤炭机械、焦油化工,特别是大电耗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实施社会责任发展战略,必将带动地方的经济繁荣。 统筹城市发展,500 万平方米安居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煤矿职工长期无房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8住、住房差的问题,同时改善了城市面貌,带动了社会建筑、建材、装潢、家俱相关产业的繁荣,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正在进行的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不仅能解决企业历史上的环境保护欠账,而且基本上由企业建设 22 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成以“山、水、林

46、、居”为特征的煤矿最佳人居环境。 统筹村镇发展,不仅解放了大量煤炭资源,保障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大量土地,使农村大量人口受益,一次性实现城镇化,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统筹社会发展,企业将辅业回归社会,采取宽厚补贴和后续支持,不仅精干了主业,分离改制单位也成为淮南市地方重要的经济实体。煤炭科技和职业教育,在支撑企业发展的同时,将大大提高当地社会科研教育的地位和实力。 统筹环境治理的工作,无论是舜耕山、八公山,还是淮河干、支流的治理,都有利于大尺度空间环境保护,保证河流安全和国家级能源基地的安全。 由此看到,原来被认为煤矿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经过统筹,用

47、辩证的眼光、和谐思维的方式来处理,都可以趋利避害、兴利除害、变害为利,对企业、社会和人民群众都有利。 (1)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农村社会经济与城市保持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健康城镇化,是缩短城乡差异、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携手农业、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淮南是一个煤炭工业城市。分布在广大乡村的矿业企业自成体系,与地方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发展之间联系较少。由于企业采掘技术的提高,矿业企业向高科技发展,缺乏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供给,

48、难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此外淮河以北的农村地区人口外流现象突出,根据 2003 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外出打工的人员达 24.4 万人。 淮南市国有煤炭企业向集团化、大规模、高科技方向发展,产业链条已经向煤炭的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势头强劲。与之相反,淮南市乡镇企业发展缓慢,难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9以承担农业人口就业转移的压力。乡镇企业发展的低水平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实力的积累提升,也影响了农民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未来淮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 2030 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任务还相当繁重。 城乡统

49、筹发展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新版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确立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为: 淮南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地、逐步向城镇转移。 强调“以城促乡,以工带镇”的协调发展思路,积极促进本地就业。以煤电化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发展配套工业、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和服务业,扩大乡镇的地方就业规模,吸引农村人口就地就业转移。 强调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加强农业区块与生态环境恢复地带建设。处理好煤电化产业布局与小城镇建设之间的空间环境关系,加快矿恢复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 强调集约发展思路,发展中小城镇密集带,统筹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50、施。 目前淮南市仅依靠自身的经济能力完成支援新农村建设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国家和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于足够支持。 (2)符合煤炭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2)符合煤炭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世界煤炭产业的重心已从 20 世纪初的欧洲转向东方的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煤炭的 50%以上,并且煤炭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均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 2006 年煤炭需求量仍将保持年均 3%的较高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2010 年人均 GDP 将较 2000 年翻一番,煤炭消费 22亿吨以上。若以 23 亿吨为目标,全国煤炭消费仍将保持 4%左右速度增长。可以预见,未来 5 年

51、是国有大矿快速发展时期。从科尔尼产业演进曲线来看,中国的煤炭产业自 2006 年开始将处于规模化阶段的初期,也就是说煤炭业发展即将进入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黄金时代。 温家宝总理 2006 年 6 月 2 日至 4 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考察工作中,就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指出:煤炭工业改革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现在我国已经有条件加快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综合效益,保证安全生产,要下决心建几个亿吨级煤炭基地。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淮南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 是全国 520

52、 家大型企业集团和安徽省 17 家重点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循环经济的试点企业。 淮南煤田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资源最好,也是最大、最后的一块整装煤田,淮南煤矿有煤、有水、有市场,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比较优势明显。淮南矿区已被列为全国 13 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 6 个煤电基地之一。淮南煤矿已有 90 多年的开采历史,2004 年生产原煤 2982 万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七位。2005 年全年煤炭产量 3240 万吨, 规划到 2010 年,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的煤炭产量将达到 8000 万吨,电力规模确保建设 630 万千瓦,将被建成我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电基地。同时,淮南矿业集团将着手第二轮发展的前期

53、准备,方向是引进国外一流的技术和国内外资金,建设煤化工、煤机产业。 煤炭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淮南市的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煤炭资源产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治淮工程、城乡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了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制约淮南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而最终将影响淮南市建设和谐社会和绿色能源城市的进程。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实施市矿统筹规划策略,按照“一统筹三优先”原则,即统筹规划,建设新矿城、新矿区、新村镇;保护资源环境优先,有效利用资金减少浪费优先,争取和符合国家政策优先,在保护城市共有资源的前提下

54、,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3)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着力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1发展县城和建制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设施投入等方面为新村镇发展创造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 。 党中央从全局分析和把握形势,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坚持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对于国家未来走向影响极其深远。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重要的结合点,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动新农村

55、建设的基地。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稳住农村,城市才能健康发展。中央财政拿出 3397 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工作重点,以小城镇为单位集中整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具有纲举目张的战略意义。 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推行“五化”发展,即农业企业化,鼓励和扶持农业经营大户从自然法人向法人转变;资产股份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社会保障化,建立健全“新五保”,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就业非农化,提高就业技能,加快劳动力大转移;居住社区化,画出亮丽新农村。以此五点为发展方向,积极促进淮南地区的农村地区建设。 淮南城乡关系为典型的二元结构模式,城乡差异较大,农村经济发展

56、相对缓慢。城乡之间产业联系薄弱,淮南市区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较弱,农村地区的公共配套设施投入也严重不足。 目前淮南的新村镇建设发展也因缺乏动力而发展缓慢,乡村居民点空间上依然是传统的农业聚落形态,数量众多,布局分散。目前淮南村委会(行政村)共计 665 个(包含合并的长丰两镇五乡) ,每百平方公里约个 25-30 个;农村居民点平均间距 0.7-1 公里,约合每 100 平方公里 50-70 个,平均居民点规模 800-1200 人(若按实际居住人口约 600-1000 人,外出务工人数除外) 。 随着煤矿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炭开采对农村的影响范围将从点状向面状扩大。主要表现为农

57、业地区的耕地减少、村镇对外道路交通受阻,沉陷区居民点居住安全等问题。如何将煤炭开采对农村地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变,以及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稳定是淮南市各级政府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综上所述,淮南所面临的城乡发展差异既具有普遍性,更有其独有的特殊性。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2与中国其它城市一样,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统筹协调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城乡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淮南面临的更为复杂的“难题” ,因此,市矿统筹发展已迫在眉睫,解放煤炭资源,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

58、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全力支持,还应考虑争取国家、省相关政策的保障和资金支持。 (二)市矿统筹指导思想 (二)市矿统筹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发展、互动双赢的新型市矿关系, 按照“一统筹三优先”原则,即统筹规划,建设新矿城、新矿区、新村镇;保护资源环境优先,有效利用资金减少浪费优先,争取和符合国家政策优先,着眼于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城市发展、统筹村镇发展、统筹社会发展、统筹环境治理,实现城乡和谐,共同发展。 (三)市矿统筹内容 (三)市矿统筹内容 1统筹产业发展 1统筹产业发展 遵循世界煤炭城市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安排生产力布局,构建以煤炭为基础

59、的“煤、电、化、机、环”主导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新型的亿吨煤生产基地,建设煤电一体化的电力基地,建设煤电化一体化的煤化工基地,发展高技术含量的煤炭机械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形成环境产业。 第一轮发展(20032006 年) , “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是着重于技术先进、差异优势的能源发展战略。第二轮发展(20072010 年) ,实质是社会责任发展战略。发展优势是,有一支好的管理团队,融资能力强,有足量廉价的电力供应。发展方向是,沿煤炭产业链发展煤机产业、煤的热电气焦油多联产、煤焦油精细化工。发展目的是,偏重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发

60、展方式是,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巩固和发展第一轮发展成果,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主,不寻求绝对控股,不寻求高额利润,不参与同业恶性竞争,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3把企业做得更大更精更强。 2统筹城市发展 2统筹城市发展 借鉴欧洲煤炭城市发展模式,如德国鲁尔、乌克兰顿巴斯,在煤田边缘或在煤田当中没有煤的地方挑选地点,按照城市今后产业结构和人口发展的需求,一次性规划设计功能齐全的城市。这样即使煤采完了,城市依然发展。 在完成 500 万平方米安居工程的基础上,投入 100 亿元,对已报废 30 年、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的泉大资源枯竭矿区进行环境

61、修复与开发,把“城市荒地”建成集环境景观区、工业园区、商住开发区于一体,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城区,提升城市品味,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相关产业发展。 3统筹村镇发展 3统筹村镇发展 将塌陷村庄搬迁安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城镇化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不压煤地段建设新村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农和谐。20062010 年 34 万户搬迁到 12 处新村镇。 4统筹社会发展 4统筹社会发展 在淮南建成全国煤炭科技、教育和矿山医疗救护基地。建好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瓦斯治理与利用、深井建井、三下采煤、深井地温、地压治

62、理五大技术,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出技术、出标准、出规范,出人才,出自主知识产权。继续办好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争取开办淮南煤炭学院,培养煤矿急需人才。 5统筹环境治理 5统筹环境治理 不仅要解决好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及采煤沉陷地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还要统筹山川河流和大面积沉陷区治理,努力改善大环境。统筹淮河治理及其支流西淝河、港河等水系治理,保证河流安全,保证煤矿开采安全,造福地方。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建成煤矿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环境保护示范企业。 本统筹规划重点对农村搬迁安置问题、淮河水系综合治理问题、资源枯竭矿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63、研究院 24区环境修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四)市矿统筹策略 (四)市矿统筹策略 总的统筹策略是,利用辩证的眼光、和谐思维的方式,有的是趋利避害,有的是兴利除害,有的则是变害为利。在思想观念、技术手段、政策措施上政府和企业加以落实。 1煤炭资源开发“优先确保”策略煤炭资源开发“优先确保”策略 (1)煤炭资源开发关系到了淮南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综合实力增强,是必须确保的“重中之重” ,发展的利用优先原则就是解决煤炭发展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限制因素和发展障碍,优先确保煤炭资源得到根本性的解放。 (2)按照矿业集团 30 年煤炭资源开采规划,界定煤炭生产的地表控制界限。对涉及到压煤区

64、的村镇、按照发展计划,分期实施搬迁。并从全市域的空间内,妥善解决耕地平衡、农业发展、城镇发展、煤电化基地建设等问题。 2村镇搬迁安置“迁村入镇、迁村并镇、迁村扩镇、小村并大村”策略村镇搬迁安置“迁村入镇、迁村并镇、迁村扩镇、小村并大村”策略 (1)涉及压煤区域的村庄搬迁首先应充分征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从建设绿色能源城市的大局出发,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条件出发,引导农民愿意接受家园搬迁的现实,配合煤矿发展。 (2)在面对搬迁的利益补偿标准、新居住地选址的位置、与原有农地的距离、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上,淮南市各级政府应协调农民与企业的利益纠纷,制止抢种、抢修、抢建,骗取补偿资金等违法行为,以建设和

65、谐社会为主要目标,协调好村庄安置区建设以及农民失地后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3)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关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建设的核心是通过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以小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拆迁安置可以促进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善,但是,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将成为地方政府面对的主要社会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居住模式、居住环境的改变,地方政府应该努力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为安置区农民提供充足的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5就业环境和岗位。 (4)安置区的位置尽可能选择在已经形成规模的小城镇周边,以促进居住地相对集

66、中,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考虑到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采取并镇、进镇、扩镇为主,并村为辅的策略。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的跨镇搬迁、跨区搬迁。 3河湖水系改造“退堤成湖”策略河湖水系改造“退堤成湖”策略 (1)首要目的是提升和巩固淮河的防洪抗涝能力)首要目的是提升和巩固淮河的防洪抗涝能力 淮河的防洪防涝任务十分重要,绵延河道两侧的千里大堤保护着两岸百姓的生命安全。经过多年的防洪经验的总结,淮南段的部分防洪堤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此建议采取“废弃下六坊堤、西淝河退堤、港河变河为湖”等方案,对淮河进行动态治理。 (2)其次应重点解决河流的压煤问题)其次应重点解决河流的压煤问题 数据显示,淮河及各条支流共计

67、压煤 25.5 亿吨,目前淮南矿业集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三下”采煤技术体系,可以在确保淮河大堤安全前提下开采。淮河大堤安全是百年大计,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因此对矿区水系改造应纳入到国家治淮工程中统一考虑,并与淮南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开发充分协调,实现防洪与煤炭开采共赢,促进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退堤成湖的整治思路是由围堵向疏通的转变)退堤成湖的整治思路是由围堵向疏通的转变 淮北平原和南四湖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 300 立方米,是淮河流域的缺水严重地区。通过沉陷区自然沉陷河水系改造,蓄水库容达 35.7 亿立方米。退堤成湖后,涝时可以增加蓄洪量,旱时或枯水期时这些沉陷区蓄水后可

68、有效解决供水问题,改善水资源条件,为淮南煤电化产业基地建设和城镇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同 47 时水域面积的扩大,可以调节小气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4沉陷区综合治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策略沉陷区综合治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策略 (1)沉陷区的整治与修复给我们一个改造自然的机会)沉陷区的整治与修复给我们一个改造自然的机会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6是外科手术式的人工大手笔?还是中医疗法中的自然调理?明计成园冶中指出了中式园林山水的精髓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通过追求自然的风格,借用人工的手法,以达到“天然而非人为的、不造作

69、,非勉强”的效果。 (2)不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更要考虑到地域环境的自然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实力)不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更要考虑到地域环境的自然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实力 沉陷区依托水系的补充而形成的湖泊,充分利用了自然水资源,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就可以通过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自恢复能力,形成“水乡水城”的环境特点。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7第第 3 章章 统筹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发展规划 统筹产业发展,实质上是生产力布局问题。世界煤炭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律,一般是煤基产业链扩展延伸模式,走煤电、煤化、煤焦、煤钢、煤机的路子。在科学发展观

70、的引导下,统筹产业发展。 市矿双方确定,坚持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为发展路径,确立煤炭、电力、化工、煤炭机械和环保为淮南的主体产业,简称“煤、电、化、机、环”。与此同时,尽可能发展轻纺、加工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等。 (一)煤炭产业发展 (一)煤炭产业发展 安徽是国家煤炭“十一五”规划中五个快速增长的省份之一。 淮南煤田是中国东部和南部资源条件最好、资源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一块整装煤田。2004 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淮南潘谢矿区总体规划 (发改能源20042301 号) ,总体规划资源量 285 亿吨,淮南矿区被国家列为 13 个亿吨煤生产基地之一。 面向华东地区,服务“长三角

71、”,开发好、经营好这块资源,对国家宏观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淮南矿业集团采用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技术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从 2002年开始,用五年时间新建 6 对矿井,总规模 4000 多万吨。其中,张集矿二期 2005年建成出煤,顾桥矿 2006 年 10 月建成出煤。顾北矿、丁集矿、谢一矿望峰岗改扩建矿井、潘北矿在 2007 年相继建成出煤。潘北矿一矿两井,前期准备正在进行,争取“十一五”建成投产。 对现有 9 对矿井中的 7 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2007 年全部完成,生产能力由3000 万吨提高到 4000 万吨。 到 2008 年

72、,矿区形成 8000 万吨生产规模,2010 年产量达到 8000 万吨,其中张集、顾桥、谢桥 3 个矿是千万吨以上的矿井,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3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8适时启动潘一、潘三和顾桂三个千万吨深部井建设,最终形成亿吨的规模。 (二)电力产业发展 (二)电力产业发展 淮南矿区煤炭储量丰富、产量大;淮河从其中部穿过,水量充沛;靠近沪、苏、浙工业发达电力需求旺盛地区,距沪直线距离仅 500 公里。淮南有煤有水有市场,有产业基础,发展电力的条件十分优越。 依据皖电东送规划及淮南煤电一体化规划 ,进行煤电体制创新,实

73、行煤电一体化,与上海电力、浙江能源 50均股合资,进行产权链接,产业融合,电厂和配套煤矿是车间,煤电公司是法人,煤炭产品不再作为商品,而作为电厂原料,电作为终端产品,直送“长三角”。这种煤电一体化,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新形势下,竞争力是坑口电厂不具备的。 淮南煤电一体化电源点是“皖电东送”工程的主体,装机总目标 1020 万千瓦。07 年建成 240 万千瓦,2010 年确保 480 万千瓦,力争 620 万千瓦。其中: 田集电厂规模 460 万千瓦,首期 260 万千瓦 2007 年投入运行,电量上海市已签协议全部购买;二期 260 万千瓦,已列入安徽省和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项目安排规划。

74、 凤台电厂规模 460 万千瓦,首期 260 万千瓦 2007 年下半年投入运行,电量纳入浙江省电力电量平衡计划; 二期 260 万千瓦, 已列入安徽省和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项目安排规划。 潘集电厂,前期准备正在进行,争取“十一五”开工 120 万千瓦。 (三)化工产业发展 (三)化工产业发展 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大企业、大项目为牵引,提升传统产业,状大新兴产业”和建设“两淮一蚌”重化工基地以及省属企业进行必要的战略重组的要求,淮南矿业集团和皖维集团本着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安徽煤化工产业的目标,依托矿业集团得天独厚的资源、煤电化一体化在第一轮大发展所取得的多项优势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

75、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9和强大的投资能力以及皖维集团多个产品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地位,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以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为方向,在淮南建设化工基地,化工基地产业定位为以皖维集团现有产品链,即电石化工为龙头的精细化工,重点发展煤化工及其高附加值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链,达到产业集群,实现煤电化一体化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总体思路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利用煤电化一体化优势,以煤焦化为龙头,从生产电石、乙炔开始,进行产业发展。第二步从焦化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项目提取的煤焦油开始,与国外一流的化工研究机构及企业合作,发展精细化工,最终目标是建成国际先进、国

76、内一流的化工产业园区。 1煤焦化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 化工产业基地 2008 年2010 年逐步建成以下十个项目: (1)年产 200 万吨焦化项目(一期 100 万吨/年); (2)年产 100 万吨电石项目(一期 50 万吨/年); (3)以电石为原料年产 60 万吨醋酸乙烯(VAC)项目; (其中 50 万吨 VAC 作为原料生产 PVA 和 VAE,销售约 10 万吨) (4)以醋酸乙烯和乙稀为原料年产 5 万吨 VAE 项目; (5)以醋酸乙烯和乙烯为原料年产 5 万吨 VAE 项目; (6)PVA 深加工项目: 年产 2 万吨高强高模 PVA 纤维项目; 年产 10 万吨 PVB 及

77、 PVB 膜项目; 年产 100 万 m2PVA 膜项目; (7)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日产 9000 吨水泥熟料项目(建二条 4500 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 (8)以焦炉气为原料年产 45 万吨甲醇项目;以甲醇为原料年产 40 万吨醋酸项目(作为原料); (9)以 PVA 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醋酸甲酯为原料年产 60 万吨醋酐及年产 10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0万吨二醋纤维素项目; (10)以电石为原料年产 10 万吨,1,4-丁二醇(BDO)项目;1,4-丁二醇深加工项目:即以 1,4-丁二醇为原料年产 3 万吨氨纶(PTME

78、G)项目。 2煤焦油精细化工产业煤焦油精细化工产业 淮南矿区煤炭焦油含量高,平均为 1012。煤化工产业不同于国内一般的煤化工,而是独辟蹊径,进行煤的热电气焦油联产。即先部分地提取煤炭当中的焦油,然后燃烧发电,再用提取的焦油进行精细化工。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目前国际国内产业化应用还没有先例。这样做,有可能为煤炭行业乃至中国能源工业闯出一条新路子。 目前正在与浙江大学合作,进行煤的热电气焦油联产技术开发。2007 年完成13.5 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煤的热电气焦油联产, 2008 年完成 30 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煤的热电气焦油联产, 2009 年设计出粉煤炉燃煤提取煤焦油然后入炉燃烧发电设备,201

79、0 年以后实现粉煤炉的热电气焦油多联产,用于深加工的煤焦油量可达到 200万吨以上。 与德国鲁尔集团谈判焦油精细化工合作,预计明年可以启动,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煤焦油化工产业。 (四)煤机产业发展 (四)煤机产业发展 目前,世界煤机制造业转移势头迅猛,美国、德国等先进煤机制造厂家纷纷登陆中国。未来十年,国内煤机制造行业将会大重组,大竞争,大提高。 抓住煤炭企业整体装备升级和国家对装备制造产业支持的机遇,积极与世界先进的煤机制造企业合作,发展壮大煤机制造产业,制造综采支架、刨煤机、掘进机、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并争取瓦斯抽采设备、仪器、仪表的产业化生产。 目前,正在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合作,对矿区

80、机械公司进行重组升级,主要生产综采支架。在现有综采支架生产能力 600 架年基础上,尽快形成月产综采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1支架 100 架的生产能力;2007 底研制开发出重型刮板机和宽型皮带机。 (五)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五)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主要是发展以生产废物为原料的循环经济产业,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煤矿废弃物是资源性污染,是废也是宝。煤矿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是循环经济的原料,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三年,淮南矿业集团已投入 24 亿元,对矿区“三废一沉”(废气、废水、废渣和采煤沉陷)进行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201

81、0年以后,矿区循环经济产值将达到 40 亿元,做到环境收益等于或大于环境成本。项目资金以企业自筹为主,启动时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调整现行法律法规政策中与资源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企业循环经济项目得以可持续发展。 1废气利用废气利用 煤矿瓦斯是煤炭的一种伴生资源,但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爆炸性,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排放到大气中会带来温室效应。淮南矿业集团积极进行瓦斯的综合利用。 瓦斯发电,已建成装机 2.3 万千瓦,到 2010 年达 10 万千瓦。低浓度瓦斯发电去年通过国家验收,是今后发展重点,同时研究利用乏风中浓度低于 1的瓦斯。 民用燃气,储

82、配 23 万立方米,可以供应 11 万户居民。燃气锅炉,已改造 6台共 24 吨,2010 年前矿区 100 吨锅炉改造完毕。 2废水利用废水利用 电厂、洗煤厂用水实现闭路循环零排放,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由 2005 年的 46逐年提高,到 2010 年达到 96。 3废渣利用废渣利用 至 2010 年煤泥、矸石、粉煤灰、炉渣等综合利用率 100。煤矸石发热量在500 到 700 大卡的,烧制新型墙体砖,2007 年底构成 7 亿块生产规模,到 2010 年最终达到年产 8 亿块,每年可节省土地 104 公顷。发热量在 2000 大卡以上的用于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

83、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2发电, 已建成煤矸石电厂 7.5 万千瓦, 到 2008 年建成 141 万千瓦, 年供电 70 亿度,替代标准煤 277 万吨。没有发热量的矸石用于筑路和复垦。电厂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现有两条日产 2500 吨熟料生产线,准备再上第三条日产 5000 吨生产线。这样,煤矸石和粉煤灰基本上吃干榨净。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3第第4 4章章 统筹城市发展规划统筹城市发展规划 煤矿城市发展不同于其它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世界上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澳大利亚)模式,不建矿城,采煤时建一些临时

84、生活设施,煤采完后,平地走人。一种是欧洲模式,如德国鲁尔、乌克兰顿巴斯,在煤田边缘或在煤田当中没有煤的地方挑选地点,按照城市今后产业结构和人口发展的需求,一次性规划设计功能齐全的城市。这样即使煤采完了,城市依然发展。一种是中国模式,矿开到哪城建到哪,矿兴城兴,矿衰城衰,而且城市和企业功能重叠,形成两个城市功能主体,造成资源浪费。 统筹城市发展,市矿双方形成的共识是:遵循煤炭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律,告别过去煤矿建到哪城市建到哪、矿兴城兴、矿衰城衰的建设模式,借鉴欧洲经验,在资源边缘和老矿区稳沉区域,科学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新城区。 统筹城市发展,包括统筹城市规划、统筹城市布局、统筹城市功能、统筹老城

85、区的转产、统筹新老城区之间的匹配,做到城市发展与存量资源调整同步,同时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城市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淮南主城区划分为东城区、西域区和南城区,实施“东进南扩”战略。 “东进” ,是资源枯竭矿区的环境修复与城市建设,由矿业集团负责。 “南扩” ,舜耕山以南不压煤,由市政府集中力量进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市矿共同成立采煤沉陷治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开发协调小组,建立正常的工作运行机制。这种地企统筹是地企合作,不是地企合一,是打破体制障碍,实现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和方式的创新,市矿双方按照规划,各自履行职责,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动煤矿自身建设

86、和发展,推动地矿和谐发展,建设新矿区、新矿城。 统筹城市发展主要内容是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的环境修复与开发。 4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4(一)棚户区改造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一)棚户区改造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淮南煤矿作为百年老矿,历史形成的各类棚户区有 76 处,旧危房总量 6.7 万户,大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简易平房及部分筒子楼等,户均面积只有2030 平方米。这些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房屋,公用设施陈旧,功能不配套,环境脏乱拥挤,早已成了旧危房和城市中的棚户区,既威胁居住安全,又影

87、响职工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2004 年 1 月 19 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安徽省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发改投资2004124 号) ,根据采煤沉陷区住宅、学校、医院、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情况,采取新建搬迁、拆迁补偿、加固维修相结合的方式,对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进行治理。总投资 120622 万元,由国家安排 48249 万元,安徽省政府出资 14000 万元、淮南市政府出资 10000 万元、淮南矿业集团出资 31000 万元、城镇搬迁居民出资 17373 万元。 从 2003 年开始,抓住国家采煤沉陷治理和淮南市旧城改造的机遇,市矿及时启动了行业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危房

88、治理(统称为“安居工程”) ,作为企业为职工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 采取“企业补一点、 政府有关费用减免一点、职工掏一点”的方式,在主要城区及其交通干线邻近区段,用 5 年时间建设安居工程 500 万平方米,新建 35 个住宅小区,2000 多栋住宅楼,拆迁安置约 4.5 万户。工程总投资 50 亿元,其中国家发改委对采煤沉陷区危房治理拨补资金 4.8 亿元,淮南市政府减免有关规费以免代补资金 5 亿元,矿业集团补贴资金 20 亿元,职工购房出资 20 亿元。截止 2006 年底,已建成 25 个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总竣工面积约 215 万平方米,已安置 1.8 万户。棚户区改造工程,07 年

89、将全部竣工;采煤沉陷区治理,将 08 年全部竣工。 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市矿统筹城市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 在建设标准上,不是单纯解决职工的基本住房问题,而是结合经济发展水平、职工住房需求、城市规划,把小区建设标准定位为城市较高档次的小区标准。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5在小区规划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功能为先的设计理念,邀请等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和竞赛,容积率控制在 1.2 左右,绿地率达到 35%以上,力求使小区规划设计标准高于国家有关旧城改造项目的要求。 在单体设计上,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合

90、理布局住房结构。选择住宅类型以二居室、三居室户型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和实用的需要。楼房单体的外立面,做到简洁、明快,又满足城市景观需求。 在景观设计上,对各小区均赋予不同的主题和内涵,以山、水、林、居为特征,体现住宅区的文化底蕴。 在配套设计上,对小区内外配套建设同步考虑,外部的城市的干支道、各种管网,内部的幼儿园、社居委、老年活动中心、物业管理用房、地面停车场、小区商业等一应俱全,大的小区还有商业街区、医疗诊所、菜市、垃圾处理场、地下停车场等,力求为居民提供一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使每个小区都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依靠组织的力量,实行大标段、大队伍、邀请招标,严把工程设计

91、、施工管理、投资控制三道关,控制工程造价和质量。 实施政策优惠。制定符合矿区特色的安居工程拆迁安置政策,回报广大职工,让一部分已经退休的职工及其家属也能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回迁安置实行阳光操作,使每个拆迁户都有房住、住得宽敞、住得舒心,使安居工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安居工程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在煤城和煤矿的具体化, 看得见, 摸得着,提高了职工生活质量,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和谐。 解决了煤矿职工三代住棚户的问题,告别了几十年无房住、住房差的历史。原有住房人均居住面积由过去的 6 平方米增加到 17.3 平方米,户均面积由 35平方米增加到 80 多平方米。 完善

92、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安居工程新建城市配套道路 15 条,新增城市绿地 166 万平方米,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6拉动了地方建材、建筑、家具、装饰和物业管理等行业,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仅在已经移交物业管理的 21 个小区中,就已安置物业管理、环卫保洁、保安等就业人员近 500 人。安居工程全部竣工移交后,可安置就业千余人,大大缓解就业压力。 节约了大量土地。拆平房集中盖楼房,土地容积率、利用率大大提高,棚户区改造工程基本没有占用新土地,节省的 166 万平方米土地,全部用于城市

93、新增绿地和公用设施用地。 培育了一支房屋建设开发的产业队伍。企业通过安居工程,造福社会、发展自己,环境修复与房屋开发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矿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力量。 吴邦国委员长视察矿业集团时说, “三个代表很重要的一条, 是看得见的利益。我看你们安居工程很好,安居乐业呀!”对安居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二)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 (二)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南倚舜耕山,北临洞山路景观大道,是建国前开采并已报废 30 年的老矿区,面积 22.2 平方公里。据记载,官办。大通矿始建于 1903 年(清光绪 29 年) ,井田东西走向长 3.8 公里

94、,南北宽明、清时期该地区就有民窑开采,土窑遗址多达 120 多处。清光绪年间矿井开始 1.1 公里,面积 4.18 平方公里,1982年报废。九龙岗矿始建于 1929 年,井田东西走向长 4.3 公里,南北宽 0.8 公里,面积 3.44 平方公里,1978 年报废。区域内还有洞山小煤井、上世纪 70 年代用于煤矿大规模建设的采石场等。 1泉大资源枯竭矿区成因与基本现状泉大资源枯竭矿区成因与基本现状 该区域 22.2 平方公里,矿业集团土地约占 48,集体土地约占 15,市属及其他土地约占 37。在该区域内,3 对报废矿井形成 6.6 平方公里采煤塌陷区、废弃的采石场及积水塘面积 0.6 平方

95、公里, 占整个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土地的 32.4%。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7(1)生态和配套设施情况)生态和配套设施情况 成片的山林 13 处,林地面积约 152ha(含大通苗圃 67 ha) ,占 11.4%。初步统计植物约 70 种。 30 多处较大塌陷塘、取土坑,面积 78ha,占 6%,多半为旱塘,积水塘现有蓄水面积约 28.6ha,蓄水量很少,是因为小煤井开采抽排地下水和地表水而致。 局部农田,约 129.3 ha,占 9.7%。主要集中在大通煤矿沉陷区东南和九龙岗九大路两侧。大部分为煤矿塌陷土地,少部

96、分为农村集体土地,没有基本农田。 现状水泥路有 10 多条,道路面积约 32 万(含洞山东路部分路段) ,占地约 2.4%。这些道路大多标准低,长期缺乏维修,路面质量非常差,道路密度远低于国家规定。 学校 8 所,80 个班级,占地面积小,校舍质量较差,班级规模少,生源无法保证。 (2)产业及居民情况)产业及居民情况 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 81 家,其中: 小煤井 11 对,矿属 8 对,市属 3 对,产量大多在 3 万吨左右,剩余储量约350 万吨左右。这些小煤井大部分生产条件简陋,安全状况差。 砖厂 5 家,大多数为实心砖粘土砖厂,工艺落后,因大量毁坏土地,国家几年前已明令限制生产,

97、淮南市已下文要求停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水泥厂 1 座,湿法工艺,年产水泥 15 万吨左右,石灰石来源于淮南市绿肺舜耕山。环保除尘设施落后、陈旧,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因地处淮南上风向,对大通地区及淮南主城区环境污染严重,居民投诉不断。 规模较大的化工厂 1 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采石场 22 家,石料破碎厂 10 多家。不仅污染环境、破坏山体,而且还对周围居民造成生命安全威胁。 区内有居民村 30 个,居民 7300 户,各类公建房屋 6.3 万。房屋绝大多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8数为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平房,已超过使用

98、年限成为危房,水、电、气配套设施十分落后,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2开展泉大资源枯竭矿区修复与开发的必要性开展泉大资源枯竭矿区修复与开发的必要性 资源枯竭矿区的基本特征:一是开采活动已结束;二是责任主体已消失;三是矿停城衰,沉陷以及煤矿关闭对区域影响大;四是无人治理,城镇配套设施严重不全,城镇功能缺失,环境差。治理这样的资源枯竭矿区,国外一般都是政府投资。企业主动开展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开发工作,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1)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变迁、法人变更,造成权属不明、产权不分,城市不管、企业不管,一些砖厂、采石场、民办小化工等企业肆意侵占、取土、开发,使该区域的地物、地貌、水系等生态

99、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大面积的“城市荒地”和废弃地,一直沉睡了 30 年未加治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既不同于煤矿沉陷治理,又不同于一般的土地,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个盲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家规定“谁破坏、 谁治理”, 由于历史的变迁, 责任主体已消失,而且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开采的,国家定价,煤炭由国家统一调配,利税上交国家,企业根本没有提取资金。二是土地方面,以前是国家的重点项目,要多少用多少,形成大面积的工业用地,没有也不可能有严格的手续(地契) ,另外由于责任主体已消失,土地被侵占,纠纷多。资源枯竭矿区内现有的 81 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没有土地相关手续,该资源枯竭矿区原土

100、地管理单位,淮南矿业集团也没有全部的土地证等资料。这些现状和问题是现行法律和制度难以调整的,也不利用企业参与资源枯竭矿区的环境修复与开发。 (2)从“谁治理、谁受益”来看,矿业集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承担起治理和修复环境的责任,并把修复好的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全部交给地方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和维护,企业不寻求一寸产权。这是企业治理、而政府和城市居民受益的好事。 (3)泉大资源枯竭矿区位于淮南市城市规则“东进南扩”战略发展的主轴上,是连接南、北城区的城市中心地带,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东进”主要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9是泉大资源

101、枯竭矿区的环境修复与城市建设,它是淮南市的东大门,也是未来以舜耕山为中心向南北两翼扩建这一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复后可以避免“破窗效应”, 制止该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可以将由原来主城区边缘破烂地带变成城市中心区域,使“城市荒地”变成山、水、林、居的城市生态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将为国内煤炭城市资源枯竭矿区沉陷治理和矿山全生命周期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为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出一种模式,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3工作目标和技术路线工作目标和技术路线 (1)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在 22 平方公里当中,用于山水林修复、环境恢复到原生状态的约占 70%,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房屋开发约占 3

102、0%,通过环境修复与开发,建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植被覆盖率高、湿地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景观多样、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区。 (2)技术路线:)技术路线:第一,不超越发展阶段,从城市和煤矿企业的实力出发,立足于营造宜居环境,不刻意追求工业文明,不搞流动人口较少城市的超越标准的植物园、游乐园等。第二,不用外科手术式,而是中医调理式的,充分利用环境自恢复能力。第三,沿山脉、水脉修复环境,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犹如根雕一样,因势修复,返璞归真,化腐朽为神奇,体现自然美。第四,告别过去工厂式、住宅小区式的环境治理方式,用开放式、高角度、大视野、大尺度的空间考虑环境修复。第五,在修复环境的同时,城市基础设

103、施建设、煤矿棚户区及居民住宅区改造建设同步到位。 (3)工程分类:)工程分类:项目分三类工程,即环境修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煤矿棚户区及居民住宅区改造建设。 环境修复内容:环境修复内容:一是保护山体,绿化山脉。对裸露山体和废弃的采石场进行稳固,种植攀缘植物和树木,恢复植被;保护山林,以种植本地的土著适生植物为主,如水杉、枫杨、刺槐、桑树、石楠、紫穗槐、木槿等,使修复的山体、绿地与舜耕山林形成一个整体。二是修复水系,恢复水脉。留住地表水,停采地下水,提高地下、地表水位,使水系联通,变死水为活水,使煤矿沉陷区域成为湿地生态区,成为城市的肾脏。三是适度改造现有单一林地,促进其向天然植被恢淮南市矿统筹

104、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0复。对成片的果园、树木、山林等单一树种林地既加以保护,又适度改造。四是形成自然田园风光。对塌陷区农田,保持其自然生态,不围田蓄水,不毁田造林建房。五是对部分工业遗址等适当加以保护和利用。 环境修复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环境修复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一是老龙眼水库及下游水系整治改造。对水库周边山体、环境进行整治,完善水库下游水系居民区的给排水系统,分流生活污水,对水渠进行清淤处理,沿水系植树种草,建成老龙眼水库生态区,营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07 年主体完工,08 年全部完工。二是大通矿报废矿井塌陷区范围环境修复。主要是关闭

105、小煤井、砖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拆除违章建筑,对工业遗址、历史文物等加以保护,沟通水系,修整道路及排水设施,补种树木,恢复自然生态和植被,建立大通湿地生态区。06 年底开工,2010 年基本完工。三是洞山井及舜耕山部分山体进行修复。主要修缮道路、亭台,植树种草,建立活动场所,使洞山成为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健身、游憩的好去处,成为淮南城市中心脊梁、绿肺,建立洞山生态区。07 年开工并完成。四是对九龙岗矿塌陷区进行环境修复,建成九龙岗生态区和工业园区,“十二五”间完成开工建设。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内路网等公建配套设施按控规设计要求修建配套到位,使道路、供电、给水、燃气、电

106、视、电信、排雨水等管线适度超前建设;公共绿化、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菜市场等同步建成;已经建成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升级完善一并进行。 棚户区改造及商住开发:棚户区改造及商住开发:对区域内旧危房及棚户区进行改造,利用可建设用地和部分新生地进行房屋开发。 (4)工程时序。)工程时序。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修复西起合淮路东至大通中兴路整个块段,面积约 15.6 平方公里,2006 年开工,2010 年基本竣工。第二期,大通中兴路以东的九龙岗矿环境修复工程,“十一五”末或“十二五”初开工,“十二五”期间完成。 (5)资金及其来源。)资金及其来源。预计总投资为

107、100 亿元,其中:环境景观区建设 15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5 亿元,企业退出及居民搬迁补偿 20 亿元,棚户区改造及商住开发 50 亿元。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1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为 70 亿元。其中:景观区 8.5 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8.5 亿元,产业退出及居民搬迁 10 亿元,旧危房改造和商住开发 43 亿元。资金来源于四个方面: 商住开发的利润。 政府的以免改投。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已明确市政府将给予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以最优惠政策,协调小组已明确减免费用涉及 22 项。 申请国家国债支付。该项目

108、2006 年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淮南矿业集团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支撑项目,争取国债支持。 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政策及资金支持。 4实施环境修复与开发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实施环境修复与开发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是市矿统筹发展的重点内容,其组织形式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在市矿 2003 年开展区域普查、地质灾害评价、规划设计等工作基础上,2004 年 12 月市矿召开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和矿业集团主要领导就高标准搞好泉大地区规划建设问题达成一致,并成立了泉大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矿

109、业集团主要领导以及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 2005 年市委市政府与矿业集团成立了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下设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开发协调小组,分别由市长和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市长和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将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规划纳入市矿城乡统筹范围。 (2)市矿双方职责和工作运行机制)市矿双方职责和工作运行机制 实施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市政府的责任有三:一是在其职权内创新政策。比如给予企业以最大的税费减免,同时申请省政府给予税费减免支持;制定法规,淘汰落后生产力,使环境修复与开发区内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企业

110、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2(小煤井、采石厂、化工厂、制砖厂、湿法生产线的水泥厂等)强制性退出等;土地政策的创新等。二是负责落后生产力的退出。三是依法对违章建筑的进行制止和拆除。 作为市矿统筹的另一主体淮南矿业集团,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投资和实施,即投资和实施的主体是企业,采用市场化办法来解决。一是,环境修复与开发同时规划,环境修复、配套设施建设优先,适度进行开发,通过开发获取一定的利润来补贴环境修复,同时也通过修复与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商住开发的价值。二是,内部成立生态环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法人主体进行该区域的环境修复和开发,独立运作,

111、自负盈亏。同时,进行技术积累和创新,成立淮南煤矿环境保护工程研究中心,下设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研究所,进行修复理念、标准、规范、技术的研究和咨询工作。三是,商住开发可采取市场化办法与其他开发企业进行合作。 5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将建成中国煤矿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的示范工程,建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中国煤矿城市宜居的示范工程。对地方来讲,政府可以不花钱就建设一个新城区。对企业来说,是承担社会责任,补还历史欠账,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突出。 (1)可以阻止该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约 9 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和采石场等生态得到恢复,有效提高城市生

112、态功能和绿地面积。 (2)可以使约 6.2 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周围的城市荒地、废地获得“新生”,得以重新利用。 (3)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4)有利于构建和谐矿区、和谐煤城,为中国煤矿环境修复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示范模式,而且有可能引发国家在资源枯竭矿区大面积治理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创新。 (5)为淮南市中心区域的构建打下了基础。该项目完成后,将使整个城市的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3中心城区就是以舜耕山生态区为中心,分别向南北两翼伸展的整个区域,而不应

113、是以舜耕山为界的南和北两个区。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以后,将与舜耕山融为一体,使原来的舜耕山这一城市肺部钙化消失,肾脏恢复功能。另外通过配套设施建设,使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更完善。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4第 5 章第 5 章 统筹乡村发展规划统筹乡村发展规划 (一)市域城镇体系总体框架(一)市域城镇体系总体框架 根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年) 的内容,形成以中心城市为节点, 以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公路为依托, 构建“一主两副三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通过市域城镇体系积极引导小城镇和村庄的搬迁安置工作开展,将沉

114、陷区居民安置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一主一主”:指淮南主城区,包括东部城区、西部城区;以及南部新区三大组团。是市域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培育的增长极核,是吸引人口集聚的重点地区。主要承担区域性服务功能,辐射范围达到市域周边区域。 “两副两副”:指市域内 2 个副中心城市,即潘集区驻地、凤台县城。他们是区、县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主要辐射本区县及部分相邻县市。 “三区三区”:在全市形成三大城镇发展片区,即南部城市发展区、北部城镇发展区和西部城镇发展区。 其中, 北部城镇发展区以潘集区袁庄为中心, 依托淮潘公路, 东联古沟乡 (并入袁庄) ,西接芦集镇、关店镇(规划建制镇)形成主要城镇发展片区。该

115、区域是淮南煤电化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应积极促进潘集区中部沉陷地带的人口向城镇发展区聚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袁庄是煤电化产业基地的配套服务中心城市,区内建制镇为周边矿区的配套服务区。加强以上城镇与泥河以北地区建制镇的交通联系。 西部城镇发展区以凤台县城为中心,依托 102 省道、308 省道和凤毛公路,串联毛集镇、新集镇再连接颖上县的城镇发展区。凤台县和毛集镇是淮南西部地区主要工业发展城镇,新集镇是为周边矿区服务的工业服务小城镇。积极促进凤台县城中部沉陷地区地区的人口向城镇发展区内转移。 5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5(二)沉陷区村镇

116、建设问题(二)沉陷区村镇建设问题 沉陷区所在的淮南淮河以北地区村镇建设问题如下: 1农村宅基地建设无章法,住宅布局混乱,占地大。农村宅基地建设无章法,住宅布局混乱,占地大。过去农村居民点建设以自然村聚落发展为主,占地面积大,聚落规模小。 2住房条件差,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卫生质量有恶化趋势。住房条件差,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卫生质量有恶化趋势。经实地考察,农村地区住房受经济落后限制,大部分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建筑,建筑质量不高,居住条件差。农村居民点的社会服务设施配套不能满足本地需求;人畜混杂现象突出,基本的农村卫生环境质量得不到保障。 3 受多方面影响, 沉陷区多数房屋安全隐患

117、较大。 受多方面影响, 沉陷区多数房屋安全隐患较大。 由于近年来采煤速度加快,沉陷区范围扩展速度加快,近年来受影响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增加明显。农村住房建设受损比例逐年上升,以前的村庄搬迁只是将小的自然村合并为大的自然村,新村的公共设施水平低下,农民没有享受到城镇化的生活。 4违章建设问题突出。违章建设问题突出。沉陷区内居民由于临近拆迁时期,临时抢建、乱建建筑时有发生,迫切需要规范和实施相关措施。 (三)矿区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试点(三)矿区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试点 从 2002 年起,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与颍上县政府在颍上县汤店镇成功进行了塌陷搬迁新村镇建设先期试点。 汤店镇面积 58.8 平方公里、人

118、口 4.2 万、耕地 5.1 万亩。自 1997 年受谢桥煤矿采煤塌陷影响以来,形成了东西长 9 公里,南北宽约 1.6 公里塌陷区, 40 个自然庄、5200 多户受塌陷影响搬迁。主要做法和效果是: 1坚持规划领先、规划约束,规划刚性稳定坚持规划领先、规划约束,规划刚性稳定 首要的是统筹规划,坚持规划领先,规划强约束,保持规划的稳定性。一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压占煤炭资源,避免造成二次搬迁”的原则,地矿共同确定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6安置新村镇的选址,委托安徽

119、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汤店镇建设规划。二是,明确规划执行的主体是镇班子,规划一经确定,严格贯彻实施。三是,保持规划的稳定性。从规划制定到现在,汤店镇党政班子几次更换,始终保持规划不变。乡镇干部的规划意识明显增强,总体素质不断提高,从自然村管理转到城镇管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按照规划,汤店镇进行了功能分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具体是,在交通方便、地域开阔、位置居中的迪沟区域,结合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建成了以住宅、商贸、生态旅游为一体新型搬迁安置区和现代化的小城镇。 目前, 汤店镇城镇区面积 4.5 平方公里, 总建筑面积 64.76 万平方米, 居民 6000多户,常住人口 2.2 万。汤店镇城镇化

120、水平由 1995 年的 2.6提升到 50.9,林木覆盖率达 54,建成了生态园、竹音寺等景观,营造了绿色生态园林式的生活环境。 2新村镇建设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新村镇建设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农民经济承受能力 从改善搬迁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住房集中度,节省宅基地出发,同时充分考虑农民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合理安排户型、房型。目前已建成 1926 户,建筑面积187870 平方米,户均 98 平方米;占地 513600 平方米,户均占地 267 平方米。具体分为四个类型: 一是砖瓦(平)房,面向经济条件较差的搬迁户。共建成 39584 平方米,占地 133200 平方米,容纳安置 593

121、搬迁户。 二是二层或三层沿街门面房,面向经济承受能力一般的搬迁农户。采取筹建大市场的方式安置,一层可作为商业门面,二层作为居住使用。在道路两旁,共建成两层楼房 79301 平方米,共 581 户。 三是二层庭院式楼房,结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群众对住宅的要求不仅是实用,而且要求美观的特点,开发建设新颖的庭院式中心村。现已建成 9 户,建筑面积 120200 平方米不等。 四是四、五层楼房,适应不同群众的需求,建成了 7 栋 4 层楼房和 25 栋 5 层楼房,总建筑面积 67576 平方米,占地 27000 平方米,容纳安置 752 户。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

122、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7建设资金主要来源:建设资金主要来源: (1)煤矿拆迁补偿款。 (2)煤矿拆迁补偿的公共配套资金。 (3)财政拔付。 (4)沿街商业门面房拍卖滚动资金。 (5)项目资金及其它收入。 (6)搬迁农民少量出资。 新村镇建设实施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尊重农民意愿: (1)煤矿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农民塌陷拆迁进行补偿,补偿金额张榜公布。这笔钱由镇政府统一掌控,集中使用。 (2)镇政府根据农民意愿,初步确定新建房的户型、面积及框算房价,并张榜公布。 (3)农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个人需求,自主选择户型、面积。 (4)镇政府根据农民选购新房的户型和面积,请设计

123、部门进行设计,按需建房。然后,采取农民抓阄方式,确定新房的楼层、位置等。 (5)房屋由镇政府集中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分期建设。农民每十户选派一名代表方式,对房屋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理。 (6)房屋按建设成本价向农民出售,其房屋造价与拆迁补偿款相抵,拆迁户交付差额,多退少补。 目前,已入住 1926 户,其中入住五层楼户 752 户、二层楼户 581 户,分别占40、30。节约用地 470 亩,解放压煤量 2.1 亿吨。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统筹乡村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汤店镇农民由传统的农业

124、生产开始向多业并举发展,致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8(1)发展第一产业。(1)发展第一产业。利用原有塌陷地,发展农业生产,能种则种,易耕则耕,面积达 3500 亩。对旧村庄、旧宅基、旧沟塘和低洼地进行改造,发展种养殖业,植树种草 3 万多亩,建速生杨树经济林近 2 万亩,养黄牛 1.2 万头、山羊 2 万只、鸡鹅 20 万只。利用 6500 亩塌陷水面,发展网箱养鱼,转为渔业生产。 (2)发展第三产业。(2)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服装、鞋帽、农贸三大专业市场和迪沟风景区,拉动了商贸、旅游、教育、运输、餐饮服务等行

125、业的发展。建设竹音寺农民公园、生态示范园,通过动物繁育和门票收入实现了以园养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景点,被批准为国家 AAAA 级风景区,每年可增加财政收入 150 万元。 (3)发展建筑业。(3)发展建筑业。新村镇建设带动了农村建筑、建材业、装饰业的发展。 (4)组织劳务输出。(4)组织劳务输出。镇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实行统筹前,全镇财政收入只有 28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仅 400 元,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到 2005 年,短短的几年内,全镇生产总值增加到 2.1 亿元,财政收入增加到 247 万元,其中一产产值 7178 万元,占 34.2;二产产值 60

126、49 万元,占28.8;三产产值 7910 万元,占 37。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 2500 元。 4可借鉴的经验可借鉴的经验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煤炭开采必然造成地表塌陷,破坏村镇塌陷耕地。村镇搬迁、农民安置是政府及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十几年来工农利益纠缠不清的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 农民在地面居住、耕种,煤矿在地下采煤,处在同一立体空间中。塌陷村镇搬迁、农民安置涉及资源、环境、农民利益、企业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发展等各方面,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复杂的工作。几十年来,我国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造成煤炭资源被压占;二次搬迁、农民乱搭乱建,浪费巨大;煤矿正常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搬

127、迁工作滞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集体上访,围堵企业及政府;基层政府权威丧失,干群关系对立。 通过汤店镇的试点,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有效地解决了塌陷村镇搬迁、农民安置的问题,为淮南矿区乃至全国其它矿区探索了一个有效的办法。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9(1)坚持“一统筹、三优先”的原则 (1)坚持“一统筹、三优先”的原则 “一统筹”即统筹规划,统筹建设标准,统筹资金筹措。 “三优先”即统筹规划优先,保护资源优先,工农利益和谐、共同发展优先。 统筹规划:统筹规划:企地要充分协商,统一规划,在不压煤地段,迁村入镇、并村扩镇、并村建镇。 统筹建

128、设标准:统筹建设标准:新村镇建设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不贪大求阔,建设标准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村镇住房面积不宜过大,在道路、水电供应、学校、医疗、环卫等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标准要高一些。 统筹资金筹措:统筹资金筹措:新村镇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补偿款、政府投入、政策减免和农民少量投入几方面构成。其中:农民投入只是少数经济条件好、新房面积大的农户,大多数农户不需要投入。 (2)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的机制 (2)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的机制 企地统筹、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企地统筹,企地统筹,就是统筹规划编制,统筹建设标准,统筹资金投入。 政府主导,政府主导,就是财政投入,制定政策,

129、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实施,淮南矿业集团予以配合,县、乡镇政府积极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组织新村镇建设,并负责老宅基地的拆除。 农民主体,农民主体,乡镇政府和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支持、参与新村镇建设,搞好搬迁安置的自主管理,协调和解决新村镇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就是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3)实行“三证”和“六公开”和“一监督”制度 (3)实行“三证”和“六公开”和“一监督”制度 农民是新村镇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时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有效制止乱搭乱建现象,实行“三证” “六公开一监督”制度,搞好村民安置工作。 “三证”制度:“三

130、证”制度:建立地契制度,通过企地确认农民的老宅基地;建立房产证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0制度,通过房产证确认房屋面积;建立准建证制度,通过准建证确认新建住宅。通过“三证”制度,有效制止抢种、抢修、抢建等骗取补偿款的违法行为。 “六公开”制度:“六公开”制度:统一规划公开,统一建设管理公开,塌陷补偿费统一使用管理公开(不分给个人,但要核算到户并张榜公布) ,工程统一招投标公开,房屋造价公开,房屋和楼层的选择公开; “一监督”制度:“一监督”制度:村民代表全过程监督资金的拨付使用、工程招标、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 5、企地统筹的好处5、企

131、地统筹的好处 在矿区范围内进行企地统筹建设新村镇,很好兼顾了三者利益,给农民、企业、政府都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农民得到的好处是:农民得到的好处是:农民得以从自然村搬到新村镇,变为城镇新居民,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民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农民的医疗、子女教育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农民就业渠道多元化;农民土地以外的收入明显增加。 企业得到的好处是:企业得到的好处是:解放了大量煤炭资源;有效避免了二次搬迁及乱搭乱建造成的资金浪费;保证了煤炭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 政府得到的好处是:政府得到的好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农业产业结构

132、得以调整,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既保证了农民利益,又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并且通过企地统筹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从而大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新村镇建设规划(四)新村镇建设规划 充分借鉴地企统筹建设新村试点的经验,在淮南市潘集区、凤台县进行市矿统筹新村镇建设。 1搬迁安置目标搬迁安置目标 20062010 年新村镇建设方案,涉及十个乡镇。通过优化选址方案,共选址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1十二处,占地 13566 亩,可容纳 33748 户,节约土地 11600 亩。其中:凤台县新村镇选址 7 处,占地 9044 亩

133、,可容纳 22550 户,节约土地 7700 亩;潘集区新村镇选址 5 处,占地 4522 亩,可容纳 11198 户,节约土地 3900 亩。 按照先急后缓的时序, 20062010 年新村镇建设规划分二个时段, 20062008年和 20092010 年,20062008 年 2.3 万户村民,20092010 年 1 万余户。本规划文本重点阐述 20062008 年时段新村镇规划。 本规划中的户数采用以下方法测算:首先根据各矿 20062010 年采煤规划计算地表塌陷范围;其次在最新的地形图上圈定地表塌陷范围;第三在圈定的地表塌陷范围内估算户数。因此,采煤规划的变动及估算误差,都可能影响

134、户数的准确性。准确户数只能在规划实施时通过实际普查获得。 2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原则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原则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着“迁村入镇、迁村并镇、迁村扩镇、小村并大村迁村入镇、迁村并镇、迁村扩镇、小村并大村”的思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扩展农村居民就业渠道,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村容村貌。 尊重农民意愿,本着规划引导,自由选择的原则,以灵活的空间安置政策促进农民进镇转业。 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农村地区宣传,兼顾近远期发展,为发展市矿循环经济和生态农村社区建设奠定基础。 320062008 年新村镇建设规划20062008 年新村镇建设规划 20

135、062008 年采煤沉陷区内的涉及到了年采煤沉陷区内的涉及到了 1 个街道,个街道,9 个乡镇、个乡镇、39 个行政村的个行政村的135 个自然村,共个自然村,共 23358 户。户。 (1)潘集区)潘集区 新村镇选新址五个,分别位于田集街道与古沟乡、泥河镇、芦集镇、潘集镇、贺疃乡。 潘集区新址一(刘龙集新村) :位于淮潘路南侧,五一大沟两侧,该处 30年内不受沉陷影响,交通便利,靠近潘集政务新区,便于搬迁户生产生活。该处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2向东侧、南侧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面积 851 亩,安置 2390 户。具体包括:田集街

136、道的刘龙村 1051 户、李圩村 794 户,泥河镇戴大郢子 545 户。 该安置区属于“迁村并点”工程。该处地势较高,排水通畅。规划安置区内主要为旱田,无村庄居民点。由于临近潘集区中心城市,利于城市市政设施向规划安置区延伸,也有利于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利于安置村庄居民发展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由于安置区位于古沟乡,搬迁安置均跨行政区,需要当地政府给与积极配合。目前该安置区正在建设。 潘集区安置区一布局方案示意图 潘集区新址二(芦集新村) :位于潘三矿生活区西部,该处 30 年内不受沉陷影响,紧邻潘三生活区,可依托潘三生活区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利于搬迁户生产生活。 面积 385 亩,安置

137、 1037 户。具体为芦集镇荣庄村的董圩、董大、小刘庄、董李、小苏庄、小李庄 6个自然村和芦集镇荣庄村前王自然村, 贺瞳乡秦万村的前万、后万自然村(共 308 户)部分农户。 规划安置区内主要为旱田,有少量村庄建设用地。由于近邻工矿配套的生活服务区,目前该服务区具有居民 1.5 万人左右,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小城镇。目前该安置区正在建设。此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3外后万和前万村属于贺疃乡,搬迁安置跨行政区。 潘集区安置区二布局方案示意图 潘集区新址三 (贺疃新村) : 位于贺疃集镇东北侧,该处 30 年内不受沉陷影响,交通便利,可依

138、托贺疃集镇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生活生产设施齐全,利于搬迁户生活。迁村入镇、迁村扩镇。 面积 237 亩,安置 788 户。具体包括贺疃乡秦万村的谢庄、前张庄、后张庄 500 户,秦小圩子 180 户和前万、后万(共 308户)中的 108 户。 规划地块位于凤贺公路(主干公路)和 225 省道与 308 省道联络线的交汇处,交通区域条件较好。但由于目前贺瞳乡政府驻地居住人口少,服务功能偏弱,安置区相关的配套设施投入应加大。由于沉陷区对农村经济影响较大,需要加大规划安置区农村居民的再就业工作。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4 潘集区安

139、置区三布局方案示意图 潘集区新址四(潘集新村) :位于潘集集镇东北侧, 该处位于潘集背斜轴部, 煤系地层缺失,不受沉陷影响,临近潘集集镇,能依托潘集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 且交通便利,利于新农村建设,居住商贸并举,利于解决搬迁户生计。迁村入镇、迁村扩镇。 面积 609 亩,安置 1604 户。具体包括潘集镇吴乡行政村小郢孜张家 160 户,潘集中学、黄庄 600 户,潘集镇朱庄村的 6个自然村:小李庄、穆庄子、朱庄、瓦西、王株子、前王 594 户,九圩村的 2 个自然村:大沟西、后王 140 户,潘杨村的 2 个自然村烟店和杨聚庄部分 110 户。 该处地势较高,排水通畅。潘集镇区城镇人

140、口约 0.65 万人,公共设施较完善,但安置区需要进一步提高配套服务水平。由于潘集镇镇区通往其他乡镇的道路大部分穿越采煤沉陷区,致使潘集镇对外联系不方便,对小城镇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潘集镇未来受地面层面范围影响大,镇区空间发展局促。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5 潘集区安置区四布局方案示意图 潘集区新址五 (泥河新村) : 位于泥河集镇东南侧,该处为地质构造复杂带,基本不受沉陷影响,能够依托泥河集镇现有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利于搬迁户生产生活。 面积 684 亩,安置 1780 户。具体为泥河镇谢街村的马庄、瓦沟沿

141、 900 户,大圩村的大圩、小圩自然村 116 户,瓦房村的斜郢、西南郢 764 户。 该处地势较高,排水通畅。距离马店、瓦沟沿两村距离稍远,在 5 公里左右。泥河镇目前城镇人口约 1.8 万人,为潘东公司的生活配套区,安置区能够享受到泥河镇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安置区居民从事非农产业活动。 潘集区安置区五布局方案示意图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6(2)凤台搬迁安置:选新址七处,分别位于岳张集镇、顾桥镇、钱庙镇(规划建制) 、关店镇(规划建制) 、桂集乡。 凤台县新址一(后岗新村) :距岳张集集镇 2 公里处毛张路东西两侧,该

142、处 30 年内不受沉陷影响,紧邻毛张路,交通便利,搬迁距离较近。 岳张集集镇压覆大量煤炭资源,不能做为搬迁新址。2004 年市政府决定路西 880 亩作为沉陷村庄搬迁新址,目前该处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现增加路东 524 亩,扩大规模,集中规划、设计,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面积 1404 亩,安置 3750 户。路西 880 亩,安置 2320 户,其中向阳、豆腐店430 户,候庄子、大公(共 650 户)中的 272 户,中四公、前四共 172 户,小刘家(共248 户)中的 233 户,盛庄 334 户,姬沟店 359 户,姬沟寺、吕郢、后岗 520 户;路东 524 亩, 安置 1430 户

143、, 其中前岗(共 600 户)中的 554 户, 侯庄子、 大公(共 650户)中的 378 户,吕大台孜 498 户。 目前岳张集镇约 0.9 万人,安置区建成后将形成人口规模 1.5 万人左右的小城镇。岳张集镇受采煤沉陷区影响较大,镇区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城区空间主要往南拓展,安置区成为新镇区发展的主要地区,需要加强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由于安置区跨行政区范围,需要协调乡镇关系。远期考虑到岳张集镇整体搬迁,将安置区以南地区作为新镇区选址,充分利用两条市域主干公路的交汇点发展非农产业,扩大就业。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7

144、 凤台县安置区一布局方案示意图 凤台县新址二(金沟新村) :位于金沟集村附近,规划面积 600 亩,安置 1579户,包括薛庄、高海孜 800 户,田小庄 179户,田岗村 600 户的搬迁居民。 新址选择地在金沟集村附近,交通区位较好,并且不受沉陷影响,张集矿西北部沉陷村庄迁往此处,搬迁距离较近,农民的耕作不受影响。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8 凤台县安置区二布局方案示意图 凤台县新址三(顾桥新镇) :顾桥集镇搬迁新址 顾北矿建成并投入生产,采煤沉陷将直接影响顾桥集镇的大部分,顾桥集镇搬迁选址迫在眉睫。现状顾桥集镇东距县城 25

145、公里,1999 年建成区面积 1135.5 亩,顾桥镇常住人口约 6200 人。据初步了解,集镇内有11 家面粉厂、8 家米厂,包括顾桥醋厂在内的其它乡镇企业 16 个,1 座 110KV 变电所,4 所学校,1 座医院,1 所邮局等。 顾桥集镇搬迁新址,位于现顾桥集镇西北 4.2 公里处(沿凤利路) ,该处为无煤带,不受沉陷影响,并临近凤利路,交通便捷,区位较好,适宜发展,利于新城镇建设。并且凤利路以南有较大发展空间。 城镇规划面积 1408 亩, 安置 2050 户。 其中顾桥集镇常住人口按 1500 户测算,东曹洼、郑楼村、郑小庄 3 个自然村共 550 户,占地 783 亩;工业设施及

146、医院、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9学校,政府部门办公场所及其它公建占地 625 亩。以上三个自然村均受顾北矿、顾桥矿采煤沉陷影响;顾桥集镇受顾北矿采煤沉陷影响。 顾桥镇的搬迁影响面较大,应作为单独问题,协同市、县政府共同研究解决。 凤台县安置区三布局方案示意图 凤台县新址四(农场新村) :沿凤利路南侧、顾桥矿东侧,该处位于 F92与 FD108 断层之间,地质构造复杂,共有 7 条较大断层发育,煤层的可采性较差。该处紧邻凤利公路,交通便捷,搬迁距离较近。 新址规划面积 820 亩,安置 2160 户。具体包括顾北矿开采影响的小黄庄、前

147、徐、后徐、小徐家、斜路刘家、后朱庄、朱庄、西朱庄 8 个自然村 950 户,和顾桥矿开采影响的小叶庄、王圩子、小童庄、童花园、张童庄及村部、八里张、小童郢孜、中童郢孜、老童郢孜、小扬庄、扬庄孜 11 个自然村 1210 户。以上二十个自然村均受顾桥矿采煤沉陷影响。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0 凤台县安置区四布局方案示意图 凤台县新址五(关店新村) :关店以北、凤蒙路以东,距离待搬迁安置村庄距离在 34.5 公里范围,为最终沉陷区范围以外。 规划新址临近乡镇和交通干道,可依托关店的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利于搬迁户生产生活 新址规划面

148、积 603 亩,安置 1590 户。具体包括小童庄、后常、前常、叶庄等 24 个自然村。 关店镇为凤台县主要的粮食产地,未来应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粮油加工业,同时扩大支矿服务建设。目前关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规模较小,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地方政府应该抓住安置区建设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近期应该加强安置区作为周边农村的服务社区工作建设。安置区应按照城镇社区标准配套建设。预留 225 省道与 308 省道联络线的通道位。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1 凤台县安置区五布局方案示意图 凤台县新址六(桂集新村) :位于桂集集镇东

149、侧,沿凤利路。该处交通便利,并可依托桂集集镇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 新址规划面积 797 亩,可安置 21 个自然村,2100 户。具体包括段家岗、小花庄、韩圩子、赵家大树、东陈庄、赵油坊、前胡、后胡、前咀孜、后咀孜、胡镇集、坝子岗、陶刘、余东、余西、耿庄、张老庄、小井刘、中井刘。 该安置区位于桂集乡南侧,308 省道西侧,桂集镇东侧,距离待搬迁村庄距离 46公里,为 2035 年沉陷区范围之外。该安置区主要承接西淝河退堤工程受影响的农村居民点。桂集乡作为工矿服务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镇,因此需要加大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和科技发展力度。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

150、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凤台县安置区六布局方案示意图 凤台县新址七(钱庙新村) :位于钱庙东南侧,淝左堤北侧。该处交通便利,并可依托钱庙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设施。 新址规划面积 562 亩,可安置 15 个自然村,1480 户。具体包括夏塘孜、高庄、柏圩孜、毛李孜、陈庄、中南村、缪咀孜、李咀孜、西李咀、刘楼、刘张庄、东小庄、张板庄、后草庙、前草庙。 安置区处于最终沉陷区范围外侧,不受洪水内涝威胁。目前钱庙乡人民政府驻地的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置区在建设住宅区的同时应该提高镇区的设施服务水平,扩展相应城镇功能。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

151、划设计研究院 63 凤台县安置区七布局方案示意图 420092010 年新村镇建设规划20092010 年新村镇建设规划 20092010 年 10390 户,其中,凤台县搬迁 7509 户,潘集区搬迁 2881 户。就近安置到已选定的新址中。在选择 20062008 年新址时,充分考虑了以后搬迁规模扩大因素,十二个新址均具有足够的外扩空间。具体安排见下表。 20062010 年潘谢矿区沉陷村镇搬迁新址规划表年潘谢矿区沉陷村镇搬迁新址规划表 安置区名录 安置户数 20062008 年 安置户数 20092010 年安置户数 20062010 年 潘集区安置区一 2390 496 2886 潘集

152、区安置区二 1037 37 1074 潘集区安置区三 788 0 788 潘集区安置区四 1604 1635 3239 潘集区安置区五 1780 713 2493 凤台县安置区一 3750 3206 6956 凤台县安置区二、 1579 1300 2879 凤台县安置区三 2050 1287 3337 凤台县安置区四 2160 1221 3381 凤台县安置区五 1590 495 2085 凤台县安置区六 2100 0 2100 凤台县安置区七 1480 0 1480 潘集区在建村址 718 718 凤台县在建村址 332 322 合计 23358 10390 33748 5新村镇发展建议新村

153、镇发展建议 在以上村庄新址建设规划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繁荣小城镇发展,提高农村地区服务水平的要求,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搬迁村庄农民向条件较好的建制镇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4集中。具体意见如下: 潘集区泥河镇、潘集镇的部分搬迁村庄可根据自愿和互助原则,向安置区一和安置区二集中。以此促进淮潘公路沿线的城镇和居民点发展,逐步形成乡镇企业密集、服务业发达的城矿发展带。同时潘集区政府应将安置区一列为示范性新农村建设。 凤台县应该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小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搬迁安置区建设促进有条件的小城镇人口的聚集。县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安置区二和

154、安置区四的搬迁居民分别向安置区七和安置区三的小城镇聚集。同时凤台县政府应将安置区三列为示范性生态型小城镇建设。 (五)新村镇建设标准(五)新村镇建设标准 1. 新村镇建设区总体布局要求新村镇建设区总体布局要求 规划要求:潘集区的安置区一纳入到潘集区城市总体规划,安置区二、安置区四、安置区五分别纳入相应的芦集镇、潘集镇、泥河镇城镇总体规划。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小城镇建设各项标准和布局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简明适用”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新设置顾桥镇需要依托 308 省道规划路网,充分结合地形和水系布局用地,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居住小区和工业用地,将其建设成为淮南

155、市的生态型示范小城镇。相应并入到顾桥镇新址的村庄,安置区应符合同等规模的城市居住小区建设标准,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按照淮南本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标准配置。 新农村(安置区)规划与建设要求:规划场地选址做到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规划要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相关要求,要按照安徽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 CJJ/T 87-2000 、村镇规划卫生标准以及淮南市村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要求落实安置区规划任务。安置区布局要做到因地制宜,按照 300500 户为一个自然组团来布局邻里单元,每个安置区根据规模大小形成 35 个左右的自然组团。组

156、团布局疏密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5有致,形成围合式空间,公共建筑和绿地布局应在主要的入口和组团中央,便于居民使用。 建设标准:建设标准符合中部地区现有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村镇建设坚持“一户一宅”。新村镇建设集住宅、商贸、生态、景观为一体,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整洁。2000 户以上的新村镇基础设施主要有,道路、电力、给排水、排污、公共绿地等基础设施,金融、邮电等商业服务设施,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卫生医疗站、文化活动站、村委会等设施。 2土地利用标准土地利

157、用标准 安置区征地标准:根据淮南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地方发展经验,安置区征地按照搬迁每户 220 平方米的宅基地征用,同时按照宅基地 15%的比例征用配套设施用地。 (淮河以南按照 160 平方米每户的标准执行) 新农村规划用地标准:每户建筑占地不超过 70 平方米。住宅区容积率控制在0.40.5 之间,道路占地约 10%左右,绿化率(不含庭院)不低于 25%。 经过拆迁安置后,新建设的安置区建设环境比原有村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用地规模也更加集约。据统计,居住区安置用地比原有的居民点建设用地减少了约 8000 亩。见表 61。 表表 61 20062008 年潘谢矿区沉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对比表年

158、潘谢矿区沉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对比表 安置用地 现状用地 安置区名录 安置户数 总用地 (亩) 户 均 (亩/户) 总用地 (亩) 潘集区安置区一 2390 851 0.36 1817 潘集区安置区二 1037 385 0.37 788 潘集区安置区三 788 237 0.3 599 潘集区安置区四 1604 609 0.38 1219 潘集区安置区五 1780 684 0.38 1353 凤台县安置区一 3750 1404 0.37 2850 凤台县安置区二、1579 600 0.38 1200 凤台县安置区三 2050 1408 0.69 1558 凤台县安置区四 2160 820 0.38

159、 1641 凤台县安置区五 1590 603 0.38 1208 凤台县安置区六 2100 797 0.38 1596 凤台县安置区七 1480 562 0.38 1125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6合计 22308 8960 16954 潘集区在建新址 718 283 0.39 凤台县在建新址 332 126 0.38 包括办公设施、医院、学校及其它公建占地。 3. 市政设施配套 道路:3. 市政设施配套 道路:依托现有小城镇发展和新建镇的安置区,道路建设与小城镇统筹考虑,路面硬化实用。在现有乡集镇基础上发展的安置区,拉开道路框架

160、,预留道路建设用地。建设标准:按照城镇规划相关规范要求建设。 给水:给水:新顾桥镇、钱庙镇、潘集区安置区一、凤台县安置区一近期安置规模较大,建设蓄压水塔,铺设到户网管。其它安置区近期采取地下水抽取给水方式,有条件地区可以建设蓄压水塔。长期来讲,属于小城镇范围的安置区根据发展条件铺设城市供水网管。 排水排涝:排水排涝:安置区均设置排污沆沟,挖设蓄污池,适当处理后与雨水一起外排。排涝方面,潘集安置区一、凤台县安置区一、顾桥镇、泥河镇、钱庙镇(规划建制)按照 20 年一遇标准设置,其余安置区按照 10 年标准设置。 电力电讯:电力电讯:将各安置区的供电设施、电讯和广电设施纳入到潘集区、凤台县电力总体

161、规划同意考虑,位于各建制镇的安置区纳入到相应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统一考虑,其它安置区从市域公路的相关设施引线接管。电信设施的布点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预留,相对集中建设。每个安置区设立一个邮政网点。有线电视管线建设应逐步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有线广播电视管线原则上与村庄通信管道统一规划、联合建设。 能源:能源:安置区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推广使用集中沼气;有条件的安置区统一建设太阳能利用、秸杆制气等再生型、清洁性能源设施。 环卫设施:环卫设施:顾桥镇安置区按照 1.5 万人的规模配置环境卫生处理设施,其它安置区按照每 300500 户设立垃圾中转站。按照每按照 5080 户设置一所公共厕所和化粪

162、池。 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在水量保证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自然水体作为村庄消防用水,否则应结合雨水收集池安排消防用水。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74.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行政管理设施规划:4.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行政管理设施规划:新顾桥镇按照建制镇要求安排相应的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有人民政府、派出所、法庭、城建土管和农林水电等管理机构、工商所、粮管所等。其它安置区根据原有行政村的设置,建设相应的村委会设施。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潘集区各安置区基础教育设施分别纳入潘集总体规划、芦集镇、泥河镇总体规划统一配置,其余安置区纳入各

163、乡镇教育事业发展统筹考虑。小学建设方面,潘集区安置区一、安置区二与芦集镇区搬迁安置相结合,近期新建小学 2 所,其它安置区各配置 1 所。凤台县的新顾桥镇(安置区三)配置小学 3 所、安置区一、安置区四、安置区六配置小学 2 所;其它安置区结合现有小学改扩建,或新建 1 所。根据各安置区的人口选择 1224 班的小学场地建设。 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新顾桥镇新建镇级医院 1 所,其它安置区医疗卫生防御纳入本乡镇医疗卫生体系统一布局。 体育设施:体育设施:安置区根据人口规模分别配置全民健身场所。 文化馆(活动站) :文化馆(活动站) :新顾桥镇新建文化馆 1 座,其余各安置区设置文化活动站

164、1 所。 (六)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工期及投入安排(六)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工期及投入安排 新村镇建设规划分 20062008 年和 20092010 年两个时段,是对相应采煤塌陷时间段内需搬迁村镇的规划。新村建设工期应逐年安排,并要尽可能提前安排。工期安排见下表: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8 20062010 年市矿统筹建设新村镇规划实施工期及投入表 20062010 年市矿统筹建设新村镇规划实施工期及投入表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合计 年度 县 (区) 安置新址 户数预计 总投入 (万

165、元) 矿业集团预计投入 (万元) 户数预计 总投入 (万元)矿业集团预计投入(万元)户数预计 总投入(万元)矿业集团预计投入(万元)户数 预计 总投入 (万元)矿业集团预计投入(万元)户数预计 总投入 (万元)矿业集团预计投入(万元)户数预计 总投入 (万元)矿业集团 预计投入 (万元) 备注 新址一 1051 11067.03 7987.6 1339 14099.67 10176.4 496 5222.883769.6 2886 30389.58 21933.6 新址二 2002106 1520 8378813.616361.2 37 389.61281.2 1074 11309.22816

166、2.4 新址三 1081137.24 820.8 6807160.45168 7888297.645988.8 新址四 7547939.625730.48508950.56460 600 6318 4560 1035 10898.557866 3239 34106.67 24616.4 新址五 178018743.413528 300 3159 2280 4134348.893138.82493 26251.29 18946.8 在建村址 7187560.54 5456.8 7187560.545456.8 潘集区 小计 2077 21870.81 15785.2 4710 49596.335

167、796 1530 16110.911628 1433 15089.49 10890.81448 15247.44 11004.811198 117914.9 85104.8 小计 2077 21870.81 15785.2 4710 49596.335796 1530 16110.911628 1433 15089.49 10890.81448 15247.44 11004.811198 117914.9 85104.8 新址一 5205475.6 3952 323034011.924548 3206 33759.18 24365.6 6956 73246.68 52865.6 新址二 979

168、 10308.877440.460063184560 300 3159 2280 1000105307600 2879 30315.87 21880.4 新址三 2050 21586.515580 1095 11530.358322 1922021.761459.23337 35138.61 25361.2 新址四 121012741.39196 95010003.57220 441 4643.733351.67808213.45928 3381 35601.93 25695.6 新址五 1590 16742.712084 357 3759.212713.21381453.141048.820

169、85 21955.0515846 新址六 21002211315960 21002211315960 新址七 1480 15584.411248 148015584.411248 在建村址一 1351421.55 1026 46 484.38349.6 1811905.931375.6 在建村址二 1361432.08 1033.6 15 157.95114 1511590.031147.6 凤台县 小计 7918329.23 6011.6 5480 57704.441648 8770 92348.166652 5399 56851.47 41032.42110 22218.316036 22

170、550 237451.5171380 小计 7918329.23 6011.6 5480 57704.441648 8770 92348.166652 5399 56851.47 41032.42110 22218.316036 22550 237451.5171380 合计 2868 30200.04 21796.8 10190 107300.777444 10300 10845978280 6832 71940.96 51923.23558 37465.74 27040.833748 355366.4 256484.8 合计 2868 30200.04 21796.8 10190 1073

171、00.777444 10300 10845978280 6832 71940.96 51923.23558 37465.74 27040.833748 355366.4 256484.8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9(七)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七)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1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成立以淮南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和矿业集团董事长担任副组长,常务副市长和矿业集团总经理担任成员的市矿统筹发展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市矿统筹潘谢矿区建设新村镇协调小组,负责潘谢矿区建设新村镇的规

172、划编制、建设标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统筹工作。 2新村镇建设工作机制保障 2新村镇建设工作机制保障 制定了关于市矿统筹潘谢矿区建设新村镇的实施意见 ,从建设规划、加强领导工作机制、三年任务、抓好试点、建设时序、建设标准、投入构成、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新村镇建设工作机制是:市矿统筹、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3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资金保障 3新村镇建设规划实施资金保障 建立“十个一点”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筹集机制,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一点。在教育、医疗、饮水、公路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以及其它方面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 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投入一点。市矿

173、统筹新农村建设进入省“千村百镇”试点示范工程,争取省政府投入。 ? 地方财政投入一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同时煤炭开采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 煤炭企业补偿一点。煤炭开采沉陷破坏村庄房屋及设施,应对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给予适当补偿。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0? 帮扶单位赞助一点。矿区农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帮扶单位赞助的资金应全部用于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 ? 优惠政策减免一点。在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时,应减免相关建设规费。 ? 涉农资金倾斜一点。涉农资金应向市矿统

174、筹新农村建设倾斜,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 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社会各界对农村的捐助应用于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 ? 淮河洼地治理工程资金争取一点。争取港河及西淝河洼地治理工程资金,用于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 ? 受益农民自筹一点。通过市矿统筹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条件大为改善,应承担一定的费用。 投入构成:投入构成:矿业集团投入 72;淮南市政府、凤台县、潘集区财政投入 15,其中市政府占 60;农民出资 8;争取政策和社会捐助 5。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1第 6 章第 6 章 统筹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社会发展规划 淮南矿区作为国家大型

175、能源基地,已形成比较丰富的煤炭科技、教育、医疗和物业管理资源。这是煤矿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力量,是其他一般城市不具备的。通过统筹,我们主动将矿区社会资源融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共同规划,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一)煤炭科技(一)煤炭科技 淮南是全国煤矿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典型矿区,解决淮南的安全开采问题,对全国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淮南矿业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科技大学、日本能源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德国鲁尔集团等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深厚冲积层条件下建设特大型矿井技术,瓦斯治理和利用技术,水体下、建筑物下、铁路下

176、(简称“三下”)采煤技术,矿井热害治理技术,深井地压治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05 年,淮南矿业集团与中国矿大共同组建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这也是设在煤炭企业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正常开展工作。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技术创新,在瓦斯防治利用、地温地压、煤层气开采等共性和关键技术方面争取取得新的突破,出技术、出标准、出规范、出人才、出自主知识产权,在满足企业安全生产需要的同时,服务于全行业。 淮南矿业集团与德国鲁尔集团结成友好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对鲁尔集团的煤矿开采技术、标准、规范、装备,进行移植、集成、再创新。 淮南矿业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创办了煤的热电气焦油联产

177、联合实验室,目前正积极申请在淮南设立煤矿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二)煤炭教育(二)煤炭教育 作为一个老煤炭企业,淮南煤炭教育资源比较雄厚。现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3500 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9 人,省、部级拔尖人才 7 人,6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2每年还引进大学生 700 多人。淮南矿区地质条件在全国有代表性,复杂的条件造就了一大批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 安徽理工大学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曾是全国八大矿院之一,教育实力雄厚。淮南矿业集团正在与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创办淮南煤炭学院,为行

178、业培养人才。目前,企业建有博士后流动站;自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向社会招生 3000 余人,安全培训 7000 人;创办了技师学院,年培养工人技师 200 人。最终,形成能够培养博士、硕士、学士、本科、大中专、技校生的教育体系,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规模较大的煤炭教育基地。 (三)医疗卫生(三)医疗卫生 淮南矿区已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专业特色鲜明、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的煤矿医疗体系。目前,这些煤矿医疗资源全部移交市里。淮南市已经决定对全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不搞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充分发挥煤矿医院在工伤急救、职业病防治、骨科、肺科、肿瘤科等方面的优势,在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争创一流。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矿

179、山医疗救护中心淮南分中心,建成了国内一些知名医院和校所的远程医疗系统。 (四)物业管理(四)物业管理 从淮南矿业集团分离组建的东华置业公司,是国家二级物业管理企业,物业服务覆盖总人口约 42 万人。淮南矿业集团决定,安居工程和泉大地区环境修复与开发建成的小区,物业先行委托由东华置业公司管理,淮南市也给予相应的政策和市场支持。规划到 2010 年建成规范的、省市一流的大型现代综合类物业公司。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3第 7 章第 7 章 统筹环境治理规划统筹环境治理规划 煤矿的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统筹环境治理,不仅包括废气、废水

180、、废渣和采煤沉陷治理,还要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沿山脉、水脉处理好山川河流大环境。2006 年 3 月 3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查通过了淮南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环函200686 号)。 本规划重点阐述矿区淮河水系治理问题。淮南矿业集团提出在国家实施治淮工程时,动态看淮河,动态治淮河,动态用淮河,得到了重视和支持。目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开始修编淮河治理规划。 (一)淮河及其支流和采煤沉陷情况 (一)淮河及其支流和采煤沉陷情况 淮河、西淝河、港河共压煤 15.86 亿吨,其中淮河压煤 1.82 亿吨,西淝河村煤8.4 亿吨,港河压煤 5.64 亿吨。 淮河干流 淮河在淮南市境内长

181、 87.0km,河底高程大多低于 10.0m,水面宽 400m 左右。淮河干流右岸淮南城市防洪围堤长为 12.32km, 其中黑李下段 6.62km, 老应段 5.70km。目前,淮河干流淮南段防洪主要问题是: (1)淮河淮南段坡度平缓,河道狭窄,弯道多,排水不畅,容易造成洪水高水位滞留。 (2)淮南市现有六大行洪区,总面积 157km2,行洪河道内有各类低标准生产圩堤,大水时严重挤占河道行洪断面,加大了城市、工矿圈堤的防洪压力。 (3)沿防洪确保堤内侧一线,分布着一连串的洼地、湖泊和采煤沉陷区,汛期淮河高水位时,内涝水无自排机遇,城市内洪(涝)形势严峻。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淮河干流老应段

182、2.0km,耿石段 1.5km 受谢一矿深部开采影响,对于受影响的河段仍然采取堤身加宽加高的主要措施及锥探灌浆等辅助措施,确保淮河大堤的安全。 7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4 下六坊堤行洪区 下六坊堤行洪区 淮南六坊堤行洪区段长 42.8km,包括上六坊堤和下六坊堤两个行洪区。下六坊堤有一条环状封闭的防洪圈堤,该堤为行洪堤,堤顶标高 24.1m,堤顶宽 3.0m,行洪水位为 23.9m。 矿业集团管辖的六方堤圈堤自祁集乡与李嘴孜矿交接处至陶圩镇南河头村全长约 8.7km。 下六坊堤行洪区面积 19.2km2,有耕地 2.2 万亩,隶属

183、淮南市潘集、谢家集、八公山 3 个区和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的二道河农场。区内居住人口 1700 人。行洪堤长 22.6km,堤顶高程 24.026.4m。区内地面高程一般在 18.521.0m 左右。在下六坊堤内筑有废大堤一道,堤长 6.0km,顶宽 10m,顶高程 27.0m。区内另有庄台 2 座,面积 29460m2。下六坊行洪区行洪口门共有六处,其中上、下口门各 3 处。 下六坊堤南堤约 4.67km,位于新庄孜、李嘴孜煤矿采煤沉陷区,堤顶宽 4060m,堤后平台比堤顶低 2m 左右,台顶宽 4050m。1980 年起,受采煤沉陷影响堤顶逐渐沉陷。至 1998 年下沉最大部位累计达 5.4m

184、,此段堤防由淮南矿业集团常年组织施工培修处理。该行洪区建国以来行洪 11 次,约合 5 年一遇。由于行洪区堤防堤身单薄,堤身土质主要是亚砂土,不易维护,该堤受采煤沉陷影响将成为湖中堤,没有堤坝维护的土源,防洪标准低,在淮河水位较高时防汛、抢险的压力很大。见图 2、图 3。 图 2 水中的淮河下六坊堤 图 3 下六坊堤行洪区现状 图 2 水中的淮河下六坊堤 图 3 下六坊堤行洪区现状 下六坊堤行洪区下压煤1.16亿吨,李嘴孜矿在1974年进入下六坊堤下开采,随后新庄孜矿也进入六坊堤下采煤。淮南矿业集团老区的矿井今后随着向深部延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

185、划设计研究院 75伸开采,大多数采场都在下六坊堤下。预计2016年2025年,新庄孜矿北一采区B4C13槽的开采,影响下六坊堤长3km,影响二道河农场庄台2000m2。新庄孜北二采区和北三采区1000mC13槽开采,将影响下六坊北部的废南堤至农场庄台子,长3.85km。同时,新庄孜矿500至1000mC13槽以下煤层开采,也将影响到下六坊堤北岸的废南堤,影响长度约4km。 下六坊行洪区现已出现采煤沉陷,面积约3.0km2,沉陷范围还在逐年增大,到2015年采煤沉陷面积将达7.5km2,2025年将达到10.0 km2,所有煤层采完,最终沉陷面积为13.3km2,下六坊堤行洪区仅剩5.9km2,

186、耕地面积0.80万亩。 2003 年淮河大水后,下六坊堤行洪区内的潘集区、八公山区及淮南矿业集团二道河农场的居住人口已按照国家政策进行了移民安置,属于淮南市谢家集区管辖的 1700 人,暂时还在行洪区的堤防上居住。 2西淝河 2西淝河 西淝河是淮河北岸的一条支流,全长178km,流域面积4113km2。西淝河历史上多次受黄泛影响,河床淤积,河道比降平缓,下游低洼地多。 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群众在西淝河两岸河滩地,先后圈筑生产圩 43 处,保护面积 169km2,圩堤长度 150km。部分生产圩堤离西淝河主河道仅 15m,严重影响了主河道的防洪排涝。西淝河南堤堤身单薄,堤顶高程不足,边坡系

187、数小,圩堤防洪标准很低。部分圩堤堤线走势低,大水时堤内与堤外都是水,堤身浸泡在水中,往往险情不断,防汛和抢险的压力很大,见图 4、图 5。 张集矿开采影响西淝河南、北堤长各 11.0km,最大沉陷值将达到 13.0m。西淝河左岸还涉及后岗圩、姬沟圩、大台圩、薛窑圩、方庄圩、济河圩等生产圩堤 6处,由于沉陷深度过大,圩口原来的耕地大部分已无法耕种,见图 6。 淝左堤淝左堤:上世纪5060年代,西淝河北岸修筑了防洪堤(俗称“淝左堤”),淝左堤为淮北大堤组成部分,属国家一级堤防,现状顶宽810m,堤顶高程2728m。淝左堤下开采的矿井主要为顾桥、顾北和张集等3个矿,根据采场安排,顾桥矿首个淝左堤下开

188、采的1419(3)工作面将于2010年投产,顾北矿11628工作面将于2012年进入堤下开采,张集矿1711(1)工作面也将于2014年影响淝左堤,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6 图图4 西淝河及港河遥感影像图西淝河及港河遥感影像图 图图5 张集矿区附近的西淝河张集矿区附近的西淝河 2015 年将有 35 个工作面进入该堤下连续同采,预计在 2025 年影响长度约13Km,最大下沉约 10m,最终影响长度达 15.0Km,最大下沉 20.0m。 “十二五”期间,淝左堤下开采工作面情况见表 2.6。 表 2.6 顾桥、顾北、张集矿开采影

189、响淝左堤情况表 表 2.6 顾桥、顾北、张集矿开采影响淝左堤情况表 最大下沉量可采量最大下沉量可采量 矿名矿名 工作面名称工作面名称 开采时间开采时间 (m)(m) 影响长度(m)影响长度(m) (万吨)(万吨) 1419(3) 2010.9.12011.6.30 2.4 1400 334 1417(1) 2013.3.162014.2.15 277 顾桥顾桥 1418(1) 2014.11.162015.9.15 2.2 1500 245 11628 2012.11.12014.1.31 343 顾北顾北 11728 2015.11.12017.1.31 1.8 750 320 1711(1

190、) 2014.5.52014.9.30 124 张集张集 1712(1) 2015.11.12016.9.30 0.5 200 130 3港河港河 港河为西淝河左岸支流,长32km,沿河地势低洼,下游形成天然湖泊(姬沟湖) ,港河中段以下河道极不规则,滩地面积大,河道淤积严重,平均淤泥厚度达1.5m左右,港河沿岸有些地段至今没筑圩堤。另外,受西淝河水顶托,洼地内积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7水无外排出路,常形成“关门淹”,见图6。 图图6 港河下段入西淝河口现状港河下段入西淝河口现状 顾桥、顾北、张集等矿井的开采,将严重影响港河,至2

191、025年港河将处在沉陷区中央地带, 港河水面与沉陷区连为一体, 塌陷面积约40km2, 最大下沉量19.0m,影响港河长度约11.0km。见图7。 图图7 张集矿采煤沉陷区张集矿采煤沉陷区 (二)统筹矿区淮河治理规划(二)统筹矿区淮河治理规划 充分考虑煤炭开采与河流水系的动态关系,根据淮南矿区地表水系和煤炭分布特点以及采煤沉陷对水系动态影响,对受采煤影响的淮河干流老应段、淝左堤等重要堤防采取分期加固、加高措施;对西淝河南堤、北堤,六坊堤等采取先期维护,适时退建的措施;对在港河区域所形成的大面积积水沉陷区,结合治理进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

192、究院 78行开发利用,开展水资源利用工程和人工生态湿地建设,发展湿地经济和生态旅游。各水系、水利设施的治理方案与利用建议如下: 1淮河干流淮河干流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今后采煤工作面主要位于下六坊堤行洪区下,黑李下段不再受采煤影响,但淮河干流老应段有2km的堤防,耿石段1.5km,受谢一矿深部开采影响,对于受影响的老应段、耿石段仍然采取堤身加宽加高的主要措施及锥探灌浆等辅助措施,确保淮河大堤的安全。 2下六坊堤行洪区下六坊堤行洪区 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及堤防加固补充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5 年 4 月编制) ,2006 年 4 月,水利部水利

193、水电规划总院组织初审,复审。现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待批。 根据该可研报告拟定了 3 种下六坊堤河道整治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方案 2为推荐方案。 方案 1:方案 1:废弃方案。主要工程包括灯草窝圩铲除工程、上六坊堤行洪区废弃工程和下六坊堤行洪区废弃工程。总投资 7.2 亿元。 方案 2:方案 2:废弃与疏浚组合方案。主要工程包括灯草窝圩铲除工程、上六坊堤行洪区废弃工程、下六坊堤段北汊河道疏浚工程;下六坊堤仍维持行洪区,加固堤防及建口门工程,口门设计流量 2200m3/s。总投资 5.9 亿元。 方案 3:方案 3:疏浚方案。主要工程包括灯草窝圩铲除工程、六坊堤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上六坊堤南汊、二道

194、河、下六坊堤北汊河道);上、下六坊堤仍维持行洪区,加固堤防及建口门工程,口门设计流量 2400m3/s。总投资 7.0 亿元。 原规划方案没有充分考虑下六坊堤下的采煤影响,下六坊堤段河道疏浚后,下六坊堤行洪区以及部分行洪区防洪堤段还将处在进一步沉陷中,逐步成为湖中堤。下六坊堤堤身土质主要是亚砂土,堤坡极易被雨水冲刷形成雨淋沟,维护难度大,而且随着沉陷范围的扩大,土源越来越匮乏。因此,建议对下六坊堤段河道疏浚方案做相应的调整,仍维持废弃方案。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93西淝河西淝河 根据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编制的淮河流域重

195、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俗称“小湖洼项目” , “大湖洼” 为整个淮河流域洼地治理项目,目前在规划阶段)共治理安徽省洼地 11 片,分别为八里河、焦岗湖、西淝河下游、架河、北淝河下游、浍河和沱河及淮南的正南洼、高塘湖、高邮湖和天河洼地等,总面积约 3366.00km2,目前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现在在做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小胡洼项目涉及淮南能源基地的洼地有西淝河下游和架河 2 片洼地。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06 年 9 月编制的安徽省淮河流域分片排涝规划 (为“大湖洼项

196、目”的组成部分 ) ,涉及到西淝河及其支流港河治理规划如下: 西淝河下段洼地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为:对济河约 38.0km,对港河 19.74km段按 5 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疏浚;建设排涝泵站 3 座涵闸 4 处;排水干沟整治;桥函工程建设,济河重建跨河桥梁 1 座,港河重建跨河桥梁 3 座;扩建永幸河排涝站,将港河内水通过永幸河排涝站外排; 对孤山圩李咀圩前后咀圩西晒网滩圩李大圩等 5 个生产圩逐步废弃, 加固一部分人口居住较多的保村圩堤防。 西淝河下压煤 4.27 亿吨,随着井下开采,至 2025 年西淝河及港河采煤沉陷区的水域面积将达到 40km2,最大沉陷深度可达 24m,涝水的调蓄能力

197、得到较大的提高,无需实施河段疏浚、内水外排措施,而且有些新建闸、泵站、桥梁在采煤沉陷范围内,根据统计,沉陷区范围内规划的治理工程费用达到 5800 万元。西淝河南、北堤部分堤段将处在沉陷区中央地带而成为湖中堤,无法加固维护,必须实施退堤和废弃部分生产圩堤措施。鉴于以上原因,建议淮河流域平原区洼地治理项目中统筹考虑西淝河、港河下采煤对其的影响,对现有的规划治理措施进行调整。现根据“维护、退建、废弃”相结合的原则,拟定的治理方案如下: (1)西淝河南堤废弃与退堤 (1)西淝河南堤废弃与退堤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0西淝河南堤为一般堤坊

198、,结合采煤规划,采取退建的方法,将受采煤影响大,下沉深度大的堤段退至沉陷区边缘、大巷保护永久煤柱及煤矿自备铁路线。新筑堤线长 9.0km。2007 年上半年开始退堤前期工作,2007 年汛末开工。 (2)西淝河北堤废弃与退堤 (2)西淝河北堤废弃与退堤 西淝河北岸沿河滩地筑圩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圩堤堤线地面高程较低,地质条件差,堤身单薄,防洪能力差。根据工程现状和采煤规划,对沿河北岸圩口规划整治方案采取以下 2 种措施:根据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对保护对象相对重要和人口较多、堤线地面高程相对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近期不受采煤沉陷影响的圩口暂时维持现状;对侵占滩地较多或圩堤地面高程较低、地质条件较差

199、、受采煤沉陷影响的圩堤,根据开采进度,采取逐步废弃方案,最终将受采煤沉陷影响的 19.0km 的生产圩堤退至淝左堤。 (3)淝左堤加固维护 (3)淝左堤加固维护 淝左堤为淮北大堤的组成部分,属一级确保堤,压煤 4.13 亿吨。淝左堤受采煤沉陷影响堤段最终将达到 15.0km。根据矿区在淮河下采煤经验和淮河大堤维护的技术,将对采煤影响的堤段采取堤身加宽加高的主要措施及锥探灌浆等辅助措施,建议对采煤影响的堤段适时移交淮南矿业集团加固、维护、管理。 4港河 4港河 港河压煤 5.64 亿吨,采煤沉陷后的港河水面与沉陷区连为一体,2015 年,对部分堤段实施加固加高措施,随着采煤沉陷发展,逐步废弃堤防

200、变成湖泊,变成湖泊后,其调蓄内涝水的能力会大大增强,原水利部门规划的河道疏浚、重建跨河工程以及将港河水通过永幸河站外排的治理方案无法也没有必要实施,规划采取以下治理与利用措施: 沉陷区水深大于4.0m的深水区域9.3km2整治后作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蓄水养殖等,水深 1.54.0m 的浅水区域 10.0km2作为生态湿地建设,水深小于 1.5m的边缘地带 3.3km2复垦造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用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它与海洋、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

201、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1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 6m 的水域。港河流域大范围的采煤沉陷区域,具备建设人工湿地的条件,人造湿地技术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借鉴国内人工湿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国内首家采煤沉陷区人工湿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发展湿地经济。 规划的港河湿地由雨水湿地生态工程、污水湿地生态工程、污泥矿化床湿地工程三部分组成。主要是通过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吸纳和分解,对生活污水起到消化、净解作用。人工湿地工程为一个平流湿地,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综合过程,利用香蒲、芦苇、浮萍和荷花等水生植物来净化污水,改善和维系良好的水生

202、态环境。湿地产生的污泥还可以用作肥料。港河生态湿地建设效果见图13图 16。港河与沉陷区利用方案见附图 4。 图13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一 图14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二(复垦区) 图13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一 图14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二(复垦区) 图 15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三 (浅水区) 图 16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四(深水区)图 15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三 (浅水区) 图 16 港河生态湿地未来情景之四(深水区)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2 (三)规划实施效果 (三)规划实施效果 1、投资情况概述

203、1、投资情况概述 根据主要水系治理方案,未来 20 年(至 2025 年)主要水系治理项目总投资约 14.6 亿元(含灯草窝圩铲除工程、上六坊堤行洪区废弃工程) 。其中,淮河老应段和耿石段治理需费用 0.63 亿元,下六坊堤废弃需费用约 7.2 亿元(含灯草窝圩铲除工程、上六坊堤行洪区废弃工程) ,西淝河南堤加固 0.70 亿元,南堤退堤1.15 亿元,西淝河北堤治理 1.34 亿元,淝左堤加固 3.45 亿元,港河治理 0.13 亿元。 2、 煤炭资源效益 2、 煤炭资源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解放煤炭资源 16 亿吨。 3、社会环境效益 (1)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3、社会环境效益

204、 (1)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通过水系调整与整治,西淝河河道内滩地上的部分生产圩堤将废弃,沉陷范围内的主干河道由原来的40100m,变为12km,扩大行洪面积,有利于河道行洪,也改善了航运条件;至2025年可以利用沉陷区蓄、滞约4.0亿m3的内涝水,既能有效地缓解港河、西淝河下游洼地的内涝问题,又能较好地解决西淝河洼地群众居住安全、人与水争地等问题。 (3)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根据淮南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合理布局水系和村镇建设,实现拆村进镇、小村变大村,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区域

205、经济的发展水平。 (3)为煤炭资源开采创造条件,保护了煤炭资源 (3)为煤炭资源开采创造条件,保护了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的开采必然会影响现有水系的功能,只有合理调整水系,才能为煤炭资源的开采创造条件,才能保护煤炭资源、解放煤炭资源,实现煤炭资源高强度和高回采率的开采,促进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3(4)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4)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水系调整规划和治理,利用沉陷洼地蓄水,将沉陷区水体与河流水系的水体沟通,以沉陷洼地蓄水的大水面、大绿地以及生态防护林作为生态环境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水环境的根本好

206、转,建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5)改善矿区的水资源条件 (5)改善矿区的水资源条件 通过合理规划,结合沉陷区治理,有效利用沉陷洼地蓄水,以蓄水库容和沉陷区地表水与河水的联合调度运用,实现雨、洪水资源利用,既可调蓄洪水,又可解决特枯水期淮南市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提高供水保证率。根据淮南矿区开采规划,到2025年,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面积达338km2,积水面积101 km2,按平均蓄水深度10m计算,蓄水库容为10.1亿m3;最终矿区采煤沉陷区面积达740km2,积水面积223 km2,按平均蓄水深度16m计算,蓄水库容为35.7亿m3。这些沉陷区蓄水后可有效解决枯水期的供

207、水问题,改善水资源条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在大水年,还可利用沉陷区蓄洪、滞洪,有效地减轻涝水、洪水的压力。 (6)合理整治水系,完善淮南能源基地的防洪与除涝的总体布局 (6)合理整治水系,完善淮南能源基地的防洪与除涝的总体布局 通过合理整治水系,区域的防洪除涝标准,矿区的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航运条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保护和解放了煤炭资源,这将为淮南煤炭基地开发、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淮南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构建“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战略部署的实施提供保障,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

208、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4第 8 章第 8 章 市矿统筹项目及政策建议市矿统筹项目及政策建议 (一)项目建议 (一)项目建议 1煤矿项目煤矿项目 淮南矿业集团正在按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 (发改能源20042301 号)全面实施煤矿建设项目,张集矿二期、顾桥矿两对新矿井已建成投产,丁集矿、顾北矿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矿井建设在顺利进行。 潘北矿(潘四东矿)项目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撑文件已经齐备,请国家发改委尽快核准该项目。 2电力项目电力项目 淮南矿业集团正在全面实施皖电东送规划及淮南煤电一体化基地总体规划 。淮南煤电一体化田集电厂一期 260 万千

209、瓦及凤台电厂一期 260 万千瓦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2007 年投入运行。 田集电厂二期 260 万千瓦及凤台电厂二期 260 万千瓦项目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撑文件已经齐备,请国家发改委尽快核准该项目。 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淮南潘谢矿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 (发改办环资20061498 号) 及已通过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组织评审报国家发改委待批的 淮南潘谢矿区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中 4 个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总装机容量 141万千瓦,其中: 潘三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213.5 万千瓦, 项目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撑文件已经齐备,请国家发改委尽快核准该项目。 顾桥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230 万千瓦、

210、新庄孜以大代小技改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213.5 万千瓦、 望峰岗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213.5 万千瓦,三个项目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撑文件已经基本齐备,请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期间全部予以核准。 3化工项目化工项目 8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5淮南化工基地,依托矿业集团得天独厚的资源、煤电化一体化在第一轮大发展所取得的多项优势和强大的投资能力以及皖维集团多个产品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地位,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以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为方向,在淮南建设化工基地,化工基地产业定位为以皖维集团现有产品链产业以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为

211、方向,实现煤电化一体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典型的循环经济。请国家发改委进行项目核准。 4 安居工程中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安居工程中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实施棚户区改造,由于淮南矿业集团是投资主体,四年来已投入 22 亿元工程费用等支出,目前还在作挂账处理,剩余工程还需要继续投入,建议国家允许列支成本、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 5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项目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项目 淮南矿业集团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项目是循环经济的支撑项目,申请国家发改委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同时,申请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政策及资金支持。 6 教育项目教育项目 淮南矿业集团

212、与安徽理工大学合办独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学院。2005年12月2日安徽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通过了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学院申报材料的专家评审, 2005 年 12 月 30 日安徽省教育厅同意设置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学院,并上报教育部。请教育部尽快批准。 7 新村镇建设项目新村镇建设项目 市矿统筹建设新村镇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至 2010 年建设 33748 户规模的新村镇,建议将淮南矿区新村镇建设立项,国家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以便于在全国推广。 8淮河水系治理项目淮河水系治理项目 为保证河流安全和煤炭开采安全,解放煤炭资源,建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十一五”期间修改水利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治淮工程与国家大

213、型能源基地建设的关系,将西淝河南、北堤的退建及退堤及港河治理纳入国家淮河治理工程相关项目,建议国家发改委批准废弃下六方堤。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6(二)政策建议(二)政策建议 淮南煤矿作为百年老矿,承担的历史负担和现实发展任务都是十分繁重的。市矿统筹是产业发展与环境效益“双赢”的举措,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为鼓励和推进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税费、产业、土地、新农村建设、治淮工程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善系统的法规体系、政策体系。 1、税费政策 1、税费

214、政策 (1)用煤矿企业环境综合成本冲抵增值税 煤矿企业环境综合治理费用大,淮南矿业集团该费用高达吨煤 30 元,其中:塌陷拆迁安置吨煤 15 元,青苗补偿吨煤 3 元,塌陷土地复垦吨煤 2 元, “三废”治理吨煤 5 元,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吨煤 5 元。煤矿只要生产就必须发生以上费用,应该将煤矿企业环境视为生产材料,要求将煤矿企业环境综合成本按一定比例冲抵煤炭增值税。 (2)调整煤矿增值税税率 建议选择以下三种方式之一调整煤矿增值税税率: 一是煤矿增值税税率调回到 1994 年前的 3.35%;二是执行 2005 年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增值税率 4.42%;三是按淮南实际增值税率 10.04%减

215、半,约 5%。 (3)调整煤炭资源税费的国家与地方分成比例 淮南矿业集团需交纳的煤炭资源税费为吨煤 30 元,其中:资源税吨煤 2 元,矿产资源补偿费吨煤 10 元,探矿权费吨煤 1 元,采矿权费吨煤 17 元。建议将分成比例定为 2:8,国家 20%,地方 80%。地方收入主要用于煤矿环境治理。 2、新村镇建设政策 2、新村镇建设政策 (1)淮南市矿统筹建设新村镇,从根本上解决采煤塌陷与村庄搬迁问题,变工农利益磨擦为利益和谐,变“先塌后搬”为“未塌先搬”,这在矿业城市带有普遍性和典型示范意义。建议将淮南矿区新村镇建设作为全国煤矿采煤沉陷村庄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

216、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7搬迁新村镇建设试点城市,研究相关法律、政策和机制,并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2)新村镇宅基地政策。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淮河以北地区每户 220 平方米,淮河以南地区每户 160 平方米,考虑的是自然村的宅基地用地面积,大规模建设新村镇,农民从住平房到住楼房,户均占地面积大为减少。建议将农村新村镇建设宅基地的用地标准减半,这样既能节约大量土地又能促进新村镇建设。 (3)新村镇宅基地用地计划。市矿统筹建设新村镇工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又是妥善解决采煤塌陷村庄安置的需要。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采煤塌陷村庄需要安置,新村镇建设占

217、地总面积大,每年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太少,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建议用于采煤塌陷村庄安置的新村镇建设宅基地不占用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3、棚户区改造政策、棚户区改造政策 在实施安居工程方面,总投资 50 亿元,其中淮南矿业集团需要投入 20 亿元工程费用等支出,棚户区改造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目前还在作挂账处理。由于企业资金投入巨大,建议: (1)对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安居工程,需要国家给予列支成本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 (2)在棚户区改造政策上,请求比照国家给予东三省的优惠政策执行。 4、泉大地区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政策、泉大地区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政策 国家提出矿山环境治理问题,要按

218、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加大治理投入力度。对于不属于企业职责或责任人已经灭失的矿山环境问题,以地方政府为主出资解决。现在,淮南矿业集团本着对历史、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主动承担起对报废近 30 年的塌陷区进行环境修复与开发,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出台配套政策: (1) 土地政策 对于修复区内生态景观、工业园区、城市基础设施和旧危房改造用地不进行招拍挂,由政府划拔使用;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规划 淮南市矿统筹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8按“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后整理出来具有开发价值的土地由治理方受益。环境修复整理出来的新生土地,转为商住开发建设用地的,建议不走

219、招拍挂程序,使治理方的利益得以保障,避免挫伤治理的积极性。土地使用,不占用当地政府建设用地指标,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对用于商住房开发用地,涉及林地的,优先用修复后的新生林地进行置换,不足部分再走招拍挂出让程序。土地出让价款中政府收益部分以免改投,用于环境修复。 (2)环境修复区域内污染、破坏环境严重的企业关闭、退出,由政府制定出台强制性关闭与搬迁措施方案,明确企业在承担项目实施责任时不予安置、补偿。 (3)资金政策。一是,将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收益的 80归地方使用的部分,争取省政府返还给企业投入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项目中。对国家收益的 20部分,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争取以项目形式专项用于支持泉大项目建设。二是,争取省政府同意提取吨煤 10 元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用于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三是,争取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的政策支持,用于解决泉大资源枯竭矿区这一历史遗留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问题。 (三)在淮南设立煤矿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在淮南设立煤矿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市矿统筹环境治理和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是淮南煤矿创新性的工作,将在行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建议在淮南煤矿设立煤矿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煤矿环境保护技术、标准、规范,指导与规范全国煤矿环境保护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