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326508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基于STS观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ppt(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苗逢春苗逢春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研究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研究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课程目标解读及教学、评价建议课程目标解读及教学、评价建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一个视角:一个视角:“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社会”(STS)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与技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术素养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一个视角:一个视角:“科学技术社会

2、科学技术社会”(STS)从从STS的视角审视高中的视角审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信息技术新课程 基于(基于(STS)“科学(科学(science)技术技术(technology)社会社会(social)”观观点,尤其是从点,尤其是从“科学技术化、技术科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视角出发,的视角出发,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在此基,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促进础上,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学生的协调发展 科学科学提供知识,提供知识,技术技术提供应用这些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知识的方法,社会社会则要求我们以某种则要求我们以某种价值观念为指导

3、,适当地使用科学与价值观念为指导,适当地使用科学与技术。技术。从从STS的视角审视高中的视角审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信息技术新课程ST S挖掘信息技术背后挖掘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原隐含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理。 每一个技术门类、甚至每一项具体技每一个技术门类、甚至每一项具体技术背后都凝结着一定的思想、方法,积淀术背后都凝结着一定的思想、方法,积淀着信息技术的科学原理。每个模块都反映着信息技术的科学原理。每个模块都反映了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原理了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原理举例举例从从STS的视角审视高中的视角审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信息技术新课程挖掘信息挖掘信息“技

4、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引自(引自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年5月。)月。)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信息技术思想方法举例(仅供参考,未列出的请研读课标并自行列出)信息技术思想方法举例(仅供参考,未列出的请研读课标并自行列出)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图形用户界面技术更好的人机交互,体现了信息技术人性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图形用户界面技术更好的人机交互,体现了信息技术人性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算法与程序设算法与程序设计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映射,我们也可以用

5、程序设计的思想来安排我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映射,我们也可以用程序设计的思想来安排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多媒体技术应多媒体技术应用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信息技术作为话语系统更好地结构化表达信息和思想(如超级链接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信息技术作为话语系统更好地结构化表达信息和思想(如超级链接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网络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人工智能初步ST S :信息:信息“技术技术”是与科学、社会是与科学、社会相互关系中的相互关系中的“技术技术”技术是思想方法的载技术是思想方法的载体,社会问题是使用技术的过

6、程中产生的问题体,社会问题是使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改变改变“为操作而操作为操作而操作”的片面教学倾向的片面教学倾向重视重视“面向实践的操作面向实践的操作”、“基于规划的操作基于规划的操作”以及以及“技术操作中的优化技术操作中的优化”教师应注意根据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体系的基教师应注意根据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建构课程内容中技术的系统结构,础上,建构课程内容中技术的系统结构, 并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确定合适的技术深度。并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确定合适的技术深度。从从STS的视角审视高中的视角审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信息技术新课程ST S :因循以下线索,分析高中:因循以下线索,分析高中信息技

7、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相关社会社会问题问题”,并在,并在教学实践适当渗透教学实践适当渗透: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技技术应用引发的相关(适合高中生的)技术哲学问术应用引发的相关(适合高中生的)技术哲学问题、高中信息技术内容内涵的技术文化专题题、高中信息技术内容内涵的技术文化专题课课程标准涉及到的程标准涉及到的信息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信息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他社会问题其他社会问题举例举例从从STS的视角审视高中的视角审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信息技术新课程

8、8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中:信息社会信息的丰富性与信息中:信息社会信息的丰富性与信息冗余、信息垃圾;信息获取技术的滥用(偷拍)冗余、信息垃圾;信息获取技术的滥用(偷拍)8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中,中,“结构化的算法与人的创造结构化的算法与人的创造性思维性思维”8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中,“多媒体信息呈现直观性的多媒体信息呈现直观性的适当应用适当应用”“”“信息的直观性与人的想象力信息的直观性与人的想象力”8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中,中, “由信息管理权限不对称引由信息管理权限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问题发的道德问题”“”“专业数据库的有偿使用与价值最大专业数据库的有偿使用与价值最大

9、化化” “数据库对知识的生产和传递的影响数据库对知识的生产和传递的影响”8网络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中,中,“因特网的广泛应用造成的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造成的技术异化术异化”“”“虚拟交往与真实交往虚拟交往与真实交往” 高中信息技术引发的相关技术哲学问题高中信息技术引发的相关技术哲学问题例举(请评议、改进、补充)例举(请评议、改进、补充)STS: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1.信息技术文化的三层含义:信息技术文化的三层含义:物质与器物物质与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层次的科技文化制度与组织层次的科技制度与组织层次的科技文化文化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层次

10、的科技文化和意识价值观层次的科技文化和意识:协作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创造意识;标协作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创造意识;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保养维护意识;适准化意识;质量意识;保养维护意识;适时更新意识;竞争意识等。时更新意识;竞争意识等。 STS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STS: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子系统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子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功能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功能:计算机网络、多: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媒体技术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时空观、时效观时效观等基本观念,以及管理、营销和生等基

11、本观念,以及管理、营销和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创造出了产、生活、学习方式,创造出了“虚拟空虚拟空间间”等崭新的等崭新的电脑空间文化模式电脑空间文化模式,为全球,为全球范围内更广泛、自由、迅速地沟通、交流范围内更广泛、自由、迅速地沟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空前的高效与便捷。与合作,提供了空前的高效与便捷。STS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STS: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3.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独特价值观: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独特价值观:重过程重过程(程序程序)胜于重因果,重模拟胜于重胜于重因果,重模拟胜于重解释,重智能胜于重实物,重系统解释,重智能胜于重实物,重系统(网络

12、网络)胜于重分析,重多元胜于重统一等观念胜于重分析,重多元胜于重统一等观念。STS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一个视角:一个视角:“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社会”(STS)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与技术;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与技术;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需

13、要明确的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需要明确的两个关系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信息“技术技术”,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如果简单化地用一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如果简单化地用一个概念去取代另外一个概念,会对深入理解和有效概念去取代另外一个概念,会对深入理解和有效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造成不利影响。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造成不利影响。信息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中国古典文化中中国古典文化中“道道”与与“术术”之间关系的启示之间关系的启示“信息信息技术技术”之于之于“信息信息技术技术”的关系可用的关系可用“道道”与与“术术”的关系来类

14、比:的关系来类比:“术为先,道为后,以道统术,术为先,道为后,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得道” “道为本,术为末。道是灵,术是体道为本,术为末。道是灵,术是体”技术素养与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与信息素养几种定义给我们的启示几种定义给我们的启示“技术素养:有效使用因特网等新媒体和新技术素养:有效使用因特网等新媒体和新技术交流信息的能力技术交流信息的能力”在我国未来中小学在我国未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素养(2002年年3月月7-8日德国柏林日德国柏林“21世纪素养峰会世纪素养峰会”)“技术素养技术素养”与与“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如后详述)这(如后详述)这

15、两个既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构成了两个既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构成了“信息信息技术素养技术素养”这一概括能力更强的概念这一概括能力更强的概念“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传播工具和网络传播工具和网络来来获取、管理、综合、评获取、管理、综合、评价和创造信息价和创造信息,以便在知识,以便在知识社会社会中发挥作中发挥作用。用。” 引自引自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素养框架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素养框架中提出的关于信息技中提出的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的定义。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术素养的定义。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20022002年出版。(年出版。(ETSETS:Digital Tr

16、ansformation-A Framework for ICT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Framework for ICT Literacy,pp.2-3Literacy,pp.2-3,2002.2002.)资料网址:)资料网址:http:/www.ets.org/research/ictliteracy/ictreport.pdfhttp:/www.ets.org/research/ictliteracy/ictreport.pdf1.获取信息:有收集和重新获取信息的意识并获取信息:有收集和重新获取信息的意识并知道如何收集和检索信息;知道如何收集和检索信息;2.管

17、理信息:能够应用现有组织或分类明细表管理信息:能够应用现有组织或分类明细表对信息进行管理;对信息进行管理;3.整合信息:能够解释和描述信息。这包括概整合信息:能够解释和描述信息。这包括概括、比较和对比各种信息;括、比较和对比各种信息;4.评价信息:能够判断信息的质量、适用性、评价信息:能够判断信息的质量、适用性、有效性和效率;有效性和效率;5.创造信息:通过组合、应用、设计、创造或创造信息:通过组合、应用、设计、创造或加工信息来生成新的信息。加工信息来生成新的信息。对对“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界定追本溯源的界定追本溯源并置于不同背景并置于不同背景下进行解析下进行解析对信息素养的界定纷繁复杂,如何

18、理对信息素养的界定纷繁复杂,如何理解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对中小学信息解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意义何在?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意义何在?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概念的提出和对其的系统研始于概念的提出和对其的系统研始于20世纪世纪70年代,随后,不同国家(空间)的不年代,随后,不同国家(空间)的不同学者和研究团体(人)同学者和研究团体(人),在不同时,在不同时期(时间),服务于不同需要(目的)期(时间),服务于不同需要(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界定。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这个术语最早是

19、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的泽考斯基(的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于1974年提出年提出来的:来的:Zurkowski,PaulG.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WashingtonD.C.:NationalCommissiononLibrariesandInformationSciences,1974.p.6国内有些学者将其简单翻译为:国内有些学者将其简单翻译为: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能其原

20、意为:其原意为: “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在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在如何如何将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中将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中这一方面得到这一方面得到良良好训练好训练的人。有信息素养的人已经习得了的人。有信息素养的人已经习得了使用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各种信息工具和和主要信息来源的技术主要信息来源的技术和能力,和能力,以以形成信息解决方案形成信息解决方案来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简化翻译的不良影响:简化翻译的不良影响: 忽视了信息素养是后天习得的,是忽视了信息素养是后天习得的,是可教育和培养的可教育和培养的 对信息素养中对多种信息工具和信对信息素养中对多种信息工具和信息来源重视不够息来源重视不够1989

2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的)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报告中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在报告中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CommitteeonInformationLiteracy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的)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的定义:在总结报告中给

22、信息素养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认识到须能认识到何时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检索、评价评价和和有效使用有效使用必要信息的必要信息的能力。能力。” 1992 1992年年DoyleDoyle在写给在写给“全美信息素养全美信息素养论坛论坛”的总结性报告中给出的,该定义在的总结性报告中给出的,该定义在其后来的著作其后来的著作信息社会的信息素养:信信息社会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概念息时代的概念中得到较为系统的阐述中得到较为系统的阐述Doyle,Christina.(1994)InformationLiteracyinanInformat

23、ionSociety:AConceptfortheInformationAge.ISBN:0937597384有关资料也可访问下列网页:有关资料也可访问下列网页:www.education.tas.gov.au/0278/issue/026/christina.htmAninformationliteratepersonisonewho:recognizesthataccurateandcompleteinformationisthebasisforintelligentdecisionmaking;recognizestheneedforinformation;formulatesquest

24、ionsbasedoninformationneeds;identifiespotentialsourcesofinformation;developssuccessfulsearchstrategies;accessessourcesofinformationincludingcomputer-basedandothertechnologies;evaluatesinformation;organizesinformationforpracticalapplications;integratesnewinformationintoanexistingbodyofknowledge;usesi

25、nformationin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1.能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能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基础。2.能识别信息需求。能识别信息需求。3.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阐明问题。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阐明问题。4.能确定潜在的信息来源。能确定潜在的信息来源。5.能形成成功的(信息)查询策略。能形成成功的(信息)查询策略。6.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或其他技术访问信息源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或其他技术访问信息源7.能评估信息。能评估信息。8.能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组织信息。能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组织信息。9.能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能

26、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10.能在批判性细微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在批判性细微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使用信息。美国南部学校协会(美国南部学校协会(SouthernAssociationofCollegesandSchoolsCommission)关于信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言简意赅:息素养的定义言简意赅:(www.lib.utk.edu/instruction/infolit/infolit.html)“查找、评估和使用信息并进而成查找、评估和使用信息并进而成为一名独立的终生学习者的能力为一名独立的终生学习者的能力”“Theabilitytolocate,evaluate,anduse

27、informationtobecomeindependentlifelonglearners”美国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协会美国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和教育通讯与教育技术协会和教育通讯与教育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andTechnology)在在1998年的年的信息的力量:建信息的力量:建设学习伙伴设学习伙伴(Information Power: 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中提)中提出了未来出了未来20年美国中小学学生所需的信息年美国

28、中小学学生所需的信息素养。素养。 www.ala.org/aaslTemplate.cfm?Section=Information_Power&Template=/ContentManagement/ContentDisplay.cfm&ContentID=199371.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1: The student who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ccesses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Standard2: The student who is information l

29、iterate evaluates information critically and competently.Standard3: The student who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uses information accurately and creatively.Information Literacy 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标标准准1 1: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学学生生能能够够有有效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标标准准2 2: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学学生生能能够够批批判判性地并按要求评价信息。性地并按要求评价信息。标标准准3 3:具具有

30、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学学生生能能够够准准确确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 Independent LearningStandard4: The student who i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pursue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personal interests.Standard5: The student who i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appreciates literatu

31、re and other creative expressions of information.Standard6: The student who i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strives for excellence i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knowledge generation.2.Independent Learning2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标标准准4 4:作作为为独独立立学学习习者者的的学学生生是是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养的并能捕捉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素养的并能捕捉与个人兴趣

32、相关的信息。标标准准5 5:作作为为独独立立学学习习者者的的学学生生是是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并并能能欣欣赏赏文文学学作作品品和和对对信信息息进进行行的的其他有创意的表达。其他有创意的表达。标标准准6 6:作作为为独独立立学学习习者者的的学学生生是是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并并力力争争在在信信息息搜搜索索和和知知识识生生成成方方面面具有杰出能力。具有杰出能力。3.Social ResponsibilityStandard7: The student who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society

33、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o a democratic society.Standard8: The student who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society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practices ethical behavior in regard to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tandard9

34、: The student who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th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society is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participates effectively in groups to pursue and generate information.3.Social Responsibility3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标标准准7:7:对对学学习习共共同同体体和和社社会会做做出出积积极极贡贡献献的的学学生生是是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并并能能认认识识到到信信息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对民主社

35、会的重要性。标标准准8:8:对对学学习习共共同同体体和和社社会会做做出出积积极极贡贡献献的的学学生生是是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并并能能践践行行有有关关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合乎伦理的行为。息和信息技术的合乎伦理的行为。标标准准9:9:对对学学习习共共同同体体和和社社会会做做出出积积极极贡贡献献的的学学生生是是具具有有信信息息素素养养的的并并能能有有效效参参与与到到捕捉和生产信息的群体中。捕捉和生产信息的群体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一个视角:一个视角:“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社会”(STS)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素

36、养与技术素养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知识技能方面知识技能方面理解思想方法基础上理解思想方法基础上的熟练操作;获得具有广的熟练操作;获得具有广泛泛迁移价值的和认知灵活性迁移价值的和认知灵活性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1.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

37、,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 2. 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技术的能力。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来解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根据需要选择选择/使用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获取信

38、息获取加工管理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表达交流解决生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对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对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一般规律;进行技术创新总结一般规律;进行技术创新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3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重视信息需求分析重视信息需求分析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

39、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4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确性和相关性。应注意辩证分析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优缺点,强调应注意辩证分析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优缺点,强调通过多信息来源获取信息:通过多信息来源获取信息:强调通过图书、报刊、杂强调通过图书、报刊、杂志、光盘、因特网等多信息来源获取资料;除了通过志、光盘、因特网等多信息来源获取资料;除了通过因特网获取第二手信息之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第二手信息之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

40、察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切忌过分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切忌过分夸大因特网的作用。夸大因特网的作用。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5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息采集、存储和管理。使学生有机会根据具体需要,评价各种信息技术工使学生有机会根据具体需要,评价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适恰性,选择合适的工具或最佳的技术解决方具的适恰性,选择合适的工具或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案。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6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41、通过有计划的、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强调面向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强调面向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过程的规范性、计划性,体现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过程的规范性、计划性,体现“软软件工程件工程”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多媒体作品、网站都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多媒体作品、网站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面向不同应用的信息系统,因此,创作可以看作是一种面向不同应用的信息系统,因此,创作多媒体作品、建设网站,都要依据系统的思想和软件工多媒体作品、建设网站,都要依据系统的

42、思想和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工作,即从规划开始,经过设计、制作,以程方法进行工作,即从规划开始,经过设计、制作,以测试、评价结束。测试、评价结束。“技术应用和作品制作的规划技术应用和作品制作的规划”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关于规划及规划方法关于规划及规划方法(参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5月),作者进行了改编)1.1.什么是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的规划:什么是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的规划:规划亦即计划,在软件开发方法中是一个阶规划亦即计划,在软件开发方法中是一个阶段的概念。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初段的概念。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初阶段,也

43、是重要的阶段,后续阶段的工作将根据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后续阶段的工作将根据规划阶段的工作结果进行。规划阶段的工作结果进行。从软件工程的视角,规划是一种系统方法,从软件工程的视角,规划是一种系统方法,在软件工程中是指软件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在软件工程中是指软件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2.2.在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为什么要进行规划:在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为什么要进行规划:在技术开发由于软件系统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既涉在技术开发由于软件系统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既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也会涉及管理问题,所以,在真正及到许多技术问题,也会涉及管理问题,所以,在真正进行软件开发之前,应首先对软件开发进行规划,

44、在规进行软件开发之前,应首先对软件开发进行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划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当规划完成且软件开发可行,才能投入真正的开发,告。当规划完成且软件开发可行,才能投入真正的开发,这样会能保证整个开发工作有条不紊。科学的规划可减这样会能保证整个开发工作有条不紊。科学的规划可减少盲目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较高的适应性,少盲目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较高的适应性,系统开发、建设工作有良好的阶段性,以缩短系统的开系统开发、建设工作有良好的阶段性,以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节约开发费用(如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发周期,节约

45、开发费用(如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3. 3. 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什么:一般地说,规划作为信息技术过程的工作阶段,一般地说,规划作为信息技术过程的工作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其主要任务是:(1 1)确定目标和内容,即我要做)确定目标和内容,即我要做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目的或什么效果;(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目的或什么效果;(2 2)明确)明确条件与限制,与要达成的目标相比,目前情况能条件与限制,与要达成的目标相比,目前情况能不能做到,问题是什么,需要是什么;(不能做到,问题是什么,需要是什么;(3 3)确定)确定总体工作方案与具体开发计划

46、;(总体工作方案与具体开发计划;(4 4)形成工作流)形成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任务。程和具体工作任务。4.4.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的规划具有哪些特点:技术开发和作品制作中的规划具有哪些特点:规划阶段是概念化系统形成时期,因此规划具有以规划阶段是概念化系统形成时期,因此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下几个特点:(1 1)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2 2)规划是高层次或是较为宏观的系统分析,着眼)规划是高层次或是较为宏观的系统分析,着眼于总体目标、问题解决的需求、工作方案、流程和任务于总体

47、目标、问题解决的需求、工作方案、流程和任务分解等。分解等。(3 3)规划是为了整个系统(如多媒体作品或网站)规划是为了整个系统(如多媒体作品或网站)确定目标和工作计划,而不是解决系统开发中的具体问确定目标和工作计划,而不是解决系统开发中的具体问题。规划的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依据、甚至是指题。规划的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依据、甚至是指导,而不是代替后续工作。导,而不是代替后续工作。8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7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根据计划呈现的信息和内容的具体特点

48、,针对不根据计划呈现的信息和内容的具体特点,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恰当的信息发布方式。和恰当的信息发布方式。注意其中的信息伦理和有关规范。注意其中的信息伦理和有关规范。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过程与方法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8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评价技术优缺评价技术优缺点点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学生参与评价:参与制定评价标准;采用高针对性学生参与评

49、价:参与制定评价标准;采用高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合作讨论评价方式,共同的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合作讨论评价方式,共同分析测验结果。分析测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有关原理、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有关原理、思想、方法分析缺陷,鼓励创新。分析缺陷,鼓励创新。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9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

50、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法律法律他律他律自律自律强调渗透在各模块和日常应用强调渗透在各模块和日常应用中的教育,避免教条式中的教育,避免教条式典型案例讨论典型案例讨论正面案例引导;案例讨论、深层触正面案例引导;案例讨论、深层触动;反面案例的动;反面案例的“恐惧唤醒恐惧唤醒”技术哲学思考与讨论技术哲学思考与讨论举例举例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课程

51、目标的三维结构8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在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各方面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教学中促进学生各方面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知知 识识 与与 技技 能能情情感感态态度度与与价价值值观观过过 程程 与与 方方 法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建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建议8分析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独特认知特点,分析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独特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在此基础上提供适恰的教学引导: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典型特点是认知活动与恰的教学引导: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典型特点是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相互支持和内在统一;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还具有技术活动的相互支持和内在统一;信息技术学习

52、过程还具有很强的认知复杂性;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具有很强的临场生成很强的认知复杂性;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具有很强的临场生成性性8教学向学习的重心转移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多种挑战教学向学习的重心转移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多种挑战:如:如何开展认知引发与引导;如何组织学生的技术操作,并在学何开展认知引发与引导;如何组织学生的技术操作,并在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提供适当、及时的诊断、引导与总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提供适当、及时的诊断、引导与总结。结。8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分析信息技术学习的独特性、:分析信息技术学习的独特性、基于学习流程分析,设计、组织、实施多种学习活动基于学习

53、流程分析,设计、组织、实施多种学习活动教研教研活动(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活动(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动参考参考的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建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建议资料资料来源:来源:Donovan,Bransford,&Pellegrino,1999教学教学方式方式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基于案例案例的学习的学习基于基于问题问题的学习的学习项目项目式学习式学习通过通过设计设计的学习的学习基于技能基于技能的学习的学习独立独立的技能的技能训练和练习训练和练习情景化情景化的实践的实践建模建模讲授式讲授式口头

54、口头教授教授书面书面讲授讲授叙述性录像叙述性录像技术技术支持支持的学习的学习交流环境交流环境评价机会评价机会电子学习工具电子学习工具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个人学习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与小组合作学习交替学习交替个人与合作个人与合作相结合相结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自学自学学习者学习者中心中心知识知识中心中心评价评价中心中心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审视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审视从教学向学习的转变从教学向学习的转变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鱼鸟鱼鸟”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

55、及其启示“鱼牛鱼牛”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鱼人鱼人”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教学与学习的简化思考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知识中心的启示知识中心的启示学习者中心学习者中心评价中心的启示评价中心的启示群体(小组)合作学习群体(小组)合作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学习分布式学习以评价改进教学以评价改进教学以评价促进学习以评价促进学习单义单义(univocal)知识、对知识、对话性话性(dialogic)、生成性、生成性、迁移性知识;迁移性知识;明确知识明确知识准确准确;隐性知隐性知

56、识识合作讨论合作讨论学习设计(基于学习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调查了解调查了解资源提供资源提供辅助、引导辅助、引导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律提炼基于任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学习流

57、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律提炼基于任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应承担什么责任?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应承担什么责任?你教

58、的是你教的是让人心让人心驰神往的信息技术驰神往的信息技术,还是,还是书本上让成年人都望而生畏的大段书本上让成年人都望而生畏的大段文字文字?让学生让学生“心驰神往心驰神往”的可以是成熟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如的可以是成熟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如新媒体艺术、机器人新媒体艺术、机器人来源:来源:“科技博览科技博览”“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网”),也可以是完善的成品或者高年级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完善的成品或者高年级学生的作品实例剖析:各类作品;网站功能;数据库功能实例剖析:各类作品;网站功能;数据库功能要激发学生兴趣,更要维持学生兴趣要激发学生兴趣,更要维持学生兴趣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

59、律提炼基于任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1.什么样的任务或问题是好任务,好问题?什么样的任务或问题是好任务,好问题?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

60、际的有意义“任务任务”情情境(各地文化特色介绍;旅游方案;学科学习或研究课题)境(各地文化特色介绍;旅游方案;学科学习或研究课题)能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或认知、元认知活动,避免通过简能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或认知、元认知活动,避免通过简单的信息复制和粘贴即可完成的任务(例如,有教师竟让单的信息复制和粘贴即可完成的任务(例如,有教师竟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是谁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是谁”)与所学知识技能具有内在联系,别与所学知识技能具有内在联系,别“跑题跑题”或或“离题太远离题太远”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律提炼基于任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

61、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2.任务或问题该如何提?任务或问题该如何提?任务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过大的任务或问题要分解为先任务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过大的任务或问题要分解为先后衔接的任务链或问题链。后衔接的任务

62、链或问题链。反面例子: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利用多媒体呈现研究成果反面例子: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利用多媒体呈现研究成果任务或问题的要求要非常明确,以利用后续的评价任务或问题的要求要非常明确,以利用后续的评价实例实例例:例: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合作,经过文献查阅,选定某一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合作,经过文献查阅,选定某一名人或英雄人物进行研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研究名人或英雄人物进行研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研究结果,制作一份关于该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多媒体演示结果,制作一份关于该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文稿。要求要求:(1)传记和多媒体演示文稿要阐明该名人对社会的核传记和多媒体演示文稿要阐明该名人对

63、社会的核心价值,列出能表明其核心价值的重大事件或作品;心价值,列出能表明其核心价值的重大事件或作品;(2)分析使其成为名人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分析使其成为名人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包括时代背景、信仰、受教育情况、某些关键事件等。包括时代背景、信仰、受教育情况、某些关键事件等。(3)人物传记的字数应不少于)人物传记的字数应不少于2000字;传记和多媒体字;传记和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版式要规范,要配有合适的图片、图表等演示文稿的版式要规范,要配有合适的图片、图表等又如:又如: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根据鸟的行为、体形、叫声、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根据鸟的行为、体形、叫声、毛色、栖息地以及食物

64、来源等研究当地不同鸟类的特毛色、栖息地以及食物来源等研究当地不同鸟类的特征和生活方式,集中全班同学的研究结果,制作关于征和生活方式,集中全班同学的研究结果,制作关于当地鸟类的网站。当地鸟类的网站。要求要求:(1)网站应详细介绍当地不同鸟类的特征(包括身体特征、体形、网站应详细介绍当地不同鸟类的特征(包括身体特征、体形、叫声、毛色等)和生活方式(包括栖息地、食物来源等),对叫声、毛色等)和生活方式(包括栖息地、食物来源等),对当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和健康情况进行评价。当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和健康情况进行评价。(2)网页的素材至少应包括:标题;鸟的照片(扫描图像或数字)网页的素材至少应包括:标题;

65、鸟的照片(扫描图像或数字照片等)或者录像;鸟的叫声的录音;关于鸟的栖息地、生活照片等)或者录像;鸟的叫声的录音;关于鸟的栖息地、生活范围等的图表、图像;描述所研究的鸟的存活量、生存状况的范围等的图表、图像;描述所研究的鸟的存活量、生存状况的文字和图表;有关鸟类历史和当前面临问题的表述文字(至少文字和图表;有关鸟类历史和当前面临问题的表述文字(至少6段以上);与其他至少段以上);与其他至少5个鸟类网站的链接;与其他至少个鸟类网站的链接;与其他至少1个个同年级班级(最好在外地,甚至国外)主页的链接。同年级班级(最好在外地,甚至国外)主页的链接。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律提炼基于任

66、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3.任务或问题该如何提?任务或问题该如何提?任务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过大的任务或问题要分解为先后衔任务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过大的任务或问题要分解为先后衔接的任

67、务链或问题链。接的任务链或问题链。反面例子:反面例子:“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利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利用多媒体呈现研究成果用多媒体呈现研究成果”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个任务或问题(但技术要求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个任务或问题(但技术要求要统一)要统一)不同水平任务:逐步提高学习难度,学习不同水平任务:逐步提高学习难度,学习“门槛低、坡度缓门槛低、坡度缓”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律提炼基于任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

68、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4.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操作?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操作?教师教师“讲练结合、收放有度讲练结合、收放有度”学生操作时,教师必须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总结学生操作时,教师必须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总结常见问题;发现学生有价值的操作方式、经验或创造性常见问题;发现学生有价值的操作方式、经验或创造性学生演示并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

69、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学生演示并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强调重点;纠正错误和偏差,补充不足强调重点;纠正错误和偏差,补充不足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提炼规律提炼基于任务、基于任务、问题的知识问题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技能的学习过程(示意图、举例、(示意图、举例、讨论、操作讨论、操作或实践)或实践)新任务情景新任务情景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与练习与练习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实例剖析实例剖析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评价;讨论、评价;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相关社会相关社会问题的思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考与讨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分析( (基于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基于

70、学习流程分析;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 )以作品制作及相关技以作品制作及相关技术掌握为目标的综合术掌握为目标的综合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以技术学习为主的综以技术学习为主的综合教学案例合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评价建议高中信息技术评价建议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倡导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评价与以往的考试有哪些的学习评价与以往的考试有哪些主要区别?主要区别? 1.应在教学设计阶段即对学习评价进行应在教学设计阶段即对学习评价进行设计,使评价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设计,使评价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部分 (一)(一)“教学学习评价教学学习评价”有机结合有机结合的、教学定向的全程教学评价观的、教学定

71、向的全程教学评价观适应适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评价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评价观“教学教学”设计设计“教学学习评价教学学习评价”设设计计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过程要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须做到:要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须做到:要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须做到:要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须做到:1.教学指向一系列明确的预期学习结果教学指向一系列明确的预期学习结果1.评价是被设计来考察一系列界定明确的预期学评价是被设计来考察一系列界定明确的预期学习结果习结果2.教学方法和材料适合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材料适合预期的教学目标2.评价的性质和功能适合要评价

72、的目标评价的性质和功能适合要评价的目标3.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3.评价的设计符合相应学生的特点且对所有学生评价的设计符合相应学生的特点且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都是公平的4.教学决策是以有意义的、可靠的、有针教学决策是以有意义的、可靠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为基础做出的对性的信息为基础做出的4.评价提供的信息应当是有意义的、可靠的、有评价提供的信息应当是有意义的、可靠的、有针对性的针对性的5.定期告知学生他们的学习进展状况定期告知学生他们的学习进展状况5.尽早给学生提供关于评价结果的反馈尽早给学生提供关于评价结果的反馈6.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给予及时补救对于没有

73、达到要求的学生给予及时补救6.通过评价结果揭示具体的学习不足通过评价结果揭示具体的学习不足7.定期评估教学效果,根据需要调整预期定期评估教学效果,根据需要调整预期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7.评价结果能为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结果能为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适恰性提供有用的信息材料的适恰性提供有用的信息 2.通过全过程评价发挥评价对教学与学通过全过程评价发挥评价对教学与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准备状态前测关注:准备状态前测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内容的必备条件,即应有的知识技能?提供补救性教学按计划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安置

74、性评价安置性评价(确定学生的起点)安置性前测关注:安置性前测关注: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教学预期的学习结果?否否否否是是是是背景知识调查表背景知识调查表分水平测试或评价分水平测试或评价前科学概念(另类概念)调查前科学概念(另类概念)调查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监控学习过程)提供集体或个别辅导提供强化学生学习的反馈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研究存在的学习困难)按计划进行教学学生是否正在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否否是是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确定学生的最终表现)学生是否已经达成了教学预期的学习目标?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评定分数或确定掌握程度评定教学的有效性 1. 评价的观点:从评价的观点:从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向向认知

75、认知观点转变观点转变 (1)过程定向过程定向: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学习的结果结果转向关注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2)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对学生学习的理解:从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从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反应转变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意义建被动反应转变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构过程 (3)综合化综合化:从评价具体的、独立的技能转变:从评价具体的、独立的技能转变为为整体性和跨学科评价整体性和跨学科评价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 1. 评价的观点:从行为主义向认知观点转变评

76、价的观点:从行为主义向认知观点转变 (4)注重)注重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日益注重元认知(自:日益注重元认知(自我监控和学会学习的技能)和认知技能(动机和我监控和学会学习的技能)和认知技能(动机和其他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其他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 (5)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应用:从重视评价零:从重视评价零散的事实、概念的积累和独立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散的事实、概念的积累和独立的技能训练转变为强调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知识技能的应用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 2评价形式:从单纯使用纸笔测验到重视评

77、价形式:从单纯使用纸笔测验到重视事事实性评价实性评价(1)注重使用与学生)注重使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相关的、有意义有意义的问题或评价任务的问题或评价任务(2)从过分注重使用脱离具体实际的抽象任务)从过分注重使用脱离具体实际的抽象任务转变为注重使用转变为注重使用情景化的问题情景化的问题(3)强调真实情景中的)强调真实情景中的复杂技能复杂技能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 2评价形式:从单纯使用纸笔测验到重视评价形式:从单纯使用纸笔测验到重视事事实性评价实性评价(4)强调使用结构不良的、

78、没有唯一解的)强调使用结构不良的、没有唯一解的开放开放性性问题问题(5)事先事先向学生向学生公布评价标准公布评价标准,并使用对所有,并使用对所有学生都公平的评价标准学生都公平的评价标准(6)注重学生)注重学生个别化个别化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进度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进度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 3评价信息的搜集:从一次性的总结性评价评价信息的搜集:从一次性的总结性评价转变为使用转变为使用档案袋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定期取样取样(1)将档案袋作为教师评价的基础)将档案袋作为教师评价

79、的基础(2)将档案袋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将档案袋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3)将档案袋作为与家长、社会及其他相关机)将档案袋作为与家长、社会及其他相关机构沟通交流并组织多主体评价的基础构沟通交流并组织多主体评价的基础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 4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从单一归因到多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从单一归因到多维度归因维度归因(1)从学生多种能力和多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从学生多种能力和多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行解释(2)重视学生的潜力)重视学生的潜力(3)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的)

80、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机会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 5评价主体:从几乎只强调教师评价到注重评价主体:从几乎只强调教师评价到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1)利用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发展群体合作)利用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发展群体合作技能技能(2)由只注重对个体学习的评价到注重评价)由只注重对个体学习的评价到注重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或协调工作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或协调工作的结果(3)利用学生自评发展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利用学生自评发展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

81、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的主要变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革(与以往评价方式比较)二、如何编制各模块总结性测验?二、如何编制各模块总结性测验?(一)模块总结性测验的一般过程(一)模块总结性测验的一般过程(一)模块总结性测验的一般过程(一)模块总结性测验的一般过程(续续)(二)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和(二)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评价目标 1.1.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采用合适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采用合适的认知目标分类(例如,布卢姆的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分类(例如,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分类、SOLOSOLO分类等

82、),利用双向细目表,分类等),利用双向细目表,规划教学和评价计划。规划教学和评价计划。整个课标的双向细目表整个课标的双向细目表 2. 2. 利用双向细目表,根据教学目标规利用双向细目表,根据教学目标规划评价划评价/ /测验题目测验题目例:例:“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模块总结性测验总结性测验题目双向细目题目双向细目表表(请讨论、评议并修改)(请讨论、评议并修改) 学习结果学习结果内容主题内容主题知知 识识理解理解应用应用题目数合计题目数合计术语术语事实事实过程过程信息获取信息获取2 22 26 66 69 92525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加工与表达2 22 24 46 610102424信息

83、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2 22 26 66 610102626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与社会 2 26 67 71515题目数合计题目数合计6 66 61818242436369090(三)根据评价目标和双向细目表,选择(三)根据评价目标和双向细目表,选择合适的试题类型合适的试题类型例例1:不同试题类型的比较总结:不同试题类型的比较总结测验测验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选择选择-反应测验反应测验 补充补充-反应测验反应测验限定性表现性评价限定性表现性评价 拓展性表现性评价拓展性表现性评价任务的真实性任务的真实性低低高高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复杂性低低高高评价所需时间评价所需时间低低高高计分所需的判断能力计分

84、所需的判断能力低低高高在不同方面的有缺点在不同方面的有缺点选择题选择题填空题填空题论述题论述题测量事实性信息测量事实性信息是是是是是是* *测量理解水平测量理解水平是是 否否*是是测量综合能力测量综合能力 否否* 否否*是是易于编制易于编制否否是是是是取样广泛取样广泛是是是是否否避免盲目猜测避免盲目猜测否否是是是是易于计分易于计分是是否否否否评分客观评分客观是是否否否否查明学习错误查明学习错误是是是是否否鼓励创造性鼓励创造性否否否否是是(* *)论述题也可以测量事实性知识,但是因为评分和取样的问题,不应用它来)论述题也可以测量事实性知识,但是因为评分和取样的问题,不应用它来测量事实性知识;(测

85、量事实性知识;(*)这些项目在测量这些方面时有一定的局限。)这些项目在测量这些方面时有一定的局限。 例例2 2:几种常见:几种常见测验测验题目的比较:题目的比较:高中信息技术模块总结性评价题型(评价方式)结构高中信息技术模块总结性评价题型(评价方式)结构评价评价方式方式模块终结模块终结性考试性考试纸笔测验纸笔测验填空题、选择题、补充题填空题、选择题、补充题书面设计书面设计短文写作短文写作其他其他上机操作:简单作品设计、综合上机操作:简单作品设计、综合活动的上机部分等活动的上机部分等综合活动:专题研究、复杂作品综合活动:专题研究、复杂作品/系统系统设计等设计等成长记录成长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文

86、卷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文卷目的目的内容:典型作品(展示型);学习过程记录内容:典型作品(展示型);学习过程记录(发展型);专题研究资料;同学、(发展型);专题研究资料;同学、教师、家长或其他人评价资料;自我教师、家长或其他人评价资料;自我反思或自评资料;其他评价资料反思或自评资料;其他评价资料形式形式:(实物)档案袋;电子档案袋:(实物)档案袋;电子档案袋其他评价方式其他评价方式深圳南山中考实验深圳南山中考实验(四)试题的编写和题目分析(四)试题的编写和题目分析可根据可根据经验判断经验判断对测验题目进行分析,可可利用题对测验题目进行分析,可可利用题目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分析:目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

87、行分析:针对不同人群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如下所示)针对不同人群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如下所示)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五)施测(五)施测(六)计分、分数合成、分数报告和解释(六)计分、分数合成、分数报告和解释高利害考试结果:等级过程性评价结果高利害考试结果:等级过程性评价结果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一)表现性评价任务能测量的学习结果结构(一)表现性评价任务能测量的学习结果结构表现性技能表现性技能知识要素知识要素技能要素技能要素情感要素情感要素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选择或

88、任务设计(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选择或任务设计 1.选择任务的合适的真实程度:选择任务的合适的真实程度: (1)教学目标的性质。教学目标的性质。 (2)具体的教学序列具体的教学序列:例如,:例如,可能要求在测可能要求在测量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之前先采用纸笔测验。量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之前先采用纸笔测验。 (3)大量的实际条件的限制大量的实际条件的限制。 (4)测验情景中,任务本身的性质测验情景中,任务本身的性质。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选择或任务设计(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选择或任务设计 2.选择表现性任务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的类型: (1)纸笔型表现性评价

89、任务)纸笔型表现性评价任务 (2)识别型测验。)识别型测验。 (3)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 (4)模拟型表现性评价任务)模拟型表现性评价任务 (5)(真实)任务样本)(真实)任务样本 (6)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任务(专题学习)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任务(专题学习)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选择或任务设计(二)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选择或任务设计 3.选择表现性任务选择表现性任务的要注意的原则:的要注意的原则: (1)多元聚焦()多元聚焦(multiple foci)与重视复杂)与重视复杂的高水平学习结果相结合的高水平学习结果相结合。 (2)表现性评价

90、应具有可教性)表现性评价应具有可教性 (3)表现性评价任务必须具有新异性、高度)表现性评价任务必须具有新异性、高度真实并对学生是有意义的。真实并对学生是有意义的。 (4)注意任务的可行性注意任务的可行性 (5)任务的适恰性和公平性任务的适恰性和公平性 (6)任务的概括性任务的概括性以前述案例为例:以前述案例为例: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合作,经过文献查阅,选定某一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合作,经过文献查阅,选定某一名人或英雄人物进行研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研究名人或英雄人物进行研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研究结果,制作一份关于该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多媒体演示结果,制作一份关于该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文稿

91、。要求要求:(1)传记和多媒体演示文稿要阐明该名人对社会的核传记和多媒体演示文稿要阐明该名人对社会的核心价值,列出能表明其核心价值的重大事件或作品;心价值,列出能表明其核心价值的重大事件或作品;(2)分析使其成为名人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分析使其成为名人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包括时代背景、信仰、受教育情况、某些关键事件等。包括时代背景、信仰、受教育情况、某些关键事件等。(3)人物传记的字数应不少于)人物传记的字数应不少于2000字;传记和多媒体字;传记和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版式要规范,要配有合适的图片、图表等演示文稿的版式要规范,要配有合适的图片、图表等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表

92、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三)(三)收集评价信息收集评价信息并计分并计分 1.轶事记录(轶事记录(anecdotal records) 2.行为检核表(行为检核表(checklist) 3.评定量表(评定量表(rating scale)或评价量规)或评价量规(rubric) 评价量规实例评价量规实例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建议: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建议: 1.原则:通过观察、调查问卷调查为主,原则:通过观察、调查问卷调查为主,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际行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际行为表现为表现;在此基础上,以适时引导教育为;在此基础上,以适时引导教育为主主,不提倡过分量化和一次性

93、打分。,不提倡过分量化和一次性打分。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建议: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建议: 2.具体方法:具体方法: (1)典型观点建构与讨论)典型观点建构与讨论 (2)班级民意调查)班级民意调查 (3)正面案例(榜样人物档案)引导)正面案例(榜样人物档案)引导 (4)两难伦理问题匿名问讯)两难伦理问题匿名问讯 (5)学科学习态度调查)学科学习态度调查其他与信息技术考试与评价的有关的问题其他与信息技术考试与评价的有关的问题诚信问题:诚信问题:“不要不要用考试教孩子学坏用考试教孩子学坏”高中信息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中普遍存在的集体作弊或教师帮学生作弊问技术会考中普遍存在的集体作弊或教师帮学生作

94、弊问题题省市一级出台考试评价指导意见:教学学习应多样化,省市一级出台考试评价指导意见:教学学习应多样化,评价考试要尽量统一评价考试要尽量统一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评价考试的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提高教师设计和实施评价考试的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考试与评价题目的质量:理解和把握各种常用评价方考试与评价题目的质量:理解和把握各种常用评价方式的能力;命题能力;结果分析和解释能力式的能力;命题能力;结果分析和解释能力苗苗 逢逢 春春通信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内全国中小学通信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内全国中小学 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邮政邮编:邮政邮编:100875100875办公电话:办公电话:010-62202939010-62202939E-mail: E-mail: http:/http:/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持续研持续研讨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