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206044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苏教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读准字音读准字音子聿 鉴 徘徊 y jin pi hui躬行 渠 为有 gng q wi 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陆游(1125-1210)(1125-1210),字务观,号放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人翁,南宋人。1212岁即能诗文,一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生著述丰富,诗词全集剑南诗诗词全集剑南诗稿稿共八十五卷,收录诗词九千共八十五卷,收录诗词九千三百多首。三百多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

2、言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六十年间万首诗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诗篇大多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诗篇大多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和昂扬的战斗气息和昂扬的战斗气息,在思想上、,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即有“小李白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任务提示任务提示自由地读古诗。自由地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做到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节奏。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宋陆游

3、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任务提示任务提示自读古诗,交流读懂的词语和自读古诗,交流读懂的词语和诗句。诗句。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书上打个小问号。小组成员间交流收获、疑问。小组成员间交流收获、疑问。 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宋陆游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同学们读读第一句诗并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

4、始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问:读书学习。始:才。 小组讨论这句诗的意思。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青少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成就。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少壮工夫老 成。成。始始少壮少壮老工夫工夫工夫工夫功夫功夫1 1他三天他三天( )( )就学会游泳。就学会游泳。 2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 3明天有(明天有( )再来玩吧!)再来玩吧! 4 4中国(中国( ),名扬海外。),名扬海外。工夫工夫工夫工夫功夫功夫功夫功夫 古人学问无古

5、人学问无遗遗力力, , 少壮少壮工夫工夫老老始始成。成。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壮年时肯下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读第二句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终:到底、毕竟。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躬行:亲自实践。知道此事要行动知道此事要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毕竟毕竟肤浅肤浅亲自实践亲自实践深入透彻地理解深入透彻地理解 纸纸上得来上得来终觉浅终觉浅, , 绝绝知此事要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要想彻底了解一些事物,就要亲自实践。纸纸上上谈谈兵兵 史记史

6、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秦军大败。 陆游陆游 地对子聿说地对子聿说。意味深长意味深长 循循善诱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语重心长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子聿说:对

7、小儿子子聿说:“ “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 。” ”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 劝劝 学学唐唐颜真卿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白首方悔读书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注释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人老了,指老人白首:人老了,指老人这首诗告诉我们: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在青少年时

8、及早努力,要在青少年时及早努力,不要耽误时机,以致老大无成,空自后悔。不要耽误时机,以致老大无成,空自后悔。 示:教导。示:教导。子聿:陆游的小儿子。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遗:保留。遗:保留。浅:肤浅,浅薄。浅:肤浅,浅薄。绝知:彻底弄清楚。绝知:彻底弄清楚。躬行:亲自实践。躬行:亲自实践。【记一记】【记一记】自由朗读古诗,说说全诗的意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

9、开始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践。【古诗解说】【古诗解说】【诗句赏析】【诗句赏析】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

10、,如沐春风。切清新,如沐春风。【诗句赏析】【诗句赏析】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不凡的真知灼见。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来教育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11、。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古诗小结】【古诗小结】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完成填空完成填空1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感想来 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学习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的精神;一个既一个既有有 ,又有,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

12、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的诗句是 。与。与“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意思相同的诗是意思相同的诗是 。陆游陆游教育教育不遗余力不遗余力持之以恒持之以恒书本知识书本知识 实践经验实践经验 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的学者、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就叫朱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就叫朱熹。熹。

13、 生中生中共撰写了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含蓄,具有哲理。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 字元晦(字元晦(hu) ,号晦庵。,号晦庵。 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博极群书,广注典籍。 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在哲学上,集理学

14、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文公” ” ,有,有朱文公文集。朱文公文集。朱熹朱熹(1130-1200)名言欣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朱熹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贡献。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 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 ,无一时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

15、, ,无一无一处而不学。处而不学。 百尺竿头百尺竿头, ,再进一步。再进一步。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先生是个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书,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思考,他颇有感触的写下了一首诗。 观书观书 有感有感35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观 书书 有有 感感 宋宋 朱朱 熹熹半亩半亩/ /方塘方塘/ /一鉴开,一鉴开,天光天光/ /云影云影/ /共徘徊。共徘徊。问渠问渠/ /哪得哪得/ /清如许?清如许?为有为有/ /

16、源头源头/ /活水来。活水来。(1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看看图画,读读全诗。(2 2)、借助工具书或查字典)、借助工具书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的意思,说说诗理解不懂的词语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句的意思, ,再想想句子用了什么修再想想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辞手法? ?(3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 样的景象?样的景象? 半亩方塘一涧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 方塘:方形的水塘。2 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3徘徊:来回摇晃的样子4 渠:它,指水塘。5 如许:如此,这样。6 为:因为。 解释词语半亩方塘一半亩方塘一 开,开,天光云影共天光云影共 。

17、鉴鉴徘徊徘徊鉴鉴:镜子:镜子开开:打开:打开徘徊徘徊:这里是来回移:这里是来回移动的意思。动的意思。半亩大的池塘像明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回闪动的天光云影。水平如镜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碧波荡漾清澈明净清澈明净源源不断源源不断云影浮动云影浮动问问哪得清哪得清?有源头活水来。有源头活水来。渠渠:指方塘:指方塘哪得哪得:怎:怎么会么会如许如许: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像这样像这样为为:因为:因为渠渠如许如许为为要问这池塘怎么这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不断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从源头流来啊! 观观 书书 有有 感感 宋宋 朱朱 熹

18、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观观 书书 有有 感感 宋宋 朱朱 熹熹半亩半亩/ /方塘方塘/ /一鉴开,一鉴开,天光天光/ /云影云影/ /共徘徊。共徘徊。问渠问渠/ /哪得哪得/ /清如许?清如许?为有为有/ /源头源头/ /活水来。活水来。镜子镜子来回闪动来回闪动方方塘塘这样清澈这样清澈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观塘有感你们同

19、意吗?他的诗能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具有哲理。 观观 书书 有有 感感 宋宋 朱朱 熹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比喻书本。半亩方塘:比喻书本。池塘里的池塘里的“水水”:比: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问、思想。源头活水:比喻读书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得来的新知识。比比喻喻读读书书的的感感受受。诗人用方塘来比喻诗人用方塘来比喻,清澈的池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清澈的池

20、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影正如。“天光云影天光云影”好比好比 。人的心智人的心智人的心智能容纳万物,辨别事理人的心智能容纳万物,辨别事理知识、智慧、学问知识、智慧、学问“源头源头”比喻比喻,“活水活水”比喻比喻。源源不断的。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清澈,正如活水能使方塘变得清澈,正如_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使自己变得聪明新的知识新的知识书本书本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有的知识就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会僵化,只有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会

21、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地得到充实更新。蕴含道理蕴含道理中心思想这首诗表面描写景物,实际写了作者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借景喻理)。暗喻人的心灵澄明,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源头活水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答:现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活力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 旨:观观书书有有感感宋宋朱朱

22、熹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便有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要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后悔。不要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后悔。这正是这正

23、是(),(),()。)。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这正是(),(),()。)。选择:u有花堪折直须折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莫待无花空折枝。折枝。u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u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只缘身在此山中。山中。u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

24、性,要全面地看问题。春色满园关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叶绍翁) )当局者迷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旁观者清。( (新唐书新唐书) ) 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孟子) ) 近朱者赤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近墨者黑。( (傅玄傅玄) ) 朱熹先生写的这首写景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了在里面,我们把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我们大家也来欣赏一下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总结: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25、神,只有多读了,才能活用,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做一个有成就的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南宋 陆游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古诗今译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春春 日日宋宋朱朱 熹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注释: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