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742230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曹刿论战课件 语文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18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字词盘点字词盘点1.读生字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一鼓作气(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进军)下视其辙(下,名词作状语,向下)5.特殊句式(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2)省略句可以(之)一战。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倒装句何以战?战于长勺。作家作品作家作品左传是春秋时期的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

2、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题思想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课文全解课文全解文言快译曹刿论战段解: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字词快解十年:鲁庄公十年(前684)。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伐:攻打。我:指鲁国。左传是据鲁史写的,称鲁国为“我”。公:这里指鲁庄

3、公。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段解: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主要写鲁方战术决策,表现了曹刿娴熟的战争策略。段解:写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进一步说明曹刿的确是一位有远见的军事家。 纵观全文,“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重点)明确“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首先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鲁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

4、先决条件,有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路点拨“肉食者”以鲁庄公为代表,根据他战争前、中、后的表现即可分析出他的“鄙”;根据曹刿的战前三问、战中的指挥可分析出他的“远谋”。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重点)明确曹刿爱国、有政治远见、有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鲁庄公虽然目光短浅,但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忠于职守。“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

5、贤下士。“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思路点拨通读全文,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语句(本文主要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选择恰当的词语概括即可。(教材P100)一、默读并背诵课文。复述课文关于长勺之战的内容。答案示例鲁庄公想先击鼓进军,曹刿阻止了他,并在齐军三鼓后进军。齐军大败而逃,庄公贸然要追,曹刿探察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之时决定追击,鲁国最后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教材P100)二、曹刿听鲁庄公说“何以战”,前两次都否定了。第三

6、次曹刿才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教材P100)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1.肉食者谋之。2.小大之狱。3.公与之乘。4.公将驰之。5.故克之。参考答案1.代词,代齐师伐我,公将战这件事;2.助词,的;3.代词,他,指曹刿;4.代词,代齐军;5.代词,代齐军。(教材P100)四、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类似长勺之战这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请选一个讲给大家听,并说说取胜的原因。答案示例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军队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巨鹿之战取胜的关键之一是破釜沉舟,第二就是项羽的布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