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737362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知识点复习姓名班级第七章力第一节力一、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是由物体产生的,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力就不存在了。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相互作用的力具有_特点。产生力的作用与否,跟两物体是否接触_,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没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形变是指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在有些情况下物体受力发生的微小形变是我们觉察不到的,如:我们用手压桌

2、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运动方向的改变。第二节力的描述一、力的三要素_ 二、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的国际制单位是_,简称 _,符号是 _。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5N,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作用力大约是500N。三、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力的图示法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表示出来的方法。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具体作图方法:明确图示对象。所要作的是哪个力,这个力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实物图,一般还要用示意图或小方框来表示受力物体。确定 _,一般画在受力图示的左上角。用

3、实心小圆点标出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重心上。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标度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明确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值。注意:若图示中力的方向与水平或竖直方向有夹角时,还要用虚线表示水平面或竖直面,并标出角度的大小。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具体作图方法:确定受力物体,一般用小方框表示。确定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字母标注力的符号。如果条件中告知了力的大小,还应在箭

4、头处标明。第三节弹力 力的测量一、弹力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叫做弹力。(弹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我们常说的_等都是弹力。2、判断是否产生弹力的依据:_。二、测力计及其使用1、_是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及外壳。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_内,弹簧的 _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因此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2、使用方法:观察 _,便于读数;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调零;轻轻来回拉几次挂钩,防止弹簧卡壳;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

5、面垂直。3、注意区分弹簧的“原长” 、 “长度”与“伸长”:“原长”L0是指不受力时弹簧的长度;“伸长”L 是指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 与不受力时的弹簧长度L0之差,即 L=L-L04、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_等。第四节重力一、什么是重力1、物理学中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 _。 )2、重力的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6、- - - - - -第 1 页,共 8 页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是非接触力。二、重力的大小1、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式为_ (g=9.8N/kg) 。3、g 的物理意义:质量是1 kg 的物体在地球附近受到的重力是9.8N。4、g 在不同的星体上的数值不同:g月=1/6g地三、重力的方向1、 重力的方向 _的。 (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重力方向的应用:重垂线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叫做重心。2、_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3、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状态

7、和运动状态无关。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4、稳度: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增大物体稳度的方法:_。如“ F1”赛车在制作时尽量使车身很低,从而降低重心;同时轮和轮之间相隔很宽,以增大支撑面。第五节摩擦力一、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_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 摩 擦 力 产 生 的 四 个 必 要 条 件 : _ ; _ ; _; _。 (缺一不可)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4、摩擦力的种类: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

8、体表面上_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如在粗糙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就叫做静摩擦力。如用力推物体而物体不动,该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_得多。 )5、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6、摩擦力的作用点:摩擦力是作用在整个接触面上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可

9、以取在接触面上,也可取在物体的重心上。)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测量原理: _ 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_,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_无关。_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_,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三、摩擦的利弊1、 增 大 有 益 摩 擦 的 方 法 :增 加 压 力 如 _; 使 接 触 面 更 粗 糙 如_。增加压力的同时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

10、力的同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加润滑剂或使接触面分离。如“ 气垫船 ” 和“ 磁悬浮列车 ” 就是利用了使接触面分离的办法减小了摩擦从而提高速度;往机器的转轴中添加润滑剂就是为了减小转轴间由于摩擦而发热导致损坏转轴。第八章力与运动第一节力的合成一、合力与分力1、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与几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如果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_。 (等效替代法)已知分力求合力,就叫做力的合成。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其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

11、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其方向跟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 滑下的目的是 _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_。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_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

12、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 ,物体都将做 _.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 _的原因。D、 “没有受到力”一是指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指物

13、体所受_为零,它们的作用相互抵消,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认识:惯性的普遍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速度等因素都无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因此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可以说成“由于惯性”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

14、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5)人们利用惯性为生活服务的例子:用铲子向炉膛内送煤时,铲子并不进入炉膛,而煤却能飞进炉膛;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坚硬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运动员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5)人们克服由于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小型客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车辆在闹市区要限速行驶;禁止车辆超载等。第三节力的平衡一、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_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2、力的平衡: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_。3、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

15、用时,如果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处于二力平衡状态。二、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方向 _、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就叫做一对平衡力。(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根据同一条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1、区别:平衡力:两个施力物体,一个受力物体。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同时相互作用于两个物体之间,两物体互为施力物与受力物。2、相同: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第四节力与运动一、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6、即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改变,就必须受到力的作用。2、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_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慢到快。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_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运动的物体, 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_将发生改变。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 (维持) 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压力: _叫做压力。2、理解压力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压力产生的条件:_,压力实质上是一种_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

17、触面。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3、重为 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N=G N= N= N= N= N= 4、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 _静止匀速运动运 动 状 态_运动状态改变F F F F F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是指实际接触面积)二、压强1、压强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压强计算公式:_公式变

18、形: _ 或_ 3、压强的国际单位 _,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_它表示 _ 4、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_的物理量5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_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 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_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_ 2、测量: _ 3、液体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4、压强公式:推导过程:液体压强公式 _ 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B、从公式中看出影响液

19、体压强的因素有_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C h 是液体的深度,指的是液体中某处到与空气接触的液面的_距离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 _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gh;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再用 p=F/S 压力:作图法对直柱形容器F=G 第三节连通器和液压技术一、连通器及其特点1、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_。3、连通器的应用:三峡船闸、_、过路涵洞、牲畜自动饮水器、锅炉与水位计、下水道的回水管等。二、液压技术1

20、、帕斯卡原理:外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_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所谓密闭是指液体被固体所密闭;“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是指_,而不是外加压力,也不是液体自身的压强;“传递”的压强也是指_,而不是传递液体自身的压强2、帕斯卡原理的应用:液压机(11SF=22SF,即 F2=12SSF1 ,因为 S2S1,所以 F2F1 。即在小活塞上作用一个较小的力,就能在大活塞上产生一个较大的力。)汽车液压刹车系统;液压千斤顶。第四节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 3、_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大气压强很大。4、人

21、们利用大气压为生活生产服务的例子:_ 二、托里拆利实验1、托里拆利实验精确地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标准大气压:人们把与760mm 高水银柱(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 =_Pa=_cmHg 柱。2、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A 水银柱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不是指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因此,实验中使玻璃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而高度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B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_影响大气压强的测定值;C 实验中玻璃管进入水银槽中的深度对测量的值_影响D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_; 若未灌满,

22、 则测量结果偏 _。E 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p h h h h h h h h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H cmHg (H+h)cmHg _cmHg _cmHg _cmHg _cmHg _cmHg F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_m 三、大气压与高度、天气的关系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约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大气压强还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空气湿度越

23、大,大气压强越低,因此晴天的大气压强_阴天的大气压强。3、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液体表面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液体表面气压降低沸点降低。4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_.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气体和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因此把它们统称为流体。2、伯努利原理: _ 二、飞机的升力1、飞机的成功是仿生的一个典型例子;2、飞机的升力: 飞机机翼的形状上凸下直,因此飞机飞行中, 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压强 _,而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_,压强_,从而使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强差产生了压力差,

24、正是这个差值形成了飞机的升力。注:飞机的升力与空气对飞机的浮力不同:飞机的升力是由飞机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造成的机翼上下表面所受压强差形成的;而飞机在空中的浮力是由飞机上下表面所处大气层的位置不同而造成上下表面压强不同形成的。故飞机的升力和浮力的成因不同,不是同一个力。第二节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_的力 叫浮力。2、浮力方向: _,施力物体: _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_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下沉悬浮上浮漂浮力学条件_ _ _ _ 密度条件_ _ _ _ (3)、

25、说明: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_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_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_ 不同:悬浮 液=物;V排=V物漂浮 _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 G 或比较 液与物。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 物= _ 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_,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_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 (2)

26、、公式表示: _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_和_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_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_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

27、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 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G F浮G F浮G F浮G F浮F浮G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4)、

28、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计算浮力方法 : 称量法: 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 F浮= F向上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F浮=G排或 F浮=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9、)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第一节功一、力学中功1、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_; 二是物体在 _。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物体受到力, 但_;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_;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即: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_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 _ 4、功的单位:焦耳,1J= _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

30、.5 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 公式中 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功的单位“焦” (牛米= 焦) ,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做功的多少W 是由 F 和的乘积决定的,所以不能说成力越大,做功越多,也不能说成移动的距离越远,做功越多二、功率 :1、定义: _ 2、物理意义: _ 3、公式:_ 4、单位:主单位_常用单位_ 第二节杠杆一、杠杆三、杠杆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_转动的坚硬物体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 五要

31、素组成杠杆示意图。_: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_: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_: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_: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找支点O;延长力的作用线(虚线) ; 画力臂(实线双箭头,过支点垂直于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平衡:杠杆_都叫做杠杆平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 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

32、 2、杠杆平衡条件:_,公式表示 _ 3、应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_ 大于_ _、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 力 臂等 于 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_,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_,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_。O F1l1l2F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第三节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_的轮子1、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_的滑轮。实质:定

33、滑轮的实质是:_杠杆特点:使用定滑轮_。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 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 vG) 2、 动滑轮: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 倍的 _。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_的力,但不能 _动力的方向。a)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_ a)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_; b)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_倍重物移动的距离S(或 vF)=2 h( 或 vG) 3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特点: _ 理想的滑轮组( 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

34、力)拉力 F= G/ n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_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F(或 vF)=nhG(或 vG)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第四节功的原理及应用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_。2、说明: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_,要省距离必须 _,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

35、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 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 应用:(1)斜面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理想斜面公式: _ 其中: 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 G:物重; h:斜面高度。第五节机械效率、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 W有用_(提升重物) =W总W额=W总斜面: 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 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 W额=f 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

36、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 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斜面: 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斜 面: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有用功总 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 _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5、机械效率的测量: 原 理: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 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_。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_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

37、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FlFll1l2F2F1W有 用W总= GhFL = GhFS = GhFh = GF = GhFS = GhF2h = G2F = GhFS = GhFnh = GnF = W有用W总= GhFS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

38、定“要做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知识结构: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理解: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_,重力势能 _,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势能重力势能定义:_。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动能定义: _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 _、质量 _,动能就越大动能转化转化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