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37296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古诗词整体感知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整体感知阅读说课稿古诗词鉴赏是高考题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部分。高考选用的古诗词,都是古今传诵的经典。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整体感知阅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高中古诗词的整体感知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古诗词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考题型中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时是针对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而专门创设的一个专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感知诗词内容,能过通过专项训练提高诗词鉴赏水平。依据新课标中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的三个维

2、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 结合本专题教学要求和本专题特点,我将本专题教学目标确定为:1、教会学生辨析古诗词的题材、情感。2、教会学生关注标题、序、注。3、让学生学会找古诗词的关键词或句子。4、教会学生知晓特殊意象营造的意境。5、学会用通顺的语言把古诗词的内容表达出来。教学重点:1、辨析古诗词的题材、情感。2、梳理古诗词表现的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难点:1、学会找古诗词的关键词或句子。2、教会学生知晓特殊意象营造的意境。教学课时:两课时二、教法与学法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

3、生的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个专题的教学对象是高三248 班41 个学生, 他们已有初步的古诗词知识积累,因此对于古诗词的整体感知能力训练应该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完善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能力,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的诗词鉴赏能力。为此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朗读法、讨论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视听结合法,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2.学法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三、

4、教学过程:本专题内容丰富,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了解古诗词的分类,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概括整体感知古诗词的要点。第二课时,赏析两首诗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巩固整体感知古诗词要点, 要求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清晰的阐述诗词反映的内容,并结合鉴赏问题完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要点:1、阅读整首古诗词。通过第一遍读古诗词,先大体了解诗歌内容。2、辨析诗词的题材

5、、情感。古诗词题材的种类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景诗: 描绘春夏秋冬、 山川美景, 或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或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送别诗: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 深挚的思念劝勉安慰, 坦陈心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精选学习资料 - -

6、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边塞诗:表达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苦闷、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咏物诗: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7、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羁旅诗: 游子飘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如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

8、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关注标题、序、注。细品标题。有些古诗词的题目为整体感知诗词思想内容提供了线索。如:题目中带有“送” “别”字样,一般都属于送别诗。“塞” “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9、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征” “凉州” “关山月”等都暗示这首诗属于边塞诗。像边塞 从军行等。关注题序。一些古诗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 有的奠定了诗词的感情基调, 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的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其中的“中秋”“怀”交代了写作缘由和思想内容是“中秋望月怀人。”莫忘注释。部分诗词在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会在诗词的结尾处给出注释,或解释特定词语的含

10、义, 或交代特定的创作背景, 或给予某种阅读提示,因此不能忘读注释。4、抓住诗词的关键字、句。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 抓住它往往可以以小见大, 诗词中关键字词或关键句往往透露出作者独特色感悟以及作者的感情走向。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乡关”即是“故乡”,从诗中的关键词就可推断出此诗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引发了愁绪。5、知晓特殊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是读者走进诗人思想感情的桥梁。古诗词中的意象丰富, 但有一些意象常有特定的含义。 如:“明月”隐喻思乡或怀人之情。 “大雁” “鸿雁”多传达

11、想家思归、离愁、孤寂的情感。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山下 )6、整体感知诗词的感情基调,反复朗读,整理出诗歌描绘的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三)总结。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考生只有完整感知诗词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古诗词的鉴赏题。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四)布置作业。用我们归结的整体感知诗词的方法感知刘因的入山: 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屈盘未转坡陀尽

12、,苍翠忽从怀抱生。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天公若会登临意,可信伤心画得成。吴宽的新月:新月如少女,静娟凝晚妆。亭亭朱楼上,隐隐银汉旁。桂树未长全,玉兔在何方?自然多思致,何必满容光。黄昏延我坐,檐下施胡床。遂尔成良会,清风复吹裳。愿言长不负,莫学参与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六)板书设计:整体感知古诗词要点:1、阅读整首古诗词。2、辨析诗词的题材、情感。3、关注标题、序、注。4、抓住诗词的关键字、句。5、知晓特殊意象。6、整体感知诗词的感情基调,反复朗读,整理出诗歌描绘的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