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737259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定量分析5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影响关系(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定量分析税收定量分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张瑞锋张瑞锋Session3 税收定量分析 session 3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 SessionTopics税收与税收与GDP项目构成的影响分析项目构成的影响分析 税收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税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 税收与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分析税收与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分析 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分析主要是指税收总量及其结构与经济总量及其结构方面存在的相互依从关系。我们在第三章中已经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角度分别讨论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 税收与GDP项目构成的影响分析 1.1GDP项目构成及变化特征项目

2、构成及变化特征GDP核算的收入法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核算的收入法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各得其收入的原理进行计生产过程中应各得其收入的原理进行计算的,具体构成项目包括劳动者报酬、算的,具体构成项目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GDP项目构成比重年份税收收入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9912990.26.0%9.2%51.2%12.3%13.3%23.2%19923296.910.3%14.2%50.1%12.9%13.4%23.6%19934255.329.1%13.5%50.7%11.6%13

3、.8%23.9%19945126.920.5%12.6%51.2%11.9%13.6%23.3%1995603817.8%10.5%52.7%12.4%12.9%22.0%19966909.814.4%9.6%53.4%12.8%12.6%21.2%1997823419.2%8.8%53.1%13.6%13.2%20.1%19989262.812.5%7.8%53.1%14.5%13.4%19.0%199910682.615.3%7.1%52.4%15.1%13.5%19.0%200012581.517.8%8.0%51.4%15.4%14.2%19.0%200115301.421.6%7.5

4、%51.4%15.7%14.1%18.8%200217636.515.3%8.3%49.6%15.9%14.3%20.2%200320017.313.5%9.5%50.9%15.7%14.0%19.4%劳动者报酬变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至1998年,所占比重上升,表明劳动力增值能力和贡献率下降,这从性质上决定了税基质量的下降,最终导致税负的下降。第二阶段,1998至2001年比重下降,表明劳动力增值能力和贡献率上升,这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提高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全部固定资产在本期生产经营中的转移价值。1991年以后固定资产折旧项目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2001年比1991年上升

5、了3.4个百分点。折旧率的提高部分地反映出投资率高,而高投资率是使税负上升的经济因素。但折旧率的提高同时又表明生产的后劲加强,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在GDP结构中,工资和折旧比重的上升以及利润比重的下降,共同影响到税负的下降。生产税净额是指政府征收的生产税与支付的补贴之差,从本期创造的增加值中所得到的净收入份额。其比重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1994年,其毕生基本保持在13%,波动不大,这与分税制以前相对稳定的“上缴利税”体制有关。第二阶段包括1995、1996年,生产税净额比重略有下降,体现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让利于企业,让利于地方”的目标。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

6、后,为了遏制经济增长疲软势头,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强化了税收力度,税收增长进入了上升阶段。生产税净额比重的上升反映了税收征收的力度加大。单纯从数据上看,工资与生产税净额同属GDP的组成项目,二者是并列关系。在GDP一定的情况下,工资增长则税收减少,工资减少则税收增加。再进一步分析,工资是劳动力增值能力的标志,工资比重上升表明劳动力的增值能力和贡献率在下降。这种情况从质上决定了税基的萎缩,税负的下降,结果表现为生产税净额在GDP中所占比重的下降。营业盈余与税收具有三重关系:从GDP的组成项目的角度出发,营业盈余与生产税净额是并列关系,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利润多了税收就少,税收多了

7、利润就少;从营业盈余经调整后得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二者有比例增减的关系;从GDP的质量来年,营业盈余或者利润是GDP质量高低最具体的标志,即有利润的行业的GDP是质量较高的,无利润的行业GDP质量是低的。1993年为24%,2003年是19.4%,反映出GDP质量的下降情况是比较明显的。营业盈余项目的波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至1994年,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23%左右,反映此期间企业效益的基本情况。第二阶段是1994年以后,营业盈余比重呈下降态势,高低落差在5个百分点,说明这期间企业利润不理想。进入21世纪后,下降趋势有所遏制,稳中有升。1.2 GDP质量对税收的

8、影响 按收入法计算的按收入法计算的GDP,在理论上应包括工资、折旧、,在理论上应包括工资、折旧、生产税净额和利润,如果在微观经济运行正常、效益生产税净额和利润,如果在微观经济运行正常、效益较好的情况下产生的增值额,称为有质量的增值额。较好的情况下产生的增值额,称为有质量的增值额。企业效益好时所产生的增值额包含工资、折旧、生产企业效益好时所产生的增值额包含工资、折旧、生产税,也包含利润;不好时所产生的增值额只包含工资、税,也包含利润;不好时所产生的增值额只包含工资、折旧、生产税,甚至只有工资和部分折旧。在这种情折旧、生产税,甚至只有工资和部分折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工资、折旧计入况下虽然工资、折旧

9、计入GDP使之增加,但却无利无使之增加,但却无利无税,是一种税,是一种“劣性劣性”的增加值。换言之,即使税率相的增加值。换言之,即使税率相同,等量的同,等量的GDP也未必产出等量的税收,也未必产出等量的税收,“良性良性”增增加值的比重越大,越有利税收增长。加值的比重越大,越有利税收增长。在在GDP一定的情况下,构成项目的比重不同,一定的情况下,构成项目的比重不同,必然会导致税基质量的变化。如劳动者报酬比必然会导致税基质量的变化。如劳动者报酬比重上升表明重上升表明GDP增值能力下降,带来税基质量增值能力下降,带来税基质量的下降。反之,则说明税基质量的提高。的下降。反之,则说明税基质量的提高。实际

10、经济运行中,质量不高或无质量的增值额实际经济运行中,质量不高或无质量的增值额是存在的。这类企业或有税无利,是对资源的是存在的。这类企业或有税无利,是对资源的浪费。在对比基期一定的情况下,有质量的增浪费。在对比基期一定的情况下,有质量的增值额在值额在GDP总额中的比重增加,就可能出现税总额中的比重增加,就可能出现税收收入增长习惯于经济增长的情况,增长弹性收收入增长习惯于经济增长的情况,增长弹性大于大于1;反之弹性小于;反之弹性小于1。建立方程:建立方程:说明税收增长率与生产净税比重之间存说明税收增长率与生产净税比重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劳动者报酬比重相在着正相关关系,与劳动者报酬比重相关关系不

11、显著;与折旧、盈余比重之间关关系不显著;与折旧、盈余比重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存在负相关关系。2税源产业经济结构与税负分析 产产业业经经济济结结构构是是国国民民经经济济三三大大结结构构之之一一,行行业业是是产产业业的的基基础础和和组组成成部部分分。从从国国际际惯惯例例和和我我国国统统计计核核算算体体系系来来看看,国国民民经经济济的的具具体体指指标标可可以以用用国国内内生生产产总总值值(GDP)来来衡衡量量。一一定定时时期期三三次次产产业业的的增增加加值值之之和和等等于于同同时时期期的的GDP。税税收收主主要要来来源源于于三三次次产产业业增增加加值值或或GDP。而而具具体体分分析析,税税收收收收入

12、入的的绝绝大大部部分分直直接接来来源源于于剩剩余余价价值值(M)。因因此此,产产业业与与行行业业的的经经济济潜潜力力如如何何及及税税收收负负担担是是否否合合理理平平衡衡,直接关系税收的增长状况。直接关系税收的增长状况。2.1 产业经济结构分析所谓三次产业,即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所谓三次产业,即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或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简称。产业(或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简称。三次产业划分源于国外,近年在我国统计与经济分析三次产业划分源于国外,近年在我国统计与经济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的创始人是新西兰中被广泛应用。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的

13、创始人是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和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和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克拉克。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说法,从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说法,从20世纪世纪20年代起年代起就流行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流行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了三次产业一书中,提出了三次产业的概念,并很快地为澳、新两国的经济界所接受。在的概念,并很快地为澳、新两国的经济界所接受。在此基础上,此基础上,20世纪世纪50年代初,柯林年代初,柯林克拉克在其所著克拉克在其所著的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又进行

14、了进一步的概一书中,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捕猎和水产括: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捕猎和水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则包括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则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科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行政,以及其他一切不包括学、教育、文化、卫生、行政,以及其他一切不包括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事业。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事业。2.1 产业经济结构分析虽然国际经济学界对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迄今并无完全一致的意见,各国的统计口径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可以说,三

15、次产业大体上是根据对劳动对象的加工顺序划分的。第一产业是利用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第三产业则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所谓服务。如果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来考察经济活动,不难看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这样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明社会朝着更经济的方向进步。先是农业相对于工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趋于下降,接着是工业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也趋于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克拉克规律”(Pett-Clark Law)。2.1 产业经济结构分析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需要的迫切程度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发展进程,而且通社会分工的发展顺序

16、也大体吻合的。因此,三次产业的划分有其科学的因素,它对于考察经济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是有意义的,也是可以借鉴的。几十年来,这种分类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由于三次产业的划分在国际上广泛流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统计资料都是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进行统计搜集的。为了便于进行规范的比较研究,我们选择产业划分的方法作为研究我国税源的基本方法。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第一产业增加值13844.2 14211.2 14552.4 14472.0 14628.2 15411.8 16117.3 17092.1 比重(%)20.4 19.1 18.6

17、 17.6 16.4 15.8 15.3 14.6 第二产业增加值33612.9 37222.7 38619.3 40557.8 44935.3 48750.0 52980.2 61274.1 比重(%)49.5 50.0 49.3 49.4 50.2 50.1 50.4 52.3 第三产业增加值20427.5 23028.7 25173.5 27037.7 29904.6 33153.0 36074.8 38885.7 比重(%)30.1 30.9 32.1 32.9 33.4 34.1 34.3 33.2 总计增加值67884.6 74462.6 78345.2 82067.5 89468

18、.1 97314.8 105172.3 117251.9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1.1 产业经济结构分析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如表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如表5-1)看,第一)看,第一产业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从产业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年的20.4%,下降为下降为2003年的年的14.5%,下降,下降5.8个百分点;第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基本维持在二产业基本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动,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动,2003年略有上升为年略有上升为52.2%,比最低点,比最低点49.3%(1998年)高年)高2.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第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第二产业比重上下波动仅为二产

19、业比重上下波动仅为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年上升,从业所占份额逐年上升,从1996年的年的30.1%,上,上升为升为2003年的年的33.2%,上升,上升3.1个百分点,但从个百分点,但从1999年起,第三产业发展出现徘徊不前的态势。年起,第三产业发展出现徘徊不前的态势。 2.2 产业税收结构分析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第一产业税收收入369.46 397.48 398.80 423.50 465.31 481.70 717.85 871.77 比重(%)5.35 4.83 4.31 3.96 3.70 3.15 4.14 4.

20、18 第二产业税收收入3882.06 4449.41 5490.74 6112.29 7100.71 8445.83 9858.54 11844.18 比重(%)56.18 54.04 59.28 57.22 56.44 55.20 56.84 56.78 第三产业税收收入2658.30 3387.15 3373.26 4146.79 5015.49 6373.85 6768.20 8142.81 比重(%)38.47 41.14 36.42 38.82 39.86 41.66 39.02 39.04 总计税收收入6909.82 8234.04 9262.80 10682.58 12581.5

21、1 15301.38 17344.59 20858.76 注:1.税收收入为全部税收。2.税收收入包括农税和海关代征“两税”,不包括出口退税。2.2 产业税收结构分析从三次产业税收收入比重(人表从三次产业税收收入比重(人表5-2)看,第页产业所占份额)看,第页产业所占份额2001年以前呈下降趋势,从年以前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年的5.35%下降为下降为2001年的年的3.15%,但,但2002年、年、2003年又有上升趋势,从税收收入绝对量看,则呈增加年又有上升趋势,从税收收入绝对量看,则呈增加趋势,从趋势,从1996年的年的369.46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年的871.77

22、亿元,增加亿元,增加了了502.31亿元。我国以农业为基础,对农业实行低税政策,来自亿元。我国以农业为基础,对农业实行低税政策,来自农业的税收收入虽然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但来自农业的税收占税农业的税收收入虽然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但来自农业的税收占税收收入比重一直较低。第二产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较大,是收收入比重一直较低。第二产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较大,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在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在55%以上,最高的年份接近以上,最高的年份接近60%(1998年为年为59.28%)。第三产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保持)。第三产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保持较稳定的态势,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已经成

23、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来较稳定的态势,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已经成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与我国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实行轻税负政策及产业结构的源,这与我国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实行轻税负政策及产业结构的发生变化趋势是相吻合的。总之,从发生变化趋势是相吻合的。总之,从1996年后,我国产业税收结年后,我国产业税收结构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构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我国产业税负结构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第一产业2.67 2.80 2.74 2.93 3.18 3.13 4.45 5.10 第二产业11.55 11.95 14.22 15.07 15.61 17.32 18.

24、61 19.33 第三产业13.01 14.71 13.40 15.34 16.89 19.23 18.76 20.94 宏观税负9.17 11.06 11.82 13.02 14.07 15.72 16.49 17.79 2.2 产业税收结构分析从从1996年以来,三次产业税收负担(如表年以来,三次产业税收负担(如表5-3,以下简称税负)和宏观税负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下简称税负)和宏观税负都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从第一产业从2.67%上升到上升到5.10%,上升,上升2.43个百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税负从分点;第二产业税负从11.55%上升到上升到2003年的年的19.33%,上升,上升7.

25、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负从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负从1996年的年的13.01%,逐年上升到,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年的20.94%,上升,上升7.93个百分点。宏观税负从个百分点。宏观税负从1996年的年的9.17%,提高到,提高到2003年的年的17.79,提高,提高8.6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的比重在逐年提高,这与这与1996年以来经济稳定增长、税收收入大幅年以来经济稳定增长、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等因素有关。度增长等因素有关。 我国产业税负与宏观税负比较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第一产业-6.5-8.26-9

26、.08-10.09-10.8-12.59-12.04-12.69第二产业2.380.892.42.051.541.62.121.54第三产业3.843.651.582.322.823.512.273.152.2 产业税收结构分析从各类产业税负与宏观税负比较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税负低于宏观税负,从1996年低于宏观税负6.5个百分点,到2003年扩大到低于宏观税负12.69个百分点,与宏观税负的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第二产业税负高于宏观税负,但规律性不强;第三产业税负高于宏观税负,与宏观税负的差距较大。由此看来,近年来宏观税负的提高,除经济因素外,还与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比重上升、征管力度加强取得较快

27、的税收收入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各产业税收弹性比较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第一产业税收增长率6.78 2.93 6.19 9.87 10.40 49.02 21.44 经济增长率3.50 3.50 2.80 2.40 5.36 4.56 6.05 税收弹性1.94 0.84 2.21 4.11 1.94 10.75 3.54 第二产业税收增长率14.61 23.40 11.32 16.17 15.55 16.73 20.14 经济增长率10.50 8.90 8.10 9.60 8.49 8.68 15.65 税收弹性1.39 2.63 1.40 1.68 1.83

28、 1.93 1.29 第三产业税收增长率26.62 2.19 25.93 22.45 23.46 6.19 20.31 经济增长率9.10 8.30 7.70 7.80 10.86 8.81 7.79 税收弹性2.93 0.26 3.37 2.88 2.16 0.70 2.61 合计税收增长率19.16 12.49 15.33 17.78 18.51 13.35 20.26 经济增长率8.60 7.80 7.20 8.30 8.27 8.07 11.49 税收弹性2.23 1.60 2.13 2.14 2.24 1.65 1.76 价格指数100.80 97.40 97.00 98.50 99

29、.20 98.70 99.90 2.2 产业税收结构分析从税收弹性与税负的关系可以得出,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负担逐年提高的;税收弹性等于1,税负是保持不变的;税收弹性小于1,税负是逐年降低的。从产业税收弹性分析看,第一产业由于税收收入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起税收弹性较大,除1998年低于1外,其余各年均大于1,2002年则高达10.75,这就是第一产业税负在2002年高达4.45%的直接原因。第二产业税收弹性除1998年(2.63)较高外,其余各年均大于1,小于2。因此第二产业税负保持叫均衡的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税收弹性除1998年、2002年较低外,其余各年均高于2,造成第三产业税负提高较快,

30、2003年达到20.94%,已高于20%。从总的税收弹性看,除1998年,由于第一、三产业税收增长率的放慢,造成税收弹性较低,进而影响了总体税收弹性较低,仅为1.6,其余各年税收弹性均高于1.6,也就是说税收增长以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由此带来宏观税负的提高,从1996年的9.17%,提高到2003年的17.79%,提高8.62个百分点。3 税源行业经济结构与税负分析我国行业税负应当包括流转税负与所得税负。本节先分析行业流转环节的税负。它与国家统计资料中的生产税净额是相对应的。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部分财产税及目的税和少量规费等。3.1行业经济结构分析我国行业的增加值统计不是每年都计算

31、的,一般是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才计算行业的增加值。为了分析目的,我们利用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估算出2001年以后的行业增加值数据。在分行业经济结构中,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为16.56%,其次是机械设备制造业为10.81%,第三位是商饮业。其他依次为服务业、建筑业、交通邮电等行业。我国行业增加值构成2000200120022003增加值比重(%)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农业15296.0416.5616118.9117420.419421.23采掘业4679.915.074931.675329.875942.03食品制造业4610.874.994858.925251.245854.38纺织

32、、皮革制造业4494.544.874736.335118.765706.67其他制造业2996.423.243157.623412.573804.52电汽水34613.753647.193941.674394.4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2071.742.242183.192359.472630.47化学工业5220.315.655501.145945.326628.17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1855.592.011955.412113.32356.02金属产品制造业3138.873.43307.733574.813985.39机械设备制造业9980.3610.8110517.2711366.46126

33、71.96建筑业5943.066.446262.776768.457545.84交通邮电业5446.235.95739.226202.626915.02商饮7353.487.967749.078374.759336.64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5060.785.485333.035763.646425.62金融保险业3842.684.164049.44376.364879.01其他服务业68957.477265.937852.68754.51增加值总计(GDP)92346.8810097314.8105172.3117251.93.2 分行业税收结构分析由于在现行的税收收入统计中没有分行业的税收收

34、入数,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税收收入分行业数,是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根据要求测算生产税净额的数据,与税收收入统计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为了分析行业税收结构和税负,在无其他数据可以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利用生产税净额的资料,进行近似地计算、分析。但是,生产税净额主要包括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和规费比重很小,因此据此来分析流转税负是可行的。我国分行业税收收入构成2000200120022003生产税净额比重(%)税收收入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农业415.13.09473.55536.79645.55采掘业677.75.05773.13876.371053.93食品制造业1161.78.661325.291502.2

35、61806.63纺织、皮革制造业857.16.39977.791108.361332.93其他制造业3382.52385.6437.09525.64电汽水7615.67868.16984.091183.48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627.44.68715.75811.33975.71化学工业1266.49.441444.731637.651969.46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326.22.43372.13421.83507.29金属产品制造业702.75.24801.65908.71092.81机械设备制造业1623.912.111852.572099.962525.43建筑业547.14.08624.

36、14707.49850.83交通邮电业338.22.52385.82437.35525.96商饮1853.813.822114.842397.252882.96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471.73.52538.12609.98733.57金融保险业1241.49.261416.211605.321930.58其他服务业203.21.51231.81262.77316.01生产税净额总计13412.4100税收收入12581.5110015301.317344.5920858.763.2 行业经济结构分析从表5-6、表5-7可以看出,行业增加值与行业税收基本匹配,但不同步。商饮业税收比重最大,为13

37、.82%;其次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分别为12.11%和9.44%。而增加值比重最大的是农业,税收仅为3.09%,商饮业的税收比重为13.82%,机械设备制造业税收比重12.11%。这说明商饮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加大、税收比重大是基本正常的。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实行低税政策,现行实行独立的农业税制,增加值大,税收比重低也正常。按照现行税制,我国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为主,且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越是固定资产占用多的部门和投资大的部门,越是抵扣不足的部门。在上述税收比重大的三个行业中,目前显然存在抵扣不足的问题。也就不难看出商饮、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流转税负在客观上应当是高于其他行业

38、的。3.3 行业税负结构分析利用据投入产出表资料测算的行业增加值以及行业税收收入的数据,按照宏观税负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行业流转税负, 我国分行业税负200120022003农业2.943.083.32采掘业15.6816.4417.74食品制造业27.2828.6130.86纺织、皮革制造业20.6421.6523.36其他制造业12.2112.8113.82电汽水23.824.9726.93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32.7834.3937.09化学工业26.2627.5529.71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19.0319.9621.53金属产品制造业24.2425.4227.42机械设备制造业17.61

39、18.4819.93建筑业9.9710.4511.28交通邮电业6.727.057.61商饮27.2928.6230.88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10.0910.5811.42金融保险业34.9736.6839.57其他服务业3.193.353.61行业平均税负15.7216.4917.793.3 行业税负结构分析从行业生产净税负看,行业平均税负在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如果以平均税负为参照,2003年高于平均税负的行业有:食品制造业、纺织皮革制造业、电汽水、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商饮、金融保险等10个行业。其中税负最高的3个行业

40、为:金融保险业、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商业饮食业;低于平均税负的行业有:农业、采掘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交通邮电、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其中税负最低的三个行业为:农业、其他服务业、交通邮电业。目前这种税负分配的格局基本上反映了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税负最低的行业正是鼓励发展的行业。在税负最高的行业中,按照产业政策应考虑适当降低食品制造业及商饮业的税收负担。 4 对我国行业税负高低的判定我国的行业所得税负担是行业税负的另一组成部分。行业所得税负担的真实承担者是企业。因此研究行业税负实质是研究企业税负。调整好企业税负也就解决了行业的税负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计算的税负,2001年内资企业

41、的平均税负是22%左右,涉外企业的平均税负为12%左右,显然内资企业的税负是很高的,也是比较重的。主要原因是税前扣除和优惠政策的差别所致。这也说明需要通过新的税制改革和调整税收政策来实现公平税负。4.1行业税负判断行业税负的高低经过计算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轻重难于判断,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参照标准。税负高的行业,不能简单说明税负重,税负低的行业也不能说明税负一定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参照标准或参照系,并要结合多钟影响因素权衡。然而加强产业、行业税收收入统计,以及增加产业、行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规范性,以便于进行税收统计分析,这是一个基础。产业、行业税负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税收负担轻重的参考指标,但不

42、是唯一标准,应根据产业、行业的受益状况及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数量分析的角度看,流转税负轻重的判断方法是以行业平均利润率和生产税负作为基本的参照系,一般而言,高于的行业应当降低税负,低于的行业应当提高税负。4.2分行业税负比较分析中国的投入产出表不是每年都编制的,最近的是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因此本节依据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根据2000年投入产出表资料,2000年所有行业平均生产税税负为13.53%。其中,生产税税负最高的前5个行业是: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为40.27%;金融保险业为37.87、5;食品制造业为34.17

43、%;化学工业为22.92%;商业饮食业为20.99%。生产税税负最低的5个行业是:其他服务业为1.77%;农业为2.94%;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为7.56%;建筑业为8.15%;运输邮电业为8.20%。因此,是否有理由根据平均税负,将高于平均税负的行业税负降下来,将低于平均税负的行业税负提上去呢?如果简单地依次判断税负轻重,是否克星和科学?同时行业税负包括流转税负与所得税负,在我国现行税制下,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70%,研究行业税负主要应是流转税负,但所得税负也应研究。从行业总体看,全面研究行业总税负即流转税与所得税综合的税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调整行业税收政策和改革的依据。 4.3分析行业税

44、负轻重应考虑的问题由于各行业投入结构不同,其取得相同增加值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就行业税负高低比较税负轻重。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具体说生产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及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养路费、水电费等进入生产费用的税费,不包括所得税。4.3分析行业税负轻重

45、应考虑的问题区分不同行业的增加值构成,是从另一角度分析税负的轻重。在国民经济不同行业中,由于生产要素的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技术密集型行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从她们的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就可以看出,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农业为88.00%;其他服务业为78.1%;建筑业为69.20%;商业饮食业为50.00%。由于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高,因此影响该行业生产税税负的高低。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运输邮电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他们的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较高,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为36.00%;电力及蒸汽、热

46、水生产和供应业为31.00%;运输邮电业为29.20%。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高,统一也影响其生产税税负的高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的增值税,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显然对这些行业是不利的。4.4判断行业生产税轻重的定量方法及基本步骤由于各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行业税负的轻重不能简单地以行业税负的高低进行判断,而应寻找一个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1.计算各行业的全部投入成本,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计算各行业的全部投入成本,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劳动力,计算这三项有关的费用,即财务会计上所讲劳动力,计算这三项有关的费用,即财务会计上所讲的生产成本。的生产成本。2.计算全社会总

47、资本投入,即各行业生产成本之和;计计算全社会总资本投入,即各行业生产成本之和;计算全社会利润总额,即各行业利润之和。用总利润除算全社会利润总额,即各行业利润之和。用总利润除以社会总成本,计算出全社会平均利润率。以社会总成本,计算出全社会平均利润率。3.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各行业的投入相同,取得的利润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各行业的投入相同,取得的利润也应相同,计算出各行业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应取得也应相同,计算出各行业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应取得的利润额。的利润额。4.计算出各行业取得的超额利润,即各行业实际利润与计算出各行业取得的超额利润,即各行业实际利润与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计算出的平均利润额的差额。差按

48、照社会平均利润率计算出的平均利润额的差额。差额为正时,该行业实际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差额额为正时,该行业实际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差额为负时,该行业实际利润低于平均利润。为负时,该行业实际利润低于平均利润。当资本流动不畅,或为避免市场盲目竞争,税收作为当资本流动不畅,或为避免市场盲目竞争,税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应发挥调节行业利润率的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应发挥调节行业利润率的作用。因此,对实际利润较高的行业应提高生产税税作用。因此,对实际利润较高的行业应提高生产税税负,增加税收;对实际利润较低的行业应该降低生产负,增加税收;对实际利润较低的行业应该降低生产税税负,减少税收。税税负

49、,减少税收。5.计算出各行业应缴的生产税额,应缴生计算出各行业应缴的生产税额,应缴生产税等于实际缴纳的生产税与超额利润产税等于实际缴纳的生产税与超额利润(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行业为负值)之和。(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行业为负值)之和。6.计算理论生产税税负,即用应缴生产税计算理论生产税税负,即用应缴生产税除以各行业增加值。除以各行业增加值。7.计算确定增税行业或减税行业,将理论计算确定增税行业或减税行业,将理论生产税税负与实际生产税税负比较。如生产税税负与实际生产税税负比较。如果实际生产税税负低于理论生产税税负,果实际生产税税负低于理论生产税税负,该行业为增税行业,应提高税负;如果该行业为增税行业,应提

50、高税负;如果实际生产税税负高于理论生产税税负,实际生产税税负高于理论生产税税负,该行业为减税行业,应降低税负。该行业为减税行业,应降低税负。4.4判断行业生产税轻重的定量方法及基本步骤上述方法在所得税制不规范、不能体现公平的情况下,可能扭曲其真实性。如果经过所得税制改革,实现统一的比例税率,流转税制实现差别税率,能够体现效率原则,这一方法的参考价值还是很大的。 各行业投入产出状况表行业原材料投入( C1)固定资产折旧( C2)劳动者报酬(V)成本( C+V)营 业 盈 余( M)成本利润率M/(c+v)生产税净额农业9935.8584.7912978.723499.3745.143.17%43

51、3采掘业3259.64728.771649.955638.36826.5214.66%363.51食品制造业9966.86518.281060.4811545.6939.718.14%1307.26纺织、皮革制造业10853649.66211213614.71005.237.38%746.65其他制造业6405.69365.281431.9816373.481290.615.73%391.34电汽水2220.59522.67431.5864297.6435.9813.73%297.89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2517.45113.35173.7116086.42143.165.10%290.02化

52、学工业11126.8646.691532.4762118.44969.97.29%936.4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6024.9433.651324.8814327.89552.087.09%471.9金属产品制造业10011.2486.331338.7560293.36349.982.96%572.01机械设备制造业18344.5886.053085.7410356.12073.399.29%1156.89建筑业12388286.913457.8656548.59845.345.24%407.38交通邮电业3101.731146.261538.547671.3916.9215.85%321.74商

53、饮6862.69648.583219.4752680.541217.3811.34%1350.72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3849.491315.081528.144828.08531.937.95%275.88金融保险业1400.77171.04656.951852.6535.524.03%831.06其他服务业5870.94808.834019.250227.852.13%91.26合计12414010312.241540.4013606.67.73%10244.94.4判断行业生产税轻重的定量方法及基本步骤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

54、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分行业税负比较分析表行业平均利润超额利润(行业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差额应缴生产税额(生产税与超额利润之和)理论生产税税负(应纳生产税/行业增加值)实际生产税税负应调增或调减税负(增+减-)农业1816.49-1071.35-638.35-0.04330.0294-0.0727采掘业435.85390.67754.180.21130.10190.1094食品制造业892.484

55、7.231354.490.3540.34170.0123纺织、皮革制造业1052.42-47.19699.460.1550.1654-0.0104其他制造业634.09656.511047.850.30120.11250.1887电汽水245.42190.56488.450.28930.17650.1128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216.79-73.63216.390.30040.4027-0.1023化学工业1028.55-58.65877.750.21480.2292-0.0144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601.66-49.58422.320.15180.1696-0.0178金属产品制造业914.

56、95-564.977.040.00260.2082-0.2056机械设备制造业1725.05348.341505.230.2090.16060.0484建筑业1247.06-401.725.660.00110.0815-0.0804交通邮电业447.3469.62791.360.20170.0820.1197商饮829.49387.891738.610.27010.20990.0602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517.3514.58290.460.07960.07560.004金融保险业172.28363.221194.280.54420.37870.1655其他服务业827.03-599.18-5

57、07.92-0.09870.0177-0.1164合计13604.22.351024.280.13540.13530.0001调增调减行业图4.4判断行业生产税轻重的定量方法及基本步骤各行业税负增减的合理确定。根据判断行业税负轻重的基本方法,增税行业应当有:采掘业,食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减税行业有:农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建筑业,其他服务业。上述增税或减税行业是按照一定方法的计算,可作为参考。在国家税负政策

58、制定和具体调整时,还应结合产业政策方向来设计、实施。4.5行业税负状况的成本因素分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分析中,应将行业按生产因素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由于其技术构成不同,税负也会不同。将原材料占成本比重的行业归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将劳动者报酬占比重大的行业归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将固定资产折旧占比重大的行业归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我们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的资料进行分析。行业成本构成表行业原材料投入占比C1/(C+V)固定资产折旧占比C2/(C+V)劳动者报酬占比V/(C+V)实际生产税税负应调增或调减税负 (增+减-)农业42.282.4855.232.94-7.27采掘业57.8

59、113.9229.2610.110.94食品制造业86.334.499.1934.171.23纺织、皮革制造业79.724.7715.5116.54-1.04其他制造业78.094.4517.4611.2518.87电汽水69.9416.4613.5917.6511.28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89.764.046.1940.27-10.23化学工业83.624.8611.5222.92-1.44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77.415.5717.0216.96-1.78金属产品制造业84.584.1111.3120.82-20.56机械设备制造业82.23.9713.8316.064.84建筑业76.79

60、1.7821.438.15-8.04交通邮电业53.619.8126.598.211.97商饮63.956.043020.996.02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57.5219.6522.837.560.4金融保险业62.857.6729.4737.8716.55其他服务业54.877.5637.571.77-11.644.5行业税负状况的成本因素分析通过表的分析,调减税负的行业一般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农业、其他服务业)或者资金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这些行业由于资金投入比较大,所需原材料和劳动力所占份额多,在增值税税率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增值税的抵扣不足,造成这些行业的生产税

61、税负过高、过重。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也应该降低这些行业的税负。对调增调减行业税负的总认识。应当考虑取消按企业所有制、按企业地区隶属关系,给予税收优惠的办法。对企业的税收政策,应根据行业不同而不同,同一行业其税收政策、税收负担应是相同的。这样才能使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才能公平竞争。由于生产税不包括所得税,在企业所得税的设计上,不在采用差别税率,应设计同一税率。这样由于企业投入成本一样,利润一样,受益一样,所得税率一样,所缴纳的所得税也一样。因此,所得税就不会影响企业税负的公平。4.5行业税负状况的成本因素分析加快税收收入核算改革,尽快实现与统计口径的统一,建立分产业、分行业的税收收

62、入统计指标,以便进行产业、行业税负的比较和分析。加入WTO后,在税收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一是取消按所有制类型制定的税收政策,如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二是取消按地区划分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改为实行按产业、行业划分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生产同一产品、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不论所有制、不论地区,一律享受同一的税收政策。但不同行业的税收政策是有差别的,这可以体现国家宏观政策的取向。加强对产业、行业税收政策的研究,实施税收宏观调控,对农业、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给予优惠。 5 税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的不不平平衡衡造造成成税税源源分分布布

63、的的不不平平衡衡。通通过过分分析析我我国国经经济济和和税税源源的的区区域域性性发发展展状状况况及及其其存存在在的的差差距距可可以以发发现现,由由于于我我国国地地域域辽辽阔阔,经经济济发发展展极极不不平平衡衡,导导致致了了税税源源能能力力分分布布不不均均等等,从从而而造造成成各各省省(自自治治区区、直直辖辖市市)税税收收收收入入及及财财力力悬悬殊殊很很大大。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发发展展和和财财力力差差距距不不断断拉拉大大,加加剧剧了了居居民民收收入入不不平平等等的的程程度度,成成为为近近年年各各方方面面关关注注的的热热点点。统统筹筹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发发展展,需需要要调调整整财财税税等等国国家家经经济

64、济政政策策,并并辅辅以以其其他他政政策策的的支支持持,形形成成促促进进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协协调调发发展展的的政政策策机机制制。在在经经济济体体制制转转轨轨的的现现阶阶段段,体体制制、机机制制创创新新是是关关键键。这这是是关关系系东东部部与与西西部部和和老老工工业业基基地地经经济济实实现现基基本本均均衡衡发发展展、全全面面建建设设小小康康社社会会的的重重要要举措。举措。5.1区域经济状况分析本节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本节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系,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与税源分布,探系,研究我国区域经济与税源分布,探讨不同区域的税源特点和规律,并进一讨不同区域的税源特点和规律,并进一步分析

65、我国现行税制、税收政策和管理步分析我国现行税制、税收政策和管理对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对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区域经济现状分析我国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状况表 见第六章表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看,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位于全国前三位的省分别是广东(4240.56亿元)、江苏(4057.39亿元)和山东(3872.18亿元),三省合计为12170.13亿元,占全国的26.8%,与中部地区合计大体相当,是西部地区合计的1.86被。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位于全国前三的依旧死广东、江苏、山东,而且这三省的书去全部超过12000亿大关,是全国仅有的超过万亿元的省区,其中广东为13625

66、.87亿元,占全国的1/10,江苏、山东分别为12460.83亿元和12435.93亿元,三省合计为38522.63亿元,占全国GDP的28.4%,比1994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中部地区35481.49合计数,是西部地区的2.13倍。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横向比较,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十分巨大,除西藏外,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DP的的数据进行比较,1994年GDP最高的广东是最低的宁夏的31.65倍,到2003年扩大到35.36倍,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各地区国内生产总结及比重表合计东部中部西部绝对数增长率绝对数增长率比重绝对数增长率比重绝对数增长率比重199445383.69

67、 26525.47 58.45 12325.23 27.16 6532.99 14.40 199557623.32 27.00 33615.40 26.70 98.89 15867.64 28.70 106.30 8140.28 24.60 91.11 199668484.60 18.80 39703.80 18.10 96.28 19167.58 20.80 110.64 9613.22 18.10 96.28 199776956.61 12.40 44564.07 12.20 98.39 21637.65 12.90 104.03 10754.89 11.90 95.97 19988249

68、4.34 7.20 48070.92 7.90 109.72 22871.37 5.70 79.17 11552.05 7.40 102.78 199987553.14 6.10 51564.22 7.30 119.67 23865.37 4.30 70.49 12132.55 5.00 81.97 200097209.37 11.00 57739.72 12.00 109.09 26266.18 10.10 91.82 13203.47 8.80 80.00 2001106766.26 9.80 63624.36 10.20 104.08 28670.44 9.20 93.88 14471.

69、46 9.60 97.96 2002118020.70 10.50 70744.42 11.20 106.67 31385.01 9.50 90.48 15891.26 9.80 93.33 2003135569.10 14.90 82018.53 15.90 106.71 35481.49 13.10 87.92 18069.12 13.70 91.95 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量看,东部发展远远快于中部和西部。1994年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布为26525.47亿元、12325.23亿元和6532.99亿元,到2003年则分别为82018.53亿元、35481.49亿

70、元和18069.12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3.09倍、2.88倍和2.77倍。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距较1994年以来有所加大,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扩大。区域经济现状分析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从分地区经济增长率看,1994年至1997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997年以后则高于全国增长率;中部地区从1998年开始高于全国增长率到低于全国增长率;西部地区则一直低于全孤傲增长率。特别是2003年东部沿海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5.9%,不仅高于全国14.9%的水平而且远远高于中部13.1%和西部13.7%的水平,由于东、西部经济增长率的差距,使这三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差距加大。尽管国

71、家采取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种差距依然没有缩小的趋势。从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所占全国的比重看,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经历了一个V字型的变化趋势,从1994年的58.4%逐年下降,到1997年达到V字型的底部为57.9%,而后开始逐年上升,到2003年达到60.5%;来自中部地区的比重则呈倒V字型曲线,从1994年的27.2%逐年上升,到1997年达到V字型的顶点为28.1%,然后开始逐年下降,到2003年已经下降为26.2%;来自西部地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直线趋势,从1994年的14.4%逐年下降为2003年的13.3%。2003年,东部地区GDP已占全国的6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相加还不到40%

72、,而且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东、中、西部地区增加额及比重增加额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增加额比重增加额比重增加额比重199512239.63 7089.93 57.9%3542.41 28.9%1607.29 13.1%199610861.28 6088.40 56.1%3299.94 30.4%1472.94 13.6%19978472.01 4860.27 57.4%2470.07 29.2%1141.67 13.5%19985537.73 3506.85 63.3%1233.72 22.3%797.16 14.4%19995067.80 3493.30 68.9%994.00 19

73、.6%580.50 11.5%20009647.23 6175.50 64.0%2400.81 24.9%1070.92 11.1%20019556.89 5884.64 61.6%2404.26 25.2%1267.99 13.3%200211254.43 7120.06 63.3%2714.57 24.1%1419.80 12.6%200317548.45 11274.11 64.2%4096.48 23.3%2177.86 12.4%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从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看,全国GDP的增加主要靠东部地区,东部地区GDP增加额占全国GDP增加额的比重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

74、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充分利用我国发展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速度,而光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发达,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数,结果使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党中央、国务院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及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全国及部分省市人均GDP对比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全国平均557660546

75、30765477084754381849101上海2227525750282533080534547373824064646718北京1504416735184821984622460255232844932061天津1227013796148081597617993201542238026532甘肃29013137345636683838416344935022贵州20932215234224752662289531533603上海比全国平均3.99 4.25 4.48 4.71 4.88 4.96 4.97 5.13 贵州比全国平均0.38 0.37 0.37 0.38 0.38 0.38

76、 0.39 0.40 上海是贵州的倍数10.64 11.63 12.06 12.45 12.98 12.91 12.89 12.97 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从各省人均GDP情况看,1996年全国人均GDP为5576元,最高的上海为22275元,是全国的3.99倍,是最低的贵州的10.64倍,贵州仅为全国的38%。到2003年,全国人均GDP为9101元,其中人均GDP前三位的省(直辖市)为上海46718元、北京32061元、天津26532元,三地都处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全国后两位的分别是甘肃和贵州,其中贵州仅为3603元,是全国人家GDP的39.6%,上海是贵州的12.97倍。 5. 2 区域

77、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各地区内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的差别较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统计分析表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东部平均数2210.46 2801.28 3308.65 3713.67 4005.91 4297.02 4811.64 5302.03 5895.37 6834.88 标准差1308.86 1678.21 2008.31 2246.88 2438.10 2608.59 2949.44 3260.50 3643.12 4117.82 离散系数0.59

78、0.60 0.61 0.61 0.61 0.61 0.61 0.61 0.62 0.60 中部平均数1369.47 1763.07 2129.73 2404.18 2541.26 2650.71 2918.46 3185.60 3487.22 3942.39 标准差533.32 730.40 896.33 1022.88 1089.28 1150.22 1297.23 1414.54 1506.03 1540.56 离散系数0.39 0.41 0.42 0.43 0.43 0.43 0.44 0.44 0.43 0.39 西部平均数961.32 1075.49 1155.21 1213.26

79、1320.35 1447.15 1589.13 1806.91 标准差811.99 904.12 972.80 1004.71 1082.84 1187.85 1377.86 1463.53 离散系数0.84 0.84 0.84 0.83 0.82 0.82 0.87 0.81 5.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从地区内部离散系数波动看,差距也在拉大。根据从地区内部离散系数波动看,差距也在拉大。根据1994年至年至200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离散系数从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基本

80、保持稳定的趋势,离散系数从1994年的年的0.59,到,到2003年变为年变为0.60,最大与最小波差仅为,最大与最小波差仅为0.03,低于中部和,低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区内部差距波动较大,离散系数从西部;中部地区内部差距波动较大,离散系数从0.39到到0.44之间,之间,波差为波差为0.05;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波动较大,离散系数从;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波动较大,离散系数从0.81到到0.87,波差为,波差为0.06.从各地区离散系数比较看,中部地区低于东部和西从各地区离散系数比较看,中部地区低于东部和西部,以部,以2003年为例,东部为年为例,东部为0.60,中部为,中部为0.39,西部为,西部为

81、0.81。这说。这说明一方面东、西差距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内部各省(自治区、明一方面东、西差距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内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差距较之中部高出许多,因此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直辖市)之间差距较之中部高出许多,因此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时,要重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别。发展时,要重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别。5.3 区域税收收入分析区域税收收入,是指现实税收收入在各区域税收收入,是指现实税收收入在各地区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布。地区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布。结合各区域经济税源状况,分析区域税结合各区域经济税源状况,分析区域税收收入,可以比较各地区的税负高低和收收入

82、,可以比较各地区的税负高低和税收弹性大小,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找税收弹性大小,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找出我国税收收入的区域特点。出我国税收收入的区域特点。我国税收收入分地区状况表见表6-65. 3 我国各地区税收收入及比重表合计东部中部西部绝对数增长率绝对数增长率比重绝对数增长率比重绝对数增长率比重19944629.972775.795995.27%1035.32236.08%818.881768.65%19955445.817.63284.6618.310397.73%1232.8419.110852.27%928.313.47613.64%19966316.96163805.1615.89875

83、.00%1430.9216.110062.50%1080.8816.410250.00%19977835.49244976.1230.812833.33%1682.7317.67333.33%1176.648.93708.33%19988739.6211.55529.6811.19652.17%1871.7311.29739.13%1338.2113.711913.04%19999492.758.66212.9512.414418.60%1914.062.32674.42%1365.742.12441.86%200011639.3322.68021.3129.112876.11%2127.28

84、11.14911.50%1490.749.24070.80%200114626.2525.710354.1329.111322.96%2551.0619.97743.19%1721.0615.56031.13%200217003.8616.312204.6917.910981.60%2844.1311.57055.21%1955.0313.68343.56%200319991.7817.614585.9419.511079.55%3234.7513.77784.09%2171.111.16306.82%从分地区税收收入状况看,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从分地区税收收入状况看,由于东部沿海

85、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地区分布。来自东部沿海的济发展差距扩大,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地区分布。来自东部沿海的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从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从1994年的年的60%,逐年提高到,逐年提高到2003年的年的72.9%,已占到全国税收收入的,已占到全国税收收入的2/3以上,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税以上,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从收收入所占比重从1994年的年的40%,逐年下降到,逐年下降到27.1%。从表面看。从表面看是中西部税收收入比重在下降,但结合国内生产总值看,是中西部税收收入比重在下降,但结合国内生产总值看,2003年年由于东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GDP占全

86、国占全国GDP的的60.5%,而税收收入占全国的,而税收收入占全国的72.9%,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其税收收入的比重,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其税收收入的比重,说明东部地区的说明东部地区的GDP含税量逐年提高,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含税量逐年提高,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逐年增大。年增大。从各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率看,东部地区税收增长率基本高于全国从各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率看,东部地区税收增长率基本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长率,而中、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税税收收入增长率,而中、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长率,全国税收收入增长主要靠东部地区的税收收入的收收入增长率,全国

87、税收收入增长主要靠东部地区的税收收入的增长。增长。 从各地区税收收入占全国的比重看,东部地区从1994年的60.0%,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72.9%,提高12.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前三年稳定,此后开始一路下降,19941996年基本保持在22.4%22.7%之间,1996年以后,从22.7%下降到2003年的16.2%,比最高的1996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1994年的17.7%,下降为2003年的10.9%,下降了6.8个百分点。东部沿海12省(直辖市)经济较为发达,税源丰富,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全国的2/3以上,而中、西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提供不到1/3的税收,收拾收入

88、在地区之间不均衡进一步加剧。反过来中、西部地区由于可用财力的不足,又影响了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另外,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的后劲和潜力也有很大不同。从各地区税收收入增加额及比重状况看,税收收入增加额绝大部分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税收增长的后劲和潜力明显不足。 我国税收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增加额比重增加额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增加额比重增加额比重增加额比重1995815.83508.8762.37%197.5424.21%109.4213.41%1996871.16520.559.75%198.0822.74%152.5817.51%19971518.531170.9677.1

89、1%251.8116.58%95.766.31%1998904.13553.5661.23%18920.90%161.5717.87%1999753.13683.2790.72%42.335.62%27.533.66%20002146.581808.3684.24%213.229.93%1255.82%20012986.922332.8278.10%423.7814.19%230.327.71%20022377.611850.5677.83%293.0712.33%233.979.84%20032987.922381.2579.70%390.6213.07%216.077.23%各地区税收收入

90、比重图5.3 区域税收分析通过对通过对2003年税收收入增加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年税收收入增加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全国税收收入从全国税收收入从2003年比上年增加年比上年增加2987.92亿元,其中亿元,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的税收收入增加额为来自东部地区的税收收入增加额为2381.25亿元,占全亿元,占全部增加额的部增加额的79.7%,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税收收入增加,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税收收入增加额仅为额仅为606.69亿元,仅占全部增加额的亿元,仅占全部增加额的20.3%,说明税,说明税收收入增加基本上靠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税收增收收收入增加基本上靠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税收增收的潜力越来越弱

91、。的潜力越来越弱。也就是说,在我国的税源分布上东北沿海地区税源丰也就是说,在我国的税源分布上东北沿海地区税源丰富,增长潜力大,而且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富,增长潜力大,而且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近年来的税收收入增长幅度变小,其趋势,西部地区近年来的税收收入增长幅度变小,其税收收入增长的潜力逐渐减弱。国家应针对这种状况税收收入增长的潜力逐渐减弱。国家应针对这种状况采取必要可行的税收政策措施,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采取必要可行的税收政策措施,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的倾斜,以扶持中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的税源。当的倾斜,以扶持中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的税源。5.4 区域经济与税收对比分析经济决定

92、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决定税收收入的增长,在研究济的发展决定税收收入的增长,在研究分析税收收入状况时,我们决不能就税分析税收收入状况时,我们决不能就税收论税收,一定要结合经济发展状况来收论税收,一定要结合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因此,坚持降级税收论是我们分分析,因此,坚持降级税收论是我们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析的前提和基础。 宏观税负分析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们称之为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宏观税负,它的含义是每百元国内生产总值提宏观税负,它的含义是每百元国内生产总值提供的税收收入量,或者表述为每百元国内生产供的税收收入量,或者表

93、述为每百元国内生产总值含税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税负的高总值含税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税收收入的大小,在低,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税收收入的大小,在经济总揽一定的前提下,一国的税收收入与宏经济总揽一定的前提下,一国的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呈正比关系。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宏观税观税负呈正比关系。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宏观税负状况,可以看出各地区经济与税收收入的数负状况,可以看出各地区经济与税收收入的数量关系,比较各地区经济税源可提供的税收量。量关系,比较各地区经济税源可提供的税收量。我国分地区宏观税负状况表,见表6-9宏观税负分析从各地区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宏从各地区税

94、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宏观税负)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宏观税负高观税负)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宏观税负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于中西部地区。其中,2003年北京市宏观税负年北京市宏观税负高达高达42.3%,位列第一,上海为,位列第一,上海为39.1%,广东,广东为为21.9%。一方面说明这三个地区的宏观税负。一方面说明这三个地区的宏观税负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地区的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地区的GDP含税量高,含税量高,每百元每百元GDP提供的税收收入多。因此,提高提供的税收收入多。因此,提高GDP的含税量是提高各地区税收收入的有效办的含税量是提高各地区税收收入的有效办法。法。 各地区宏观税

95、负和边际税负表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宏观税负边际税负199410.210.58.412.519959.56.679.87.187.85.5811.46.8119969.28.029.68.557.5611.210.36199710.217.9211.224.097.810.19108.39199810.616.3311.515.798.215.3211.620.27199910.814.891219.5684.311.34.7420001222.2313.929.288.18.8511.311.6720011431.2516.739.648.917.6

96、311.918.16200214.421.1317.325.999.110.812.316.48200314.717.0317.821.129.19.54129.92宏观税负分析宏观税负分析从从1994至至2003年我国的宏观税负看,具有年我国的宏观税负看,具有“东西高、中部低东西高、中部低”的的特点。东部地区宏观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而且呈直线上升趋特点。东部地区宏观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而且呈直线上升趋势,中西部宏观税负则呈平稳态势,全国宏观税负上升主要受东势,中西部宏观税负则呈平稳态势,全国宏观税负上升主要受东部宏观税负上升的拉动。部宏观税负上升的拉动。1994年每百元年每百元GDP提供

97、的税收收入全国提供的税收收入全国为为10.2元,东部为元,东部为10.5元,中部只有元,中部只有8.4元,西部为元,西部为12.5元,西部高元,西部高于全国于全国2.3元;到元;到2003年全国每百元年全国每百元GDP提供的税收收入上升为提供的税收收入上升为14.7元,比元,比1994年增加年增加4.5元,其中东部地区每百元元,其中东部地区每百元GDP提供的税提供的税收收入已经变为收收入已经变为17.8元,不仅比元,不仅比1994年增加年增加7.3元,而且超过同期元,而且超过同期全国水平全国水平3.1元,成为三个地区提供税收收入最高的地区,比中部元,成为三个地区提供税收收入最高的地区,比中部高

98、高8.7元,比西部高元,比西部高5.8元。中部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一产业元。中部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为主,GDP的含税量大大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西部的含税量大大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地区由于GDP的总量较少,主要以流转税为主,而流转税又与经的总量较少,主要以流转税为主,而流转税又与经济关系密切,所以每百元济关系密切,所以每百元GDP的含税量高于中部地区。的含税量高于中部地区。宏观税负分析从边际税负看,从边际税负看,2003年东部地区每新增百元年东部地区每新增百元GDP可提供可提供21.12元税元税收,高于全国每新增百元收,高于全国每新增百元GD

99、P提供提供17.03元税收的平均数,而中、元税收的平均数,而中、西部地区每新增百元西部地区每新增百元GDP仅提供仅提供9.54元和元和9.92元税收。从新增元税收。从新增GDP的含税量看,东部远远高于中西部。因此,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含税量看,东部远远高于中西部。因此,提高中西部地区新增新增GDP的含税量是提高中、西部地区宏观税负的有效途径。当的含税量是提高中、西部地区宏观税负的有效途径。当然,我们讲提高含税量不是要提高宏观税负,而是改善中西部的然,我们讲提高含税量不是要提高宏观税负,而是改善中西部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GDP的含税量高不等于宏观税负重,的含税量高不等于宏观税负

100、重,GDP的含税量低也不等于宏观税负轻,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是决定的含税量低也不等于宏观税负轻,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是决定GDP含税量的决定因素。含税量的决定因素。宏观税负的高低与产业结构关系密切。第一产业占比重大的地区,宏观税负的高低与产业结构关系密切。第一产业占比重大的地区,宏观税负轻,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地区,宏观税负重。这主要是因宏观税负轻,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地区,宏观税负重。这主要是因为在现行税制下,我国实行的是第一产业轻税政策,第三产业含为在现行税制下,我国实行的是第一产业轻税政策,第三产业含税量高,也即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多。税量高,也即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多。宏观税负分析因此,要增加

101、税收收入,一要加快经济发展,因此,要增加税收收入,一要加快经济发展,做大税基;而要提高做大税基;而要提高GDP的含税量,调整经济的含税量,调整经济税源结构,搭理发展含税量高的第三产业,降税源结构,搭理发展含税量高的第三产业,降低第一产业比重,特别是农业的比重。如河南低第一产业比重,特别是农业的比重。如河南省宏观税负低,主要原因是河南省农业产值的省宏观税负低,主要原因是河南省农业产值的比重高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而农业比重高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而农业产值提供的税收较少。云南省的宏观税负高,产值提供的税收较少。云南省的宏观税负高,主要是因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因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烟

102、草行业提烟草行业提供的税收占的比重较大。供的税收占的比重较大。税收弹性分析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东部地区税收增长率18.33 15.85 30.77 11.12 12.36 29.11 29.08 17.87 经济增长率26.73 18.11 12.24 7.87 7.27 11.98 10.19 11.20 税收弹性0.69 0.88 2.51 1.41 1.70 2.43 2.85 1.60 中部地区税收增长率19.08 16.07 17.60 11.23 2.26 11.14 19.92 11.49 经济增长率28.74 20.80 12.89

103、5.70 4.31 10.10 9.15 9.50 税收弹性0.66 0.77 1.37 1.97 0.52 1.10 2.18 1.21 西部地区税收增长率13.36 16.44 8.86 13.73 2.06 9.15 15.45 13.59 经济增长率24.60 18.09 11.88 7.41 5.03 8.83 9.60 9.80 税收弹性0.54 0.91 0.75 1.85 0.41 1.04 1.61 1.39 全国税收增长率17.60 16.00 24.00 11.50 8.60 22.60 25.70 16.30 经济增长率27.00 18.80 12.40 7.20 6.

104、10 11.00 9.80 10.50 税收弹性0.65 0.85 1.94 1.60 1.41 2.05 2.62 1.55 19952002年区域税收弹性比较年区域税收弹性比较税收弹性分析从各地区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看,东从各地区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看,东部地区税收弹性高于全国数,而中、西部地区税收弹性高于全国数,而中、西部地区低于全国数。东部地区税收弹性部地区低于全国数。东部地区税收弹性基本大于基本大于1,说明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说明税收收入超经济增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内蒙古832.88 984.7

105、8 1094.52 1192.29 1268.20 1401.01 1545.79 1734.31 2150.41 广西1497.56 1697.90 1817.25 1903.04 1953.27 2050.14 2231.19 2455.36 2735.13 贵州630.07 713.70 792.98 841.88 911.86 993.53 1084.90 1185.04 1356.11 云南1206.68 1491.62 1644.23 1793.90 1855.74 1955.09 2074.71 2232.32 2465.29 西藏55.98 64.76 76.98 91.18

106、105.61 117.46 138.73 161.42 184.50 青海165.31 183.57 202.05 220.16 238.39 263.59 300.95 341.11 390.21 宁夏169.75 193.62 210.92 227.46 241.49 265.57 298.38 329.28 385.34 新疆825.11 912.15 1050.14 1116.67 1168.55 1364.36 1485.48 1598.28 1877.61 民族地区合计5383.34 6242.10 6889.07 7386.58 7743.11 8410.75 9160.13 1

107、0037.12 11544.60 全国合计57623.32 68484.60 76956.61 82494.34 87553.14 97209.37 106766.26 118020.69 135569.14 占全国的比重9.34%9.11%8.95%8.95%8.84%8.65%8.58%8.50%8.52%我国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我国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状况表)状况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内蒙古71.15 92.70 106.53 117.07 110.82 130.14 146.75 178.7

108、9 213.87 广西108.56 109.98 127.69 144.03 157.18 174.39 230.40 278.39 276.23 贵州66.50 76.19 90.73 108.25 115.52 124.69 145.91 197.58 195.12 云南292.52 329.55 360.61 411.28 410.05 419.40 420.35 527.30 484.45 西藏4.01 4.13 5.14 5.95 6.97 7.82 8.75 11.46 11.02 青海15.74 15.23 17.98 20.12 21.14 24.96 31.11 39.31

109、37.73 宁夏16.49 19.45 23.57 27.36 27.65 29.48 38.59 46.87 46.16 新疆66.72 81.37 98.46 113.81 120.36 146.38 177.72 220.41 232.73 民族地区合计641.69 728.60 830.71 947.87 969.69 1057.26 1199.58 1500.11 1497.31 全国合计5445.806316.96 7835.49 8739.62 9492.75 11639.33 14626.25 17003.86 19991.78 占全国的比重11.78%11.53%10.60%

110、10.85%10.22%9.08%8.20%8.82%7.49%我国民族地区税收收入状况表我国民族地区税收收入状况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内蒙古8.54%9.41%9.73%9.82%8.74%9.29%9.49%10.31%9.95%广西7.25%6.48%7.03%7.57%8.05%8.51%10.33%11.34%10.10%贵州10.55%10.68%11.44%12.86%12.67%12.55%13.45%16.67%14.39%云南24.24%22.09%21.93%22.93%22.10%21.

111、45%20.26%23.62%19.65%西藏7.16%6.38%6.68%6.53%6.60%6.66%6.31%7.10%5.97%青海9.52%8.30%8.90%9.14%8.87%9.47%10.34%11.52%9.67%宁夏9.71%10.05%11.17%12.03%11.45%11.10%12.93%14.23%11.98%新疆8.09%8.92%9.38%10.19%10.30%10.73%11.96%13.79%12.40%民族地区合计11.92%11.67%12.06%12.83%12.52%12.57%13.10%14.95%12.97%全国合计9.45%9.22%1

112、0.18%10.59%10.84%11.97%13.70%14.41%14.75%我国民族地区税收收入占我国民族地区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宏观税负)表的比重(宏观税负)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从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收入状况看,民族地区经济份从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收入状况看,民族地区经济份额占全国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额占全国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的年的9.34%,下降到,下降到2003年的年的8.52%,下降了,下降了0.82个百分点。个百分点。1995年民族地区税收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年民族地区税收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11.78%,高,高于经济占全国的份额于经济

113、占全国的份额2.44个百分点,到个百分点,到2003年这一指标年这一指标变为变为7.49%,低于经济占全国份额,低于经济占全国份额1.03个百分点,下降个百分点,下降了了4.29个百分点。从经济税源的含税量看,个百分点。从经济税源的含税量看,1995年民族年民族地区每百元地区每百元GDP提供的税收为提供的税收为11.92元,远远高于全国元,远远高于全国9.50元的平均数,到元的平均数,到2003年民族地区每百元年民族地区每百元GDP提供提供的税收为的税收为12.97元,虽然较元,虽然较1995年增加了年增加了1.05元,但已元,但已低于全国低于全国14.7元的平均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元

114、的平均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第一,民族地区仍然以国有经济税收为主体。从民族地区的税收来源看,第一,民族地区仍然以国有经济税收为主体。从民族地区的税收来源看,主要靠国有经济提供。据统计,主要靠国有经济提供。据统计,2003年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全部年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全国平均为税收收入的比重,全国平均为54.69%。民族地区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民族地区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数字,其中,新疆、青海、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大大高于全国

115、的平均数字,其中,新疆、青海、贵州和云南等地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布贵州和云南等地国有经济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布高达高达75.42%、76.13%、77.85%和和86.67%。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大。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国有经济税收占全部税收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国有经济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只有收入的比重只有19.53%、35.15%和和36.9%。民族地区税收以国有经济为。民族地区税收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局面,说明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计划主体的局面,说明在体制转

116、轨过程中,国有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控制的范围仍然较大,而非国有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乡镇企业数量经济控制的范围仍然较大,而非国有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起点低,尚不能形成规模。目前,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和少、规模小、起点低,尚不能形成规模。目前,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和全国的国有企业一样,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企不分、全国的国有企业一样,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企不分、管理混乱、设备老化、效益不高、债务和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企业改管理混乱、设备老化、效益不高、债务和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企业改革的任务相当重。民族地区仅仅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格局一时难以转变,革

117、的任务相当重。民族地区仅仅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格局一时难以转变,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会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会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第二,民族地区税种结构中流转税占主导地位。按税收收入的税第二,民族地区税种结构中流转税占主导地位。按税收收入的税种构成分析,民族地区的税源结构表现出流转税占绝对主导地位种构成分析,民族地区的税源结构表现出流转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特点。据统计,的特点。据统计,2003年民族地区分税种入库情况,流转税占整年民族地区分税种入库情况,流转税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除内蒙古和云南稍低外,广西、贵州、西藏、个税收收入的比重,除内蒙

118、古和云南稍低外,广西、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分别高达青海、宁夏和新疆分别高达75.11%、77.36%、71.91%、79.21%、74.20%和和78.91%。均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流转税收入中,。均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流转税收入中,增值税又占据主导地位,消费税和营业税处于从属地位。这种以增值税又占据主导地位,消费税和营业税处于从属地位。这种以流转税为单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特点,与全国税制结构的特点大流转税为单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特点,与全国税制结构的特点大体相同,但比重过大。流转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说明民族地区体相同,但比重过大。流转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说明民族地区的税收过分

119、地依赖流转税,其他税种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税收调的税收过分地依赖流转税,其他税种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机会荡然无存。流转税所占比重过大,也说明国有节经济的作用机会荡然无存。流转税所占比重过大,也说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税收出现严重下滑趋势,表明了民族地区经济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税收出现严重下滑趋势,表明了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不高,特别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不景气。运行的质量不高,特别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不景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民族地区除广西(位于东部地区)、内蒙古(位于中部地区)外,民族地区除广西(位于东部地区)、内蒙古(位于中部地区)外,其余六省(自治区)处于西部地区

120、,分析我国税收收入的区域分其余六省(自治区)处于西部地区,分析我国税收收入的区域分布,民族地区的经济税收特点值得我们研究。布,民族地区的经济税收特点值得我们研究。从对典型地区的经济与税收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重要结论:从对典型地区的经济与税收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重要结论:一是凡是国有经济比重大的地区,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税收收一是凡是国有经济比重大的地区,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税收收入也较少;凡是国有经济比重小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入也较少;凡是国有经济比重小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税收收入在全国的排位相对靠前。二是流转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税收收入在全国的排位相对靠前。二是流转税占

121、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越大,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税收收入也较少;反之,流转比重越大,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税收收入也较少;反之,流转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越小,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税收收入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越小,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税收收入在全国的排位相对靠前。在全国的排位相对靠前。从经济税收政策的制定上看,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所得税税收政从经济税收政策的制定上看,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所得税税收政策优惠,但其优惠空间已经非常小,要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策优惠,但其优惠空间已经非常小,要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在流转税上做文章,否则对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优惠便成为只有在流转税上做文章,否则对西部地

122、区的税收政策优惠便成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空头支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税收状况分析 总之,通过对我国今年区域经济税收能力实证总之,通过对我国今年区域经济税收能力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凡经济实力强的地区,税源能分析可以发现,凡经济实力强的地区,税源能力和税收能力就强,不发达、欠发达的西部、力和税收能力就强,不发达、欠发达的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民族地区、中部地区税源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民族地区、中部地区税源和税收能力普遍较差。主要的原因除自然条件限税收能力普遍较差。主要的原因除自然条件限制外,重要的是体制、政策及机制的制约。因制外,重要的是体制、政策及机制的制约。因此,提高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税源能

123、力此,提高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税源能力和税收能力的根本出路,关键在于改革体制,和税收能力的根本出路,关键在于改革体制,调整政策,建立适应上述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调整政策,建立适应上述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改善法律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条件。改善法律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条件。6.1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 根据调研结果,目前经济统计指标与税收统计指标存在一些差异,给税收经济分析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按照现有指标及已公布的数据,可以有选择地、粗略的进行测算分析,反应税收与经济所有制构成方面的某些情况和特点。(1)按企业类型税收收入分布分析税收收入企业类型是按照中国税务年鉴关于企业类型的分类标准进行统

124、计和分析的,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分类一致,具体包括11类。 全国税收收入的分企业所有制类型构成表 2000200120022003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国有企业4920.4241.55367.42365359.1932.25890.9229.5集体企业1024.778.61062.797.1929.355.6906.484.5股份合作企业163.851.4217.581.5202.451.2197.211联营企业108.420.9119.950.8116.320.7101.760.5有限责任公司2238.713.53304.2416.5股份公司2362.761

125、9.93526.5823.72119.1712.72502.2712.5私营企业414.423.5660.944.4945.625.71388.266.9其他企业108.150.9155.081230.171.4384.551.9港澳台投资企业730.26.2934.116.31145.436.91314.776.6外商投资企业1260.1110.61948.6313.12341.6714.12953.8514.8个体经营762.76.4917.66.21004.9761047.85.2合计11855.810014910.71001663310019991.8100比重变化图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

126、收收入分布状况 从税收收入的分企业类型来看,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4920.42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5890.92亿元,但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在下降,由2000年的41.5%,下降到2003年的29.5%;集体企业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1024.77亿元,下降到2003年的906.49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也下降,由2000年的8.6%下降到2003年的4.5%;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2362.7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5806.5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19.9%,上升到2003年的29.0%;

127、私营企业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414.4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388.26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提高较大,由2000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9%;港澳台投资企业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730.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314.77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呈窄幅波动趋势,保持在6.2%-6.9%的区间;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1260.1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953.85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0.6%,上升到2003年的14.8%;个体经营税收收入及比重变化呈较稳定态势。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 (2)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分析。按企业所

128、有制性质分析。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分类,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公有经济,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第二类为混合或股份制经济,包括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类为私营经济,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经营;第四类为外资经济,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全国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税收收入及构成表 年份公有经济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19944249,2784.1103.042377.947.5323.256.419954864.0581.8160.752.7436.87.3485.888.119965463.4278.3288.3

129、34.1469.326.7759.2410.819976098.0376382.444.8550.996.9994.1112.119986306.6369.9785.698.7700.777.81231.713.519996562.9363.42304.0612.6830.7781648.861620006623.6950.12635.0322.21177.129.92216.7517.520016647.7943.13864.1125.91578.5410.62882.7419.320026288.5437.84676.6428.11940.4911.73487.12120036797.41

130、346105.4830.62435.7412.24268.6221.4比重变化图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 从税收收入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看,来自公有经济的税收收入,由1994年的4249.27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769.41亿元,增加了2520.14亿元,但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下降较大,从1994年的84.1%,下降到2003年的34.0%,下降了50.1个百分点;来自混合或股份制企业的税收收入增长很快,由1994年的103,0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105.48亿元,2003年是1994年的59.3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同样提高了很大,由1994年的2.0%,上升到2003年

131、的30.6%,上升了28.6个百分点;来自私营经济的税收收入增加虽然较多,由1994年的377.94亿元,增加到2003念得2435.74亿元,但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变化不明显,由1994年的7.5%,上升到2003年的12.2%;来自外资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由1994年的323.2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268.62亿元,2003年是1994年的13.2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提高较大,由1994年的6.4%,上升到2003奶奶的21.4%。增长率及弹性 年份公有经济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经济增长率增长率弹性增长率弹性增长率弹性增长率弹性199514.47%0.58 56.

132、01%2.23 15.57%0.62 50.31%2.01 25.06%199612.32%0.77 79.37%4.93 7.45%0.46 56.26%3.50 16.09%199711.62%1.20 32.64%3.37 17.40%1.80 30.93%3.19 9.69%19983.42%0.66 105.44%20.22 27.18%5.21 23.90%4.58 5.21%19994.06%0.86 193.25%40.67 18.55%3.90 33.87%7.13 4.75%20000.93%0.10 14.36%1.59 41.69%4.62 34.44%3.82 9.0

133、2%20010.36%0.04 46.64%5.32 34.10%3.89 30.04%3.43 8.77%2002-5.40%-0.67 21.03%2.60 22.93%2.84 20.96%2.60 8.07%20038.09%0.70 30.55%2.66 25.52%2.22 22.41%1.95 11.49%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从税收收入分企业所有制性质增长率看,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率,一般历年是最低的,有些年份还是负增长;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率最高,特别是1998年和2000年两年保持在一倍以上的增长速度,说明是由于国有企

134、业和其他企业股份制改造带来的;私营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率尽力了一个由低到高,随后保持平稳的过程,特别是近两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说明私营经济已经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外资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很快,且保持了一个高速平稳的增长态势,从1995年以后,基本上在20%以上的增速,特别是1996年更是高达56.3%,当然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一方面有基数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明显增多,我国税收收入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

135、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依存关系。例如投资弹性系数和消费弹性系数就是经济增长率与投资需求例如投资弹性系数和消费弹性系数就是经济增长率与投资需求增长速度和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之比,分别反映投资增长、消费增增长速度和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之比,分别反映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表明投资、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表明投资、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从计算方法上看,弹性系数又有名义弹性和实际弹性之分。从计算方

136、法上看,弹性系数又有名义弹性和实际弹性之分。名义弹性系数是用相关指标现行价格数值计算得到的速度之比;名义弹性系数是用相关指标现行价格数值计算得到的速度之比;而实际弹性系数则考虑了物价因素,是用不变价格或扣除了物价而实际弹性系数则考虑了物价因素,是用不变价格或扣除了物价因素以后计算的速度求得的比率。因素以后计算的速度求得的比率。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从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税收收入对经济的弹性看,公有制经济的从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税收收入对经济的弹性看,公有制经济的弹性是小于弹性是小于1的,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曲线,说明公有经济的税收的,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曲线,说明公有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

137、济增长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经济每增长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经济每增长1%,公,公有经济增长有经济增长0.4%(按平均弹性看)左右;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的税(按平均弹性看)左右;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的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则明显大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则明显大于1,特别是,特别是1998年高达年高达14.64,1999年高达年高达10.82,说明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说明混合或股份制经济的税收收入增长率明显快于经济增长率,原因是率明显快于经济增长率,原因是1998-2000年是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年是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高峰期,以后会逐年趋于平缓;私营经济的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

138、高峰期,以后会逐年趋于平缓;私营经济的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随后保持平稳的过程,但是也保的弹性,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随后保持平稳的过程,但是也保持了持了2以上的高弹性;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饿弹性,大大以上的高弹性;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饿弹性,大大高于高于1,说明外资企业税收收入明显超经济增长,如,说明外资企业税收收入明显超经济增长,如2003年经济每年经济每增长增长1%,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则增长,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则增长1.95%。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3)按内、外资企业分析。按内、外资企业分析。按照企业投资方式的税收收入统计分析,将全部税收收入分为

139、内资企业税收收入和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外资企业税收收入主要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两类,内资企业包括除外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类型。内、外资税收收入及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表 年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全部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占比其中:国有企业占比税收收入占比19944444.287.63446.7668323.256.45070.7919955146.8286.23884.865485.888.15973.7519965893.5583.64264.2560.5759.2410.87050.6119976770.982.34824.2358.6994.1112.18225.5119987324.36

140、80.55020.8155.21231.713.59092.9919998090.3178.45236.8650.81648.861610314.9720009686.3576.55399.9442.62216.7517.512665.8200111110.3474.55367.42362882.7419.314910.68200212140.95735359.1932.23487.12116633.02200314675.7173.45890.9229.54268.6221.419991.8分企业类型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变化图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从来自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收入分布看,内

141、资企业税收收入虽然由1994年的4444.2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4675.71亿元,但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却有较大下降,由1994年的87.6%,下降到2003年的73.4%,特别是内资企业中的国有企业,其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29.5%,降低了38.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税收收入,由1994年的323.2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268.62亿元,是1994年的13.2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6.4%,上升到2003年的21.4%,提高了15个百分点。内、外资税收收入增长率及弹性年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经济增长率增长率弹性其

142、中:国有企业增长率弹性增长率弹性199515.81%0.63 12.71%0.51 50.31%2.01 25.06%199614.51%0.90 9.77%0.61 56.26%3.50 16.09%199714.89%1.54 13.13%1.36 30.93%3.19 9.69%19988.17%1.57 4.07%0.78 23.90%4.58 5.21%199910.46%2.20 4.30%0.91 33.87%7.13 4.75%200019.73%2.19 3.11%0.35 34.44%3.82 9.02%200114.70%1.68 -0.60%-0.07 30.04%3.

143、43 8.77%20029.28%1.15 -0.15%-0.02 20.96%2.60 8.07%200320.88%1.82 9.92%0.86 22.41%1.95 11.49%各企业类型税收收入增长率比较图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从内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看,内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一般低于全部税收收入增长率,但与全部税收收入增长率的变动曲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说明全部税收收入增长率的曲线受内资企业税收收入的变化影响很大。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收入增长率,近年来呈逐步下降态势,特别是2001年、2002年两年呈负增长,这也是国有企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外

144、资企业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很快,从1995年以后,基本上保持在20%的增速,特别是1996年更是高达56.3%,当然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高,一方面有基数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明显增多,表明我国税收收入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各种企业类型税收收入弹性图税源所有制构成及税收收入分布状况从内、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看,内资从内、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看,内资企业的弹性基本上是大于企业的弹性基本上是大于1的,但保持一个平稳的曲线,的,但保持一个平稳的曲线,说明内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同步,说明内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同步,经济每增长经济

145、每增长1%,内资企业增长,内资企业增长1.27%(按平均增长弹(按平均增长弹性计算)左右;国有企业的税收收入对全部税收收入性计算)左右;国有企业的税收收入对全部税收收入的弹性,则明显低于的弹性,则明显低于1,说明国有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说明国有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大大高于的弹性,大大高于1,说明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明,说明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如显超过经济增长率,如2003年经济每增长年经济每增长1%,外资企,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则增长业税收收入则增长1.95%。6.2税源所有制

146、的产业税源所有制的产业分布税源所有制的产业分布本节主要选取可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两种本节主要选取可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两种税种的行业数据,然后根据统计口径的税种的行业数据,然后根据统计口径的产业、行业分布进行了加总计算。产业、行业分布进行了加总计算。2003年我国分企业类型主要税收收入产业分布表 行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税收合计税收收入比重税收收入比重国有企业1267.7261.4797.0238.62064.74集体企业326.8866.5164.9933.5491.87股份合作企业89.4374.830.1425.2119.57联营企业26.1650.525.6249.551.78有限责任公司1328

147、.9967.2648.5232.81977.51股份公司1014.280.2250.1519.81264.35私营企业588.1163.2342.2336.8930.34其他企业24.9750.724.2849.349.25港澳台投资企业596.8283.9114.8116.1711.63外商投资企业1094.3686.6169.7313.41264.09个体经营149.1635.2274.8664.8424.02分布图税源所有制的产业分布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的产业分布看,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的产业分布看,2003年,来自国有企业的年,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61

148、.4%,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38.6%;来自集体企业;来自集体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66.5%,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33.5%;来自股份合;来自股份合作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作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74.8%,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25.2%;来自;来自联营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联营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50.5%,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49.5%;来;来自有限责任公司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自有限责任公司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67.2%,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32.8%;来自股份有限公司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来自股份有限公司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

149、80.2%,第三,第三产业占产业占19.8%;来自私营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来自私营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63.2%,第,第三产业占三产业占36.8%;来自其他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来自其他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50.7%,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49.3%;来自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来自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占83.9%,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16.1%;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收入,第;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收入,第二产业占二产业占86.6%,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13.4%。上述分析表明按企业类型划。上述分析表明按企业类型划分的税收收入,除个体经

150、营外,在第二产业的分布均高于第三产分的税收收入,除个体经营外,在第二产业的分布均高于第三产业。业。2003年我国分企业类型主要税收收入产业分布表 行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部税收税收收入比重税收收入比重税收收入比重国有企业1267.7219.5%797.0228.0%2064.7422.1%集体企业326.885.0%164.995.8%491.875.3%股份合作企业89.431.4%30.141.1%119.571.3%联营企业26.160.4%25.620.9%51.780.6%有限责任公司1328.9920.4%648.5222.8%1977.5121.2%股份公司1014.215.6%2

151、50.158.8%1264.3513.5%私营企业588.119.0%342.2312.0%930.3410.0%其他企业24.970.4%24.280.9%49.250.5%港澳台投资企业596.829.2%114.814.0%711.637.6%外商投资企业1094.3616.8%169.736.0%1264.0913.5%个体经营149.162.3%274.869.7%424.024.5%合计6506.8100.0%2842.35100.0%9349.15100.0%税源所有制的产业分布从税收收入分产业的企业类型分布看,第二产业的税收收入中,国有企业占19.5%,集体企业占5.0%,股份

152、合作制企业占1.4%,联营企业占0.4%,有限责任公司占20.4%,股份有限公司占15.6%,私营公司占9.0%,其他企业占0.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9.2%,外商投资企业占16.8%,个体经营占2.3%。第三产业税收收入中,国有企业占28.0%,集体企业占5.8%,股份合作制企业占1.1%,联营企业占0.9%,有限责任公司占22.8%,股份有限公司占8.8%,私营企业占12.0%,其他企业占0.9%,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0%,外商投资企业占6.0%,个体经营占9.7%。税源所有制的产业分布全部税收收入中,国有企业占22.1%,集体企业占5.3%,股份合作制企业占1.3%,联营企业占0.6%,

153、有限责任公司占21.2%,股份有限公司占13.5%,私营企业占10.0%,其他企业占0.5%,港澳台投资企业占7.6%,外商投资企业占13.5%,个体经营占4.5%。从税收收入的所有制产业分布情况看,国有企业的税收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占61.40%,来自第三产业的占33.54%;集体企业的税收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占66.46%,来自第三产业的占33.54%;有限责任公司税收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占67.21%,来自第三产业的占32.79%;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占86.57%,来自第三产业的占13.43%;个体经营税收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占35.18%,来自第三产业的占64.82

154、%。 2003年增值税分企业类型主要行业收入情况表行业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产业批发和贸易其他行业国有企业563.8111.66410.78250.345.4集体企业177.0228.949.452.9515.27股份合作企业75.541.562.5313.192.74联营企业18.970.883.4611.461.69有限责任公司787.33202.66187.4291.4640.5股份公司763.44111.63101.77121.0112.66私营企业511.8517.722.27215.1525.18其他企业2.390.050.113.682.64港澳台投资企业520.

155、269.9360.431.649.07外商投资企业986.1620.2676.9392.9415.71个体经营57.4112.930.62190.8934.26合计4464.17518.22855.671274.67205.122003年增值税分企业类型分布情况表行业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产业批发和贸易其他行业国有企业12.6%21.5%48.0%19.6%22.1%集体企业4.0%5.6%1.1%4.2%7.4%股份合作企业1.7%0.3%0.3%1.0%1.3%联营企业0.4%0.2%0.4%0.9%0.8%有限责任公司17.6%39.1%21.9%22.9%19.7%股份

156、公司17.1%21.5%11.9%9.5%6.2%私营企业11.5%3.4%0.3%16.9%12.3%其他企业0.1%0.0%0.0%0.3%1.3%港澳台投资企业11.7%1.9%7.1%2.5%4.4%外商投资企业22.1%3.9%9.0%7.3%7.7%个体经营1.3%2.5%0.1%15.0%16.7%合计100.0%100.0%100.0%100.0%100.0%主要税种的企业类型行业分布 从增值税的主要行业及企业类型分布看,制造业的增值税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采掘业的增值税主要集中在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增值税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这一行

157、业仍然属于国有企业高度垄断领域;批发和零售贸易的增值税主要集中在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个体经营在这一行业的比重也较高,达到15%。 2003年营业税分企业类型主要行业收入情况表行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有点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国有企业181.48124.06287.8175.5913.86集体企业111.5217.2834.1242.373股份合作企业9.81.933.057.991.24联营企业2.851.781.019.580.1有限责任公司151.639.8517.88243.4215.41股份公司37.3618.4959.1635.932.9私营企业56.2710.10.

158、0582.449.31其他企业22.423.050.1210.464.33港澳台投资企业6.2310.910.459.213.58外商投资企业11.019.334.1537.749.86个体经营78.235.89012.041.78合计668.74272.67407.75616.7765.372003年营业税分企业类型分布情况表行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有点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国有企业27.1%45.5%70.6%12.3%21.2%集体企业16.7%6.3%8.4%6.9%4.6%股份合作企业1.5%0.7%0.7%1.3%1.9%联营企业0.4%0.7%0.2%1.6%0.2

159、%有限责任公司22.7%14.6%4.4%39.5%23.6%股份公司5.6%6.8%14.5%5.8%4.4%私营企业8.4%3.7%0.0%13.4%14.2%其他企业3.4%1.1%0.0%1.7%6.6%港澳台投资企业0.9%4.0%0.1%9.6%5.5%外商投资企业1.6%3.4%1.0%6.1%15.1%个体经营11.7%13.2%0.0%2.0%2.7%合计100.0%100.0%100.0%100.0%100.0%主要税种的企业类型行业分布 从营业税的主要行业及企业类型看,建筑业的营业税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集体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有点通信业的营业税主要集中在

160、国有企业,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个体经营所占比重也比较大,为13.2%,处于第三位;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主要为国有企业,所占份额高达70.6%,现实这一行业的高度国有性,该行业的开放步伐可能在未来要加快;房地产业的营业税主要集中在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位居第二位。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企业类型分布看,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2002年区域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构成表 东部中部西部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占比国有企业3447.728.81019.1436.7892.346.9集体企业636.225.3175.356.3117.766.2股份合作企业168.951.418.210.715.260.8联

161、营企业107.120.95.080.24.090.2有限责任公司1533.7912.8467.0416.8237.8712.5股份公司1324.6411.1490.2917.7304.2416私营企业817.576.875.622.752.032.7其他企业202.591.713.10.514.450.8港澳台投资企业1044.88.764.952.335.71.9外商投资企业2089.9717.5183.516.668.213.6个体经营582.334.9263.179.5159.398.4合计11955.681002775.461001901.3100分所有制性质工业企业税负 企业类型工业

162、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税收收入合计税负(1)%税负(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935.0347844.211401.822579.623981.4424.998.32集体企业2552.538800.471.65272.38344.0313.483.91股份制企业4972.2813774.62249.79664.62914.4118.396.64外商投资企业4827.2718291.2899.05578.67677.7214.043.71港澳台投资企业3745.8312897.2852.81382.2435.0111.613.37工业合计32032.94101608.5

163、1875.124477.496352.6119.836.25税负(1)=税收收入/增加值税负(2)=税收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分所有制性质工业企业税负 从税收收入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分布看,国有企业税收收入比重下降,但规模仍然最大,比重仍居首位,股份制企业次于国有企业。税源所有制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 经济所有制结构出现多元化,使税源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税收收入能力分布多元化。公有制企业数量下降,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上升,而税收收入规模在区域和产业分布中公有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税收收入在所有制经济中分散化加剧,税收征管成本及难度增加。分所有制性质工业企业税负 现行税收经济体制安排,还未能体现东

164、北及中西部资源省份资源转化价值优势,税收初次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制性质逐渐淡化,按照传统含义划分企业性质的标准将失去必要性。内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和全部税收的比重在下降,外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率和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6.3税源所有制状况分析思考 (1)现行经济统计与税收统计存在的问题现行经济统计与税收统计存在的问题从分企业类型对税源状况的分析看,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统计对企业类型的划分,存在着既有按产权(所有权)的划分,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也有按投资方式划分的,如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混合所

165、有制企业。联营企业既有国有与国有联营,也有国有与集体的联营。股份有限公司中,既有国有控股公司,也有其他所有制控股公司。这种分类上的交叉,给按所有制划分经济类型分析税源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混合制企业中,可能包含国有、集体等所有制类型,而且由于混合制企业的所有权份额在实践中很难统计(目前没有进行分类统计),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应当改进。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看,国家税务总局计统部门统计的是所有企业的分企业类型的税收收入指标,其分类与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分类一致。而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收入,是不分产业、行业的该类型的全部税收收入,但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分企业类型的经济指标却分散在各个行业、产业中,而且行业不

166、全面。比如:没有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的分企业类型的经济指标。另外部分行业的经济指标统计范围不全,如工业是按照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统计的,不包含规模以下非国有企业。此外,批发零售行业和餐饮业也只统计了限额以上的,限额以下的未包括。分企业类型经济指标的行业短缺,范围不全,容易使分企业类型的税负分析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失真。各产业、行业的经济总量指标,在名称上和内涵上也不统一、不一致。我们进行税负分析时,根据宏观税负的定义,经济指标应该是国内生产总值,具体到产业、行业中应该是该产业、行业的增加值。但是,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部分产业、行业未计算增加值,而是用其他指标代替,即使有其他产值

167、总量指标,各行业名称也不一致。如,在工业经济指标中,有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量和产品销售收入;在乡镇企业经济指标中有增加值、营业收入;在建筑业中有建筑业增加值、企业总收入;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有商品销售收入;在餐饮企业中有营业收入。由于这些行业的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对应,几乎无法按照计算宏观税负的方法计算行业的税负和行业分企业类型的税负,即使采取变通的办法,也只能是进行大体比较,无法进行宏观税负总比较。由于我国现行的税收收入统计与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在分企业类型上的种种差异,使得在分析税收负担时无法利用现有的税收和经济统计数据。因此,分析分企业类型税收负担时,只好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同一总体中的经济与税收指标分析计算。如工业企业税负分析,我们利用了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应交增值税,虽然与税务部门统计的税收收入有差别,但在现有条件下也只能采取此办法,其他行业税负分析也同样存在类似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