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7335315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复习1、( 1)天体系统的级别:(2)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和之间。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的特点:(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其原因是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条件、大小行星;地球自身的条件:距离适中,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等条件。2、( 1)太阳主要成分是_和,表面温度为 _ 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其能量以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的来源是太阳内部核聚变。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2)太阳活

2、动最主要的类型是和。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和,其活动周期为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3、( 1)比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 自向 一除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转北南个日一个日外,都是律:公转自向北南一个年大约/d 。大约 km/s 规律:近日点(月初)较,远日点(月初)较(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3)时间计算:东西。(加减)地方时:

3、因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 度,时间相差。600E为 10 时,则 800E为时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 a 2 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b 本初子午线为8 时,则北京时间为,纽约为。(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偏,北半球偏。(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如(选填 1、2、3)地球公转的平面叫。如黄赤交角为度。如(选填 a、b)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度,如(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对应点选填右

4、图)原因:存在,地球的(自转或公转)运动。A C B 节气 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点春分月日向夏至月日向秋分月日向冬至月日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D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向南北两侧由向南北两侧由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范围不填正午太阳不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高度最小值范围昼夜长短北半球昼夜南半球昼夜北半球昼夜南半球昼夜全球出现极昼范围不填4、(

5、1)地震波分为、,波速度较快,波只能通过固态。(2) 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 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米,米。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3)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4)岩石圈包括、,软流层所在圈层。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在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约为。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组成地壳的8 种主要化学元素中, 含量最多的是元素。因地壳岩石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不同而分成两层: 上层是层,下层是层。第二单元复习1、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的特点是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升高和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6、 - - - -第 5 页,共 11 页简答对流层、 平流层温度变化的原因?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辐射的能力很强,使大气增温。 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地球大气中,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比较适合民航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2、 (1)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作用有关。(3)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根本原因:,形式:运动和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最常见的形式:。(4)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

7、(运动),(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受冷的地方(运动),(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压流向压。(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高空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近地面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风向北半球偏、南半球偏。2、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 低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中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高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全球共有个气压带,个风带,其中有个低气压带。由于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

8、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移,冬季移。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切割气压带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切割气压带分别写出名称:7 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1 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风向:冬季风,夏季风。成因:。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风向:冬季风,夏季风。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冬季风主要成因:。(4)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为t)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可略写,如热带雨林气候简写为热雨)t150C热带(年雨为,季雨为(雨季 500mm)或(雨

9、季 500mm),少雨为)00C t150C 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为,夏雨为亚,夏干为)t00C剩下的温带气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夏雨为,少雨为)每个月都低于150C寒带气候(6)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受控制南北纬之间全年地中海气候受和交替控制南北纬大陆岸夏季冬季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控制南北纬大陆岸夏冬全年降水热带季风气候北纬大陆岸全年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大陆岸夏季冬季温带季风气候北纬大陆岸夏季冬季3、 ( 1)锋面冷锋暖锋表示符号前进方向过境前天气过

10、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降水范围和位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2)气压系统气旋反气旋气压中心气 流 运动方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天气状况4、 ( 1)气候变化的阶段:地质时期:距今跨度大、周期长的气候变化。特点?历史时期(一般指1 万年左右),气候变化是,近代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1860 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0C (2)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燃烧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危害: (1)引起,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 (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措施:控制排放温室气体措施,增

11、加温室气体吸收措施,其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5(1) 、地球水体的种类、,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2) 、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黄河下游补给。(3 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6(1)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26CO 24CO 22CO 判定该图所处的半球。d 00 e c a f 若为夏季,此图为(陆地或海洋)若为洋流影响,该图为(寒、暖)流的影响。b a、d 由于风吹拂, b、c 由于风吹拂。e、f 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性质上属于。在太平洋里e、f 分别是

12、流和流。(3)增温增湿,降温减湿。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处往往多雾。(4)四大渔场的成因。北海渔场位于和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和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和交汇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5)厄尔尼诺 :近年来,每隔几年秘鲁沿岸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温暖的海水“杀死”大量的浮游生物,导致(1)秘鲁渔场, (2)秘鲁沿岸降水量, (3)澳大利亚、印度、非洲出现。 (4)其也会导致我国气候。7(1)广义水资源是水量总体,通常所说水资源指,人们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13、(2)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点,(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地区上,时间上。(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8 地质作用( 1)表现形式作用形式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2)外力作用的地貌(举例)流水的侵蚀地貌: 、,黄土高原的地貌。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山口。风力的侵蚀地貌:、。风力的堆积地貌:、的形成。变质岩()()()()(3)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地壳物质循环)对每种岩石举例9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它的基本存在形式是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4、 11 页.岩石是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按照成因可分为三类.软流层炽热岩浆上升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又分成两类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固结形成的岩石叫特征是地球深处,由于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叫。 :由花岗岩变质形成砂岩变质成为10、构造(1)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岩层上凸的称为、岩层下凹的称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2)现实指导意义:储油、储水;下方建隧道,原因。顶部建采石厂,原因:。(3)世界著名的两大褶皱山系、。(4)板块构造(1)岩石圈由大板块

15、的组成,板块处在(运动或静止)当中,(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碰撞或张裂)形成。板块相对运动,就会(碰撞或张裂)形成。(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5):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运动,、作用。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如我国的、。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如我国的、。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7)山岳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其线路的选址往往选在和。这里往往人口较为集中,说明选址还受影响。第三单元复习1、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地球上的人类形成于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有生命后扮演了活跃角,其中对地表环境的

16、烟花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生物的烟花京城明显加快,为什么?人们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的年龄等,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分成五个地质年代: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的特点是2、地理环境由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和人类智慧圈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通过循环、循环、物质循环, 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形成相互、 相互整体。整体性的表现:气候对土壤形成和发育的直接作用,是通过土、气之间不断进行的和来实现的。间接作用是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实现的。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17、母质和比较活跃的因素是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修复生态系统和,具有重要意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2、 ( 1)地域差异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备注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方向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2)垂直分异规律与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4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

18、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发生变化的规律,并且常常表现出和的规律特点。第四章复习1我国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地形相对开阔,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外形多呈或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南方以地形复杂的丘陵和山区为主,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2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特征和形态特征。例如:布局特征: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交通线路多沿分布。形态特征: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的分布3资源的分类:按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五类。按自我再生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18 实际中期以前,人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和世界能源分别进入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自然资源不同时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什么不同?4、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和最为常见,并且范围较广。全球自然灾害中,一次性危害程度最大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极不均匀。 时间上:降水量变化大、分配不均、空间上:多北方少,东部多,少。我国暴雨具有、频发性和的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