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30675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23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一、 考点解说(一)考点及解说 20XX年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浅易的文言文” ,是指基本词汇是常见词汇、基本文言句式是常见句式的纪传文。这就从原则上确定了文言文备考的基本方向一一其阅读语段并不是艰深难懂的,而是紧密切合中学阅读实际, 科学地选择、 全面地设计的。 那种认为阅读文段及试题越难越好的认识是错误的。 1理解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 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

2、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 20XX年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

3、词,限定为18 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关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 规定了五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 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文段内容的理解。其考查形式, 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正确理解文句,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文言知识,对文句进行分析。首先要理解文段中的词义, 掌握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较长的文言语句,要通过主干梳理法

4、弄清楚句意;对于在课本上没有见到的文言实词,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的意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句理解基础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度,从若干个备选分项中排除干扰因素,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这种归纳概括, 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 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正确把握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观点成立的根据等。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

5、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是不同的, 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 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往往相对大一些,非得把功夫使在对文段的深入阅读理解、对有关信息作去伪存真的深刻思考上。3、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

6、考点通览1文言实词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 或近音 ) 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 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 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其中最常用的文言虚词, 20XX年考试说明只限定了18 个。3文言句式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 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用“是 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一般地说, 它有以

7、下七种形式: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 者 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 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也”的格式,如:夫战,勇气也。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 形成“者, 的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主语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否定副词 “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在谓语前用“乃” 、 “即” 、 “则”、 “必” 、 “皆”、 “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

8、楼之大观也。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2)被动句所谓“被动句” 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 一种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在谓语动词之后, 用介词“于”引进动为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 “于”相当于“被” ,如:而君幸于赵王。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被动性质,“为”相当于“被” ,如:吾属今为之虏矣。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 +动词”的格式,或“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如:欲予秦,秦城恐

9、不可得,徒见欺,见笑于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不用任何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子贡辩智而鲁削。 (3) 宾语前置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为动词在前,宾语在后, 古汉语则有宾语前置现象。常见的宾语前置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词前置,如:大王来何操?在否定句中,一般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有时为了强调、突出宾语,把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用助词“是”、“之”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唯余马首是瞻。宋何罪之有?有时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也可以

10、把宾语置于介词“以”之前,而不用助词作前置的标志,如:夜以继日。(4) 成分省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中某些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只是省略的情况比现代汉语更多,更复杂。从省略情况看,它大致六种:主语省略主要有主语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对话省略三种形式,如:a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 黑质而白章,(蛇) 触草木, ( 草木 ) 皆死。 ( 主语承前省略 ) b沛公谓张良曰: “ ( 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 主语蒙后省略) c( 孟子 ) 日:“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王) 曰: “不若与人。 ”( 主语对话省略) 谓语省略在并列的句子里,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

11、同样的动词就可以将其省略。常见省略谓语的句子有以下三种,如:a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为乐 ) 。 ( 谓语承前省略 ) b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追之 ) ,又请扬子之竖追之。( 谓语蒙后省略 ) c后公改 ( 任 )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谓语动词省略 ) 文言文宾语省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如:a权起更衣,肃追( 之) 于宇下。 ( 谓语宾语省略) b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 之 ) 较。 ( 介词宾语省略) 兼语省略 “ 使、命、 令”等动词作谓语时,它后面有一个主谓词组做宾语,这个主谓词组的主语有时省略,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之) 归赵。 (兼语省略 )

12、介词省略介词 “于、以、自 ”等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补语,有时省略,如:a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于) 兵势耳。 ( 介词 “ 于”省略 ) b又试之 ( 以 )鸡,果如成言。( 介词 以 省略 ) 量词省略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一般情况下,数词直接与名词或动词连接。如:a蟹六 ( 条) 跪而二 ( 只) 螯。b寒署易节,始一( 次) 反焉。4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 原属于甲类事物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或词性未变,但临时具有一种新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数词、代词有时

13、也可以活用,所以,词类活用又叫做“实词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名词活用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b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c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如:邑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d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2) 动词活用a动词用如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动词用如使动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c动词用如意动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 形容词活用a形容词用如名词,如:与苍梧太守吴

14、巨有旧。b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如:山多石,少土。c形容词用如使动词,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d形容词用如意动词,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4) 数词的活用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5文言翻译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做到以下四点:(1) 译文要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所谓“达”,就是无语病,做到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所谓“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要讲究文采,做到文笔优美。(2)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对号入座,以体现原文的造句特点;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在忠

15、于原文的前提下,对词语或句子结构进行灵活的翻译。(3) 恰当补充与删减。文言文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的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这些成分要及时补充出来。文言语句中的一些语气词、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部分,翻译时要不吝删掉。(4) 正确调整语言顺序。在翻译中,凡是原文语序与现代汉语一致的语句,其语序要遵循不变;凡是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语序,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倒装句的翻译。(三)备考指津1、 误答原因探寻文言文阅读题的误答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时文言文阅读量不足,文言语句背诵量少得可怜,文言底蕴薄弱。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古文满足于对照注释能看懂课文,不肯在背诵原文上下功夫

16、,更有甚者, 以背诵译文代替阅读古文,其结果,文言语感非常薄弱,基本词汇识记寥寥,以致在应试中不能读懂原文,找不到正确答案。(2)平时做题轻阅读,重做题,急功近利,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阅读文言语段与做题本来是基础与目的的关系,阅读是基础, 没有深入细致的研读,就根本谈不上做题。可是有的考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把重心放在了做题上。由于阅读投入不足,理解浅薄, 做题中只是跟着感觉走,以致把题做错。(3)临场心态不佳, 不能正确发挥。 有的考生平时在做题中正答率不高,又不能找出失误的原因, 因而产生厌读的心态,失去了做题的自信心,影响了正常思维,自然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掘。(4)不能科学运用应试技巧。

17、近年来, 有些文言文阅读题除用语境法做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法。如“代入法”、 “排除法”、 “互训法”、 “组词法”等,这此方法运用得好,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快捷地做出答案,提高答题效率。 可是有的考生把平时的训练与考试分割开来,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有关的应试技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2、 备考方法点拔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读书、 背诵与积累, 在夯实文言基础上狠上功夫。具体来说,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掌握常见古今词义的

18、差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识记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2)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0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不要孤立地背诵文言虚词的字典意义。(3)掌握六种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常见词类活用现象。要注意在具体文言语句的理解中学习文言句式和用法特点,不要死背定义和概念。(4)掌握翻译文言语句的基本要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语言风格和语序有着很大差别,翻译时要有忠于原文的意识,注意语句通顺,语气贯通,语言连贯得体。(5)平时阅读古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要习其句,还要注意分析综合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文言文。(6)背诵一

19、定数量的优秀文段落,充实文言仓库,加强文言语感建设。(7)经常翻查工具书,及时扫除阅读语言障碍,不轻易放过一处疑难问题。3、 临场应试技巧近年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文段,大都是浅易的纪传文,其得分,关键在于对原文的读懂与理解, 即通过阅读原文,把握原文中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始末如何,通过这些事情,看出人物有什么特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为达到从宏观上把握原文之目的,就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心态,仔细品读原文, 做到字斟句酌,不可操之过急,以先入为主,仓猝应付,读不懂原文就急于做题。值得注意的是, 要加大阅读的投入,恰当地控制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一般来说,阅读与做题

20、的时间比例以2:1 为宜。在善于借助试题中的已知题项,帮助对原文的理解。例如,阅读 1999 年、2000 年、20XX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最后两个小题,就可以为文段内容的把握提供一定的帮助。考生要在把握了文段的内容之后再做题。做题时,可广泛采用再现法、组词法、代入法、互训法、排除法、语境法等,把题干中的语词与翻译放在原文的整体认知中深化理解,从而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二、高考题例(一)李若水字清卿,沼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

21、,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 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 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 令日: “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 或勉之日: 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若水叹日: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日:“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日: “吾不复顾家矣! 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 至郊坛下, 谓其仆谢宁日: “我为国死, 职耳,奈并

22、累若属何 ! ”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噗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注】 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躐跻:越级升宫。扈从:随从护驾。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次率军攻打北宋。噗血:含血喷出。 1998 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题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非所以靖公议也靖:平息 B 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曳:蜂拥 C 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D 我为国死 ,职耳

23、职:职分2比较下列各句中“ 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得全首领以没扈从以行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 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 C 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以下 45 题的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4其罪当与童贯等帝殊有难色 ( ) A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24、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5汝归勿遽言奈并累若属何 ( ) A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6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旬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 / B / / C / / D / / /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25、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 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 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 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 粘罕诱降李若水

26、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只有结合文意,才能正确理解。A句写主管官员想加给高俅隆重的葬礼,但李若水认为这样不能终止平息众人议论,C句写李若水的仆人劝说他稍稍向粘罕低头,这样可以回家看一看自己的父母,D句写李若水不愿向金人低头而将被敌人处死的态度,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职责,B句写金人不能忍受李若水责骂,将他拖出去痛打,据此可以肯定了A、C 、D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项是错误的, “曳 ”应作 “拖、拉 ”讲。 2本题考查古汉语“以 ”的用法,根据文意,句 “

27、以”解释为 “凭借 ”;句 “以” 相当于 “而” ,是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句“以 与句 相同;句 “以 ”解释为 “用 ”。据此可以判断C项是正确的选项。 3本题考查少数文言实词的特定含义,上述四个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能单从字面判断它们的含义,这四个词语都曾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不应有多少难度。B项是错误的选项。“全首领 ”不是指保持高位,而是指全尸而死。 4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等, ,与“殊”的含义, 从语境看,句 是写李若水意欲揭露高俅的罪行,指出他的罪行与童贯一样,A、B 两项的翻译意在帮助高俅开脱罪行,显然与李若水的意图相反,因此是错误的, “

28、等”应解释 “等同、一样 ”。句写皇上不愿意到郊外与金人相会,“殊”是修饰不愿意的程度的,所以应解释为“ 很,十分 ”。据此答案应选D项。 5本题题型与前一题相同,句的关键是 “遽 的理解,从语境看,李若水不愿父母担心, 希望仆人回去以后,不要急于把事情告诉他的父母,而是由自己的兄弟慢慢地告知父母,因此,“遽 ”应解释为 “匆忙,急促 ”,解释为 “惊慌 ”令人费解。句 的关键是“ 奈何 ” 的用法,这句是写李若水对仆人的遗憾,他遗憾自己的行为连累了仆人,将“奈何 ”译为 “可怎么办 ”比 “为什么 ”更能表达出自己的遗憾和无可奈何。因此, 本题答案应为C项。 6本题是考查句子内部的关系,句意

29、为 “李若水抱着皇上哭泣,( 挚希 ) 痛骂金人为畜生 ”, 是承接关系; 句 意为 尽管你昨天说了那些话,但宰相却一点没有发怒”,是转折关系;句 意为。如果今天顺从金人的意思,那么明天就得到富贵”,是假设关系;句 意为 “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又怎能有两位主子呢”,是并列关系。 据此可以判断 D项是正确的答案。 7本题考查文意的整体把握,对照原文,A 项是错误的选项,皇上并没有当即接受李若水的意见,而是“章再上,乃止”。【译文】李若水,字清卿,是沼水曲周人。靖康元年,做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了,按照旧例, 天子应该为他挂服举行哀悼。李若水说: “高俅凭宠幸之臣的身份而越级升到很显赫

30、的地位,败坏军政,使金人长驱直入,他的罪应当与童贯一样。他能全尸而死,还应当追削官爵俸禄, 显示给众人是朝廷抛弃他;而主管官员按照往常习惯,想加给他烦琐的礼遇,这不是平息众议的办法。”他上了两道奏章,才停止了为高俅举哀。靖康二年,金人再次邀请皇帝出城到郊外,皇帝很是为难,李若水认为不会有别的情况,随从皇帝到了金营。金人中途改变了计策,逼迫皇帝换下帝服,李若水抱着皇帝大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骂金人是狗类。金人把他拖出去,打伤了他的脸,他郁闷倒在地上,众人散去,留下几十名铁甲骑兵看守着他

31、。粘罕下令说:“一定不要使李侍郎受伤害。”李若水绝食,有人劝他说:“事情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您昨天虽然说了不敬的话我国丞相并没有生您的气,今天顺从,明天就富贵了。 ”李若水长叹说: “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难道能效忠两位君主吗?, ,他的仆从也来劝慰他,说:“大人父母年纪都很大了,如果能稍微委屈一下的话,以求能回家探视一下老人啊。 ”李若水斥责说: “我不能再顾家了,忠臣侍奉君王,只有一死,决无二心。然而我的双亲已经老了,你回去不要急着把我的情况告诉他们,让我的兄弟慢慢对他们说就是了。”粘罕下令将他推出去,他回过头骂得更厉害了。李若水来到郊外的一座祭坛下,对他的仆人谢宁说: 我为国而死,是

32、我的职责而已,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又不住地大骂, 金人监军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着血, 骂得更激切, 金人用利刃割断了他的脖颈、割断了他的舌头而死,这年他三十五岁。 ( 二)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日:“卿欲官不 ?”对日: 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日: “我物已寄苏公矣。 ”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

33、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日: 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日:“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日: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

34、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1999 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题目】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 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 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 人灾,绝食者干余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人举竞贡新果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3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A在郡多有出息,( 研) 常得郡县为征 B及 ( 琼 )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 ( 颍) 遂便为留 D自从 ( 琼) 贷粟以给付饥者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D遂得商贾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每见则谈问玄理

36、仍致于听事梁上遂上表陈状 A、 B、 C、 D、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 严于律己。 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 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

37、福两岸人民。【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A、B、C三句中的词语古今义相同,分别解释为“私下查访” 、 “财产”、 “应答”。D 句中的“绝食”古今义不同,古义解释为“口粮断绝” ,无法维持生计;今义则解释为“拒绝进食”,以此表示抗议。本题答案应选D项。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共考查四个虚词,涉及八句话,其中四句话选自中学语文课本,解答时关键是要正确理解选文句中虚词的含义,根据文意,A项中两个“但”,都作“只管”讲;B项中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可以解释为来” ;C项两个“遂”,都作“于是,就”讲。只有D项中的两个“且”,用法不同,前一个作“将”讲,后一个则作“ 并且 ”讲

38、。 D项是正确的答案。 3 本题考查古汉语省略句,常见的省略有主语、宾语、介词等省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语境,要注意前后句中代词的指代的内容。B句中 “欲求谒 ”说的是道研, “度知其意” 是苏琼;C句中 “苦请 ”的赵颍,“ 遂便为留 ”的是苏琼;句 D “ 自”就是 “琼 ”, “从 ”后面省略的内容应为“部中有粟家 ”。本题答案应选A项。 4 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共考查四句话,比前几年数量略有增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出息 ” 、“ 淮北取籴 ”、“往还 ”的含义, 由文中 “常得郡县为征 ”和“研虽为债数来 ”等句,可知句 “ 出息 ”应解释为 “租息收入 ”, 解释为 “发

39、展前途 ”则不合文意。由“ 淮南岁俭 ”可知受灾的地区当是淮南地区,句“ 淮北取籴 ”应解释为到 “淮北购买粮食” 。由“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 可知, 古代淮河两岸商人不能自由来往做生意,句 “往还 ”,应解释为 “往来 ”,解释为 “自由交往 ”虽貌似相同, 其实意思不一。本题答案应为 B项。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解答本题,应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的形象,再对照具体的句子进行细微地分析比较。句是说苏琼实事求是,不冤枉好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句是说苏琼为了了解案情

40、,暗中到各处查访, 反映他办事认真; 句说苏琼上表反映情况,表现他关心民生疾苦,敢于为民请命。 这三句均未涉及苏琼处事艺术的内容。句写苏琼巧妙地引开谈话的话题,不让道研提出代为收缴租息的要求;句写苏琼把赵颍的送来的瓜挂在梁上, 委婉地告诫后人不要来送礼。这两句都是反映苏琼处事艺术的内容的。本题答案是C项。6本题考查文意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根据文意,谢绝善意的劝告,当是指自己向治内有富余粮食的人家借贷粮食,再借给老百姓的事,不是革除淮河两岸禁止通商的旧弊。本题答案应为D项。【译文】苏琼,字珍之,是武强人。幼年时跟随父亲在边境,曾去拜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与他开玩笑说:“你想当官吗?”他回答说:“设

41、置官职而后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由个人去求官做。 曹芝很欣赏他的答复,即委任他为府长流参军。苏琼出任南清河太守。零县百姓魏双成家丢失牛,怀疑是同村人魏子宾干的,将他扭送到郡府,苏琼一经审问,知道魏子宾不是偷牛的人,就将他放回。苏琼秘密巡视私访,另外捉到真正偷牛的人。从此以后,百姓家的牲畜都不再收圈,只是放散在外,说: 只管付给府君。”邻郡有个富豪将财物寄放到清河郡内躲避盗贼,受到贼人进攻,形势危急,富豪就说: “我的财物已寄放到苏公那里去了。”贼人于是离去。苏琼为人清廉谨慎,从不发私人信件。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 在郡内放有许多高利贷,经常要郡里协助他征收。当道研来请求拜见时,苏琼

42、猜测他的来意,每次见到就与他谈论并询问佛经教义的事,苏琼态度十分恭敬,道研虽为催债来数次,但无从开口谈起此事e 道研的弟子询问其中的缘故, 道研说: “每次见到府君,直接将我捧入青云间,哪里能有机会来谈论人间的事?”郡民赵颍曾任乐陵太守,八十岁退休还乡。五月初,赵颍得到一对新瓜,亲自送来,他依仗年纪大,苦苦请求,于是苏琼就将瓜留下了,就把瓜放在厅堂的大梁上,也不剖开。人们于是争相进献新果,到郡府大门处,知道赵颍的瓜还在,互相看看就离去了。北齐文宣帝天保中,郡内发生大水灾,百姓断绝粮食的有一千余家,苏琼把郡中有粮的人家都召集到一起,自己向他们借粮, 再分发给饥民。 州里按户征收田租,又向他们借粮

43、。 郡中的僚佐对苏琼说:“虽然是怜悯这些饥民,但恐怕会连累府君您。 ”苏琼说: “我一人获罪,而能救活一千余户人家,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于是他上表讲明情况,百姓们平安度过荒年。苏琼后迁左丞,治理徐州府政事,以前的制度以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随意往来。淮南地区遭灾, 苏琼上表请求,到淮北去买粮。后来淮北人遭受饥饿,再呈请允许淮北人到淮南去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使淮河两岸货物得以流通,彼此都得到好处,通过水陆运输,有些货物直达黄河以。 ( 三)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44、。威跪日:“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日: “以何为不如 ?”对日: “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 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

45、,追赠镇东将军。 2000 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题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 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

46、,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 (1) 与(2) 与相同, (3) 与 (4) 与不同 B (1) 与(2) 相同, (3) 与(4) 也相同 C (1) 与(2) 不同, (3) 与(4) 相同 D (1) 与(2) 不同, (3) 与(4) 也不同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 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 阴

47、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砺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糜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

48、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 胡 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解析】1 本 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和词类的活用。本题 C项,“

49、樵”位于动词“取”的后面,一般情况“樵”应为名词,和“取”构成动宾结构,“柴”作“柴火”讲,“取柴”则意为“寻找柴火( 做饭) ”,完全没有必要将“柴”活用为动词,而且解释成“打柴”与“取”在意思上很难联系起来。故本项应为错误的选项。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有四句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出现过,根据文意,A 项两个“故”,前一个是连词,表示结果,可以解释为“因此”;后一个是副词,作“特意、特地”讲。 B 项两个“每”都是副词,都作“每次,每当”讲。C项两个“因”都是介词,都作“经由,通过”讲。D项两个“及”,也都是介词,都表示某一动作涉及到某个对象或范围,可以解释“到”。据此可以判断A项是应为正

50、确的选项。3本题考查文言句式,通过比较鉴别,可知句(1) 和句 (2) 两句都是一般性的形容词谓语句,“清白”、“著闻”分别充当“大人”、“名誉”的谓语,二者没有什么不同。句(3) “其都督”是一个判断句,意为“他是 ( 父亲帐下的 ) 一位都督”。 句(4) “其都督”是一个复指短语, 意为“那一个都督”,这里的“其都督”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看成是一个句子。据此可知,句 (3) 和句 (4) 的句式不相同。本题答案应为A项。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根据文意,B 项“先其将归”,应译为“在他准备动身回家之前”,而不是“早就要带他回去”的意思,本项是错误的选项。5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句(3)

51、 写胡质帐下都督有意讨好胡威,为他提供饮食,与“其父子清慎如此”没有关系;句(6) 是作者的点评,讲胡质父子名声很响,后来又做到很大的官,此项也与“清慎如此”无关,运用排除法,可以找出答案应为A项。6本题考查文意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这句的主语是谁,由文意可知,胡威并不愿接受这位都督的帮忙,在识破都督的身份后,胡威果断地让他回去,并用父亲给他的丝绢作为都督先前对他照顾的回报,在这一情况下, 都督是不会再将此事告知自己的上级胡质的,这句话的主语当为胡威。这样 c 项中说“ ( 都督 )展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就是错误的,本题答案应为C项。【译文】胡威的儿子胡质

52、,字伯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砥砺自己的操守。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 胡威从京城洛阳前去探望,因为家里贫穷,没有车马以及童仆,只是自己单身骑驴前往。到达荆州后,拜见了父亲。在马棚中停留了十多天,与父亲告别回家。临分手时,父亲送他一匹丝绢,作为路上的饭钱。胡威跪着问父亲:“您一向清白,不知是从何处得到这匹绢的。 ”胡质回答说: “这是我俸禄的结余,所以将它作为你路上的饭钱。”胡威这才接受丝绢,告辞回家。每次到客栈,先放驴子,再四处找柴生火做饭,吃完以后,又跟着旅伴一同上路,来回都是这样。胡质帐下有一位都督,与胡威素不相识,在胡威准备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置下路中所需的物品,在百里之外的地方,等候

53、胡威,邀胡威与之做伴,每逢有事都帮助胡威料理,又稍稍向胡威献上一些粮食,一起行走了数百里后,胡威心中疑惑,暗中引他说出真相,才知道是父亲帐下的都督,于是取出父亲送给自己的一匹绢答谢他,让他回去。以后, 胡威通过别的使者将此事告诉父亲。胡质用杖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胡质父子就这样清廉慎重,其名声显著广为人知,胡质历任宰牧之类的官职。晋武帝召见胡威,与他一起谈论边防上的事务,谈到自己生平, 晋武帝赞叹他父亲的清廉,对胡威说:“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与你的父亲哪一个更清廉?”胡威回

54、答说:“我不如我的父亲。”武帝又问: “凭什么认为不及你的父亲 ?”胡威回答说: “我父亲的清廉行为惟恐别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惟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远不如我的父亲。”胡威生前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镇东将军。( 四) 田单者, 齐诸田疏属也, 为临苕市掾, 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日:“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55、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日:“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谬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 得千溢,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柬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

56、,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20XX年高考文言阅读试题【试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 齐人未附附:归附 C 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D 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 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C、乃收城中

57、得千余牛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 B 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存了 C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乃令甲卒皆伏,使

58、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 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 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

59、了敌军斗志。 D 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四个词均多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难度不大,其中 C 项是错误的,“乘 ” 没有 “巡视 ”的用法,根据前后文义,“乘 ”在这里应解释为“登 ”。“乘城 ” 意为 “登城 ”。 2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四个词语也在课本中出现过,其中 A项“ 反间 ”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其余均不同:B项,南面:古义,指居帝位;今义,南方。C项,鼓噪:古义,擂鼓和呐喊;今义,喧嚷。D项,扰乱:古义,均为形容词,都是“混乱

60、 ”的意思;今义:动词, “搅乱,使混乱或不安”的意思。3本题考查言虚词的用法,也有四句话出自中学语文课本,根据文意,B 项中的两个“于 ”都是介词,但意义不相同, 前一个解释为“向”, 后一个解释为“表被动,可释为被 ”,是正确的选项。其余三个虚词的意思是:表目的的连词,表相承的副词,表相承的连词。 4 本题考查文句的翻译。B项中的 “他”,根据前后文,不作代词用,应为形容词,解释为 “别的,另外的 ”。本题答案应选B项。 5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应将句子放回原文中去分析。句不是写田单,、皆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句写田单战术高明,句写战斗的结局。据此,本题答案应选C项。 6 本题是

61、对整体文义的综合考查,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把握文义,鉴别比较,切忌胡乱揣测。本题答案应选C 项, C 项中“打入敌军内部以作内应”的内容,文中并未提及,属于随意添加。【译文】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旁支亲属,在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不被人们赏识。到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攻下。燕将领兵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东围攻即墨, 守卫即墨的长宫开城和燕军交战,战败阵亡。 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 立田单作将军, 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 燕昭

62、王去世, 惠王登位。 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王已经死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 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别的将帅到来, 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 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又让人散布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祖宗坟墓,凌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高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

63、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人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金钱,得到上千镒, 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 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干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衣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子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大为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 所触及的人尽都死伤。五千士兵趁这阵势衔枚冲杀。城里的士兵大声警警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喊

64、杀声惊天动地。燕军大为警骇,败溃逃跑。齐军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溃散逃命,齐专竺芝追击,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齐国的七十多盖城邑都又回到齐国方面来了。(五)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墓,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避

65、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 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66、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0XX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试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为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2、

6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既出塞,出东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3、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 “解鞍”、 “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 (李)广”。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 “遂引刀自刭”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广对待部下

68、“宽缓不苛”的一组是()解鞍,令士皆纵马卧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专以射为戏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69、。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这道题挑选了4 个包含有较为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词语,同时也给出它们的释义的正与误。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之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却为正确答案。 A项中的“

70、竟死” ,难点在“竟”字。 “竟”有“完毕” 、 “从头到尾” 、 “终究”、 “竟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等多个义项,从上下文的文意看,只有“从头到尾”与“竟然”能够沾上边儿。从这两个义项中选择,“竟然”表示语意的转折,显然不符合文意,因此这里根本无从谈到死或不死。再看“从头到尾”这一义项,“竟死”表示一直到死,犹如“竟日”表示从早到晚一样,与上下文文章十分切合。因而“竟然因此而死”是错误解释。B 项中的“将兵” ,试题将它解释为并列短语,但在文言文中“将兵”也可理解为动宾短语,意

71、思是“统领士兵”。这两种解释中“将”字分别为名词与动词用法。联系后文,既说到“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可见是李广对待部下的关爱,当然是李广领兵的的情况,而不是指李广手下的将领和士兵。试题中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再看C项, “曲折”一词有实指虚指两类用法,实指意为弯曲,弯弯曲曲, 虚指意为错综复杂的情况、事情的曲折经过或复杂而不顺当的情节。 联系前文看, 这是李广迷路以致部队落卫青之后,卫青要向皇帝汇报事情经过时说的,当然不可能是指弯曲的道路,而是指事情的复杂经过。因而C项也是错误的。 只有D 项是正确的。其中的“结发”,是说古代男子从成年时开始束发,所以把初成年、年轻

72、时称为结发。这在中学课本孔誉东南飞中也曾出现:“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这里的结发也是指到了成年。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2、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采用给了四组8 个例句, 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为了降低难度, 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现在需要解答的新问题串连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 个例句中, 除原文外, 其余4 个均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这样做更便于考查考生对于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 “以” 字,从词性来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

73、义上看前者表示领率,后者表示工具,因而两者是不相同的。“今以钟磬置水中”一句,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不仅是传世名篇,而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要求背诵的课文,中学生是十分熟悉的,不会有什么难度。B 项中后一句出自课文陈涉世家,也是司马迁的文章。这组中进行比较的两个“会“字是常用的文言副词,其意义“正好、恰巧”也是常用的义项,两句中的“会”字意义与用法均相同。C项中“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句,出自贾谊的 过秦论,也是中学生十分熟悉的课文。其中“既” 字表示“已经” 、 “之后”是副词“既”的常见用法。而李将军列传中“既出塞,出东道”的“既”字也正是这种用法。可见两句中的“既”字意义用法均相同。D项中

74、的“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一句,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文章流传极广,各种版本的中学课本多选作课文。“事无大小”与阅读材料中的“无老壮皆为垂涕”一句,两个“无”字均表示“无论、不论”的意思,是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说法意义。这两个“无”字也是相同的。根据题目的要求, A项为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之”字的称代作用,也属于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给出四个使用了人称代词“之”的文句, 同时对各句中 “之”的称代内容进行说明,要求选出说明不正确的一项。这种考查形式曾在1992 年的全国试题中使用过,当时是考查指示代词“是”字的指代内容,具有较好的效度。应当说,“之”字与“是

75、”字均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虚词,对它们用法的考查是很有必要的。本题 A项“胡兵终怪之” 的 “之”,称代的是胡兵感到奇怪的现象,正是指前文李广部队“解鞍”、 “士皆纵马卧” ,这些情况迷惑了胡兵, 才使得李广的小部队得以保全而未被消灭。这一说明是正确的。B项“避之数岁”中“之”字,是承着上文“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而来,显而易见,“避之”的“之”正是代李广。这一说明也是正确的。C 项“饮食与士共之”的“之”,称代的应是本句开头的“饮食”一词,“之”字是前文的“饮食”,并非称代更远的“赏赐”。“得赏赐”一句与“饮食”一句,分别讲的是不同的事情,“之”字也无法越过“饮食”而

76、去称代更前面的内容。这一项的说明是错误的。D项“百姓闻之”的“之”到底称代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我们也可以根据后文的“无老壮皆为垂涕”来进行判断,正因为百姓听了李广“引刀自刭”一事, 老壮才为他痛哭。这一项的说明是正确的。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因此C项是正确选项。4、本题着重考查考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种考查形式,实质上同时还要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采用给出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这一

77、常用方式来进行考查。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六个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判断选择。第句“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这是李广的小部队在遭遇匈奴的数千骑马时,极为无奈之下作出的疑兵之计。此时李广的部队如果逃跑的话,必然遭到匈奴的追射,只有让敌人认为自己只是诱敌的疑兵,才能避免被追杀。这本来与“宽缓不苛”是没有联系的,但如果考误认为这两句是让部下休息,则对理解全题有一定的干扰。第句“得赏赐辄分其麾下”,这是说李广廉洁自律,抗敌立功后得到赏赐总是分给他的部下,这当然是“宽缓”的一种典型表现,因而符合题干的要求。第句“专为射为戏” ,这是说李广因为“讷口少言”,不

78、善言辞,而射艺精熟,所以平日十分喜好射艺, 并以此为乐, 常常练习, 这当然与对待部下“宽缓不苛” 无关, 不符合题干的要求。第句“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是承着前文“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而来,讲李广爱兵, 同士兵祸福与共, 这正是对待部下 “宽缓不苛” 的表现, 符合题干的要求。第句“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这一句是李广部队迷失道路,卫青将向皇帝报告,而李广可能受到处罚时, 他为保护部下而将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之后讲的话,当然反映了他 “宽缓不苛”的做法。这一句也符合题干的要求。第句“广军干大夫一军皆哭”,这一句是李广自刭后他的部下的反应,体现了士大夫对他的深切爱戴。尽管这也是他“宽缓不苛

79、”形成的结果,但却不是他对部下 “宽缓不苛” 的具体表现。 这一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理清第六句话的内容,这道题的答案就十分清楚了,正确选项应是,即D项。5、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层级为 C级。本题的题面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这四个切入点是:李广初显功名、李广设计脱险、李广廉洁自律、李广承担过错引刀自刭。 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括与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为了适当降低难度,四个选项中均未涉及对作者在文中的分析概括,仅仅从阅读材料反映的内容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全文,不要出现理解与概括

80、分析上的错误。构拟这类试题中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例如本题D项所拟题面是: “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 面对处罚, 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 “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 原文的表述是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意思是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二者的判别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又是错误的。A、B、C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按照题干的要求,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81、六)斐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角氐 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

82、,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 “斐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及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

83、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款:至,到。鱼龙曼延、角角氐:均为古代杂戏名。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20XX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试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史务:致力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为伯低头让之所

84、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C、咸私哂其矫饰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此人受赂,诚合重诛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A、裴矩自幼而

85、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 “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入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

86、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B、强调“表动则景随” ,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解析】20XX 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由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中的两段文字组成,往年都是一段文字。前四题的题目设计与近几年一样,依照实词理解、虚词辨析、句子理解、 全文概括的顺序,一马平川地推下去。但第 5 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把两段文言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尝试。第 1

87、题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中的120 个实词,但均出于高中新教材( “哂”出自高中第一册新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知识迁移能力。第2 题中中的四个文言虚词都是考纲所要求的18 个文言虚词之内的“熟面孔” ,以“因”高考曾考过多次,但今年仍然还考,造成了文言文命题的一大败笔。其实文言虚词的考查应该换换面孔,比如“其”“则”等虚词也可以考一考。第2 题四个选项中都涉及到高中课文中的语句,指导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应充分重视课本的阅读。第 3、4 题都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重点考查信息的筛选、提取、概括与分析。值得一说的是第5 题,要求考生结合

88、旧唐书裴矩传分析司马光一段话的观点。完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对司马光的了解,而他主编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给君王作辅证,理应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与刘日句写旧唐书站在裴矩的角度不同,司马光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 则忠化为佞; 君乐闻直言, 则佞化为忠” ,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他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景随)。可惜这一届考生没有读过赤壁之战,否则就会知道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完成这道题就会容易些。这道新颖别致的考题,既符合考纲要求,又符合考查综合能力的方向。在认识与分析古代人物形象方面,扩展了考生理解人物的视野

89、,即人物形象应有所变化,是发展的, 而不像往年的人物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这种新视野依赖于不同典籍的阅读;因为同一种典籍对一个人的评价一般是一致的,而两部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的评价,则可能不同甚至相反。这道题给语文教师一个新的提示:今后文言文中的人物将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丰满,富于变化,应该指导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人或事。三、课内巩固(一)申屠嘉罚邓通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帝元年,举故吏士二千石从高皇帝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户。张苍已为丞相,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

90、,日:“ 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宴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日:“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 ”上日:“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查垫丝堡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日:“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

91、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日:“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 ”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日:“此吾弄臣,君释之。 ”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日:“丞相几杀臣。” (史记) 【注】蹶张:用脚踏强弓,使张开。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汝第往只管 B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估计 c文帝尝宴饮通家宴请 D君释之释放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B、不来,且斩通成以其小,劣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C 、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 D、至于朝廷之

92、礼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舞幽壑之潜蛟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食邑二十四人封地 B门不受私谒私人馈赠 c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武士 D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自若 4 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白话文(1)举故吏士二干石从高皇帝者 (2)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申屠嘉严肃“朝廷之礼 ”的一项是 ( ) 申屠嘉食邑五百户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申屠嘉是一位从普通士兵逐步提拔上来的丞相,他为人廉洁正直,对皇帝的

93、宠臣也一视同仁。 B申屠嘉认为邓通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斩首。 C邓通是皇帝的宠臣。皇帝不仅给他许多赏赐,还曾在他家举行宴会。 D文帝最后派使臣召回邓通,并感谢申屠嘉。说他只想戏弄一下邓通,让申屠嘉把邓通给放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二)参代何为汉相参代何为汉相国, 举事无所变更, 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 来者皆欲有言。 至者, 参辄饮以醇酒, 间之, 欲有所言, 复饮

94、之, 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窗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 岂少朕与 ?”乃谓富日: “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日: 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窗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窗二百,日:“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日:“与窗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 “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 日:“陛下观

95、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日:“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 参等守职, 遵而勿失, 不亦可乎 ?”惠帝日: “善。君休矣 ! ” ( 史记 )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者,参辄饮以醇酒喝 B岂少朕与轻视 c从吏幸相国召按之追查 D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通“促”,赶快 2 下列旬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遵萧何约束 B吏之言文深刻 C帝富于春秋 D今陛下垂拱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辄饮以醇酒 B、乃反取酒张坐饮但以刘日薄西山今其智乃不能及 C、间之

96、,欲有所言 D、然无言吾告若也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4 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白话文(1)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2)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参接替萧何做了丞相以后,继续推行萧何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选拔了一批忠厚、老实的人,担任丞相吏,这一做法遭到了卿大夫的抵制。B曹参为保丞相府太平,常常替下级官吏遮掩错误,为保护在吏。舍醉酒歌呼的官吏,竟自己饮酒纵歌,以堵住众人的议论。c曹参为人刚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惠帝对此也非常生气,最后不得不罢免他的相位。D曹参主张清

97、静无为,整日饮酒纵歌,无所事事,这一做法开始时曾遭到众人的担忧和不满,但最终赢得了惠帝的认同和赞可。6综观全文,太史公( 司马迁 ) 对曹参 “不事事 ”的评价应是 ( ) A 褒多于贬B 有褒无贬 C 贬多于褒 D 褒贬各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三)卜式为国捐资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弟者数矣。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官乎 ?”式

98、日: “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日: “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式日: “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 使者日: “苟,子何欲 ?”式日:“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 弘日: “此非人情。 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 ”上不报。 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日:“是固前欲输其家财半助边。 ”乃赐式外徭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

99、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 汉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邑人贫者贷之借贷 B使者以闻知道 C故尊显以风百姓同“讽” ,劝告 D无以尽赡供给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田畜为事种田畜牧 B式何故见冤蒙受冤屈 C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为国捐躯 D县宫费众,仓府空地方官吏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田宅财物尽与弟 B、而弟尽破其产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C、是时富豪皆争匿财 D、故尊显以风百姓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谨拜表以闻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式脱身出卜式就离开

100、家外出 B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当时汉朝一方派遣数位将领攻打匈奴 C上以语丞相弘皇帝把这个话告诉给丞相弘 D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河南上报帮助贫民的富人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卜式为国捐资言行和思想的一组是 ( ) 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邑人贫者贷之有财者宜输之式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式辄复分弟者数矣式又尽复与官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 A卜式为照顾弱小的弟弟,主动放弃田宅资产,上山牧羊,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出了一条畜牧发家致

101、富的道路。B卜式一心为国,希望拿出一半的家产来资助边防,但却遭到了丞相等人的误解。C卜式为人忠厚,帮助别人,大到国家,小至个人,不计回报,不计虚名,不为官,不言事。D卜式的这种捐资为国的行为最终感动了皇帝,被看作是自始至终的长者,百姓学习的榜样。(四)赵广汉精于吏职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责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102、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日:“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 或时解脱。 ”二人惊愕, 又素闻广汉名, 即开户出, 下堂叩头。 广汉跪谢日:“幸全活郎,甚厚! ”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 “死无所恨 ! ” ( 汉书 ) 1 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性精于吏职精明 B坐语未讫完毕 C此宿卫臣也有经验的 D死无所恨遗憾 2 下旬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尤善为钩距归纳总结 B阊里轻侠行动轻捷的侠士 C穷里空舍偏僻的

103、里巷 D铢两之奸巨额贿赂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此宿卫臣 也不足为外人道也C、豫 为调官,给敛葬具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D、尤善为钩钜,以得事情木欣欣 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4下列对文中自“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到结尾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汉洞察其奸,且威望极高,因此劫持人质的数人释质束手,捕治具服。B广汉威望极高,且言而有信,因此劫持宿卫臣的盗贼束手认罪,死无所恨。c广汉明察秋毫,且威望极高,因此劫持郎官的盗贼束手认罪,死无所恨。D广汉威望极高,且善待罪犯,因此劫持郎官的数人释质束手,

104、死无所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赵广汉“精于吏职”有关的一组是( ) 广汉为人强力尤菩为钩距,以得事情参伍其贾,以类相推幸全活郎,甚厚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ABC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 A赵广汉为人强力,精于吏职,善于侦破复杂案件;执法时以情为先,可见他崇尚人治。B赵广汉重视调查研究,体恤民情;执法时恩威并施,取悦朝廷,讨好百姓,推行愚民政策。C赵广汉勤于政务,重视调查比较,明察下情,执法不苟,善于以情理攻

105、心,可谓精于吏治。D赵广汉勤劳清廉,除刁民,惩贪官,雷厉风行,执法时晓之以理,提倡儒家仁爱之道。(五)翁归贤将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 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 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日:“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日:“何伤 ?”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竞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

106、,徒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日:“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东海大豪郯 许仲孙, 为奸猾, 乱吏治, 郡中苦之。 二千石欲捕者, 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翁归为政虽任刑,其在公卿之间清洁自守,语不及私,然温良谦退,甚得名誉于朝廷。视事数岁,元康四年病卒,家无余财,天子贤之。( 汉书 ) 【注】 郯:县名。 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

107、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执掌 B行县至平阳巡查 C所举应法,得其罪辜罪责 D又不可干以私干预 2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为狱小吏,晓习文法文章法则 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查办事情 C过辞廷尉于定国拜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D视事数岁官吏到职处理事务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狱小吏如姬为公子泣 B、有文者东,有武者西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自以能不及翁归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D、甚得誉于朝廷得双石于

108、潭上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翁归清廉从不接受馈赠,市面上许多商人都畏惧他 B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我尹翁归既有文又有武,希望能为我独设一类 C除补卒吏,便从归府免去他县里卒吏的职位,带他一道回太守府 D不敢见其邑人不敢让他的同乡人的孩子出来拜见翁归5下列句子,表明翁归是一名贤将的一项是 ( ) 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甚得誉于朝廷 A B C D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尹翁归,通晓法律,剑术高明,担任市吏,不收受贿赂,凭自己的懔然正气震住在市

109、面斗殴闹事的权贵霍光的家臣和奴仆。B尹翁归胆大自信,抓住太守田延年来县巡视的机会,不具一格举荐自己,虽遭到一些人的议论,但却赢得了太守田延年的信任,并因此获得了重用。C尹翁归办案认真负责,每事都能追根究底,弄清来龙去脉, 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置,虽得罪了一些人,但也赢得了朝廷和不少官吏的敬重,因此不断得到升迁。D尹翁归虽然办事公正,为人清廉不贪,但是他好武尚刑,斩杀许仲孙,并抛尸于市,全市震怖,尚不能算是一名贤将。(六)宋弘为国选才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

110、燕,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 谭至, 不与席而让之日:“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 非忠正者也。 能自改邪 ?将令相举以法乎 ?”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臣,帝使谭鼓琴, 谭见弘, 失其常度。 帝怪而问之。 弘乃离席免冠谢日:“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 后汉

111、书 ) 【注】洽闻:见多识广。燕:通“宴”。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能以忠正导主教育,引导 B将令相举以法乎检举 C谭见弘,失其常度气质 D不与席而让之日责备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B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 C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 D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敢以烦执事 A 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 C 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4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

112、白话文(1)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2) 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宋弘正直、关心国家的一组是 ( ) 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谭见弘,失其常度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帝改容谢,使反服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弘在光武帝登基后即被征召为太中大夫,为官清廉,广受赞誉。 B宋弘拉拢士人,推荐桓谭做议郎的官职,后又因与之不和,上书光武帝罢免了他。 C桓谭做议郎后,弹奏的尽是靡靡之音,败坏正统音乐。 D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宋弘能直言进谏,并敢于提拔正直、忠诚的官员

113、,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七)董宣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诸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日:“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 ”时同刑九

114、人, 次应及宣, 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 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 愿杀臣活岑。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 令青州勿案岑罪。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划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 帝日: 欲何言 ?”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 强使顿之, 宣两手据地, 终不肯俯。 主日: “文

115、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 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悚。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 (后汉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置尸舍内,以塞其咎罪过,过失 B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拷问 C大言数主之失列举 D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依次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虑交通海贼勾结 B在狱,晨夜讽诵诵读 C后特征为洛阳令特意征召 D陛下圣德中兴内心高兴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因敕强项令出宣悉以班诸吏宣以丹前

116、附王莽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宣坐征诣廷尉董宣因为( 这件事 ) ,被传到廷尉那里( 受审 ) B使宣叩头谢主让董宣向皇上叩头谢恩 C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因死罪而躲藏、逃亡,官吏不敢上门 D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当初被司徒侯霸征辟,因门第高被举荐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董宣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 ) 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驻车叩马,以刀划地,大言数主之失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A B

117、C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宣为人刚直,蔑视权贵,因为打击豪强,遭到了贬谪。 B皇帝听了董宣拦车杀奴之事后,大怒,想杀董宣,袒护女儿。 C董宣面对盛怒的皇帝,以死直谏,最终感动了皇帝,赢得了皇帝的赞誉和褒奖。 D文章叙事简明,剪裁得当,尤其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来描述具体细节,使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八)张俭亡命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

118、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日:“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日: “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 党事解, 乃还乡里。 大将军、 三公并辟, 又举敦朴, 公车特征, 起家拜少府,皆不

119、就。 献帝初, 百姓饥荒, 而俭资计差温 ,乃倾竭财产, 与邑里共之, 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闺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 (后汉书 ) 【注】刊章:在诏令上删去告密人的姓名。差温:比较宽裕。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残暴百姓,所为不轨合法 B俭举劾览及其母罪举报 C明延今日载其半矣分享 D伏重诛者以十数通“服”,屈服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谢病不起推托有病 B望门投止慌忙逃跑 C笃因缘送俭出塞有缘 D起家拜少府起用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笃虽好义,明廷今

120、日载其半矣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B、钦叹息而去吾尝终日而思矣 C、乃倾竭财产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D、赖其存者以百数忽魂悸以魄动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刺史非其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因为刺史不是与职位相称的人 B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侯览截留了张俭上递的奏章,使他的建议不能上达到皇帝那里 C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没有不看重自己的名声和品行的,都不惜破家灭族来保护他 D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于是闭门隐去,不再参与政事 5 下列句子,直接表现张俭不畏权贵

121、、坚持自己做人原则的一项是 ( ) 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俭举劾侯览及其母罪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A B C D 6 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俭为人梗直,不愿接受与职位不相称的人举荐,做官后,敢于向权贵挑战,揭发他们的罪状,因此受到众人的敬重。B张俭在得罪权贵后,受到追捕,在他出逃在外时,许多人因此受到诛连,他不能及时站出来承担一切,他其实是一个懦夫。C李笃为了自己个人名声,不惜破家灭族,感动了闻风前来捉拿张俭的县令毛钦,侥幸放走了张俭,其行同样令人敬佩。D张俭因党事受到追杀,侥

122、幸留下一条命后,变得胆小怕事,不愿出来做官,不敢与心生异志的曹操作斗争,一味破财消灾,令人同情。(九)严光拒仕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 “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缫,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日:“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日:“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车驾即日聿其馆

123、。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日:“咄咄子陵 ! 不可相助为理邪 ?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日: “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帝日:“子陵,我竞不能下汝邪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日: “朕何如昔时 ?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 后汉书 ) 1下列句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区区欲即诣造到,往 B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屈尊 C何至相迫乎窘迫 D除为谏议大夫授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12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A阿谀顺旨要领绝性命 B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品德高尚 C论道旧故,相对累日讲述道理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特别征召3下列句申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 B、使人因谓光日良久,乃张目纛视因共雇卧 C、迫于典司 D、与光武同游学舍于北军南徒侯霸与光素旧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乃令以物色访之于是派人带着财物美女到处去寻访他 B 不可相助为理邪不能帮助我治理天下吗 C我竟不能下汝邪我终究不能低声下气地

125、求你吧 D陛下差增于往陛下的差错比以往略微多了些 5 下列句子,都能表现严光狂傲不羁、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 )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 备安车玄缥,遣使聘之车驾幸其馆,光卧不起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除为谏议大夫,不屈 A B C D 6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光武帝称帝后,严光却改名更姓,隐居湖畔,后虽勉强来到京师,仍然是狂傲如故。B侯霸是严光的旧交,想邀请他来家中叙谈,严光不去,只捎个口信提醒侯霸,一味阿谀奉承皇帝的旨意,就会走上绝路。C对光武帝亲自来访,严光“卧不起”“眠不应”并且“以足加帝腹上”,表现出对皇帝权势的藐视

126、。D严光坚辞高官不受,始终过着归隐躬耕的生活,后人把他曾经垂钓的地方起名叫严陵濑。(十)虞诩计安凉州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每冬月上其状,恒流涕随之。尝称日:“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吾决狱六十年矣,虽不及于公, 其庶几乎 ! 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邪 ?”故字诩日升卿。诩年十二, 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日:“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每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日:“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

127、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 ”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日:“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先帝开拓土宇, 劬劳 后定, 而今惮小费, 举而弃之。 凉州既弃, 即以三辅为塞; 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 此不可之甚者也。谚日: 关西出将, 关东出相。 观其习兵壮勇, 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必生异志。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虽贲、盲为卒,太公

128、为将,犹恐不足当御,弃之非计。”修日: “ 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诩日: “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诚宜令四府九卿, 各辟彼州数人, 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 答其功勤, 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修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 后汉书 ) 【注】 阕:停止,终了。劬劳:劳苦,劳累。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决狱六十年矣案件 B辟太尉李修府征召 C以军役方费,事不相瞻观看 D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合适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务存宽恕同情关爱 B残破并、凉摧伤破坏 c先帝开拓土宇开辟扩张 D

129、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功绩辛劳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B、乃会公卿集议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今羌胡 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虽然比不上于公,但也差不多啊 B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毁了一件补另一件,还能有一件完好的 C微子之言,其败国事如果不是你的一番话,几乎坏了国家的大事 D修善其言李修认为虞诩的话很友善 5 下列句子,全部表明虞诩反对放弃凉州理由的一项是 ( ) 窃闻

130、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患者,以凉州在后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必生异志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 A B C D 6 下列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虞诩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为了孝顺和奉养祖母,他辞谢了陈国国相想让他做属吏的要求,直到祖母去世后,他才接受太尉李修的征召,被任命为郎中。 B虞诩是一个不畏权势、有胆有谋、敢

131、于主持正义的官员形象,在东汉中期打击宦官势力、惩治不法官吏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本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在汉永初四年,时值羌族叛乱,大将军邓骘主张放弃凉州,而当时地位低下的虞诩则有力地反驳了这种错误主张, 使朝廷采取了他的正确意见,确保了凉州的安全。D这篇选文主要表现了虞诩在平定羌族叛乱时的深谋远虑,以大段言辞展现了他的睿智、远见及顾全大局的气概。四、课外提高(一)张堪不贪张堪,南阳宛人也。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日 “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 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

132、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日:“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

133、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后汉书 ) 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受业长安,志美行厉通“ 勉”,勉励 B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拜访 C赏罚必信诚信 D其仁以惠下施恩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受业长安,志美行厉从师学习 B见堪 志操,常嘉焉志向,操守 C使送 委输缣帛转运 D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依照规定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B、见

134、堪志操,常嘉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是余有叹焉 C、成都既拔 D、郡界以静君既为府吏汝殁以六月二日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匈奴曾带领上万名骑兵入侵渔阳。 B劝民耕种,以致殷富劝谕百姓耕种,因此使郡中富裕起来 C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询问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前后守令任职的情况。 D卷握之物,足富十世他掌握的财物,足可使十代成为巨富 5 下列句子,全部表现张堪不贪品质的一项是 ( ) 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兵七干匹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深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A B C D

135、6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张堪从小就养成清廉不贪的品格,曾把先父留下的百万家财送给兄长的儿子。 B张堪先是帮助吴汉打败公孙述,后又在孤奴开垦荒地,指导那里的百姓致富,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才能。 C张堪面对足以使自己十代成为巨富的财产,秋毫不动心,如数上交朝廷,受到百姓、官吏的称赞。 D张堪不贪慕钱财,不以权谋私,并能想办法帮助百姓致富,令人可敬,但其个人结局却颇为凄苦,让人同情。(二)李章惩豪李章,字第公,河内怀人也。五世二千石。章习严氏春秋,经明教授,历州郡吏。光武为大司马,平定河北,召章置东曹属,数从征伐。光武即位,拜阳平令。时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

136、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民所害。章到,乃设飨会,而延谒纲。纲带文剑,被羽衣,从士百余人来到。章与对宴饮,有顷,手剑斩纲,伏兵亦悉杀其从者,因驰诣坞壁,掩击破之,吏人遂安。迁千乘太守,坐诛斩盗贼过滥,征下狱免。岁中拜侍御史,出为琅邪太守。时北海安丘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而据营陵城。章闻,即发兵千人,驰往击之。掾史止章日: “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 ”章按剑怒: “逆虏无状, 囚劫郡守, 此何可忍 !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遂引兵安丘城下,募勇敢烧城门,与长思战,斩之,获三百余级,得牛马五百余头而还。兴归郡,以状上帝,悉以所得班劳吏士。后坐度人田不实征,以章有功,但司寇论。月余

137、免刑归。复征,会病卒。( 后汉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召章置东曹属安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B坐诛斩盗贼过滥治罪 C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遗憾 D后坐度人田不实征丈量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数从征伐复 征,会病卒从士百余人来到伏兵亦悉杀其从者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相同 C与不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因驰诣坞壁 B、若坐讨贼而死我欲因之梦吴越以三

138、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C、兴归郡,以状上闻 D、但司寇论以啮人,完御之者但微颔之 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明教授,历州郡吏通习经典,教授学生,曾做过州郡的吏员。 B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清河大姓赵纲甚至在坞壁起兵谋反。 C二干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做二干石官的不能走出郡界,军队不能擅自出动。 D悉以所得班劳吏 ( 光武帝命令 ) 把所得的财物全部分发慰劳给有功的官吏士兵。 5 下列句子,全部表现李章惩处豪强态度坚决、行为果断的一项是( ) 召章置东曹属,数从征伐章与对饮,有顷,手剑斩纲因驰诣坞壁,掩击破之章闻,即发兵干人,驰往击之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悉以所得

139、班劳吏士 A B C D 6 下列表述,和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李章深受光武帝的信任与器重,早在他任大司农时,就曾跟随光武帝一起,平定河北,征伐盗贼。 B李章面对强敌,巧设飨食,不动声色,斩强盗之首头颅于地,突出表现了一个将领的大智大勇。 C李章不为陈规所限,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要牟兵攻打随意囚禁太守的地方豪强的做法得到了光武帝的肯定。 D李章屡次征伐盗贼,建立奇功,保护了地方百姓和地方官员生命,但他有时斩杀盗贼过于随便,也因此受到朝廷的批评和弹劾。(三)孔奋力行清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46 页精

140、心整理欢迎下载孔奋,字君鱼, 扶风茂陵人。 曾祖霸, 元帝时为侍中。 奋少从刘歆受 春秋左氏传 ,歆称之, 谓门人日: “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 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至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 而奋力行清洁, 为众所笑, 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 徒益苦辛耳。 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既平,河西

141、守令成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竞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日:“孔君清廉佳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后汉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已从君鱼受道矣接受( 教育 ) B窦融请奋署议曹掾代理,暂任 C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日交互 D士多不修节操修:美好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 B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C躬率妻子 D而奋力行清洁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姑臧称为富邑 B、不以官属礼之勤

142、而无所,必有悖心以金笼进上 C 、而奋力行清洁,为众所笑。 D、常迎于大门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既而得其尸于井 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孔奋小时候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 B市日四合集市每天有四次集会 C徒益苦辛耳只是白白地辛苦罢了 D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孔奋坚定自己的操守,治理辖区以仁慈公平为贵 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奋清正廉洁的一组是( ) 躬率妻子,同甘菜茹不以官属礼之单车就路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常受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奋是刘歆的学生,但刘歆却对他的弟子说他已经从

143、孔奋那儿学到了道理。 B孔奋治理姑臧非常得法,那儿的百姓生活从此变得安定而富足,而孔奋自己在职期间的财产却没有什么增加。 C孔奋的清廉受到当时许多做官人的嘲笑,只有太守梁统非常敬重他,还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母亲认识。 D孔奋离开姑臧时单车上路:百姓们感谢孔奋的恩泽,捐送了许多物品给他,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他却什么都没拿。(四)高柔断案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盈连至州府, 称冤自讼, 莫有省者。 乃辞诣廷尉。 柔问日: “汝何以知夫不亡?” 盈垂

144、泣对曰: “ 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家室者也。”柔重问曰: “汝夫不与人有怨仇乎?”对日: “ 夫良善,与人无仇。”又日: “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 ?”对日: “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言次,曰:“汝曾举人钱不 ?”子文日: “自以单贫,初不敢举人钱物也。”柔察子文色动,遂日:“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柔日:“ 汝已杀礼,便宜旱服。” 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埋藏处所。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挖掘,即得其尸。诏书复盈母子为平民,班文天下,以礼为戒。( 三国志 ) 1下列句中加

145、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逃跑 B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侍奉 C称冤自讼,莫有省者知道 D班文天下颁布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称冤自讼,莫有省者为自己辩白 B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孤单 C具首杀礼本末全面交代 ( 罪行 ) D汝已杀礼,便宜早服应该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乃辞诣廷尉承子文辞往挖掘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 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收他的妻子盈和家中的男女

146、仆人为官府的奴婢 B汝曾举人钱不? 你是不是曾经拿过别人的钱? C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当时子文正好因一件小事被关进监狱里 D柔察子文色动高柔观察到子文有悔改之意 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高柔断案高明的一组是( ) 又日:“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诏书复盈母子为平民,班文天下,以礼为戒柔察子文色动,遂日:“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挖掘,即得其尸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A高

147、柔断案手段高明,开始故意不受理礼妻的诉讼,静观礼妻的反应。 B窦礼少年丧父,对母亲尽心侍奉。 C窦礼之妻去州府申冤,但没有人查问此案。D焦子文见高柔来狱中,知事已败,不敢再有隐瞒。(五)蒋琬得诸葛亮器重蒋琬字公琰, 零陵湘乡人也, 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 流血滂沱, 意甚恶之, 呼问占梦赵直, 直日: “夫见血者, 事分明

148、也。 牛角及鼻,公 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日: “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往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日:“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 ) 【注】 “ 殄”:通 “腆 ”,丰厚,美好。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奄至广都

149、突然 B 琬见推之后推崇,称赞 C 思惟背亲舍德思,想 D 密表后主日秘密,暗中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B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C又使远近不解其义 D后事宜以付琬3下列旬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以资政殿学士行 B、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4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白话文(1)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2)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

150、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原因的一组是 ( ) 非百里之才也君位必当至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8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不以修饰为先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备出游暗访至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要给他定罪,后经诸葛亮求情,才免去罪名。 B蒋琬曾请赵直占梦,赵直胡乱欺骗他有大吉之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既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主要是因为他“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

151、(六)曹摅明断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 姑以其年少, 劝令改适, 妇守节不移。 姑愍之, 密自杀, 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 寡妇不胜苦楚, 乃自诬。 狱当决, 适值摅到, 摅知其有冤, 更加辩究, 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日:“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 ?”众囚皆涕泣日:“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史固争,咸谓不可。摅日:“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一县叹服, 号为“圣君”。 入为尚书郎。 仁惠明断, 百姓怀之。

152、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成谓不然。摅日:“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 晋书 ) 【注】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学,善属文撰著 B姑愍之,密自杀哀怜 C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思念,想念 D必是门士以燎寒耳燃烧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时天大雨雪 B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c新岁人情所重 D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 B、自为诸君任之皆以美于徐公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C、众官咸谓不

153、然 D、至日相率而还杂然相许吾尝终日而思矣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劝她改变主张,回娘家去,她恪守妇道不愿回去 B若得暂归,死无恨也如果能回去,哪怕时间很短,那么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C卿等不幸,致此非所你们到这不是人杲的地方,没有什么可指望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9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D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打开监狱放他们出去,让他们第二天回来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间接体现曹摅明断曲直是非的一组是 ( ) 太尉王衍见而器之 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 时称

154、其明 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一县叹服,号为“圣君 ” 摅使收门士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韵一项是 ( ) A曹摅年少时孝顺好学,很早就展露为官才华,于是太尉王衍让他担任临淄令。 B曹摅将牢中死囚放回家过年,手下人都说不可以。结果囚徒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没有人负约。 c临淄县有位寡妇,照顾婆婆非常周到,但丈夫的亲属对她有看法,于是在婆婆自杀后 “告妇杀姑 ”。 D曹摅刚刚担任尚书郎时就非常仁慈贤明,自上而下的人都很服他。(七)平吴功臣羊祜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以清德闻。( 晋武 ) 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

155、甚得江汉之心。与昊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而颇以畋鱼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柴当营门日:“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菜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人有略吴二儿为俘

156、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年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日:“此羊太傅之功也。”( 晋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设庠序学校 B与吴人开布大倍信用 C克日方战约定 D而颇以畋鱼废政打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B在军常轻裘缓

157、带 C晏弱城东阳而菜子服 D世吏二干石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与吴人开布大信 B、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0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每与吴人交兵而颇以畋鱼废政、乃增修德信 D、祜改容谢之乃举杜预自代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绥怀远近安抚关怀远近的百姓 B降者欲去皆听之投降的士卒想离开的都听从羊祜的意见 C收膏腴之地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颂扬他们为国尽忠的气节并厚葬他们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

158、表现羊祜有平吴之功的一组是 ( ) 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帝执爵流涕日:“此羊太傅之功也。”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羊祜出身于官宦之家,晋武帝时,派羊祜到荆州管理军事,羊祜在那儿建立了许多功绩。 B羊祜有一次想出营游玩,被军司徐胤拦住。羊祜听取了徐胤的意见,以后就很少出营了。 C羊祜用武力进据险要,夺吴之资,斩杀来犯吴将,最终使吴地百姓臣服,平定了吴国。 D羊祜注意增修德信,不搞偷袭,厚敛吴国阵亡将士等等。这些都为消灭吴国奠定了基础。(八)坚持原则的郭翻郭翻,字长翔

159、,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由是士庶咸敬贵焉。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翻日: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 ”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就大船。翻日: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尝

160、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日:“尔向不取,我岂能得 ! 路人日: “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 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卒于家。 (晋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征召 B 有认之者,悉推与之辞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1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C 躬往造翻,欲强起之到,往 D 翻于是不逆其意迎合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使

161、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由是士庶咸敬贵焉翼又以其船小狭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焉”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焉”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焉”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焉”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于临川,不交世事世务,尘俗之事 B 经年无主,然后乃作历经一年 C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写文章 D 此固野人之舟也平民百姓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安西将军庾翼认为郭翻身为帝舅这样高贵的身份。 B 路人有为取者有一个路人为郭翻把刀从水里打捞上来。 C 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将被天地鬼神责备。 D 其

162、廉不受惠他廉洁不受人恩惠。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翻坚持做人原则的一组是( ) 先立表题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此固野人之舟也复沉刀于水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翻年轻时就有志气,推辞了州郡的征召和贤良的举荐,后来被征召为公车博士,也没有去就职。 B郭翻将自己种的稻子送与耕地的主人并用自己的车送病人回家,这些行为使得做官的人和老百姓们都非常敬重他。 C当庾亮想起用郭翻时,郭翻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是有缺陷的,人为的强制是没有用的,故而他不想做官。 D郭翻把被打捞上来的刀又一次沉入水底是为了表明自己“廉而不受惠 ”。(九)范云识具范云,

163、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日“公辅才也 ”。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 ( 竞陵王萧 ) 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日:“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 ”子良对日: “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 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日:“ 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 “此刈甚快。 ”云曰: “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64、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2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之宴逸也。 ”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日:“不谓今日复见谠言。 ”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 ,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武帝九锡 之出,云忽中疾, 居二日半, 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日: “ 缓之一

165、月 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 云日: “朝闻夕死,而况二年。 ”文伯乃下火而壮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 (南史 ) 【注】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壮:中医艾灸。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候叔明见之等候 B 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辅佐 C 家事必先谘而后行询问 D 性颇激厉,少威重缺少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时人每疑其宿构抄袭 B 云之事臣,动相箴谏劝告,规诫 C 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文书 D 有所是非,形于造次轻率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

166、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知稼穑之艰难 B、朝闻夕死,而况二年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士不敢弓而报怨 C、缓之一月乃复 D、重衣以覆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以乱易整,不武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郡殷琰名知人陈郡殷琰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人 B谏书存者百有余纸现在他还存有谏书百余封 C侍中萧缅先不相识侍中萧缅先前与他互不相识 D士或以此少之有的人因此瞧不起他5下列句子,全部说明范云有识具的一项是 ( )菩属文,下笔辄成不意范云乃尔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家事必先谘而后行躬自营哈,招复如礼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A B C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167、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3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武帝误以为范云是一位阿谀奉承之辈,准备流放他,后来听说他在辅助子良时,经常规劝子良,陈说朝政得失,就改变了主张。 B范云随从文惠太子在东田观看农民收获稻谷时,委婉含蓄地劝告文惠太子不要安于一朝的逸乐,受到太子和侍中萧缅的敬重和赞赏。 c范云敬重寡嫂,家中事总要先听寡嫂的意见再做;关心朋友,朋友去世后,让出新房中的东房代停尸之用,并亲为其发丧,深受世人的赞赏。 D范云担任吏部尚书掌管选举事宜之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每曰文书满案,宾客满门,但是他应对自

168、如,口无阻滞,官府文书,处理如神,当时的人都敬佩他聪敏明鉴。答案三、课堂巩固(一) 1C(设宴 )2B(A,认为。 B,将;而且。c,于是,就。D,助词,的 ) 3 B( 私下来访 ) 4 (1) 推荐原来追随过高皇帝的二千石级的官员。(2) 申屠嘉写了一份文书召邓通到丞相府来。 5 D(句,写申屠嘉受朝廷的封赏;句,写申屠嘉清廉不贪)6 D(谢:致歉。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二) 1A(让喝,招待)2 B(A,古义,规章制度;今义,使不超出规定的范围。B,深奥。C, 古义,年龄;今义, 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D, 古义,垂衣拱手; 今义,不用 )3 B(A,用;因为。 B,竟,反而。

169、C,音节助词;结构助词。D,你,如果 ) 4(1) 选择郡国官吏中那些质朴而不善于文辞的忠厚老实人,立即把他召来任命为丞相史。(2) 陛下看我的才能跟萧何比哪个强。 5 D(A,遭到卿大夫的抵制”错。B,自己“纵酒歌呼”并非为掩盖别人的错误。 C,并未罢免的相位)6 B (三) 1 B(使: 知道 )2 D(朝廷 )3 A(A, 给予;和。B, 却。C, 这。D, 表目的 )4 B(方,正;数,多次,修饰“使”)5 C(句,帮助弱者;句,照顾弟弟;句,谢绝朝廷的馈赠)6 A(“弱小”错 ) (四) 1 A(精通 )2 C(A,反复调查; B,行为不轨之人;D ,细微的行贿)3 C(A,就;却。

170、 B,判断语气;祈使语气。C,替,给。 D,表目的;表并列) 4 B 5D(句,写赵广汉身体健康强壮;句,写赵广汉救了人质时的心情;句,写赵广汉忠于职守,办事认真)6 c(A,“崇尚人治”错;B,“愚民政策”错;D,“勤劳清廉”、“除贪官”、提倡“仁爱之道”等文中均未涉及) (五) 1D(求取 )2 A(法律条文 ) 3 D(A,担任;朝,向。 B,的人;的原因。 C,认为;凭。 D,在,从 )4 C(除,授予官职 )5C(句写勇于举荐自己。句写定国不敢以子相托。句写朝廷的奖誉) 6 D(不能否定翁归的做法) (六) 1 A(劝导 ) 2 D(推举进荐;推动工作,使前进)3 D(于是,就;才。

171、表结果的连词;用 )4 (1) 我推荐你,是因为想要你用道德来辅助国家。(2) 家中并无多少家产,凭借清廉的品行著称。 5 C(句,表示其清廉; 句,讲的是桓谭; 句,讲的是皇帝 ) 6 B( 宋弘推举桓谭是在光武帝向他询问博学多才的人才时,而宋弘后来也并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进谏光武帝,使光武帝不再重用桓谭的)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4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七) 1A(灾祸 )2D(由衰落而重新兴盛) 3A(于是,就。把;因为)4 A(B,主,是公主。 C,藏亡匿死,是把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藏起来。D,举高第,

172、是被推举到高贵的门第)5 C(句,斩杀公孙丹族人的原因;句,一人做事一人当;句,心中坦荡,无愧色)6 B,( 湖阳公主是光武帝的姐姐) (八) 1 D(受到 ( 惩罚 ) 2B(投奔到人家暂时存身) 3B(A,虽然;即使。B ,表修饰。 C,于是;表示并列。D,用;表示并列)4 C(其,他的 )5 C(句写张俭受到迫害,句写张俭帮助百姓度过饥荒)6 A(B,不能否定张俭;c,并非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D ,同B) (九) 1 C(迫,逼迫 )2 C(道,即“论”,讲述的意思)3 D(A,于是;才。B ,趁便;于是。 C,表示被动;在。D,介词,和 ) 4 B(A,物色,形貌。C,下,使屈就。D,

173、差增,略微胖了一些)5 B(句,写光武思念严光;句,写光武与严光关系密切)6 C(对“皇帝权威的藐视”错) (十 ) 1c( 照顾,顾及 ) 2A(宽容原谅 )3 B(A,表示因果关系的结果;表示承接。B,于是,就。 C,连词,那么;副词,已经。D,的原因;用来的)4 D(善,认为是对的 ) 5C(句,表明反对态度。句,对凉州现状的分析。句,阐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 B(本项不是本文所写的内容) 四、课外提高(一) 1 B(到,往 )2 D(分项列出 )3C(A,于是,就;竟。B,代词,代张堪;语气词,也作兼词讲。 C,以后。 D,因而;在。 ) 4 (C,能否,有没有能力) 5B(句,写

174、张堪做的运输工作;句,写张堪帮助百姓致富;句,写光武对张堪的褒奖)6 D (二) 1 B(因为 )2c( 征讨,征召,使从,随从) 3D(A,于是;凭借。 B,表修饰; 表并列。 C,介词, 把;连词, 如果。 D,只,仅) 4B(甚至在县界修筑坞壁)5 C(句,写李章曾随光武出征;句,写光武对李章的褒奖) 6 A(担任大司农的是光武帝) (三) 1 D(使美好 ) 2 B(A,黄河以西;C,妻子儿女; D,清正廉洁 ) 3B(A,表并列;表转折。B,用,拿。 C,表被动;替。D,到;在 )4 B(每天有四次集市)5C(句,写孔奋为官节俭;句,写孔奋受人尊敬)6 B(那里本来就十分富裕) (四

175、) 1C(检查, 察看 )2 D(合乎时宜 )3 D(次序;次序在第二的。讼辞;供词 )4C(A,男女,儿女; B,借过别人的钱;D ,色动,脸色有所改变) 5D(句,破案后对别人的告诫;句,与高柔无关)6 C(A,不受理案件的不是高柔;B,并非自己的母亲1D ,焦子文并没有“见高柔来狱中”,就“知事已败”)(五) 1 B(推究,审问 )2 B(A,古义,醉酒;今义,陶醉。B,供应。 C,古义,远近之人;今义,远和近。D ,古义,以后的事务;今义,丧事) 3A(A,以身份。 B,因为;经由。 C,才;竟。 D,如果;相似) 4(1) 因此你应该向天下人显示你是因功劳而被举2精选学习资料 - -

176、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5 页,共 46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的人是清廉而有声望的。(2) 公琰立志忠雅,他是和我一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1 5 B( 句,赵直的预言; 句, 蒋琬谦让 ) 6 D(A,“暗访”错。 B,“胡乱欺骗”错。C,“百姓不能得到好处”错) (六) 1 C(归向 )2 C(A,古义,下雪;今义,雨和雪。B,古义,查看,查验;今义,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C,人之常情。 D,古义,重新加以;今义,程度副词)3 D(A,因为;认为。 B,替;被。 C,是这样;词尾。D,表示修饰 ) 4B(A,改嫁;

177、C,不幸运; D,约定日期 ) 5 C(句,与题干无关;句,为直接表现)6 B(A,文中未提到“很早就展露为官才华”;C,文中没说亲党对寡妇有看法;D,从“众官咸谓不然”可知,刚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服他) (七) 1 B(信任 ) 2 A(A,为动; B、c、D,都是名作动) 3 B(A,同,跟。 B,用;因为。 C,于是,就。 D,他 )4B(之,指“降卒”自己) 5B(句,任职情况;句,曾荒废政务; 句,帝王的褒奖)6 C(用“武力”文中未提及,使吴民臣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推行绥怀政策 ) (八) 1 D(拒绝 )2 D(因为,认为;代词,语气词) 3 c( 设立标记 ) 4A ( 有帝舅之尊的是庾翼 )5 B( 句,探视祖坟;句,作者的赞叹)6 C(不是庾亮 ) (九) 1A(探望 )2A(事先做好 ) 3 A(A,的,助词。 B,表示递进;表示目的。C,就;竟。 D ,表示目的;用。)4D(A,知,识别。 B,并非“他”,而是“我”。c,相,作代副词。)5 B(句, 写齐武帝对范云的赞赏;句, 写范云尊重寡嫂)6 B(委婉含蓄改为直接)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6 页,共 4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