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30318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电科 10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参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节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平稳性2根据给定值信号的特征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A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B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反馈复合控制系统C 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3系统的传递函数()A与输入信号有关B与输出信号有关 C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D既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也与输入信号有关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A 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超调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超调 C 有超

2、调 D无超调5随动系统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抛物线函数和() A 脉冲函数 B阶跃函数 C斜坡函数 D正弦函数6确定系统闭环根轨迹的充要条件是() A 根轨迹的模方程 B根轨迹的相方程 C 根轨迹增益 D根轨迹方程的阶次7正弦信号作用于线性系统所产生的频率响应是() A 输出响应的稳态分量 B输出响应的暂态分量 C 输出响应的零输入分量 D输出响应的零状态分量8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A 60(dB/dec) B 40(dB/dec) C 20(dB/dec) D0( dB/de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3、第 1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9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3)1 (10j,则其频率特性相位移()=180 时,对应频率为() A 10( rad/s) B3(rad/s) C3(rad/s) D 1(rad/s)10. 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截止频率c与校正后的截止频率c的关系, 通常是()Ac = c Bc cCc Z1P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A ( , P2, Z1,P1 B2, pC,1pD Z1, P116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n保持不变时,() A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越大B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越小 C阻尼比越大,

4、系统调节时间ts 不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D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 不定17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为() A 180 B0 C 90 D+9018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 A 40(dB/dec) B 20(dB/dec) C 0(dB/dec) D+20(dB/dec)19从 0 变化到 + 时,一阶不稳定环节频率特性的幅相特性极坐标图为() A 半圆 B椭圆C圆 D双曲线20惯性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在()之间。 A 0和 90 B0

5、和 90 C 0和 180 D 0和 18021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TSSK,若要求带宽增加a 倍,相位裕量保持不变,则K 应变为() A K/3a B K/a CaK D 2ak22. 已知离散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 所示,则其输出采样信号的Z 变换的表达式C(z)为()A)(1)()(ZGHZRZG B。)()(1)(ZHZGZGR C)()(1)()G(ZZHZGZR D )(1)(ZGHZGR23. 某单位反馈采样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G(Z) =)e-1)(Z-(Z)e1(TTKZ,则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 ()为()A 0 B C1/K D T/K

6、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4. PI控制器中,积分时间常数iT越小,使系统的()A积分作用越强 B减小振荡 C 过渡过程时间变长 D稳态误差变大25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A脉冲函数 B阶跃函数 C斜坡函数 D正弦函数26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A系统各变量的动态描述 B系统的内部描述C 系统的外部描述 D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描述27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系统。A线性、非线性 B线性非时变 C非线性定常D线性定常28对于一、二阶系统来说,系统

7、特征方程的系数都为正数的系统是稳定的() 。 A 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29根轨迹法是利用()在 S 平面上的分布,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取()的位置。 A 开环零、极点;闭环零点 B开环零、极点;闭环极点 C 闭环零、极点;开环零点 D闭环零、极点;开环极点3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 ( )=() A 0 B90 C 90 D 18031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A 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抗高频干扰能力 D.以上都不是32一阶系统G(S)=1TSK的单位脉冲响应是y (t) = () A K(1eTt /) BtT+TeTt / CTKeTt / DKeTt

8、 /33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 )=3)1(4j, 当 =1 rad/s, 其频率特性幅值M(1)=() A 22 B2 C42 D4234. 滞后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A圆 B下半圆 C 上半圆 D45弧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5. 非线型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输入信号 B初始条件C系统的结构、参数 D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条件36. 将图 1 所示非线性系统化简为非线性部分N 和一个等效的线性部分G(S)相串联的单回路系统,其中图1 的()系

9、统符合G(S)=)(1)()(121SGSGSG.图 1 37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大部分是()A一阶系统 B二阶系统 C低阶系统 D高阶系统38如果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存在峰值,则阻尼比 的值为()A00.707 B 01 C0.707 D 139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 ()A增加 B减小 C不变D不定40系统的瞬态响应的基本特征取决于系统()在 S 复平面上的位置 A 开环零点 B开环极点 C闭环零点 D闭环极点41 从 0 变化到 +时,惯性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为() A 圆 B椭圆 C半圆 D双曲线42给开环传递函数)()(sHsG增加零点,作用是

10、() A 根轨迹向右半S 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差 B 根轨迹向左半S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差 C 根轨迹向右半S 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好 D 根轨迹向左半S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好43利用奈奎斯特图可以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 A 稳态性能 B稳态和动态性能C动态性能 D抗扰性能44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位趋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A 90 B 45 C 45 D9045 为减小单位负反馈系统的稳态误差,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下列方法无效的有 () A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B增加开环

11、系统中积分环节的个数C加入适当的PI 控制器 D改变系统各环节的时间常数46. 若开环传递函数G(S)=)1(TSSK,若要求带宽增加10 倍,相位裕量保持不变,则K、 T 将()AK 扩大 10 倍, T 不变 B K 不变, T 缩小 10 倍C K 扩大 10 倍, T 缩小 10 倍 D K 缩小 10 倍, T 扩大 10 倍47. 描述函数是对非线性特性在()作用下的输出进行谐波线性化处理之后得到的,它是非线性特性的近似描述A正弦信号 B阶跃信号 C脉冲信号 D斜坡信号48. 下列频域性能指标中,反映闭环频域性能指标的是()A谐振峰值Mr B相位裕量 C 增益裕量Kg(或 h) D

12、截止频率c49根据控制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A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B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C 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D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50型开环系统,对数幅频低频渐近线(或其延长线)与轴的交点为()Ak Bk C2k D。vk51已知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1)()(sHsGsGs,则其根轨迹起始于()A)()(sHsG的极点 B)()(sHsG的零点 C)()(1sHsG的极点D)()(1sHsG的零点52欲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一般采用() A 增加附加零点 B增加附加极点 C 同时增加附加零、极点 DA、B

13、、C 均不行而用其它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53 从 0 变化到 +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 半圆 B圆 C椭圆 D双曲线54设有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40)(sssG,若要求相位裕量50, 最为合适的选择是采用() A 滞后校正 B超前校正 C滞后超前校正 D超前滞后校正55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3)1(4)(jjG,当=1rad/s 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 ( 1) = () A42 B24 C2 D2256开环传递函数G(S)的极点向右移动,

14、相当于某些惯性或振荡环节的时间常数() ,使系统稳定性() 。 A 增大,变坏 B减小,变好 C 增大,变好 D减小,变坏57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为() A 90 B90 C0 D18058. 已知离散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 所示, 则其输出采样信号的Z 变换表达式)(C()A)(1)()(ZGHZRZGB)()(1)(ZHZGZGRC)()(1)()(ZHZGZRZG D)(1)(ZGHZGR59. 零阶保持器是采样系统的基本元件之一,其传递函数sesGTsh1)(,由其频率特性可知,它是一个()A高通滤波器 B低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60. 某单位反馈采样系统的开环脉冲

15、传递函数13)(ZZZG,则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v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A0 B C31 D3 61 有一线性系统, 其输入分别为r1(t)和 r2(t)时, 输出分别为y1(t)和 y2(t)。 当输入为 a1r1(t)+a2r2(t)时( a1、a2为常数),输出应为()Aa1y1(t)+y2(t) Ba1y1(t)+a2y2(t) Ca1y1(t)-a2y2(t) Da1y1(t)-a2y2(t)62系统的稳态误差与开环传递函数中哪些因素无关()A 开环增益K B系

16、统的输入C系统各环节的时间常数 D系统的型别63下列关于传递函数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递函数的各项系数与输入信号有关B物理上不同的系统,可具有相同的传递函数 C 初始条件不为零时,传递函数不能反映系统全部特性D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64二阶系统n不变,当01 时,减小,则系统的性能指标() A %增大,Pt增大 B%减小,Pt减小C%增大,Pt减小 D%减小,Pt增大65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 开通路是从一节点出发,沿支路箭头方向通过一些节点到达某一节点的途径 B 支路表示一个信号对另一个信号的函数关系 C 对于给定的系统,信号流图是唯一的D可以通过引一条单位1 的支路,将混合节点变成

17、输入节点66线性系统的频带宽度越宽,则系统的() 。 A 带宽不反映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 B抗干扰能力愈强C响应速度愈快,调节时间愈长 D响应速度愈快,调节时间愈短67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G(S)H(S) = () A 1 B1 C(21)2k(k=0,1,2 ) D(21)k(k=0,1,2, ).68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来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 A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 B开环幅值频率特性 C 开环相角频率特性 D闭环幅相频率特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

18、不学则殆69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在()之间。 A 0和 180 B 0和 180 C 0和 90 D 0和 9070. K 0 时, 0 型系统的奈氏图起始于() 。 A 正虚轴 B 负虚轴 C正实轴 D负实轴71. 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11TSKTS(01),则该装置是() A超前校正装置 B滞后校正装置C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72. 图 1 所示的非线性系统,经过变形和归化可以表示为非线性部分N( x)和一个等效的线性部分 G(s)相串联的单回路系统的典型结构,则其等效的线性部分G( s)为() A)(1)()(11SGSHSG B)()(1

19、)(11SHSGSGCG1(S)1+H(S) D)()(1)()(11SHSGSHSG73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控制系统可分为()A 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B 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C 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74设开环)1)(1()(21TjTjjKjG,当,相频特性趋向于() 。A90 B90 C.180 D27075运算放大器具有的优点是()A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C输入、输出阻抗都高D输入、输出阻抗都低76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速度负反馈,将使系统的平稳性() A 变坏 B变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20、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 不变 D不定77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 稳态误差提供误差值随t 变化的信息B.稳态误差取决于系统的输入类型,与输入位置无关C系统对各类信号的误差符合迭加原理,都可用P、V、a来求D稳态误差系数和稳态误差只有对稳定系统才有意义78某系统开环频率特性G(j)=2)1(2j,当=1 rad/s 时,其频率特性幅值A (1) = () A2 B 2 C1 D1/279 在各种校正方式中, ()是最常见的一种,常加在系统中能量最小的地方。 A 并联校正 B串联校正C局部反馈校正 D前馈校正8

21、0放大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为() A 180 B0 C90 D 9081若开环传递函数G(S)不存在复数极点和零点,则() A 没有出射角和入射角 B有出射角和入射角 C 有出射角无入射角 D无出射角有入射角82. 从 0 变化到 +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83. 超前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为G(j)11TjjT(1,其最大超前相位角m为()Asin-121 B sin-111 Csin-111 Dsin-12184. 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图1 所示 ,它是()A超前校正装置 B滞后校正装置C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22、-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图 1 85输入为阶跃信号时,如果() ,则积分环节的输出信号的上升速度越快。A输入信号的幅度越小,积分时间常数越小B 输入信号的幅度越小,积分时间常数越大C 输入信号的幅度越大,积分时间常数越小D输入信号的幅度越大,积分时间常数越大86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是系统()状态时的闭环特征根。A临界阻尼 B零阻尼 C欠阻尼D过阻尼87关于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稳定性只与自身结构参数有关B。稳定性与输入和初始条件有关C稳定性只取决于特征根的位置 D稳定性与零点无关

23、88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52512ss,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A 21 B1 C51 D25189与根轨迹增益有关的是() A 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点 B闭环零、极点与开环极点 C 开环零、极点;闭环零点 D开环零、极点;闭环极点90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db/dec。 A 40 B 20 C 40 D 091设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为G( j)=2)1(1j,则其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的奈氏曲线与负虚轴交点的频率值()rad /s。 A 0.1 B1 C 10 D292. 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稳态误差性能的是() 。 A低频段 B。高频段 C。高频段和中频段 D。

24、中频段93. 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A圆 B下半圆 C上半圆 D45弧线94. 图 1 所示的非线性系统,经过变换和归化可以表示为非线性部分N (x) 和一个等效的线性部分 G (s)相串联的单回路系统的典型结构,则其等效的线性部分G (s)为() A )(1)()(11sGsHsGB )()(1)(11sHsGsG C)()(1)()(11sHsGsHsG D)(1sG)(1sH 95一阶系统1Tsk的时间常数T越大,则系统输出响应的速度()

25、。 A 不变 B越慢 C越快 D不定96串联超前校正不具备的特征有( ) A 具有正的相移 B。负的幅值斜率C。使系统)(c加大 D。使系统抗干扰能力下降二、填空题1. 线性控制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叠加性和。2. 表征系统的输出量最终复现输入量的程度,用来描述。3. 信号流图中,如果一些回路中没有任何公共节点,它们称为。4. 实现系统对干扰具有不变性的充要条件是。5.当二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时,其阶跃响应。6. G (S)=11TS的环节称为环节。7.已知采样系统的) 1)(5 .0()(2ZZZZE, 则其时域初值e(0)= 。8. PD 控制器是一种相位的校正装置。9. 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过

26、程可能出现稳定、不稳定或三种情况。10.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L()= 。11延时环节的奈氏曲线为一个。12频率特性仅适用于系统及元件。13. 随动系统中常用的输出信号是斜坡函数和函数。14. Bode 图的低频段特性完全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和决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5. 如果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越远越好。16. 增加点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是不利的。17.如果系统中加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18.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高频

27、段的斜率为(db/dec ) 。19.当 K0 时,型系统的奈氏图始于正实轴的有限值处。20. 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角所对应的频率m=。21. 当为增益的截止频率c时,幅值特性20lg|G(jc) |=。22.描述函数定义为非线性部件与正弦输入信号之复数比。23零阶保持器是一个非理想的滤波器。24 Z 变换是分析与设计系统的一个重要数学工具。25. 根据控制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来分,控制系统可分为_控制系统和_控制系统。26.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和准确性。27. G(S)=S+1 的环节称为 _环节。28.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是系统_阻尼状态时的闭环特征根

28、。29.频率特性可以由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求得,还可以用_方法测定。30. PID 控制器是一种相位_的校正装置。31.根轨迹图必对称于S 平面的 _。32. 从 0 变化到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在_象限,形状为_。33. 信号流图是由_和_组成。34. 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无差。35一阶惯性环节在转折频率处的相角等于_ 。36闭环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别式为G(j)=_ 。37. 根轨迹全部在s 平面的部分时,系统总是稳定的。38. 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 型系统, I 型系统, II 型系统 ,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环节数来分类的。39. 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原理,而非

29、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40. 二阶系统的阻尼系数= 时为最佳阻尼系数。此时系统平稳性、快速性都较理想。41. 型系统跟踪信号无差。42. 如果根轨迹位于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零点之间(其中一个零点可以位于无穷远处),则在这两个零点之间必定存在。43.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m。44. 如果高阶系统含有一对主导极点,则该系统的动态响应可近似为_ 。45. 系统输出响应的稳态值与之间的偏差称为稳态误差。46. PI 控制器是一种相位的校正装置。47闭

30、环系统和开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有无通道。48一阶惯性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在之间。49.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其拉氏逆变换为系统的响应。50. 时域动态指标主要有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和。51. 如果系统的闭环极点距离虚轴越远,则说明系统的性越。52.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在之间。53.工程上,常将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称之为。54.实现把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装置称为。55. 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为。56. PID控制规律是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57. 非线性反馈系统的线性部分)(0jGK曲线与非线性部分)(10XN曲线下图所示,则可判断此闭环系统是。58.

31、增加极点对系统的性能是不利的。59 校正元件按在系统中的联结方式,一般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校正和干扰补偿四种。60采样系统中,分析与设计的一个重要数学工具是61. 为同时减小或消除输入和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应在_设置积分环节。62. 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的范围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63. 传递函数互为倒数的典型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关于线对称,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关于0线对称。64. 给 开 环 传 递 函 数G(S) 增 加 极 点 , 作 用 是 根 轨 迹

32、 向 右 半S 平 面 推 移 , 则 稳 定性。65.闭环频率特性的性能指标有零频值0M、和频带宽度 b 。66. 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一个。67.伯德图中的高频段反映了系统的能力。68.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奈氏曲线_( 1,j0 )点,则闭环系统一定稳定。69. 小于或等于阶的系统根轨迹不可能具有复分离点。70. 奈氏图上单位圆内的区域,对应于伯德图上L( )_的区域。71 在非线性系统中, 当 G(j) 曲线不包围1/N(X) 曲线时,这种非线性系统是。72一个对离散信号进行光滑处理的滤波器,通常称为。73. 博德图的低频段特性完全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和积分环节数决定。74. 比例

33、、微分、积分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是。75. 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_ 图示法。76. 给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将变好。77.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R() +jI(), 则相频特性 G(j)=。78. 稳态误差根据系统对典型信号的控制误差来表征系统控制的准确度和的能力。79.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 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虚轴越越好。80. 用时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 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81. 11TSsG的环节称为环节。82.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G(j) 在时,总是以确定的角度收敛于复平面的。83信号流图中, 节点可以把所有的

34、信号叠加, 并且把叠加后的信号传送到所有的。84一阶系统1TSKsG的单位脉冲响应是ty。85. 线性控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描述非线性控制系统运动的数学模型为,故非线性系统不能应用叠加原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86.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临界稳定被认为是。87.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初始条件。88.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L() dB。89.连续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部分。90. 欲使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无超调,则须使系统处于状态

35、。91.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m。92. 描述函数是对非线性特性在信号作用下的输出进行谐波线性化处理后得到的,它是非线性特性的近似描述。93. 在采样系统中,采用变换法可将系统的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求解。94.在非线性系统中;G (j)曲线与曲线的相对位置,决定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95根轨迹的相方程是决定系统闭环根轨迹的条件。96 当开环频率特性的幅值为1时, 开环频率特性的相角与180的和定义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D 5.C 6.B 7.A 8.B 9.C 10.B 11.D 12.C 13.D 14.B 15.A 16.B 17.D 18.B 19.A 20

36、.B 21.C 22.D 23.D 24.A 25.B 26.C 27.D 28.C 29.B 30.A 31.A 32.C 33.B 34.B 35.D 36.C 37.D 38.A 39.B 40.D 41.C 42.D 43.B 44.A 45.D 46.C 47.A 48.A 49.D 50.B 51.A 52.A 53.B 54.B 55.C 56.A 57.B 58.C 59.B 60.D 61.B 62.C 63.A 64.C 65.B 66.D 67.D 68.A 69.A 70.C 71.B 72.A 73.B 74.D 75.A 76.B 77.D 78.C 79.B 80

37、.B 81.A 82.A 83.B 84.A 85.C 86.B 87.B 88.A 89.D 90.C 91.B 92.A 93.C 94.D 95.B 96.B 二、填空题1. 齐次性 2.稳态性能(或稳态误差) 3. 不接触回路 4.双通道相消 5.无超调 6.一阶不稳定7.1 8.超前 9.自持振荡 10.20lgK 11.圆12.线性(定常) 13. 抛物线14.开环增益 15. 虚轴 16.极点 17.减小 18.40 19.零型 20.T121. 0dB 22. 输出的基波分量 23.低通24.采样 (或离散 ) 25. 连续、离散 26.快速性、平稳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38、-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7. 一阶微分(比例微分) 28.零(或无) 29.实验 30.滞后超前 31.实轴32. 第四、半圆 33.节点、支路 34.型 35.4536.1/N (X) (负倒描述函数)37. 左半 38.积分 39. 叠加 40.0.707 41.斜坡 42.会合点43.T1 44.二阶环节来分析 45.给定输入 (或希望值、 目标值) 46.滞后 47.反馈48. 0和 90 49. 单位脉冲 50.调节时间 51. 快速、好 52.0和 180 53.偶极子 54.采样器 55

39、. 9056.比例、积分与微分 57.不稳定 58.动态 59.前置(或前馈)60. Z 变换61. 扰动作用点之前 62. 01 63. 0dB 64.变差 65.谐振峰值 Mr 66.半圆67.抗高频干扰 68.不包围 69.3 70.小于0dB 71.稳定的72.保持器73. 开环增益 74.PID75. 对数坐标 76.零点 77.RItg1 78.抑制干扰 79.远 80.单位阶跃函数 81.惯性82.坐标原点 83.输入支路、输出支路84.TteTK/85. 非线性微分方程 86.不稳定87. 有关 88.20lg K 89.虚轴 90.过阻尼91.sin-111 92. 正弦 93.Z,差分94.)(1xN 95.充分必要96。相角裕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