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730301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三四单元图形的运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时

2、安排: 4 课时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时2平移和旋转课时课时3实践活动:剪一剪课时4练习七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突

3、破重点。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感受对称()引导观察,感知对称。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生自由发言。生 1:我认为 生:我觉得 生:我想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学生自由发言。生:我发现 生:我发现 ()认识

4、“轴对称图形”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剪“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 (学生看板书

5、回答:轴对称图形)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师: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肯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生:我想 生:我猜 生:我是这样剪的 播放课件演示: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认识对称轴。师:刚才,

6、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生讨论交流。播放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生活中的对称”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生互相交流。师: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7、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显身手。(辨对称)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猜图形、画图形。 (猜对称)出示图形的一半,请学生猜这是什么物体。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完成后请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找对称轴。(玩对称)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重点指导圆的折法。)学生汇报交

8、流,课件演示: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四、全课总结(赏对称)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感受。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1. 从兴趣入手,以兴趣为先导,创设了学生的“游

9、戏情境”和“活动情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力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内在美。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大家分享“创造美”的愉悦,体验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摩同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启发而获得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2. 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

10、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折纸、剪图案,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性地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例子,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说说你准备在哪些地方利用“轴对称图形”,这些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二课时平移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

11、生的应用意识。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1、交流预习内容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2、举生活中的例子。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

12、中有的平移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平移的本质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1、课件出示:房

13、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 格(对)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 格(错)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移动房子: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5、练习:动手完成p43第 1 题。三、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决

14、生活中的问题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平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教学反思:“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认识平移的性质,并会利用性质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据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及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移概念及性质,教学的难点是画平移后的图形。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

15、进行讨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归纳总结出平移的特点。其三是巩固提高,引导学生作平移后的图形, 感觉效果不错。教材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教材从生活中的是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三课

16、时旋转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二、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

17、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三、动手做一做1、完成 43页第三题。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一做。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全课总结教学反思:1. 教学时忽略了个别学生,没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缺乏指导。在学生活动时应该多到学生中间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指导,真正的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没能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去成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精选学习资

18、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四课时: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数平移距离1、观察 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2、动手涂颜色。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二、画平移后的图形。1、先让学生给 43 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2、问学生,图形移动3 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

19、画平移后的图形。4、学生汇报方法。5、 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 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 题的两个要求。7、独立完成 44 页第 5 题。三、判断练习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四、动手操作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 页的做一做。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

20、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课时安排: 5 课时1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2 课时2解决问题2 课时3整理和复习1 课时精选

21、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 1 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 7、8、9 的乘法口诀。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二、新授(一)教学例 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2、 (1)有 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板

22、书: 568=()讨论:怎样计算?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2)如果挂成 7 行呢?平均每行几面?板书: 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完成“做一做”1、出示 74 口诀:(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 14题。四、总结板书设计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10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例 1、 7 8=56 56 8=(7)口诀: (七)八五十六56 7=(8)口诀:七(八)五十六第 2 课时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 19的乘法口诀。2、视算63 124 357 4 4 55 1 7 14 2 1 1 6 3 42 6 2 6 82 3 3 6 4 7 4 12 305 49 7 6 1 213 4 2 4 4 77 3 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6=? 15 5=?二、练习:做练习十一 5

24、12题第 5 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第 6 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 7 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第 9、11 题: (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3)列式计算。第 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三、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 3 课时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

25、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1)把 6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几?(2)6 里面有几个 2?3、导入新课二、新授(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 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 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 倍 3根的 6 倍就是 6 个 3 根,也就是 18 根。3 倍 ? (5个的 3 倍就是 3 个

26、5 根,也就是 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 和 3 比,18 里面有几个 3?18是 3 的几倍?( 2)15 和 5 比,15 里面有几个 5?15 是 5 的几倍?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提问: “3 根的 6 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提问: “18 根是 3

27、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 是 3 的几倍就是求 18 里面有几个 3,所以用除法计算。4、做例 2 后面的“做一做”。(1)例 2 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1)摆好两行三角形。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 倍” ,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8、。(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用学具摆一摆: 1)12 是 3 的 4 倍;2)12 是 4 的 3 倍。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 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 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三、总结板书设计6 倍 3根的 6 倍就是 6 个 3 根,也就是 18 根。3 倍 5根的 3 倍就是 3 个 5 根,也就是 15 根。18 是 3 的几倍? 183=6 15 是 5 的几倍? 155=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第 4 课时目的

29、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15里有几个 3? 14是 7 的几倍?15 是 3 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 7?2、有 12 个苹果,每盘放 4 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新授(一)教学例 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有 35 人唱歌, 7 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

30、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3、说明:我们把35 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 7 人作什么数?板书: 357=5 (二)完成“做一做”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二四、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板书设计例 3 唱歌的有 35 人,跳舞的有

31、7 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5=5 第 5 课时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一、复习1、每个同学有 3 本书,有 8 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2、有 12 个梨,每 3 放一盘,可以放几盘?二、新授(一)教学例 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1)有几条船?(2)每条船上有几人?2、出

32、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 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3、讨论解决问题。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4)第 2 步算什么?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 (64=24) ,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 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二)比较1、让学生把例 4 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

33、答案。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四、总结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6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例 4、有 6 条船,每条船坐 4 人,每辆碰碰车坐3 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1)624(人)(2)643 243=8(人) =243 =8(人) =8(人)第 6 课时 整理和复习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 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

34、过程:一、整理和复习1、用乘法口诀求商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 句乘法口诀写出 45 道除法算式。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让学生看第 2 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二、练习十四第 1 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 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 2 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第 3 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

35、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第 4、 6 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 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第 5 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第 7 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第 8 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第 9 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第 10 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三、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