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28858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5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大全绪论一、课标掌握内容: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p1)非细胞型微生物:特点:最小的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有DNA 或 RNA 一种核酸;专性活细胞寄生,以自我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如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特点:原始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含有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细胞器不完善,仅含有核糖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细胞壁,对抗生素敏感。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6 大类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特点: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仁、核膜;细胞器完整;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如真菌2、郭霍法则(p4)主要内容特殊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存在,在健康人中不存在;从患

2、者体内分离出的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获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引起同样的疾病;从人工感染实验动物体内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该病原菌纯培养特殊情况: 有些带菌者并不表现症状; 临床症状相同的可能不是一种病原感染; 有些病原体至今不能体外培养,有些尚未发现易感动物;补充手段: 血清学技术查抗原抗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查DNA 物质。第 1 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课标掌握内容:1细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意义(p17-22)荚膜( Capsule)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性物质,具有抗吞噬、抗干燥、粘附、抗有害物质损伤等功能,是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也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 芽胞

3、(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于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也称为内芽胞(endospore) 。芽胞对理化因素有强大抵抗力,是细菌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存的休眠状态;同时是否杀死芽胞也是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而芽孢的有无、芽孢的形态及位置也常常作为细菌鉴别的指标。鞭毛 (flagellum ,复 flagella): 某些细菌细胞表面附着生长的一至数百条细长弯曲的丝状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的功能,为细菌的“ 运动器官 ” ,可用作细菌鉴定指标菌毛 (pilus or fimbriae) :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丝状物,在电镜

4、下方可看到。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大类。其中,普通菌毛主要行使粘附功能,帮助细菌牢固粘附于敏感细胞表面,与病原菌致病性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切相关;而性菌毛可通过接合在不同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参与细菌间毒力、耐药性等性状的传递。2革兰染色法(p22)由丹麦细菌学家H.C. Gram 于 1884 年创建的一种简单、有效、经典的细菌复染方法。操作步骤: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 (1min) 95%乙醇脱色 (30sec) 稀释复红复染 (30sec) 结果判定:革兰

5、阳性菌(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生物学意义: 1)细菌鉴定:分为G+、 G-两大类2)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3)辅助细菌致病性研究二、重要名词peptidoglycan(肽聚糖) ;mucopeptide(粘肽);murein(胞壁质);teichoic acid(胞壁酸);lipoposccharide(LPS 脂多糖);endotoxin(内毒素);periplasmic space(周浆间隙); bacterial L form (L 型细菌);protoplast(原生质体);spheroplast(原生质球)mesosome(中介体) ; plasmid(质粒) ; nuclea

6、r material(核质);nucleoid(拟核)metachromatic granule(异染颗粒) ;polar body(极体);volutin (迂回体)capsule(荚膜);spore(芽孢); flagellum (鞭毛);pilus(菌毛) ; fimbriae (菌毛) ; sex pilus(性菌毛);fertility factor (致育因子,F 因子);Gram stain(革兰染色)三、重要知识点1. G+菌、 G-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成(p11-12)2. LPS 的组成( p13)3. 细胞壁的功能(p13)4.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p15)5. 细菌特殊结构

7、的定义、组成及功能(见一.1 或 p17-22)第 2 章细菌的生理一、课标掌握内容:1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长曲线(p27-28)单个的细菌个体行而分裂繁殖,但由于细菌生长速度很快,故对细菌繁殖规律的研究以细菌群体为对象,用生长曲线进行描述。生长曲线: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到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活菌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 以活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迟缓期( Lag phase) :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后的开始一段时间,此时细菌处于适应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但细菌的数量维持恒定或增量很小。此

8、期一般约14 h。对数生长期 (Logarithmic phase) :也叫指数生长期(exponential phase), 此期细菌进入高速生长繁殖阶段,细菌总数呈指数级增加, 此期生物学特性典型,对环境影响敏感,约维持 8 18 h。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又称恒定期,此期细菌的繁殖速率降低,细菌死亡数量增加,细菌的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总菌数虽有增加,但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常有改变。细菌代谢产物的产生多在此期。衰亡期(Decline phase) :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使得细菌死亡速率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9、-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过新生速率,活菌数呈现出负增长,形态显著改变,甚至自溶、破裂,难以辩认,生命活动趋于停滞。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p30)(1)热原质( pyrogen)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多为 G-菌,而热原质为其细胞壁的脂多糖。热原质耐热,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不能灭活,必须经干烤处理(2)毒素和侵袭性酶毒素分内毒素和外毒素侵袭性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扩散,增强病原菌的侵袭力的酶类物质,如透明质酸酶、卵磷脂酶、链激酶等。(3)色素:细菌合成的色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有助于细

10、菌的鉴别,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能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抗生素,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5)细菌素( bacteriocin) :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具抗菌作用的物质。(6)维生素:合成维生素B 族和 K,人体也可利用。二、重要名词autogroph(自养菌);chemotroph(化能自养菌) ;phototroph(光能自养菌) ;heterotoph (异养菌);saprophyte(腐生菌);parasite(寄生菌);growth factor (生长因子) ;obligate aerobe(专性需氧

11、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微需氧菌) ;facultative anaerobe(兼性需氧菌) ;obligate anaerobe(专性厌氧菌) ;growth curve (生长曲线) ;lag phase(迟缓期);logarithmic phase( 对数生长期 );stationary phase(稳定期);decline phase(衰亡期);pyrogen(热原质);exotoxin (外毒素);endotoxin(内毒素);antibiotic (抗生素)generation time(代时);culture medium(培养基);basi

12、c medium;differential medium(鉴别培养基) ;selective medium(选择培养基) ;colony(菌落);pure culture(纯培养)三、重要知识点1.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及分期(见一.1 或 p27-28)2.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p33)3.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p26-27)第 3章 消毒与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课标掌握内容:1消毒、灭菌、无菌、防腐以及无菌操作的概念(p37)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物体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

13、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及非病原微生物。防腐 (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但不一定杀死细菌。清洁( cleaning): 去除尘埃、污秽,减少微生物数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无菌 (asepsis):在指定环境中无活菌的意思。2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杀菌法(p39)(1)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法的一种,经103 kPa(121.3)灭菌1520 min,能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一切微生物

14、,是目前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效果好的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水蒸汽在凝华为水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物体温度高压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1) 物品放置不可过多;2) 灭菌前排尽冷空气;3) 灭菌毕,缓慢减压,待压力归零,方可打开灭菌锅(2)紫外线杀菌法原理:波长200-300nm 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 最强。此时紫外线波长与DNA 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作用于DNA 后可使一条DNA 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注意事项 :1)紫外线穿透力弱

15、,只能用于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的空气、地面消毒或不耐热物体表面的消毒。2)有效距离在2 米左右(紫外灯的安装)3)紫外线对人的眼睛、皮肤有损害作用。二、 重要名词disinfection ( 消毒 );sterilization( 灭菌 );antisepsis(防腐 );cleaning(清洁);asepsis(无菌 );pasteurization(巴氏消毒法) ;fractional sterilization (间歇蒸汽灭菌法) ;sterilization by pressured steam(高压蒸汽灭菌法) ;filtration (滤过除菌法)D 值( decimal redu

16、ction time )p44 三、重要知识点1.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p40)2.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p44)3. 紫外线灭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见一.2)第 4 章 噬菌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等概念(p49)噬菌体( bacteriophage) :一种能感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根据其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前噬菌体( prophage) :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溶原性细菌( lysogenic bacterium ) :带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2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p48-49)毒

17、性噬菌体( virulent phage) :感染宿主菌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宿主菌的噬菌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 :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菌分裂而传代,但不引起细菌裂解,也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称之为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型噬菌体具有溶原性与溶菌性两个周期。二、 重要名词bacteriophage(噬菌体);virulent phage(毒性噬菌体) ;tempe

18、rate phage(温和噬菌体) ;lysogenic phage(溶原性噬菌体) ;prophage(前噬菌体) ;lysogenic bacterium (溶原性细菌) ;lysogeny(溶原性);三、重要知识点1. 噬菌体的复制增殖周期(p49)2. 温和噬菌体的两个生活周期(p49)第 5 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一、课标掌握内容1.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p55-58)基因转移( gene transfer):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重组( recombination) :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 整合在一起。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将导致受体菌遗传信息的改变,使受体菌获得供

19、体菌的部分生物学性状,是细菌发生遗传性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间基因转移重组的方式包括: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与原生质体融合等。转化( transformation ) :供体菌裂解后游离的DNA 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受体菌因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接合( conjugation) :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供体菌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过程。转导( transduction) :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可分为局限性转导和普遍性转导。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

20、nversion):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导致宿主菌基因型发生改变,获得了由噬菌体基因组编码的新的生物学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 :两种因细胞壁缺失而形成的细菌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等物质的作用下发生彼此融合的过程,此时两菌的染色体会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导致重组菌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新型生物学性状。二、重要名词heredity(遗传 );variation( 变异 );genotypic variation( 基因型变异 );phenotypic variation( 表型变异 );Fertility plasmid

21、(F 质粒); Resistance plasmid (R 质粒,抗性质粒); virulence plasmid (毒力质粒) ;transposable element(转座因子) ;insertion sequence(IS ,插入序列); transposon(Tn ,转座子);integron(In,整合子);gene transfer(基因转移) ;gene recombination(基因重组) ;transformation (转化);conjugation (接合);transduction(转导);lysogenic conversion ( 溶原性转换 );protopl

22、ast fusion (原生质体融合)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generalized 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 ;abortive transduction (流产转导) ; specialized transduction(局限性转导) ;mutation ( 突变 );spontaneous mutation(自发突变) ;inducible mutation (诱发突变) ;reverse mutation(回复突变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23、(同源重组) ;non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非同源重组)三、重要知识点1. 细菌染色体的特征(p51)2. 质粒的主要特征(p51)3. 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哪些?(p51-53)4. 细菌基因转移重组的方式有哪些?(见一.1 或 p55-58)5.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p61)第 7 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课标掌握内容1. 正常菌群和机会致病菌(p68)正常菌群 (normal flora):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寄居于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的生理性微生物群,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反而有益。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1)生物拮抗

24、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 4)抗肿瘤作用;5)抗衰老作用2.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 p69)某些情况下,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某些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的细菌转变对宿主具有致病性,这样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1)寄居部位的改变(2)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3)菌群失调2. 细菌的致病作用(p70)二、 重要名词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 );conditioned pathogen(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

25、hogen(机会致病菌)dysbacteriosis(菌群失调);superinfection (二重感染,重叠感染);microeubiosis (微生态平衡) ;microdysbiosis (微生态失调) ;pathogenicity(致病性); pathogenic bacteria (病原菌或致病菌) ;virulence (毒力 ); invasiveness(侵袭力); adhesin(粘附素);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病原菌侵袭力粘附相关物质:粘附素等抗吞噬物质:荚膜等侵袭类物质:侵袭素、侵袭性酶类等生物被膜内毒素外毒素细菌毒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26、-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pathogenicity island (致病岛, PAI); inapparen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 carrier state (带菌状态 );apparent infection ( 显性感染 ); bacteremia(菌血症); toxemia(毒血症); septicemia(败血症);endotoxemia(内毒素血症) ; pyemia(脓毒血症) ;hospital infection (医院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医院内感染)

27、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三、重要知识点1. 正常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p68)2. 机会致病菌及其致病条件(p69)3. 细菌外毒素的特性及分类(p73)4. 细菌内毒素的特性(p75)5. 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p76)6. 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p86)7. 医院内感染微生物的特点(p87)第 8 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课标掌握内容1病原菌感染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p91)早期采集无菌操作不同疾病不同时期不同标本采集病变明显部位作好标记迅速送检2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p94-96)(1)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

28、l active immunity ) :将疫苗或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作用:预防主要生物制品:类毒素;死疫苗;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载体疫苗;核酸疫苗(2)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 ) :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作用及时。作用:治疗,紧急预防主要生物制品:抗毒素;丙种球蛋白(麻疹、甲肝、脊髓灰质炎);细胞免疫制剂(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素、IL-2 、LAK 细胞等)二、重要名词类毒素( toxoid) ;死

29、疫苗( killed vaccine);活疫苗( living vaccine);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 ;裸 DNA 疫苗( naked DNA vaccine) 重组载体疫苗;抗毒素 (antitoxi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三、重要知识点1. 细菌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原则(见一.1 或 p91)第 9 章 球菌一、课标掌握内容1. 各化脓性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两酶:血浆凝

30、固酶、耐热核酸酶五毒素: 葡萄球菌溶素, 杀白细胞素, 葡萄球菌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所致疾病:局部或全身的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 ( 1)食物中毒(肠毒素)( 2)剥脱性皮炎(表皮剥脱毒素)(3)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1)A 群链球菌致病物质:粘附因子(脂磷壁酸、F 蛋白) :促粘附肽聚糖:致热,溶血,提高血管通透性等M 蛋白:粘附、抗吞噬作用与免疫病理损伤外毒素: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PE)毒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促扩散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具扩散性毒素性疾病: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风湿热(抗O 试验) ;其它:亚急性细

31、菌性心内膜炎、龋齿等肺炎链球菌人体鼻咽部正常寄居菌(20-40%)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引发感染致病物质:荚膜是最主要的毒力因子细菌自溶时释放的磷壁酸和肽聚糖诱导炎症的产生毒性代谢物质协助侵害,如溶血素O、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等。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脑膜炎奈瑟菌致病物质:菌毛:粘附粘膜上皮细胞的作用荚膜:抗吞噬脂寡糖( LOS) : 最主要的致病物质IgA1 蛋白酶:破坏IgA1 抗体,促粘附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膜炎淋病奈瑟菌致病物质:菌毛:粘附作用外膜蛋白:粘附、破坏细胞膜、阻抑杀菌抗体脂寡糖( lipooligosaccharide, LOS ) :生物学功能类似LPS IgA1 蛋白酶:破坏

32、IgA1 抗体,促粘附所致疾病:淋病2葡萄球菌A 蛋白( SPA)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定义: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共价结合。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此抗原。SPA 能与 IgG 抗体的Fc 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阻断IgG 抗体 Fc 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抑制抗体介导的细胞调理吞噬作用。IgG 抗体 Fc 段结合 SPA 后,其 Fab 段依然可以和相应抗原结合,用含SPA 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结合特异性抗体后与相应抗原产生协同凝集试验,广

33、泛应用于多种抗原的检出。SPA-IgG 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二、 重要名词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葡萄球菌A 蛋白, SPA) ;coagulase(血浆凝固酶) ;streptolysin O (链球菌溶血素O,SLO) ;pyrogenic extoxin (致热外毒素,PE) ;M protein (M 蛋白) ;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 ;spreading factor (扩散因子);streptokinase(链激酶, SK) ;streptococcal fibrinolysase (

34、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streptodomase(链道酶, SD); streptococcal deoxyribonuclease (链球菌DNA 酶)antistreptolysin O test (抗链球菌溶血素O 实验, ASO test) ;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ipooligosaccharide (脂寡糖 , LOS)三、重要知识点1. 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鉴定指标2. 各类球菌的致病性(见一.1)3.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感染病灶的表现差异性及原因4. 甲型溶血性两球菌与肺炎两球菌的鉴别试验(p108) 5. 奈瑟菌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第 10 章 肠杆菌科一、课标掌握内容1. 致病性大肠埃

35、希菌的种类和所致疾病菌株疾病与症状致病机制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便LT 和或 ST 肠毒素,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较大儿童或成人腹泻水样便,少量血便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婴儿腹泻,水样便粘附于上皮细胞并引起其功能紊乱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5 岁以下儿童, 水样便, 大量出血,剧烈腹痛Stx 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肠道出血等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婴儿和旅行者持续性水样腹泻伴血便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体吸收2. 志贺菌和沙门菌致病性志贺菌属致病物质:菌毛粘附是细菌定植致病的前提内毒素

36、:具强烈致病作用,引起典型临床表现(如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剧烈腹痛等)志贺毒素: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肠毒性,能作用于60S 核蛋白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亚单位的28S rRNA ,阻止其与氨酰tRNA 的结合, 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伤寒沙门菌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及 Vi 抗原有关;胞内寄生能力,涉及很多基因(如耐酸应答基因)内毒素肠毒素: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所致疾病:肠热症 伤寒、副伤寒(肥达氏反应)食物中毒 : 败血症无症状带菌者: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二

37、、重要名词Salmonella-Shigella agar (SS 培养基);enterotoxin(大肠埃希菌肠毒素) ; shigella toxin (志贺毒素) ; Vero 毒素;大肠菌群;widal test(肥达实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

38、chia coli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 ) ;三、重要知识点1.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点(p116)2. 大肠埃希菌肠毒素(p119) 、志贺毒素( p123)的致病机理3. 简述引起胃肠炎的物种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见一.1)4. 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原则(p128)5. 肥达反应的定义、原理、结果判断及注意事项(p129)6. 外斐试验的定义、用途、结果判断及注意事项(p131,p194)第 11 章 弧菌属一、课标掌握内容1、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B 亚单位 : 结合亚单位,GM

39、1 受体A 亚单位 : 毒性亚单位,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G蛋白A1 腺苷二磷酸核糖 Gs 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钠、钾、氯、水分分泌严重腹泻、呕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二、重要名词cholera toxin (霍乱肠毒素)三、重要知识点1. 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见一.1 或 p133)2. 霍乱弧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殊结构,运动能力,培养等)3. 霍乱感染标本的快速检测方法(p135-136)4. 霍乱弧菌的致病性第 13 章 厌氧性细菌一、课标掌握内容1. 厌氧菌的致

40、病条件感染局部厌氧环境的建立是厌氧菌致病的首要条件。此时,芽孢在厌氧条件下发芽形成繁殖体进而致病。机体创伤后 , 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的情况:伤口窄而深(如刺伤)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外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2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机理破伤风感染后防治原则1)伤口处理:清创、扩创、双氧水清洗2)抗感染治疗:大剂量青霉素或甲硝唑,静脉用药杀菌3)特异性防治:破伤风抗毒素:受伤后紧急预防或发病时特异治疗使用原则:早用足量防过敏破伤风类毒素:接种“ 白百破 ” 三联疫苗 ( DPT) 3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致

41、病物质:可产生10+种毒性很强的毒素或酶类物质,引起极为严重的局部及全身多器官严重损害。破伤风痉挛毒素阻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 Ranshaw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封闭脊髓的抑制性突触,HC 组分:与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HN 组分:促进细胞内在化作用,帮助毒素轻链进入细胞重链轻链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毒素(卵磷脂酶) :分解细胞膜上磷脂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导致血细胞溶解,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

42、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所致疾病:(1)气性坏疽:主要由A 型菌引起(2)食物中毒:产肠毒素的A 型菌株引起(3)坏死性肠炎:由C 型菌株引起二、重要名词tetanospasmin(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us toxoid(破伤风类毒素,TT) ;tetanus antitoxin(破伤风抗毒素,TAT)tetanus immunoglobulin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stormy fermentation (汹涌发酵现象)肉毒毒素三、重要知识点1. 厌氧微环境形成的条件(p141)2. 破伤风厌氧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性(见一.1 和 p145)3. 破伤风痉挛毒素(

43、p142)与肉毒毒素(p145)的致病机理4. 破伤风的特异性预防与治疗原则(p142-143)第 14 章 分枝杆菌属一、课标掌握内容1抗酸染色原理:结核杆菌体内含有大量脂质,其中分枝菌酸具有极强抗酸性,当细菌被石碳酸复红着色后,能抵抗强脱色剂 盐酸酒精的脱色,使细菌保持染上的红色。而非抗酸菌脱色后再被碱性美兰液复染成为蓝色。步骤:结核病人痰涂片(干燥、固定后)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3-5 分钟 3%盐酸酒精脱色1 分钟 碱性美兰复染1 分钟结果判断:结麻二菌显红色其它病菌全着蓝2、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物质及机制:结核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也不产生毒性酶。其致病性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44、反应、菌体成分(包括荚膜、脂质、菌体蛋白、多糖、分枝杆菌生长素等) 、毒性代谢产物及机体免疫损伤等有关。免疫性:机体建立的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为传染性免疫(也称有菌免疫) 。体液免疫仅针对细胞外的细菌。细胞免疫与变态反应共存,二者同时发生,相伴而行。二、重要名词cord factor (索状因子) ;Bacille Calmette-Guerin (卡介苗, BCG)Koch s phenomenon(郭霍现象)结核菌素试验;acid-fast stain(抗酸染色)infection immunity (有菌免疫或传染性免疫)分枝菌酸三、重要知识点1. 结核杆菌的致病机理(p151)精

45、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2. 抗结核免疫与机体迟发型变态反应之间的关系(p152-153)3.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与应用(p153-154)第 19 章支 原 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支原体的定义支原体 (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形态上呈多样性,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其生长后能形成分支长丝,故命名为支原体。2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粘附素及顶端结构具很强粘附作用,是支原体定居及致病的前提条件;夺取宿主细胞的脂质及胆固醇作

46、为生长原料;毒性代谢产物 (如神经毒素、H2O2 等)引起细胞损伤;超抗原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与免疫损伤;荚膜或微荚膜,具抗吞噬作用。所致疾病:引起间质性肺炎(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哮喘及支气管炎等,通过带菌飞沫经呼吸道传染。3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借助粘附素及顶端结构粘附泌尿生殖道细胞表面,夺取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及胆固醇作为生长原料,损伤细胞。毒性代谢产物 (如 NH3 等)引起细胞损伤;磷脂酶损伤细胞膜,影响膜的生物合成和免疫功能;荚膜或微荚膜,具抗吞噬作用;导致男性不育:吸附精子表面,阻碍精子运动;干扰精子与卵子融合;对精子的免疫损伤所致疾病: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及泌尿道结石、男性不育

47、症、新生儿先天畸形, 自然流产 , 死胎等。通过性接触传播。二、重要名词mycoplasma(支原体);冷凝集实验三、重要知识点1. 支原体与细菌L 型的异、同点(参见教员PPT)第 21 章 衣原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衣原体的定义衣原体( chlamydia ) :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能通过细菌滤器,具有原体、始体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MOMP 决定不同衣原体的组织亲嗜性,引起不同组织细胞损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MOMP 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

48、合,逃逸吞噬内毒素样物质引起的损伤热休克蛋白刺激致炎因子产生,导致炎症和瘢痕形成。所致疾病:仅有一个血清型(TWAR) ,人类为主要自然宿主,无其它动物宿主经呼吸道传播,扩散缓慢。主要引起非典型性肺炎,也可引起心脏炎症,并与慢性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有关。3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MOMP 决定不同衣原体的组织亲嗜性,引起不同组织细胞损伤。MOMP 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逃逸吞噬内毒素样物质引起的损伤热休克蛋白刺激致炎因子产生,导致炎症和瘢痕形成。所致疾病:1)沙眼:由沙眼生物变种引起,间接或直接传播。2)包涵体结膜炎:由沙眼生物变种引起,经产道或污物而感染。3)泌尿生殖道感染:由沙

49、眼生物变种引起,由性接触传播。4)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引起,主要由性接触传播。二、重要名词chlamydia(衣原体);elementary body (原体 , EB);initial body( 始体, IB) ; reticulate body ( 网状体, RB) 三、重要知识点1. 衣原体的独特发育周期(p200)2. 衣原体的共同特性(p200)3. 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p203)第 22 章 螺旋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内毒素样物质 (ELS) :引起发热、炎症和坏死。溶血素:具类磷脂酶样活性,破坏红细胞膜,引起溶血细胞毒性因子 (CT

50、F):导致肌肉痉挛和呼吸困难细胞致病作用 (CPE)物质:引起细胞退行性变其它:有毒脂类或酶类(如脂酶、脱氢酶、脲酶等)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传染源与储存宿主:鼠类与猪传播途径:间接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易感者:人或动物(鼠或猪)临床类型: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大出血型、肾衰型、垂直感染、隐性感染及慢性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2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不产生内、外毒素,靠菌体成分致病表面粘多糖和唾液酸:形成荚膜样结构。主要外膜蛋白:保护菌体与免疫逃逸透明质酸酶

51、溶血素、细胞毒因子及内毒素样物质过敏反应:导致组织免疫病理损伤所致疾病:梅毒,分先天性梅毒及后天性梅毒。二、重要名词螺旋体( spirochete)三、重要知识点1. 钩端螺旋体(p209)与梅毒螺旋体(p212)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要理解)2. 钩端螺旋体与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见一)第 23 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标掌握内容1病毒的结构与功能2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是以自我复制方式进行,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吸附:分为可逆的非特异性吸附与不可逆的特异性吸附两个阶段。穿入: 又称病毒内化,在病毒吸附后立即发生,是依赖能量的感染步骤。病毒的穿入方式包括膜融

52、合(包膜病毒)、病毒胞饮、核酸直接注入等方式。脱壳:指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衣壳去除,释放出病毒核酸的过程,是病毒基因组进行功能表达的必要前提。多数病毒的脱壳依赖溶酶体酶的水解作用。生物合成: 是指以病毒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子代病毒核酸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不同核酸类型的病毒进行生物合成的途径与方式也不相同病毒的组装释放:新合成的子代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组分组装形成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而后按照一定途径释放到细胞外(包膜病毒通过出芽方式释放,裸病毒多裂解宿主细胞后直接释放)。病毒的释放即标志着病毒复制周期的结束。二、重要名词virus(病毒);病毒体( viron) ;nucleocapsid(

53、核衣壳); spike(刺突)helical symmetry (螺旋对称) ;icosahedral symmetry(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核心(核酸 ,DNA或RNA ) :病毒基因组。为病毒复制增殖,遗传变异提供遗传信息衣壳:位于病毒核酸外的蛋白质外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并能介导裸病毒的穿入核衣壳包膜病毒包膜:宿主细胞膜(脂质膜)和包膜蛋白质(刺突)起保护核心、蛋白刺突介导包膜病毒的吸附,穿入、协助病毒分类鉴定、病毒疾病诊断等重要作用裸病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complex sym

54、metry (复合对称) ;abortive infection (顿挫感染或流产感染);nonpermissive cell(非容纳细胞) ;permissive cell(容纳细胞) ;defective virus (缺陷病毒) ; helper virus (辅助病毒);viral interference (病毒干扰) ;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 (缺陷干扰颗粒,DIP) ;gene recombination(基因重组) ; gene reassortment (基因重配) ;crossing reactivation (交叉复活) ; mult

55、iplicity reactivation (多重复活) ;gene integration(基因整合) ;complementation (互补作用) ;phenotypic mixing (表型混合) ; transcapsidation(核壳转移);viroid (类病毒); satellites virus (卫星病毒) ;prion(朊病毒, proteinaceous infection particles) ;conditional lethalmutant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 ;defective interference mutant (缺陷干扰型突变株,DIM ) ;三、

56、重要知识点1. 病毒体的结构(p218-219)2. 病毒的复制增殖周期(p221) 3. 病毒蛋白质的分类及功能(p220)4. 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p220)5. 目前病毒分类的依据(p226)第 24 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一、课标掌握内容1病毒的致病机制(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导致细胞融合、细胞表面病毒基因编码抗原的出现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和细胞转化(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特异性体液免疫损伤:型、型超敏反应特异性细胞免疫损伤:CTL (IV 型超敏反应)非特异性免疫损伤:细胞因子等的作用病毒免疫抑制作用: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如 HIV )

57、,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3)病毒的免疫逃逸:逃逸免疫监视、阻止免疫激活或阻止免疫反应发生细胞内寄生抗原变异免疫细胞损伤降低抗原表达免疫增强作用2病毒感染的类型病毒感染机体后,由于病毒致病力(如病毒种类、毒力与数量)与宿主免疫力之间力量强弱的对比,可表现出多种感染类型。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急性感染后的迟发并发症3干扰素及其作用机制定义:由病毒或其它诱生剂诱发人或动物机体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等多种细

58、胞所产生的一组具有抑制病毒、抑制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抗病毒机理:干扰素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特异CD4 受体结合,诱导抗病毒蛋白(2 -5 腺嘌呤核苷酸与蛋白激酶)的转录、表达,通过激活细胞的2 -5 腺嘌呤核苷酸(2 -5 A) 合成酶途径和蛋白激酶途径,干扰病毒复制,抑制病毒的增殖。2 -5 腺嘌呤核苷酸 (2 -5 A) 合成酶途径: 经 dsDNA 活化的 2 -5 A 合成酶指导2 -5 A的合成,合成的2 -5 A 活化 RNaseL,后者通过降解病毒mRNA ,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激酶途径:同样,经dsDNA 活化的蛋白激酶作用于蛋白翻译起始因子(eIF) ,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59、,失去启动蛋白质翻译的能力,使病毒蛋白质的合成受阻,进而抑制病毒复制增殖。二、重要名词horizontal transmission (水平传播) ; vertical transmission (垂直传播);cytocidal effect (杀细胞效应) ; steady state infection (稳定状态感染) ;inclusion body (包涵体); apoptosis(细胞凋亡) ;Inapparent infection (隐性感染) ; viral carrier (病毒携带者) ;apparent infection (显性感染) ;acute infection

60、(急性感染) ; persistent Infection (持续性感染) ;latent infection (潜伏感染) ; slow viral infection (慢发病毒感染) ;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interferon (干扰素, IFN)三、重要知识点1. 举例说明病毒的致病作用机理(p229-230)2. 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类型并举例说明之(p233)3. 干扰素的定义、分类、生物学功能及抗病毒机制(p234-235)第 25 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课标掌

61、握内容1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基本原则时间:急性期标本部位:根据不同病毒的感染选择部位标本处理及运送:加抗生素抑制标本中细菌或真菌的生长繁殖;低温保存、快速送检;血清学诊断采集急性期和病后2-3 周的双份血清,动态观察患者血清抗体的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2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参见细菌的特异性预防)人工被动免疫:免疫血清、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人工主动免疫: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二、重要名词细胞病变效应 (cytopathic effect,CPE ) ;50%

62、组织细胞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TCID50 ) ;plaque formatting unit (空斑形成单位,PFU) ; plaque formation test(空斑形成试验) ;inactivated vaccine(灭活疫苗) ; living vaccine (活疫苗),attenuated vaccine (减毒疫苗) ;subunit vaccne(亚单位疫苗) ;recombinant carrier vaccine (重组载体疫苗)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vaccine (基因工程疫苗)

63、 ;antisence oligonucleotide (反义寡核苷酸,asON) ;short interfering RNA (干扰 RNA ,siRNA ) ; ribozyme(核酶)三、重要知识点1. 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p238)2. 病毒感染快速诊断的方法(p241)第 26 章 呼吸道病毒一、课标掌握内容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常见的流感病毒为球形、椭圆形,直径80-120nm。从病人体内初次分离时可为长短不一的丝状形态。流感病毒为包膜病毒,病毒颗粒由内至外分为核衣壳和包膜2 个部分:2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型、变异及其意义分型:根据 NP 和 M 蛋白的抗原性分:甲、

64、乙、丙三型甲型根据 HA 和 NA 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6、N1N9)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变异(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源于表面抗原HA 、 NA 的变异,根据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可分为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变两种变异类型。1)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 :由于流感病毒HA 或 NA 基因发生系列自发性点突变引起,导致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进而影响HA 或 NA 的抗原位点。病毒变异幅度小(HA 、NA 氨基酸变异率小于1%) ,属量变,每2 5 年出现一个新的变异株,引起甲型流感流感周期性的局部中、小型流行。2)抗原性转变(antige

65、nic shift ) :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或病毒表面一种或多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所M1 M2 核衣壳(螺旋对称)核酸: -ssRNA,分 7-8节段衣壳: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包膜基质蛋白层(matrix protein, MP)脂蛋白层( lipoprotein, LP)HA NA 流感病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致,病毒变异幅度大(HA、NA 氨基酸变异率为20% 50%) ,属质变,常导致新的亚型产生,因人群缺乏相应免疫力,往往引起流感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

66、行。随后该亚型进入抗原漂移阶段,直至新亚型出现。意义: 对流感病毒的型别进行鉴定与分类帮助对流感流行状况的分析指导流感疫苗的研制二、重要名词hemagglutinin (血凝素, HA ) ;neuraminidase(神经氨酸酶,NA ) ;antigenic drift (抗原性漂移) ;antigenic shift (抗原性转变) :Koplik 斑(柯氏斑)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三、重要知识点1. 流感病毒颗粒的结构组成(见一.1 或 p246-247)2. 流感病毒分型及分亚型的依据(p247)3.

67、 HA (p247) 、NA (p248)的组成及重要功能。4. 流感病毒的变异及与流感流行的关系(见一.2 或 p248)第 27 章 肠道病毒一、课标掌握内容1. 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疾病及其特异性预防所致疾病:引起脊髓灰质炎,根据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分为:无症状型(隐性感染 )、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传染源:患者、无症状带病毒者、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特异性预防:疫苗接种:口服减毒活疫苗(Sabin) ;注射用灭活疫苗(Salk)应注意预防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VAPP)二、重要名词口服减毒活疫苗(live oral polio vaccine , OPV,Sabin 苗)注射用灭

68、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 Salk 苗)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VAPP)第 28 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一、课标掌握内容1、轮状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性:传播途径:粪 -口传播。靶细胞:小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病毒感染后导致绒毛萎缩、脱落,吸收功能障碍所致疾病:分为A-G 7 个组,其中A、B、C 三组均可引起人腹泻。其中,以A 组最常见,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6 个月 -2 岁婴幼儿秋季腹泻中60%由它引起。免疫性:肠道局部sIgA 对同型病毒有中和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69、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婴幼儿sIgA 含量低,故易重复感染第 29 章 肝炎病毒一、课标掌握内容1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传染源 : HBV 患者和携带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与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活肝、重症肝炎致病机制:HBV 对肝细胞的直接损害作用免疫病理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病毒导致机体免疫应答低下病毒变异致抗原表位改变,影响CTL 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与杀伤。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应答: 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SP 因肝细胞损伤而暴露,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2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与抗体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一)抗原

70、抗体检测HBV 的抗原抗体检测系统包括HBsAg, anti-HBs, HBeAg, anti-HBe, HBcAg五个指标:HBsAg 由 S基因编码,是 HBV 感染复制的标志, 也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抗-HBs为中和抗体,其出现是乙肝恢复的标志HBcAg 由 C 基因编码,为内衣壳成分,存在于感染者肝细胞核内,血清中很难检出;抗 -HBc-IgM 提示病毒在体内复制增殖HBeAg 为由 preC 基因和 C 基因共同编码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于血清中,其消长与 DNA 多聚酶基本一致,是病毒复制及感染性强的的标志;抗-HBe 有一定保护作用。检测结果与分析(参见p275 表)HBV 抗原

71、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的诊断:HBsAg 、HBeAg 、抗 HBc 阳性、效价高,确定诊断。判断传染性: HBsAg 、HBeAg 、抗 HBc-IgM 阳性,传染性强。判断预后: HBsAg 、HBeAg 、抗 HBc 高效价持续6 个月,多慢性化。HBsAg 、HBeAg 转阴提示预后良好筛选献血员:严防HBV 的血行传播流行病学调查(二) HBV 的防治原则预防: 1. 献血员的筛选,严格血液检查2. 严格消毒3. HBV 疫苗的注射:最有效的方法a. 第 1 代乙肝疫苗 -血源疫苗b. 第 2 代乙肝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c. 第 3 代乙肝疫苗 -HBsAg 多肽疫苗,核酸疫苗

72、4. 人工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直接注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治疗:无特效药。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二、重要名词Dane 颗粒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eAg(乙肝病毒e 抗原) ;HBcAg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三、重要知识点1. 各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2. 完整乙型肝炎病毒颗粒(Dane 颗粒)的结构组成。 ( p270-271)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特性、分区及编码功能(p271)4. 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与乙肝预后转归之间的关系。(p272)5. 乙

73、肝病毒复制增殖周期(p271-272)6. 乙肝“两对半”常见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p275)第 33 章 逆转录病毒一、课标掌握内容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过程、致病性与传播途径(1)复制增殖周期1)HIV 借助包膜糖蛋白刺突gp120 与 CD4+ T 细胞表面的CD4+ 受体结合,吸附于CD4+ T 细胞表面;2)刺突 gp41 介导 HIV 包膜与 T 细胞胞膜的融合,HIV 核衣壳进入细胞内;3)核衣壳脱壳,释放出+ssRNA 基因组,在逆转录酶催化下,以virus 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 DNA (complementary DNA, cDNA) ,形成 RNA:DNA中间体;4)

74、逆转录酶发挥RNase 酶 H 活性降解中间体中的RNA ,并以剩下的DNA 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的DNA 链,形成双链DNA ;5)双链 DNA 在整合酶的辅助下整合到宿主DNA 中成为前病毒, 并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 RNA 多聚酶转录出大量的病毒RNA ;6)部分病毒 RNA 经加工成为子代病毒核酸,部分形成mRNA 模板翻译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和和非结构蛋白;7)子代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子代病毒的核衣壳,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释放形成完整的子代HIV 病毒。(2)致病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 HIV 无症状携带者及HIV 患者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垂直传播(母婴)所致疾病:引起人获

75、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分为急性期、潜伏期(无症状感染期)、爱滋病相关综合症、免疫缺陷期四个阶段。HIV 致病机理损伤 CD4+ T 细胞导致靶细胞融合,功能丧失,最后溶解;未整合的病毒DNA ,干扰正常细胞的代谢;病毒蛋白直接诱使细胞凋亡;抗体介导ADCC 、CDC、CTL 效应的直接杀伤作用;作为超抗原激活大量CD4+ T 细胞,而后致其损伤死亡对其它免疫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损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染而不死,携带病毒播散。神经胶质细胞:释放毒性物质,导致脑组织

76、炎症。二、重要名词retroviridae (逆转录病毒) ;reverse transcriptase(逆转录酶) ;provirus (前病毒)三、重要知识点1. HIV 病毒颗粒的结构组成(p306)2. HIV 病毒的复制增殖周期(p308 或 见一 .1)3. HIV 的传播途径(p309)4. HIV 疫苗研制困难的原因(p311)第 36 章 真菌学总论一、课标掌握内容1真菌的定义真菌( fungus) :是一大类有细胞壁,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细胞器, 呈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结构,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按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77、不同真菌在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多种形态与结构特征,常作为真菌鉴定的重要指标。从形态上真菌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单细胞真菌1. 酵母型真菌( yeast)单细胞真核生物,呈圆形或卵圆形,以芽生方式繁殖,形成的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酵母型菌落) 。2. 类酵母型真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呈圆形或卵圆形,以芽生方式繁殖,但形成的子代细胞与母细胞不分离,相互连接形成假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与酵母型真菌类似,但培养基中可看见假菌丝和假菌丝体(类酵母型菌落)。多细胞真菌 霉菌( mold)霉菌是 “ 丝状真菌 ” 的统称,由菌丝和孢子两大结构组成。菌丝( hypha) :真菌的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孢子出芽

78、形成的芽管在条件适宜时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 ) 。菌丝和菌丝体的形态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之一。孢子( spore) :由生殖菌丝形成,是霉菌的生殖结构,霉菌的繁殖即是借助各种无性或有性的孢子完成的,在条件适宜时孢子发芽伸出芽管,并发育成菌丝。孢子的形态也是鉴别真菌的一项重要依据。二、重要名词fungus(真菌);yeast(酵母菌);mold(霉菌);dimorphic fungus (二相性真菌) ;hypha(菌丝);pseudohypha(假菌丝);mycelium (菌丝体);vegetative mycelium (营养菌丝) ;

79、reproductive mycelium (生殖菌丝) ;aerial mycelium (气中菌丝) ;spore(孢子);无性繁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三、重要知识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3 页知识点大全1. 真菌的形态学分类(p328)2. 菌丝与孢子的定义、形成、功能及大致分类(p328)3. 真菌所致疾病种类(p331-332)4. 真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几个大方向要知道,尤其使形态学方面的鉴定)(p333)第三十七章主

80、要病原性真菌一、课标掌握内容1皮肤癣真菌的致病性皮肤癣菌( dermatophytes) :指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具嗜角质蛋白特性,可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包括表皮癣菌属、毛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感染源:接触患者或患畜或染菌物体致病性:由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激引起宿主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瘙痒显著,搔抓后可呈湿疹样改变,易继发细菌感染。2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新生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但不形成假菌丝,菌体外周有肥厚荚膜。传染源:鸽子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降低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反应性)所致疾病:外源性感染为主,肺是主要入侵途径。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81、最常见感染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严重感染方式)、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粘膜等的慢性炎症。3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 也称白色念珠菌,圆形或卵圆形的类酵母型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管延长形成假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形成类酵母型菌落,无气生菌丝产生。白假丝酵母菌为机会致病菌,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等处,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引起感染,可导致皮肤粘膜感染(如鹅口疮)、内脏感染(如肺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二、重要名词thrush(鹅口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