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28091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复习课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自然界中的变化往往以某种变化为主,而不是单一的某种变化。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还有熔沸点、硬度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二、基础实验1、实验探究的思路

2、和方法提出问题 假设和猜想 设计实验(证实或否定猜想) 分析和概括 解释和结论表达和交流 拓展和反思2、实验基本操作(1)常见仪器的认识试管: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可用做少量物质的加热容器或反应器滴管:用于取用少量的液体试剂,滴管在使用时,滴管口必须向下镊子:用于取用块状固体物质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物质烧杯: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可用作加热容器或反应器试剂瓶:细口瓶存放液体试剂,广口瓶存放固体试剂;玻璃塞试剂瓶不能存放碱性试剂,橡胶塞试剂瓶不能存放酸性试剂;棕色试剂瓶用于存放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的试剂酒精灯:用漏斗添加酒精,酒精添加量不少于1/3,不多于2/3;酒精灯需用火柴

3、点燃,用灯帽盖灭(2)基本实验操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药品的取用a、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用滴管。操作时滴管应保持竖直,滴管口不能伸入容器中,多余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应统一回收。较多量的液体取用时可直接试剂瓶倾倒。倾倒时,试剂瓶盖应倒放在实验台上,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瓶口与试剂瓶口紧靠,将液体缓缓注入试管中。b、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可用药匙或纸槽。遵循“一横二送三直立”的操作步骤。取用大颗粒固体时可用镊子。遵循“一斜二送三慢竖”的操作步骤。注意:取用药品时不能

4、用手拿, 不能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在取用药品时, 若未说明用量, 则取用最小量, 液体1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实验中的剩余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滴瓶除外),应放入指定容器中统一回收。加热a、液体加热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手应拿在试管夹的长柄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倾斜( 45 左右) ,不能对人;加热时试管表面擦干,先预热,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固体加热将固体平铺于试管底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制取装置或者性质实验装置在实验前应检查气密性。用双手紧握试管,在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

5、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气体收集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则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向上);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则用向下排空气法(集气瓶口向下) 。用排空气集气法所收集的气体应满足:a、不能与空气的成分反应;b、与空气的密度相差较大。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要等导管口出现大量的连续气泡方能开始收集;该方法只能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过滤过滤操作用于分离固体、液体的混合物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实验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要求一贴:滤纸润湿后紧贴漏斗内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6、 - -第 2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壁3、本章重要实验(1)碳酸氢铵( NH4HCO3)的加热分解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三脚架、蒸发皿)、试管夹实验操作:将碳酸氢铵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实验现象:固体逐渐减少,在试管口产生水珠,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NH4HCO3加热NH3 +H2O+CO2注意:实验现象

7、应该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看到、听到、闻到的现象, 要如实反映,不能加上自己的推论。(如,在本实验中,应写出的现象为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不能写成产生氨气)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爆裂。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蜡烛的燃烧实验现象:石蜡熔化;产生明亮的火焰;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则在白瓷板上可发现有黑色的粉末状物质;若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则在烧杯壁上产生小水珠;若将一个内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浑浊;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时产生水与二氧化碳;白瓷板压在火焰上时,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黑色粉末状

8、的碳粉;蜡烛熄灭时产生蜡烛蒸汽,故有白烟产生。蜡烛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水石蜡 +O2点燃CO2+H2O (3)铁的锈蚀实验实验现象:银白色的铁丝上出现红褐色,导管内出现有红色液柱实验结论: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红褐色的铁锈;锥形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引起导管内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色的液体倒吸;食盐水的存在加速了铁锈的形成(在干燥环境下铁不易生锈);盐酸可以除锈铁+氧气氧化铁4Fe+3O2=2Fe2O3氧化铁 +盐酸氯化铁 +水Fe2O3+6HCl

9、=2FeCl3+3H2O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发生倒吸现象,最终集气瓶中水的量约占瓶子的1/5 实验结论:红磷燃烧产生白色固态的五氧化二磷;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注意:若未冷却即打开止水夹,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将小于1/5 可燃物不足,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1/5 装置漏气,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1/5 可燃物燃烧时,止水夹没有关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1/5 将燃着的红磷插入容器时过慢,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1/5 可燃物不能选择碳、硫等燃烧后产生气体的物质(5)铜绿 Cu2(OH)2CO3 的性

10、质实验试管中加热铜绿实验现象:绿色的固体逐渐被黑; 试管口产生水珠; 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现结论:铜绿加热氧化铜 +水+二氧化碳Cu2(OH)2CO3加热2CuO+CO2 +H2O 铜绿与盐酸反应实验现象:绿色的铜绿逐渐减少,有气泡生成;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铜绿 +盐酸氯化铜 +水+二氧化碳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1、 - - -第 4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及其特征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 在化学中,一般来说,能以化学式表示的都为纯净物。如:氧气( O2) 、氮气( N2) 、镁( Mg) 、铁( Fe) 、水( H2O)等等。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来说,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物质均为混合物,它们无法用化学式准确的表示出其组成,如:空气、生活中的各种水、盐酸等等。3、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氮气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78%,近似看作 4/5;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21%,近似看作 1/5。四、本章化学反应小结1、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NH4HCO3加热NH3 +H2O+CO22

12、、铁+氧气氧化铁4Fe+3O2=2Fe2O33、氧化铁 +盐酸氯化铁 +水Fe2O3+6HCl=2FeCl3+3H2O 4、水+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葡萄糖 +氧气6H2O+6CO2光合作用C6H12O6+6O25、氨气 +氯化氢 氯化铵NH3+HCl=NH4Cl NH4Cl 白色固体,反应现象为产生白烟6、碘化钾 +硝酸银 碘化银 +硝酸钾KI+AgNO3=AgI+KNO37、镁+氧气点燃氧化镁2Mg+O2点燃2MgO 8、铜绿加热氧化铜 +水+二氧化碳Cu2(OH)2CO3加热2CuO+CO2 +H2O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铜绿 +盐酸氯化铜 +水+二氧化碳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10、红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4P+5O2点燃2P2O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