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件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725864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课件 (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赤壁赋课件 (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赤壁赋课件 (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赤壁赋课件 (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赤壁赋课件 (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课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课件 (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宋苏苏轼轼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以前通常认为此地并非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战场,认为赤壁古战场位於湖北南部蒲圻县境。但近年有资料考证,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就是在此地发生,三国时,曹操率2O万大军一路南下,连战皆捷,後与孙权、刘备的吴蜀联军遭遇於赤壁。诸葛孔明借东风,火攻曹军船舰,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曹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吴、蜀乘胜追击,曹操败走从此不敢南下。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战也成了历史上有数的著名战役之一,故晋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明人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自唐代

2、杜牧、宋初王禹贬谪黄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多次重建,现有面积四百余亩。建筑物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其中二赋堂内有一块大木壁,正反面刻著前、後赤壁赋全文;留仙阁有一幅苏东坡游赤壁全图;碑阁内有百馀块石碑,刻满苏东坡的书法。处处是东坡居士的墨宝诗

3、词,令人不由遥想这位千古风流人物当年的雄姿英发!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解放以来,各级政府对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十年修建东坡赤壁已面貌一新,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游览胜地苏轼简介苏轼简介苏轼(一零三七苏轼(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三苏”。二十

4、一岁中进士。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乌台诗案案”受诬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州。大赦北还,

5、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苏黄”,为杰,为杰出的词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苏辛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对后世产生了

6、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宋四家”;为著名画家,;为著名画家,工枯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都有重要成就。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一在今湖

7、北黄冈,即苏轼游览处。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云”“人道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定。由于两山名同称“赤壁”,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赋: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赋: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诗歌结合,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诗歌结合,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方法,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张方法,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有严格要求。可以咏调,对押韵有严格要求。可以咏物写志抒情的文体。物写志抒情的文体。有古赋有古赋, ,俳赋俳赋, ,律赋律赋, ,文赋文赋. .文体简介文体简介乌台诗案乌台,御史台

8、。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与实体店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等人前后四次上书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无尊君意”,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写作缘由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出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情感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春到的黄州。元丰五年秋、冬,他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前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

9、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感情疏理感情疏理1 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2 2段:段: 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 萧声萧声3 3段:段: 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4 4段:段: 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 5段:段: 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第一段第一段1 1找出本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找出本段景物描写的句子写景的句子有:写景的句子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横江,水光

10、接天”2 2 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乐乐”情的情的?作者通过作者通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写了一个宁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这是写江面之景。游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这是写江面之景。游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不久,月亮也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不久,月亮也出来助兴,作者的视线又由江面转入天空出来助兴,作者的视线又由江面转入天空“月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这“徘徊徘徊”可可说是神来之笔,从东山

11、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说是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匆匆离去,只在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匆匆离去,只在斗牛之间斗牛之间“徘徊徘徊”,又似在看人间美景。,又似在看人间美景。透过月光又看到了透过月光又看到了“白露横江,水光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天”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面上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于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去,不知将停于何处

12、;多么飘逸呀,好像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像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景。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景。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情景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情中有景,情景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笔势流畅,多处用典却不着堆砌之痕。笔势流畅,多处用典却不着堆砌之痕。游游把把酒酒诵诵诗诗遗遗世世之乐之乐羽化羽化句意解释句意解释意为浩浩荡荡地像在天空里乘风浮游。意为浩浩荡荡地像在天空里乘风浮游。浩浩乎,广阔的样子。浩浩乎,广阔的样子。冯虚冯虚,凌空。冯同,凌空。冯同“凭凭”。虚虚,天空。,天空。御御,驾。

13、,驾。1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意为飘飘然像脱离人世而独自一个意为飘飘然像脱离人世而独自一个人。人。遗世遗世,脱离了人世。,脱离了人世。2 2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而登仙:意为成了神仙而飞升仙界。意为成了神仙而飞升仙界。羽化羽化,道家称飞升成仙为羽化。,道家称飞升成仙为羽化。意为我的怀想,多么渺远。意为我的怀想,多么渺远。渺渺渺渺,悠远貌。,悠远貌。怀怀,思念。,思念。 3 3 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即即“渺渺然予怀渺渺然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即望美人兮天一方:即“望美人于天一方望美人于天一方”。意为遥望所思慕的人,你在那很远的意为遥望所思

14、慕的人,你在那很远的地方。地方。美人美人,借指所思慕的人,借指所思慕的人4 4 寄蜉蝣于天地:寄蜉蝣于天地:意为个人生命短暂,像蜉蝣一样意为个人生命短暂,像蜉蝣一样寄生于广阔永恒的天地之间。寄生于广阔永恒的天地之间。意为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间遨意为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间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挟,夹持。,夹持。以以,连词,同,连词,同“而而”。遨游,同义复词,即遨游,同义复词,即“游游”。长长终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5 “5 “挟飞仙挟飞仙”两句:两句: 开头开头 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

15、看到的月白风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清、水天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此景象的感受。 乐乐 其次其次 写在优美的景色写在优美的景色中中“饮酒乐甚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扣舷而歌”“”“客有吹洞箫者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其声“如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慕、如泣、如诉”,使长期过,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为主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为主客对话做好了铺垫客对话做好了铺垫乐乐悲悲 接着接着 以以“苏子愀然苏子愀然”“”“问客问客”,引出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引出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论辩。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论辩。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

16、的独白,反映了他陷于苦闷而又希望摆白,反映了他陷于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客曰”,是,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心情。找不到出路的悲苦心情。悲悲 第四段第四段 文章以文章以“苏子曰苏子曰”引出的一段话,是针对上文引出的一段话,是针对上文“客曰客曰”反映的悲苦思想而言的,这正表达了反映的悲苦思想而言的,这正表达了作者要求摆脱悲苦思想的愿望。作者要求摆脱悲苦思想的愿望。“苏苏子曰子曰”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

17、失、荣辱、毁誉所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排解。悲悲最后最后 客人转悲为喜,一醉后客人转悲为喜,一醉后“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白”作结,一方面写出了作结,一方面写出了“清风清风”“”“明月明月”“”“江上江上”之乐,另一之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欲借酒力消除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欲借酒力消除胸中块垒之结胸中块垒之结悲悲乐乐本文构思慎密,行散神聚,表现了作本文构思慎密,行散神聚,表现了作者乐者乐-悲悲-乐的感情变化,请具体乐的感情变化,请具体理清作者地方感情思路理清作者地方感情思路本文主要通

18、过主客对话阐述了作者在失本文主要通过主客对话阐述了作者在失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第二段第二段1第一段写了第一段写了“乐乐”情后,本段为何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又转入写“悲悲”情?情?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古人抒发欢乐心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心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外,“扣舷而歌之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窈窕之章”还歌还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9、美人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中便感叹道“多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樽还酹江月”。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换天地自然界的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换天地自然界的皓渺的赞美之皓渺的赞美之“乐乐”引出了对人生不引出了对人生不如意的如意的“悲情悲

20、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而这种悲情借客人萧声的悲凉反映出来,萧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如“泣孤舟之泣孤舟之嫠妇嫠妇”。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比。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不由得悲伤起来。歌歌萧萧怨慕怨慕泣诉泣诉之悲之悲第三段第三段1客人因何而悲?尽量借用文中句子客人因何而悲?尽量借用文中句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德之诗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千古英雄尚如此,况我们这些感叹千古英雄尚如此,况我们这些有志而无为者。有志而无为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