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566744442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 有了周密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课堂进度,教师通过撰写教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我为您分享的艺术课狮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艺术课狮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乐意参与歌唱活动,并尝试用肢体大胆表现小鸟和。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吸引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音乐。 (森林里要举办一年一次的动物唱歌比赛了,你们猜猜会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呢?幼儿回答

2、) 二、倾听音乐,熟悉歌词内容 (一)熟悉歌词前两句。 1、师完整清唱歌曲,提问:谁来了?(点击ppt:小鸟、) 它唱了什么?(小鸟啾啾啾;吼吼吼) 2、幼儿学唱歌曲前两句。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小鸟细;粗)演唱歌曲。 提问:它是怎么唱的? (引导幼儿小鸟唱得时候声音尖尖的、细细的,唱得时候大大的、粗粗的)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前两句。(弹奏钢琴前两句,重复两遍)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小鸟和唱歌吧! (二)熟悉歌词后三句。 1、小鸟和会唱歌,还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师再次清唱歌曲,提问:你听到小鸟和在干什么?(小鸟唱一唱;扭扭;两个变成好朋友) 3、教师点击ppt帮助幼儿熟

3、悉理解歌词 3、幼儿完整学唱后三句。(弹奏钢琴后三句,重复两遍) 师:小鸟和变成好朋友了,我们小朋友也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 (三)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1、完整播放ppt加音乐 师:这次从小鸟和都准备好了,要开始表演了 2、集体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鸟和的歌真好听,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 3、分组学唱歌曲 小鸟邀请女孩子上来表演 小邀请男孩子上来表演 三、集体完成表演,结束活动 师:我们现在一起出发去森林歌唱比赛吧! (学小鸟和边走边唱,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投入的,特别是在熟悉歌曲前两段的时候,我利用吼时和小鸟的啾时嘴形的大小,让幼儿通过嘴形的不同来演唱,小鸟和

4、的歌声,即形象又有趣,孩子们很喜欢。 理解歌词后三句的时候,在我的设想中,因为后三句的歌词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加上在前面我已经加深了学唱环节,前两句以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学唱为主,后面三句我就想让幼儿动起来,应此在动作的挖掘上比较深,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孩子们对于肢体动作的开发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我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肢体表演时,唱的并不是很欢,肢体动作大于了学唱。 活动前我最初的设想是以肢体发展为手段促进幼儿学唱,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有所困扰的。在这个环节我的指导老师姚蓉也对我提出了宝贵意见,她觉的,这首歌的非常有趣,特别是这两个一大一小的动物,会成为好朋友,因此她建议我可以将整首歌曲的节奏

5、放缓,对于这两个动物的形象可以用纸偶的形式进行第二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进行,这样就解决了肢体动作大于学唱的困扰。姚老师的这个建议一下子拓宽了我的固定思维,让觉得上好一个音乐活动,选材是很重要,但是适合孩子的策略推进更重要,同时也让我觉得道具应用的适合与否对活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拿我的这个活动来说,单单说这个ppt其实对于活动的本身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如果不用的话我也可以完成,因此作为道具教师在应用的时候,也要考虑道具的实用性,不要为了花哨而造成画蛇添足的效果。 艺术课狮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撕的技能给大做头发,打扮大。 2.在打扮大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6、印有头像的操作纸、皱纹纸、浆糊、盆、范例 活动过程: 一.生病的大。 1、师出示一张没有头发的,引导幼儿观察:这只漂亮吗?为什么?(没有头发) 2、师:这只生病了,头发都掉光了,大很难过,我们想办法来帮助大好吗? 3、讨论怎样来帮助大?(帮大装上头发) 二.我帮大做头发。 1、教师出示范例,问:现在大有头发了吗?我们用什么来做大的头发?(彩色的皱纹纸) 2、教师示范讲解撕贴大的头发:先把皱纹纸顺着纹路撕成一细条一细条,然后在大的头上沿着轮廓把撕好的皱纹纸贴上去,注意要把握头发的长短,把长的撕短些。 3、请个别幼儿试着来给大贴一贴。 4、幼儿动手打扮大,师巡视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打

7、扮大的任务。 三.漂亮的大。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欣赏变漂亮的大。 2、请幼儿来选一选哪只大头发长得最漂亮。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相对较差。活动中,我先教孩子怎样把纸撕下来,为了便于幼儿记忆及掌握,我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撕纸的正确方法:用手捏住纸的长的一边,左右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纸头,撕,拉,再撕,再拉,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边说边撕,也出现了个别幼儿不敢动手的现象,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幼儿逐渐掌握了撕纸的方法。在贴的头发时,通过我的示范引导幼儿注意贴的要点,我形象地告诉孩子要贴在的头上,不能贴到脸上,否则小就被头发遮住走路都看不见了。这样的比

8、喻让孩子们在贴头发的时候记得了要领,都能做到围绕脸贴在头上。最后评价环节,将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别提多高兴了,我看到了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撕纸使幼儿动脑动手,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用真情去塑造幼儿,使他们成为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的宝宝。 艺术课狮子教案篇3 1、知道遇到困难要会动脑筋。 2、学习其中的对话。 3、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如果可能,带小朋友去看一看哈哈镜。 1、老师请幼儿猜一猜:一只小猫碰到了一头会发生什么事呢?等小朋友猜小猫被吃了以后,老师告诉朋友:是想吃小猫,可是,小猫很会动

9、脑筋,他把吓跑了。小朋友想听这个故事吗? 2、老师讲故事。 3、提问:小猫是怎么把吓跑的?提倡幼儿向小猫学习,多动脑筋。 4、简单介绍哈哈镜和日常用的镜子的不同。 5、让他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附:照哈哈镜 有件事情真好笑,小猫和比大小。 有一天,抓住小猫,张开大嘴巴,想把他一口吞下去。 小猫“喵呜喵呜”叫:“你为什么吃我呀?” 听了哈哈大笑:“那还用问,因为我大,你小。” 小猫说:“什么,什么,你大,我小?你一定是眼睛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 听小猫这么一说,糊涂起来了。 小猫说:“你呀,眼睛只看见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见自己的身子,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对呀!”想了一想说:“我看不

10、见自己的身子,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小猫说:“我家有一面镜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了。” 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他想,照镜子一定很有趣,就跟着小猫走,走呀走,一直走到小猫家门口。 小猫家的镜子可奇怪,正面可以照,反面也可以照,正面鼓起来,反面凹进去,电钮一按就转一转。 “,快去瞧一瞧,瞧瞧你自己,是大还是小?” 走进屋子,在镜子前面一站,正好鼓起来的一面朝着他。他往镜子里一瞧,看见自己又矮又小,像只小。 小猫说;“你看明白了吧,你的个儿有多大?现在你站到旁边去,让我来照镜子。” 小猫偷偷地把电钮一按,镜子转了一转,凹进去的一面朝着他。嗬,不得了,这镜子里的小猫比还大呢。 “,你快瞧一瞧,

11、我比你大呀,还是比你小?” 站在旁边偷偷地瞧了一眼,看见镜子里的小猫这么大,这么高,嘴巴一张一张,真吓人。以为小猫要来吃他了,转过身子就跑,一直跑到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你们看见过小猫家的镜子吗?这种镜子叫做哈哈镜。你们在凹进去的一面照一照,就会变成个巨人,可是在鼓起来的一面照一照,恐怕要变成一只跳蚤了。 教学反思: 在这次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在调羹上找自己,激发了孩子对于多种镜子成像现象的兴趣,并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镜子,加深幼儿对这个有趣的故事的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能够找到实物哈哈镜,让孩子们照一照,这样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加好,孩子们的投入度一定会更高。 艺术课狮子

12、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语言活动大和小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帮了大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内容,学习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活动中乐于

13、想象,积极思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软盘;角色图片:小、大。 2、故事录音、录音机。 活动流程 交代故事、推测故事内容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提出疑问故事表演、想象迁移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角色,引起兴趣,想象推测故事内容。 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和小)请小朋友想象看看,如果大和小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自评:出示两个角色,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也为下面环节作铺垫,并知道这两个是故事的主要

14、角色。猜测故事内容,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使思维活跃起来,提高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看到这两只动物就被吸引了。猜测时,大部分幼儿都说到大会吃掉小,只有1/3的幼儿猜测小会帮助大,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边看图边听故事)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在讲故事中可以插问并请幼儿讨论:小会用什么办法救大?故事讲完后设问:大和小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它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自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边看图边听故事,逐步提高他们的双向思维。此时的间断提问,也是扩散幼儿的思维。) 活动记录:幼儿能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在回答问题时,想的办法也是与众不同的。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大和小会成为好朋友的。 3、看看听听议议,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在讲故事中设问引导幼儿讨论:一开始,大为什么说要吃掉小?后来怎么又放了小?(幼儿学讲角色对话) 大怎么会掉进陷阱?小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角色对话) 最后,大为什么和小做好朋友了? (自评: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同时采用了讨论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并与孩子一起学说对话,而且是有表情的,促使明白小有小得用处,大有大的用处,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