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566290560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部编版(五四制)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回顾梳理运用点面结合写场景的方法、作用,能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和习作的运用情况。2.进一步提高书写规范要求,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美观。3.积累四句爱国名言。教学重点1.了解反复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好处。2.知道在写人物对话时,可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说”的意思,并学以致用。教学难点1.了解反复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好处。2.知道在写人物对话时,可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说”的意思,并学以致用。教学过程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的声音。学完了第二单元的课文,这节课我们走进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来采摘语文的花絮。开国大典中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部分和各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的

2、部分。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整个阅兵仪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交流平台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的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是“点”的描写。(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

3、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读一读,找规律。点拨: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谈论讲解,窃窃私语”,也可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我的收获1.反复修辞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2.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 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

4、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 要根据书写内容选书写纸。如果是横行的书写纸,落款应位于最后一行右下。如果是竖列的书写纸,要由右到左,由上到下写。书写作品不要太饱满,不要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正文最后最好空半行我来写一写:推荐书写内容: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日积月累提示:这些都是关于“爱国”的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 释义:这句话出自后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到死为止。鞠躬:弯着身子。

5、瘁:劳苦。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释义:选自白马篇。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作和回归故里一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涌现了无数爱国志士,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航灯。请同学们也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将他们的豪言壮语和伟大精神铭记于心吧。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释义:祖宗留下来的土地,应当用生命来守护,一尺一寸也不可让给别人。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释义:选自病起书怀。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拓展:其他关于爱国的名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末清初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课堂总结谈谈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