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566290154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优秀员工的事迹可以推动公司的发展,让公司更加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激励,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精选篇1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她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

2、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高烧不退的小阿革兰,一直哭闹不止,居马泰想尽办法,逗小家伙开心,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她熟悉起来。阿革兰的笑容让48岁的居马泰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居马泰满心愧疚。她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出发了。她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

3、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她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她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她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阿革兰!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居马泰却

4、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她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她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

5、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她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她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她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

6、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她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她,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

7、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她(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她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精选篇2 45年前,她选择

8、“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回海岛做乡村医生;45年间,她搭渔船、爬礁石、翻山头,记住每个村民的基础疾病,曾夜里抱着氧气袋,乘渔船送病人急救;曾抬着打6颗钢钉的手臂,坚持坐诊;曾一夜之间被几拨急性肠胃炎病人叫醒,陪她们吊盐水到天明 她叫吴秀明,宁波象山石浦的乡村医生,海岛居民口中的亲人“老吴”。潮涨潮落,人来人往,她青丝变白发,在海岛尽头站成屹立不倒的瞭望哨。 响应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 吴秀明扎根海岛的45年,有10年是在象山南田岛度过的。 南田岛是宁波地区居住人口最多的偏远岛屿,也是吴秀明的家乡。1976年,21岁的吴秀明在象山人民医院医士班学成毕业时,学校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满腔热血的她

9、毅然回到南田岛樊岙公社卫生院工作。 有一年,吴秀明参加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她和同事在海岛最偏远的水糊涂村、杨柳坑渔村和金七门渔村整整住了一个月。那里没有电,她们就自带发电机,昼夜加班,挨家挨户摸排,查出了金七门村有两位老人和一位年轻妇女患有结核病。 按照规定,国家给她们提供药物免费治疗3年。3年期间,每月都要给她们送一次药,还要定期把她们接出来,坐船去石浦拍片复查。 这个重任落在了吴秀明肩上。那时的南田岛,很多乡村都是荒山野岭,道路难行,每月送药谈何容易。每次,吴秀明都要从樊岙翻过三道山岭,走近2小时山路才能到金七门村。有时回去晚了,还要走夜路,吴秀明便背着医疗箱,拿根竹棍,边走边左右拍打开路

10、。 吴秀明这一坚持就是3年。而为了每个月的约定,吴秀明有一次冬天因公到宁海,遇到大雪封路不通车,她硬是一大清早从宁海出发,步行了8个小时到象山泗洲头,再辗转回到樊岙,就为了准时给她们送药。 遭遇厄运,却放不下朝夕相处的海岛居民。 1986年11月,已经结婚,儿女双全的吴秀明,调到了东门乡卫生院。卫生院在东门岛上,与石浦隔海相望,那时没有桥,进出海岛都靠坐船。 当时,乡卫生院设在潮汐一来就会被淹的土地庙,没有自来水,都是向村民买井水喝。后来迁到现址,名称更名为东门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也从以前的10多人减少到如今的3人,尤其是1999年连接石浦和东门岛的铜瓦门大桥通车后,同事们都选择了下班后回到石

11、浦家里。 尽管吴秀明的家也搬到了石浦,但她还是选择平时住在岛上,每周才回一次家,她的理由很简单:岛上2000多人,签署了家庭医生协议的有近700人,她们都是老人,年纪大了发病时间不固定,卫生服务站晚上离不开人。 于是,便有了吴秀明多次在夜里抱着氧气袋,陪伴病人乘着渔船,乘风破浪,赶往石浦急救的镜头;也有一夜之间被几拨急性肠胃炎病人叫醒,陪伴她们吊盐水到天明的经历 35年的朝夕相处让这里的村民接纳了她,如今,每户居民家里有多少人、有些什么病,她一清二楚。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对海岛居民病情了如指掌的医生,却对自己儿子的病情知之甚少。 2024年3月,吴秀明的老伴因为心肌梗塞住院治疗一个月刚缓过劲

12、来,又查出儿子患了胸腺肿瘤,病情凶险,稍有不慎将导致终身瘫痪。 儿子正当壮年,孙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她们一家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怎会遭此厄运?要是平时自己常回家看看,早点发现儿子身体的异样,肿瘤还会这么严重吗?吴秀明内心满是自责,四处举债,又把石浦的房子卖了,花了近40万元给儿子做手术。 好在儿子手术很成功,在上海治疗半个月后回到石浦,休养了一个月才渐渐恢复。那一个月,吴秀明请了假,天天骑摩托车回家照顾儿子。不幸的是,有一天晚上她不幸摔伤,导致右臂肩胛骨折,手臂上打了6颗钢钉。 这次吴秀明住了整整一个月医院,但她也很不安:已经一个多月没去上班了,海岛卫生室怎么样了?那些患者的病情是不是稳定?对

13、面山岛上刚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老王现在恢复得怎样?东丰村的老陈上个月血压高得吓人,她降压药有没有坚持吃? 一想到这些,吴秀明坐不住了,坚持出院,打着石膏、吊着手臂回到了服务站,一边给海岛居民们看病,一边让医院派来的实习医生开单拿药 “热闹”晚餐,却是6年来的第一次。 吴秀明的敬业赢得了医院领导的信任。2024年她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继续留在海岛卫生服务站工作。 同样,她的敬业赢得了海岛居民的爱戴。大家知道她手臂里有钢钉,不能吹冷风,所以后来夏天大家来看病、挂吊针时,都强忍着说不热,吹吹风扇就好。实在忍不住了,打开空调,也要把吴秀明“赶出”输液室。 近日,记者跟随吴秀明乘船到对面山岛巡诊时,

14、那里住的9户人家看到吴医生来了,像见到亲人一样将她请进屋里。临走,岛上的居民们又拿出自家种的橘子、青菜送给吴医生。 回到东门岛卫生服务站,记者参观了吴秀明的宿舍: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几个收纳箱,还有陪伴了她30多年的衣橱和一把用来切中药药片的刀。 得知记者想陪她一起吃晚饭,吴秀明下了班马上忙活起来,拿出冰箱里自家带来的皮皮虾、冬笋、鲳鱼等,下厨烧了六七个好菜,看到买的一瓶椰子汁不够,她又准备跑出去到隔壁小店再买一瓶。 记者心有不安,劝道:“我们就3个人,不用弄这么多菜和饮料,浪费了。” 但同行的通讯员却拽住了记者,偷偷地说:“这是6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在服务站陪着吴医生一起吃饭,平时她一个

15、人都是有菜没鱼、有鱼没菜,一锅饭烧了吃两天的,晚上也找不到人说话,吃点饭,看看电视就睡了。今天老爷子高兴,就由着她吧” 吃完饭,我们向吴秀明告别时,已经是晚上8点过了。东门渔村村口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渔村道路一侧的霓虹灯格外耀眼。回首望去,吴秀明站在路边向我们挥手道别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又越来越清晰。 45年前,她响应号召到偏远海岛做乡村医生。搭渔船、爬礁石、翻山头,很多人不懂她为什么到这么艰苦的地方,但身上的白大褂懂得她的选择。 海岛上,有人上岸,有人离开,潮涨潮落,人来人往。而她青丝变白发,把45年的坚守,站成屹立不倒的瞭望哨。 打着钢钉的臂膀在海风中颤抖,而她问诊的手温暖依旧。一生俭朴清贫、敬业奉献,她把医生二字镌刻在海岛乡亲的心里。 基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精选篇3 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_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