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7248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5篇_3.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方案15篇小学数学教学方案15篇小学数学教学方案1 一、学生情况分析p 本学期我任教四3班和四4班。四3班现有43人,男女生比拟平均,课堂纪律相对来说比拟好。有十几个学生上课非常积极,每一个都会抢着答复,有个别学生还能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思维能还是比拟不错的。当然也有几个比拟淘气的,特别陈越同学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而且很会捣乱,时不时地会突然发出一声尖叫。打乱了课堂教学,我是苦笑不得。四4班现有42人,由于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跟他们接触的多,交流的也多,对每一个学生都很理解。这个班的学生也很给面子,上课都非常积极,动手操作才能,同学合作才能也相当不错。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因素。希望通过

2、这学期的学习可以有所进步。二、教学内容及分析p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那么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那么运算才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才能。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拟、小数点位置的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根底上学习比拟复杂的小数的加法

3、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惯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那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根底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根底;运算定律那么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根底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运算。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

4、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间隔 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进步观察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p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那么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5、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及推理的才能,培养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三、教学目的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开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展简单的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进步计算才能。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

6、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间隔 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绘简单的道路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p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7、初步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p 及推理的才能。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的重、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表达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展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表达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

8、根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展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展简算。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五、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和学生学习情况,这学期数学教学,我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局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略小学数学教学方案2 一、 教学内容:数与代数: 一小数乘法;二图

9、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三小数除法;四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六统计与概率:。七倍数与因数。理论与综合应用: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抽奖活动。二、学情分析p :本学期五年级共有82人,其中一班42人,二班40人。一班两极分化较严重,二班虽平均些,但尖子生不多。对于像一班的龚安康、赵崇宇、玲、柏静玉、张超二班的赵攀、何思奇、张镇海、邓传骑、何冰洁这些学生,根底比拟薄弱,计算力、理解力、思维力都非常欠缺,作业速度较慢,老师必须“严加看管”,因此本期的教学难度仍然比拟大。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乘、除法口算、笔算、估算、计算器计算的方法,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存积或商

10、的近似值的方法,会进展小数的四那么混合运算,会简便运算;初步认识小数的分类,并能运用以上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认识km2、hm2,并能进展简单换算。探究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那么图形的面积。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轴对称等特征,会画相应要求的几何图形。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详细情境中作出判断。2、过程与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互相联络,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历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

11、决问题的自信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才能、抽象概括才能和推理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乘除法及四那么混合运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2、难点:小数除法及四那么混合运算、图形的旋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五、教学措施:1、充分运用教学插图,进展情景教学。2、利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3、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知识经历的根底上,将新知识不断地转化为旧知识。4、利用早读课对学生进展听算的训练,不断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六、详细内容与课时安排:一小数乘法13课时;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10课时;三小数除法16课

12、时;四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7课时;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7课时。六可能性5课时。七倍数与因数7课时。八总复习10课时共约需85课时以上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小学数学教学方案3 一、学生情况分析p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考虑,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局部同学可以纯熟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到达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历知识和生活经历为根底,提供学生熟悉的详细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络实际的内容,为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

13、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二、教材分析p (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理论活动等。(二)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地进展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纯熟地口算两

14、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 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小学数学教学方案4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p :通过第一学

15、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拟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根底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根底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惯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