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7230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的对策及建议 xx乡关于开展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搞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没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小康,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小康,更谈不上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认识贫困 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西部,距x县政府驻地34公里,东邻堕却乡,西与县区红岩乡接壤

2、,北靠堕却乡郎节坝,南与中寨乡接壤,坐标位置为:051318105625,北纬61322261658。 xx乡是一个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7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农户292户,总人口125人,少数褡迦丝。spanang=n-u%26gt;702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6.2%。其中:彝族人口3891人,占总人口的31.1%,仡佬族人口1387人,占总人口的1,布依族人口103人,占总人口的8.1%,苗族人口738人,占总人口的5.%。 二、贫困现状 全乡2962户农户中,有贫困户59户,贫困人口2232人,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17.8%。其中:绝对

3、贫困户237户,人;低收入人口2户,1493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5.2。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按照民族乡工作条例,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大多数贫困民族村、民族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还处于贫困和相对贫困状态。主要表现在: 一是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沉重。全区个村,经02X年乡村债务清理,村级债务达1

4、03.786万元。主要是通过农发行、信用联社贷款,全部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如道路硬化建设、中小学校、村级多功能活动室等的修建。村级无集体经济积累,且普遍受到沉重债务的困扰,有的村多年来都是“空壳村”,村级无钱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xx乡地处高原地带,全乡辖区内沟壑纵横,呈“三大冲,六面坡”的地形特征,全乡30以上的陡坡耕地占全乡耕面积的以上。石漠化严重,全乡地域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有10905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土壤构成以沙壤土为主,还分布有粘土、黄壤土等,土壤呈偏酸性。全乡土地无法实现机耕,还处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下,广种薄收,离现代农业的差距甚远。由于

5、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旱遇雨成灾,群众反贫率高。 三是群众生活水平低,持续脱贫及后继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202X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75元,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不足160元,居都村(仡佬族村)还停留在00元以下的水平。由此可见,我乡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有相当一部分群众长期靠吃政府救济,村级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同时,持续稳定脱贫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尽管有一部分贫困户越过温饱线,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出现再度返贫。特别是202X年春,我乡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凝冻灾害,受灾人口就达1240人,农业经济损失达597428万元,实施灾后重建还将长期进行。因此,增强

6、持续稳定脱贫及后继发展能力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当务之急,也是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三、贫困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义利、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因。其表现为: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管理仍存在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象;不能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因地制宜改造农田,而是老守田园,得过且过;不积极寻找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而是怕字当头,投入怕赔本,外出打工怕不给钱,没有发展的

7、意识和冲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些人在十分困难的经济条件下还热衷于吃喝玩耍,婚丧嫁娶讲排场、摆阔气;人口出生率较高,一般家庭都有23个子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二是低层文化心理突出。从调查走访中我 们了解到,有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意识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模式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如对科学种养殖等现代生产经营技术心存疑虑,很容易满足于现状,缺乏发展斗志,甘愿过清贫生活。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加大扶贫投入以及社会各方面在财力物力上的救济和帮助,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人坐享其成、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在某种程 度上淡化了奋发图强、穷则思变的意志和能力。 三是生存环境恶劣

8、。由于地处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乡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特别是由于沙壤土分布多,气候干旱,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地下水位每年下降,干旱、沙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加之石漠化严重,地质脆弱,灾害频繁发生,少数民族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灾害一旦发生,会给群众带来沉重的打击,在一定时期内将难以恢复。 四是历史遗留问题束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遗留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困扰。由于前些年政府为

9、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兴建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进户路面硬化、学校、公路等,因缺少资金投入,靠银行贷款补充,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出让土地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一些村级债务得不到及时清理,造成集体经济苍白无力、负债累累,发展受到严重束缚。 四、脱贫对策及建议 第 一、扶贫必须首先“扶志”,着力增强其主观能动性。要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彻底转变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陈旧观念。要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浅出、不厌其烦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自力、自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坚决改变等、靠、要的懦夫懒汉作风,真正使党和政

10、府的扶贫方略变为广大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思维共振、上下同心。 第 二、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其“造血”功能。应继续实行倾斜政策,尤其要在投资、信贷及种子、化肥、柴油、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上,继续予以优先、优惠的特殊照顾。对于确实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的特困户可给与适应帮助和救济,必要时纳入农村低保对象。给贫困地区“输血”是必要的,但“输血”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其“造血”功能,使之尽快赢得脱贫与致富的主动权。 第 三、以拉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全面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我乡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资源辽阔,天然草场、宜林地、石漠地、煤炭资源等都蕴藏着一定的开发

11、潜力。但是,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其潜在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这就必须要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前提下,把着重点放在“借鸡下蛋”的方略上来,要通过招商引资,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全力打造民族经济的新亮点。 第 四、将农业畜牧业实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摆到突出位置。应当把科学培训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致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科学素质的一项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使科学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扩大科学技术在贫困群体中的普及率。 第 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

12、合协调。特区应建立由有关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救济基金会。可采取财政、民政、民委、扶贫办等部门及社会帮助等多渠道融资的办法,解决特困村、特困户、特困人口的经济发展问题,以缓解地方财政用于扶贫救济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的关注和重视。 第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生存环境条件。在0年遭灾凝冻灾害以后,基础设施受到损毁,应加大灾后重建工作,采取以财政扶贫的方式,投入资金,恢复损坏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缓解发展压力。重点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学校、引灌沟渠、“行路难”等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第 七、发展

13、少数民族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发掘居都村仡佬族文化,继续巩固彝族跳脚舞蹈,布依族铜鼓等民族民间文艺,组织少数民族参加市、特区及各有关乡镇举办的民族文化节。尊重民族习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提高民族群众的身体素质,在民族村建篮球场、图书室等硬件设施,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激发斗志,让少数民族群众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x乡人民政府 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少数民族乡灾后重建实施项目 乡镇名称:xx乡 项目名称 实施地点 规模 投资估算 备注 x公路 xx村xx村xx村 25公里 4万元 民族文化挖掘 x村 工艺、民俗 120万元 xx村引灌沟渠 xxx村 公里 38万元内容总结(1)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的对策及建议 xx乡关于开展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搞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2)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小富即安,不富也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