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42366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_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_2.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与他的父亲,弟弟合称_2这是一首()诗A、写景诗B、题画诗C、咏物诗3解释加点字和诗句的意思正是河豚欲上时欲:_4说说诗的前三句写了几种景物

2、,这三句都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_5请写出作者联想的诗句。_3.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_(填季节)时的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4. 课内阅读我最棒。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暝”的意思是_,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_。2下列诗句与本首诗描写季节一致的一项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停车坐爱枫

3、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全点出来了。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5.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a、蓬头稚子学垂纶,_。b、儿童散学归来早,_。c、_,飞入菜花无处寻。6. 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7. 古诗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词牌名是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_4分享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_5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5、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是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和很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多选)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偶3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9. 读诗句,完成练习。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_季,地点是在_。2词中描写的事物颜色非常鲜明,如鹭的颜色是_,桃花的颜色是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和_,给人新鲜之感。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注意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_4词的最后

6、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的生活情趣。A.急躁B.悠闲C.兴奋D.枯燥10.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芰(j):古书上指菱。蛩(qing):这里指蟋蟀。1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_。2找出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两句诗:_,_。3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_11. 古诗阅读。秋夜将院出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彻岳上摩天。_,_。1将古诗补写完整。2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1)将晓:_(2)摩天:_(3)

7、三万里河:_(4)胡尘: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12.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B.流行,盛行。C.兴致,兴趣。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_):_(_):_3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_4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劳动人民的_,体会到诗人对他们的_之情。13.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这首诗描

8、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天真B.勤劳C.顽皮D.可爱3下列选项不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的是()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解释下列词语。(1)河:_ (2)岳:_(3)遗民:_ (4)王师:_2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3本诗重在写“迎凉有感”,在入题前却极言山高水长,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上称作_。陕北民歌“_”就常用这种表现手法。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