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388628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考前必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较2010年少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规。但这些内容的重要部分总体归入到2011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指南中的预防医学部分。以下我挑拣这三部分内容中较为重要的做一个附录,或有用附录:医学心理学一、 心身疾病挫折:是由于各种障碍造成机体行为而不能达到目的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而延搁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口腔科心身疾病:复发性慢性口腔溃疡、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特发性舌痛症;耳鼻喉心身疾病:梅尼埃病、咽喉部异物感、耳鸣、晕车、口吃一般认为心理上的丧失感,对健康危害最大。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

2、、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于人格特征有关。生活在简单、安定的原始社会中的人们血压偏低,且不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二、心理治疗中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介绍(1)系统脱敏法:又名对抗条件疗法、交互抑制法等 具体程序:1、 制定焦虑等级值:更具引起症状的体验与生理多导记录仪或生物反馈治疗仪的监测数据综合判断,将引起症状的相应情绪由弱到强排序。如恐蛇症患者恐惧情绪是04级,相应的情绪是安静、看到“蛇”字、听到谈论蛇、见到真蛇、触及真蛇。2、 放松训练:学会使自身保持轻松。3、 脱敏治疗:先在门诊脱敏,再到现实中去脱敏。根据两种相反的情绪或行为不能同时并存,且可相互抵消的交互抑制论点,学习用放松的身心状

3、态去克服恐惧、焦虑。关键是由轻到重、有顺序(系统)的进行。 (2)冲击疗法:又名满灌法。它与脱敏法虽都是将患者置于(暴露于)他所惧怕的情境中,但前者是采取缓和的、逐步消除恐惧的方法,而本法是治疗开始即将患者处于他最怕的情境中,如果并没有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那么紧张、焦虑不安便会明显减轻。 (3)厌恶疗法:是将令患者厌恶的刺激与对患者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 常用的厌恶刺激有电击法、橡皮筋法、氨水法、阿扑吗啡法、厌恶想象法等。二、 心理治疗的原则(一)、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1、单向性:治疗关系一旦建立,一切为了患者利益,不同于友谊的双向互利关

4、系。2、系统性:心理治疗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对象。治疗者要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明确、针对性强的措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3、正式性:治疗者的目的和职责就是给患者提供帮助。它是正式建立的关系,一切活动均不能超出这种关系约定的目标和范围。4、时限性:治疗关系要以目标达到为中介,以后如果再有问题,还可以重新建立治疗关系。 (二)、心理治疗的原则: 1、信任原则;2、保密原则;3、计划原则;4、针对性原则;5、综合原则:人类疾病是各种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决定对某一疾病采用某一治疗方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利用其他各种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6、灵活原则: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心身变

5、化过程,不放过任何一点心的线索,随时准备新的需要变更的治疗程序。7、中立原则: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不能替患者作任何选择,而应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8、回避原则:不宜在熟人间进行心理治疗,亲人与熟人均应在治疗中回避。三、 医患关系1、 患者的依从性:又称遵医行为,是指患者的执行医嘱率。2、 医患关系模式:(1) 主动-被动型这种模式是反映患者置于被动位置,而医生处于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等技术。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智力严重低下等疾病,这种模式是适合的。(2) 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医生的作用

6、占优势,医生告诉患者做什么,同时又有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动性。(3) 共同参与型这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自助,是一种同志或朋友式的相互依存,相互需要和相互作用的民主的关系,都具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大多数慢性疾患中可以见到这种关系。四、 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角色:又称患者身份,是一个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通过患病和康复的过程,与家庭、社会、医务人员之间产生互动。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5种类型:1、 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

7、,但患者本人否认 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识到自己是患者。2、 角色冲突:同一个体常常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3、 角色行为减退: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4、 角色行为强化:由于依赖性加强和自信心减弱,患者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对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不安,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出了实际情况,小病大养。5、 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

8、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以至自杀等。医学伦理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用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指导的人格完善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道德的本质:道德同政治、法律、文化等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因而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特征:道德具有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和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等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对公民总的道德要求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9、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是普通规范伦理学原理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即运用普通规范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来解决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医学团体与社会之间道德关系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属于应用规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杨泉物理论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大医精诚论”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省心录论医提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的“不伤害原则、为病人利益原则、保密原则”已成为西方医德传统的核心。1864年8月日内瓦公约提到:公约规定军队医院和医

10、务人员的中立地位和伤残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这是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第一次规范性表述,以后又进行两次修改,并将公约扩充和补充。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医学实践中调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以及医务人员、医学团体与社会关系的最根本指导准则,也是医务人员选择行为或解决伦理问题的伦理辩护依据。医学道德基本原则包括:(一)不伤害原则不伤害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害。(二)有利(有益)原则(三)尊重原则在生命危急时刻,家属或监护人不在场而又来不及赶到医院时,医务人员出于患者的利益和自身的职业责任,可以行使“家长权”。同时,要履行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选择的责任。 如果患者选择不当,此

11、时应劝导患者,不要采取听之任之、出问题自负的态度,劝导无效仍应尊重患者或家属的自主权。记住要患者或其家属签字表明自己拒绝医生建议。(四)公正原则我国卫生部1988年12月15日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提出医务人员的医德规范内容是: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力,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和关心、体贴病人; 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 胡雪虎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

12、关系;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1991年我国教委(现名教育部)颁布了医学生誓言(试用),具体内容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学道德包括:权力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医德良心:是指医务人员在履行对患者、集体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对自己行为应负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自我

13、评价能力。临终关怀的含义:现在意义的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特殊服务,即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目的在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之能够在舒适和安宁中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得到慰藉和居丧照护。尊重患者的临终生活:临终也是生活,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尊重临终患者最后生活的需求,实质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不能认为临终患者只是等待死亡而生活毫无价值。因此,医务人员要认识患者最后阶段生活的意义,并利用频繁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进行交谈,指导患者理解生命弥留之际的意义,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希望充满他们的最后生活。1968年召开

14、的世界第22届医学大会上,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死亡定义审查委员会提出了“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作为新的死亡标准,即将脑死亡作为判断人体死亡的标准。 具体标准: 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即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求没有接受性和反应性; 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小时; 诱导反射缺失; 脑电波平直。以上四条标准持续24小时观察及反复测试结果无变化,而且要排除低体温(32.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药物等中枢性抑制剂的病例,即可宣布死亡。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euthanasia)是指那些在目前医学条件下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且非常痛苦的患者,其本人或家属诚恳委托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以尽可能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的一种临

15、终处置。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的国家。比利时是世界上第二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根据赫尔辛基宣言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1、 医学目的的原则2、 知情同意的原则3、 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4、 随机对照原则医学道德的评价标准: 是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和康复; 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是否有利于优生和人群的健康、长寿 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卫生法规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专业医务人员。执业医师法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