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68889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志的撰写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志的撰写提纲一、图片资料:说明学校新旧变化、变革、改革创新,以及最能表现学校特色的资料。二、文字叙述:尽可能翔实地叙述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规模、办学情况重大事件、学校的发展变化、领导班子变化、改革创新的举措。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1、学校的历史沿革:(1)学校概况(2)历史沿革;2、行政组织(1)管理系统(2)职能部门(3)管理体制;3、教学工作(1)教学管理(2)教学质量(3)课程设置(4)学籍管理(5)教研活动(6)教研成果、课题;4、教师队伍建设;5、党群组织;6、德育工作;7、办学特色;8、学校基础设施建设;9、师表风范;10、桃李芬芳(历届升学录取榜、省、镇、县、市级以上奖励

2、或荣誉称号;11、后勤服务;12、名教风采(县、市教师、省级劳模或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在本市有较大影响的教师)以上条目仅供参考,在撰写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但基本框架要符合志书的基本规范。乡镇教育续志撰写提纲第一节 概述乡镇面积、人口,行政村数,学校处数,教学班数;中小学教师数,学历达标率;幼儿园处数,入园率,专任幼儿教师数,整体教育发展概况等。一、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分阶段概述本乡镇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如1987年起,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时,本乡镇的经济基础和办学条件的实际状况;1994年底,本乡镇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工作,通过市县政府验收后又转入“两基”工作,当时本乡

3、镇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本乡镇教育实施“两基”后至今,教育投入、发展的状况又有哪些变化?(要用具体数字,进行概括对比分析,用事实说明教育发展变化的轨迹)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具体到各乡镇教委,应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如何配合县进修学校、职业中专以及后来的职教中心,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及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如何加强对乡镇中小学生的分流管理,让学生合理进入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高一级学校学习;另外,小学、幼儿教师离职进修、函授、各种短训班培训人次等基本的情况。成人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扫盲和利用乡镇成人中心学校对农民进行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扫盲阶段,如何建立乡、村二级网络,实行扫盲目标责任制

4、,对这项工作的目标、责任和验收结果要概括求实地反映出来。1995年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重点已全面转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和村农民文化技校如何为农民致富服务等项工作,是乡镇续志的重要内容。三、教师队伍(包括学前教育)19862001年期间,本乡镇如何配合全县对教师,尤其是民办教师培训工作实现序列化?如对本乡镇民办教师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稳定民师队伍等等;本乡镇通过哪些形式?如在教师中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等。2000年后至今,对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又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有什么明显变化?这些情况的发

5、展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要结合乡镇实际做法,进行综合概述)四、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1、本乡镇教委对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认识水平。以什么为切入点加强对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领导。2、本乡镇从19862006年,可分几个不同的阶段,概括叙述开展的工作和做法。如建立教研网络、加强对乡镇教研室建设,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对教学的考核评价,对教研人员的培养提高;推广课题成果、课堂改革实验、表彰教学成绩优秀教师等等。3、乡镇中小学(幼教)教研成果展示。如对乡镇、学校集体荣誉称号的表彰和教师个人改革实验的奖励。(要做认真统计,进行综合展示)第二节 组织机构一、乡镇教育机构改革可据全

6、县教育机构改革的变化,结合乡镇教委机构的变化实际进行。如:1984年县第一次机构改革时,乡镇机构是如何变化的;1993年县第二次机构改革时,乡镇教育机构又是如何变化的;2001年3月,乡镇教育机构又是如何变化的。(每次变化后,乡镇教委历届负责人及任职期限)二、乡镇学校沿革把本乡镇从1986年至2006年期间,中小学处数的撤并变化情况(包括原有的联中)写清楚。第三节 主要改革项目一、领导管理体制改革1、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后,乡镇地方政府是如何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体制的?如本乡镇农村小学,学区联办小学的管理

7、体制;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包括幼儿园)、中心农民文化技校的管理体制。2、在人事管理方面,乡镇教育组长的管理考察;乡镇中学校长、教育工会主席的管理考察;乡镇初中中层干部、中心小学校长、学区小学校长,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的管理考察;乡镇公民办教师的管理考察。3、在财务管理方面,乡镇教育经费不同时期的管理变化。4、在教学管理方面,教研网络的管理变化情况。(以上四点,可分四个层次进行概述)二、可把原题目“职、成教改革”换成“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本乡镇中、小学幼儿教育)1、校长负责制;2、教职工定编限额聘任制、教职工聘任制;3、岗位目标责任制;4、学校内部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三、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8、略)四、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介绍1、学校简介2、反映学校面貌的照片、学校负责人工作照、领导班子办公照3、学校特色活动介绍(含照片)校志目录序第一章 学校现貌;第一节 校址;第二节 历史沿革;第三节 现貌第二章 学校体制与组织机构第一节 领导体制;第二节 组织机构附1:学校组织机构示意图附2:20032004学年度学校领导分工职责第三节 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第四节 发展规划与工作总结附1:中心小学(19962000学年度学校工作规划)附2:中心小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附3:中心小学学校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度) 附4:科学的理论指导 务实的工作作风(2004年工作总结)第五

9、节 校务公开工作附1:中心小学关于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附2:中心小学关于成立校务公开监督检查组的通知附3:中心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自评报告第三章 教职工与学生第一节 教职工附1:教职工结构表;附2:各级各类会员情况统计表附3:中心小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名单附4:中心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规定附5:关于考勤、请假纪律的规定附6:中心小学第四届教代会岗位责任制附7:中心小学教师综合考评试行意见附8:中心小学教职工岗位津贴浮动制附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附9:区教育局关于实施教师师德档案制度的通知附10: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附11:中心小学教师学习制度附12:中心小学2004年秋季教职工基本情况

10、第二节 学生第四章 教育工作第一节 德育工作附1:中心小学学生活动一周常规附2: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附3:中心小学20022003学年度德育工作计划第二节 体育、艺术、卫生工作附1:中心小学快乐对对碰节目方案第三节 学生安全教育附1: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通知第四节 寒暑假期教育工作附1:告家长书附2:绚丽多彩的寒假“创新素质实践行”寒假活动反馈表第五章 教学工作附1: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附2:按市执行课程计划意见调整后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附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年级课程安排表附4:中心小学20042005学年度作息时间表附5: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11、之七附6:中心小学学科教学常规附7:中心小学教研工作评价方案附8:中心小学领导听课评课制度第六章 教科研工作附1:中心小学2004年秋教科研工作计划附:小学生学习指导子课题小学生心理指导策略研究成果第七章 教育教学成果第一节 教育成果附1:1985年后学校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第二节 教学业绩附1:教育教学论文存目(19962001年)附2:20032004学年度学生获奖名册第八章 校园文化第九章 教育交流附1:优秀教案选登数学教案附2:优秀论文选登减负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思考第十章 校办产业第十一章 经费、设施与存在问题第十二章 人物选介第十三章 历任校长书记

12、简表附1:中心小学校园平面图附2:学校大事记学校校志序中心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时属境内三所官立两等小学堂之一。初时有教职员工7人,学生91人,至2004年止,有教职员工249人,学生3470余人。教职员工是创办初期的35.6倍,学生是创办初期的385.6倍,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与飞跃。学校的发展史,是新洲教育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缩影,折射出新洲教育人的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努力与不懈探索。中心小学校志是学校历史中的第一本校志,她的问世,既是学校向广大师生进行热爱学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又为家长、社会全方位地了解学校辉煌历史提供资料;她既可作为今天兴校的参考,又可为后

13、人办学留作借鉴,对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校志主要记载了1907年至2005年98间学校发展的历程,在建国前的42年中,在国势衰弱、国民经济落后的大背景下,学校虽几经迁移,但发展十分缓慢,到1949年,学校只有 名学生, 名教职员工。学校规模扩大,有教职员工 人,学生 人,到1954年定为实验小学时,有教职员工 人,学生 人。此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1996年2005年,是学校飞跃发展的十年,曾出现过“超级大班”、“超级大校”的现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关心下,校园、校舍面积不断扩大,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栋两层教学楼、两栋平房教室扩展为三栋四层教学楼和一栋四层

14、综合科技实验楼,彻底解决了“超级大班”的现象。十年中,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学校始终致力于教书育人、科研兴校,以“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为办学终极目标。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中心,以科研为动力,教科研工作如火如荼,方兴来艾,涌现出了一批科研型的教师,近年来还提出“学校是你创造的乐园,老师是你共同发展的伙伴,同学们是美好未来的主人”的办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办学理念。 回顾总结过去是为了发展开创未来,学校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亟待提高,教育观念也须转变,这些

15、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在本校志编写过程中,多次得到区教育志办的领导与专家的关心,这里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校志与学校志目前,至少存在两种语意下的“学校志”,分别体现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立场。【地方志语意下的学校志】地方志中的“志”是记载某行政区划范围内、某个领域内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资料著述。“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限内的历史,体裁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属篇章结构,是一种介于资料汇编和学术专著二者之间的资料性著述。从此语意出发,“学校志”是地方志的一种延伸,简称“校志”。一部优秀的学校志,不仅可以作为今天兴校的参考、后人办学的借鉴,而且是向广大师生进行爱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以帮助家长和社会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在现代社会,不失为学校打造自身形象的一种举措。显然,这种语意下的“学校志”,不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教育研究,尽管从广义上讲,各种校志当中对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学校各方面状况的描摹,可以帮助后世的人们对当年的教育获得一种相对真切的体悟,但,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