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12171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标准文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江西省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送审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erobic composting of crop straw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发布DBXX/ XXXXXXXXX目次引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土壤酸化现状调查与分级35改良目标与措施46改良效果评价6引言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程起草单位: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土肥站、江西

2、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邵华、赵小敏、贺琦、徐昌旭、侯冰鑫、金伟、张嵚、涂起红、何小林6江西省酸性土壤改良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酸性土壤改良评价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改良物质的种类、技术指标、施用方法,土壤酸性的程度、类型,酸化土壤改良技术、改良效果评价方法等内容与操作规程。本规范适用于江西省境内酸性土壤的改良与评价工作。2 引用标准本规范引用下列国家或行业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

3、、铬、汞生态指标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2土壤检测 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3土壤检测 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6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2271-2012 土壤调理剂 效果试验和评价要求JC/T 4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粉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3.1 土壤酸化(Soil acidification)在湿热气候作用下,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交换性氢离子或铝离子,土壤中碱性(盐基)离子淋失,或受人为因素影响土壤中

4、酸性物质增加,土壤pH降低,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的过程。3.2 土壤酸度(Soil acidity)及pH值(Soil pH value)是土壤基本化学基本化学性质之一,指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用H+浓度的负对数值(-logH+)即pH值表示。土壤溶液中H+浓度越高,pH值越小,反之越大。土壤pH值测定方法采用NY/T 1121.2-2006 标准进行。3.3酸性土壤 (Acid soils)指pH值7.0的土壤的总称。以土壤pH值为依据,划分为五级:微酸性土壤,弱酸性土壤,中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和极强酸性土壤。3.4 施用时间间隔(time interval of Liming)施用改良物

5、质后到下次施用的时间。3.5 石灰当量(Calcium carbonate equivalent,CCE)CCE表示石灰材料物质相对于纯碳酸钙的对酸中和容量,用该材料的碳酸钙重量百分率表示。碳酸钙的分子量为100,设纯碳酸钙的CCE为100%,则某物质的CCE值为:碳酸钙的分子量某物质分子量100%CCE =如:纯碳酸钾(分子量138)的CCE为100/138100%=72,纯氧化钙(分子量59)的CCE为100/59100%=179。3.6 酸性土壤改良剂(Acidic soil improver)指可提高土壤pH值,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富含钙质等碱金属

6、的天然石灰质矿物物料。如白云石,化学分子式CaMg(CO3)2,灰白色,含钙32%,镁21%等。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GB/T 23349-2009的要求。不得在改良物料中人为添加对环境、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危害的非法添加物。3.7 生石灰化学分子式CaO,白色或灰色、棕白色,含钙量大于等于71%。物理、化学指标符合JC/T 480-92的要求,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GB/T 23349-2009的要求。3.8 熟石灰化学分子式Ca(OH)2,细腻的白色粉末,强碱性,含钙54%;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GB/T 23349-2009的要求。3.9 土壤类型 根据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确定的分类方法,

7、对土壤的土类、亚类、土属及土种进行划分命名的结果。反映着不同发育阶段各类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特征。4 土壤酸化现状调查与分级4.1 土壤酸化现状调查4.1.1 土壤样品采集按照NY/T 1121.1标准执行。4.1.2 土壤样品检测pH值测定按照NY/T 1121.2执行,机械组成按照NY/T 1121.2执行,质地按照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分类,土壤有机质按照NY/T 1121.2执行。4.2 土壤酸化状况评价4.2.1 酸化等级评定根据土壤pH值按表1划定土壤酸化等级。pH值4.54.55.05.05.55.56.06.06.5级别极强酸性强酸性中酸弱酸性微酸性4.2.2 土壤质地划分 根

8、据土壤机械组成,按照卡庆斯基质地分类标准划定土壤质地。4.2.3 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级划分 根据土壤有机质测试结果,按照表2划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级。表2有机质含量(g/kg)40级别极低低中高较高5 改良目标与措施5.1 总体目标与年度目标5.1.1 目标确定原则与方法目标确定遵循科学、经济、有效、环保的原则。改良目标确定根据土壤酸化等级、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H值、作物最适宜pH(见附录A)综合确定。5.1.2 总体目标将土壤pH值提高到或维持在当地作物最适宜pH值范围内,土壤结构合理,农产品优质高产。5.1.3 年度目标微酸性和弱酸性土壤根据作物最适宜pH值范围维持土壤pH值稳定或年平均

9、提高0.05-0.1个pH单位;中酸土壤根据作物最适宜pH范围和土壤类型,维持土壤pH值稳定或年平均提高0.1个pH单位;强酸性土壤根据作物最适宜pH范围、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年平均提高0.1-0.2个pH单位;极酸性土壤根据作物最适宜pH范围、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年平均提高0.2个pH单位以上。5.2 改良措施5.2.1 主要措施5.2.1.1 施用生石灰(其他石灰质物料和生石灰换算比例见附录B)5.2.1.1.1 生石灰施用量和施用周期土壤质地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中等条件下,不同pH值土壤施用生石灰量如表3。粘土生石灰用量增加15-20%,砂土减少15-20%用量。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生石灰增

10、加20-25%用量,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减少20-25%用量。对土壤pH值5.2以下的田地,以5年为一个改良周期,前3年施用,施用量逐年递减,第4、第5年不施。表3土壤pH值施用量(kg/亩年)连续施用年限(年)5.56.52015.25.520-4024.95.230-5034.54.940-503小于4.550-8035.2.1.1.2 施用方法石灰施用前要粉碎使之适宜撒施,于耕地翻耕前,将生石灰(或石灰质物料)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再耕翻,使其与土壤尽可能混合均匀,耕翻深度至少应在15厘米以上。施用石灰时最好配合施用有机肥料,但不宜与腐熟人畜粪尿、铵态氮肥混用,以免造成氮素损失。如田块种植

11、了绿肥,可在绿肥压青翻耕前将生石灰均匀地撒施在绿肥表面,再翻耕。施入生石灰后要预留一周左右的时间待土壤石灰反应过后,再进行其他基肥施用和种植等农事活动。5.2.1.2 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 酸性土壤改良剂施用量参照施用说明,或石灰质物料和生石灰换算比例执行,并根据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适量增加或减少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期参照5.2.1.1。5.2.2 辅助措施采取增施有机肥、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质量和缓冲性能。广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过量施肥和生理酸性肥料施用。有条件地区采取水旱轮作,适当休耕等措施改变耕作制度,控制土壤酸化进程。5.2.3 维持措施

12、改良措施达到改良目标后,在正常的耕作管理条件下,应每亩每年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45公斤/亩,并配合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6 改良效果评价6.3.1 评价内容根据不同改良措施和方法,应对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进行评价。必要时,还应对投入改良物质的经济效益、土壤生态、环境效益等进行评价。6.3.2 评价时间评价时间选择在施用改良物质后至少两个生长季(或一年)后。如改良周期超过一年,应开展年度阶段评价和总体评价。并可适当开展改良后的后期监测。6.3.3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或示范的方法进行,由县级以上土壤肥料技术推广部门参照NY/T 2271-2

13、012执行。6.3.4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由相关技术单位组织行业相关专家进行,专家人数不少于3个,专家根据小区试验或示范试验报告,评价改良技术的综合效果,由专家签字后生效。评价结论包括以下内容。改良物质施用量、施用方法是否合理;改良技术是否达到了预期改良目标;改良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附录A作物最适宜pH范围参照表作物名称最适宜pH范围阀值水稻5.5-7.54.5油菜5.4-6.54.5柑橘5.0-6.24.0玉米6.0-6.84.8花生5.0-6.84.0甘蔗5.0-5.84.3茶叶4.5-6.03.8附录B其他石灰质物料和生石灰换算比例物料名称换算比例物料名称换算比例熟石灰1.11.5:1石灰石1.51.7:1白云石1.41.8:1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