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3078925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考题型练4引言类选择题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引言类选择题题型特点(1)从诗词选择上看,以唐诗宋词中的名言名句为主。(2)从命题范围上看,主要集中在哲学部分。(3)从命题意图上看,主要考查古诗句直接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般运用“蕴含”“启示”“表明”“说明”“反映”“体现”“依据”等词,直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包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和把握。(4)从组题形式上看,以古诗句作题干为主。少数题以古诗句作为题肢,着重考查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与把握;更多的题均以每题一首古诗句作为题干,着重考查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程度。(5)名人名言类选择题主要是通过分析引用的名人名言,指出其中包含的相关道理。方法点拨解答引言类选择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细细品读

2、引文,准确、全面获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要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既要把握引文的中心意思,又要抓住关键词。要把引文放在恰当的语境或环境中去理解,不能用不符合材料情境或不符合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读引文材料。第二步:仔细研读题肢。首先,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加以排除。其次,仔细推敲各题肢与引文的内在联系,初步选出符合题干引文主旨的题肢。第三步:仔细推敲不能确定的题肢,作出正确选择。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对应训练1.(2023山东模拟)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春天极

3、尽赞美。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苏轼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对桃花、水暖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A.B.C.D.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实践,错误。意识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对桃花、水暖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正确。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

4、实性,错误。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2.(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借景兴怀,向当朝丞相张九龄委婉表达希望得到举荐,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下列对这两句诗的哲学赏析正确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借景抒情,情在景中,洞庭湖的壮丽磅礴根源于作者的开阔胸襟“气蒸”与“波撼”静动相衬让洞庭湖更显磅礴,展示了作者对对立统一的巧妙运用作者以“欲济无舟楫”含蓄表达了想出仕却无人举荐的处境,体现意识的能动创造性“端居耻圣明”是该诗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希望努力提高才干,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A

5、.B.C.D.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洞庭湖的壮丽磅礴与作者的开阔胸襟相互映照,但不能说洞庭湖的壮丽磅礴根源于作者的开阔胸襟,错误。“气蒸”与“波撼”静动相衬让洞庭湖更显磅礴,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正确。作者以“欲济无舟楫”含蓄表达了想出仕却无人举荐的处境,体现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正确。“端居耻圣明”是该诗的主旨,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推荐,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错误。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

6、落脚点。”这启示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把同步富裕作为奋进的目标A.B.C.D.B解析“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启示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符合题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各种需要”说法错误,排除。把共同富裕作为奋进的目标,而不是同步富裕,排除。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出自明代诗人林鸿的饮酒。这句诗所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上

7、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B.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需要一个过程C.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D.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D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意思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强调的是知与行的关系,并未体现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A项不选。材料未体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需要一个过程,B项不选。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亲身的实践和间接知识获得,C项错误。“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强调的是知与行的关系,体现的哲理是脱离实践,

8、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D项符合题意。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5.(2023山东青岛一模)柳宗元写的早梅和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都与花有关,但两首诗所寄托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反映了客体的不同属性源于不同时期的实践经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A.B.C.D.A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两首诗都与梅有关,但是所寄托的情感不同,说明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人们对同一种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故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的限制,早梅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过衡山见新

9、花开却寄弟是柳宗元被贬奉旨回京路过衡山时所写,因而两首诗所寄托的情感不同,故正确。两首诗反映的对象都是花,它们的属性没有什么不同,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未涉及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故不选。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6.(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材料启示我们()A.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C.坚持在认识与实践的反复互动中探索未知D.从新的实践和时

10、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只能提供方法论指导,A项错误。材料问的是启示,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地位和特点,B项不选。材料未涉及认识与实践,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启示我们要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7.(2023江苏校联考模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

11、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C.意识、思想、经验是社会历史展开的前提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不是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A、B两项不符合题意。意识、思想、经验不是社会历史展开的前提,C项错误。“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表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项正确

12、。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8.(2023全国模拟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这表明()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民主的进步性在于“放之四海而皆准”民主的本质在于彰显社会所有人的意志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A.B.C.D.B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材料表明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正确。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

13、、发展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错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会彰显社会所有人的意志,错误。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9.(2023江苏高三专题练习)毛泽东同志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党的政策要为群众所掌握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先进社会意识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会产生强大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A.B.C.D.C12345

14、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毛泽东同志的论述表明,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党的政策为群众所掌握,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先进社会意识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会产生强大力量,故入选。材料强调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故不符合题意。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故错误。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10.(2023山东校联考模拟)2023年3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他说:“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

15、紫嫣红、生机盎然。”这有利于()更好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世界各国不同文化更好实现交流互鉴、包容共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B.C.D.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有利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更好实现交流互鉴、包容共存,促进不同文明的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题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应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错误。材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关,排除。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11.(2023陕西师

16、大附中三模)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一部分多次提到“基层”这个关键词,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要求基层党员和干部()提升基层治理中广大工作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创新多元化解机制,把化解矛盾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工作A.B.C.D.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解析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强调的是基层人员应当如何化解矛盾,不选。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有助于化解基层矛盾,正确。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借助现代手段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化解基层矛盾,正确。基层治理的核心工作并非化解矛盾,错误。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12.(2023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开启新征程之际,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