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97053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疾病试验室检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页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 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2. 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3. 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 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4. 维生素代谢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A B、D E、K及B2等。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t活性形式。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 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 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5. 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1. 概念:机体对内生及

2、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2. 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 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3. 过程:两相反应。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三)胆汁酸代谢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1. 分类:(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 熊脱氧胆酸。2. 胆汁酸功能: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3.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肝脏合成胆汁酸-排入肠道发挥

3、作庠9讹经门静脉回肝(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1. 胆红素代谢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1)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 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2)转化:水溶性f,毒性J。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肠内变化: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

4、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成 尿胆素,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进入门静脉,其中大部分以原形 再排入胆管,小部分经体循环随尿排出。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胆红秦畑白z贵白肌红索蛋白 腿红索-Z殒白I胆红ST白蛋白胆细素丈合物UDPGA 内艇网 UDP胆齋原 V*UDP单核-巨噬细胞血液肌红索胆道超葩糖來酸胆红素肠道 z 、 胆红素简轴繼醛廉2. 黄疸: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时,可导致黄疸。根据机制分成三类:(1) 溶血性黄疸:来源增多。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尿胆原升高,尿中胆红素阴性。(2)阻塞性黄疸:排泄受阻。血中结合胆红素明

5、显升高,尿胆原降低,尿胆红素阳性。(3)肝细胞性黄疸:处理障碍。血中两种胆红素都升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例题有关生物转化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肝脏进行B主要在肾脏进行C.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D. 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E. 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排出O答疑编号 700834100101正确答案:B二、肝胆疾病的检查(一)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1. 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1)概况 ALT: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等。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因此即使

6、1%的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 ALT活性升高1倍。 AST心脏 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肝细胞中60%勺AST位于线粒体,40%位于胞质。AST有两种同工酶:即 c-AST、m-AST(2) 参考值:ALTV 40U/L(37C)(酶速率法)AST 45U/L (37C)(酶速率法)AST/ALT: 1.15 左右(3) 临床意义:ALT和AST均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生理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活性很低。1)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虽不特异,但最敏感。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 ALT升高,出现黄疸后 ALT急剧升高,至黄疸极期,ALT迅速下降。 部分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

7、较高水平,持续数月或数年而转为慢性肝炎。 轻型无黄疸型肝炎常常只有一过性ALT升高,很快恢复正常。急性肝炎恢复期 AST先于ALT恢复正常。重症肝炎早期,ALT明显增高,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但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现“酶胆分离”现象,预后极差。在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 AST, AST/ALT比值降低;如损害严重,线粒体受到破坏,血清 m-AST才升高,故 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2) 慢性肝炎和脂肪肝:慢性迁延型肝炎 ALT、AST轻度上升,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 3倍。当病变累及线粒体时 AST升高程度可 超过

8、ALT。慢性活动型肝炎,ALT多数升高至参考值 35倍以上,且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如伴有肝坏死时ALT可升高到参考值10倍以上。脂肪肝,ALT可持续轻度升高并伴有高脂血症。3) 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ALT可轻度增高或正常,失代偿期ALT可持续升高。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ALT活性较高可与黄疸平行,AST升高不及ALT显著。4) 原发性肝癌: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5) 胆管疾病:胆管梗阻时,ALT中度升高,梗阻缓解后 12周即可恢复正常。6) 其他疾病:ALT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机体器官有实质性损害时,ALT均可增高。若ALT单项增高, 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分析

9、。7) m-AST的意义:m-AST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当急性肝炎病变严重累及线粒体时,AST/ALT比值升高,此时应注意是否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可达2.0。在Reye综合征、妊娠脂肪肝、心肌梗死、做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后,m-AST也可升高。2. 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血清中的ALP主要来源于肝脏、骨骼、少部分来自小肠和妊娠期胎盘组织,肾脏也有极少量。等位基因型分为非组织特异型、胎盘型和肠型。非组织特异型ALP分布于肝脏、骨骼、肾脏等组织器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 ALP分为6种同工酶(ALP1ALP6 : ALP1是细胞膜组分和 ALP2的复合物;ALP2 来自肝脏;A

10、LP3来自骨骼;ALP4来自妊娠期胎盘;ALP5来自小肠;ALP6是IgG和ALP2的复合物。参考值:成人 40150U/L (37C)。(酶动力学法)临床意义:(1) ALP的生理性增高:与年龄、妊娠有关。(2) 肝胆管梗阻的疾患:血清 ALP水平可增高。(3) 肝炎或肝硬化时:ALP可轻度增高。(4) 原发或继发肝癌:ALP明显升高。ALP持续轻度升高应考虑肝有无占位性病变。(5) 骨骼系统病变:血清 ALP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 其他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维生素D血症、肢端肥大症等,血中 ALP均升高。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的检测对肝外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原发与继发性肝癌

11、具有鉴别意义。ALP1升高可见于肝外胆管梗阻,如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淤血等并可伴有ALP2的升高。而肝内胆管梗阻所致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肝癌及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则以ALP2的增高为主,ALP1相对减少。3. y -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GGT在体内分布较广。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少量来自肾脏、胰腺。参考值:男:1150U/L ;女:732U/L (酶动力法)临床意义:(1) 病毒性肝炎:血清 GGT轻度升高。(2)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血中GGT明显增高,反映肝内占位性病变;还可观察乳腺癌、早期直肠癌、 睾丸癌的患者是否有肝转移。(3) 梗阻性黄疸:GGT是胆汁淤积、胆管梗阻最敏感酶

12、。GGT活性与阻塞的时间和程度相关。(4)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5) 肝硬化:代偿期 GGT多正常,失代偿期可升高。(6)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患者血清GGT均可轻度增高。(7) 某些药物能使血中 GGT活性升高,如:抗癫痫药(扑米酮)、镇静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 或其他能诱导肝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的药物均可致GGT升高。4. 假性胆碱酯酶测定(PCHE :PCHE是一种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此酶将胆碱酯水解为胆碱和有机酸,临床上即根据其水解产物多少测算出PCHE勺活性。参考值:成人:4250 12 250U/ml(37 C)临床意义:(1) 肝脏疾病:

13、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其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白蛋白平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如PCHE寺续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功能不全时PCHE明显降低。(2) 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时,血清PCHE可略降低。(3) 遗传性血清PCHE异常病、营养不良、有机磷中毒、血清PCHE均降低。(4) 肾脏疾病(排泄障碍)、肥胖、脂肪肝、甲亢和遗传性高PCHE血症者,血清PCHE水平均可升高。5.5 -核苷酸酶(5 -NT)测定:连续监测法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如肝、胆、肠、脑、心等。是诊断肝肿瘤及消化道肿瘤非常灵敏的酶学指标,能 提高AFP阴性肝癌的检出率。6. a -L-岩藻糖苷酶(AFU :速率

14、法检测AFU为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肝、脑、肺、白细胞等)细胞溶酶体中。AFU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7. 单胺氧化酶(MAO:一种含铜的酶,分布于肝、肾、胰、心脏等器官,肝中MAC来源于线粒体。检测方法:比色法、荧光法和生物发光法。参考值:1240U/ml临床意义:常用 MAC活性测定观察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二) 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1. 胆红素的分类(1) 基于化学反应的分类:直接 /间接胆红素。项目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别名间接胆红素、血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未结合结合与重氮试剂反应慢或间接反应迅速直接反应水中溶解度小大经肾随尿排出不能能对脑的毒性

15、作用大无(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a组分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 。血中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 MB增加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 3组分胆红素:即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丫组分胆红素:即 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3组分胆红素:即 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者,这一部分可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3组分胆红素2.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偶氮反应方法(1) 原理: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甲醇、咖啡因)作用下,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 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2) 参考值:成人 3.417.1卩mol/L(3) 临床意义: 判断有无黄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