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278200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维:电影稿(已修改.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暨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从电影将军到影像奴隶 -浅谈张艺谋电影的本末倒置王维10320750112011年2月目录页数摘要21前言2 - 32张艺谋的电影脉络2.1 漂亮的起跑2.2 人性的关爱2.3 叙事中不能承受的乱4 - 56 - 910 - 123结束语13参考文献14从电影将军到影像奴隶 -浅谈张艺谋电影的本末倒置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王维1032075011【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十年,无论在数量或是单部的投资金额,都在呈爆炸性的增长,造就出一大批国产的国际明星。但同时浮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隐患,那就是电影的质量每况愈下,其中最

2、为人诟病的是,现代商业电影图有流金溢彩的画面,明星阵容,但往往是内容空洞甚至逻辑混乱,总是令观众在花了钱进剧院之后,不但得不到精神上的愉悦,反而出现价值观、世界观的错位感。笔者尝试用电影界的领军人物张艺谋近十年的创作轨迹,探讨这个现象的成因,尝试用“文学改编”和“原创剧本”两者间做一个比较,看看如今的中国电影建基于哪一中的创作方式会更有生命力。【关键词】: 电影、文学改编、原创剧本、逻辑关系1.前言 在最近的半个世纪,随着电影在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文学艺术中以前只能成像在读者脑海里的,改天变地的文字想象空间,已经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载体呈现在观众眼前;在现实当中,这两种看似独立的艺术门类,其实已经眉

3、来眼去多时,走得越来越近了。所以它们之间看似暧昧的关系,在今天应该重新得到观众,起码是关心中国电影的观众用逻辑加以梳理,因为在新世纪初的消费浪潮撞击下,最近10年的中国电影,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由一个质朴的好学生突然变成了一个打扮得花里胡哨、喝得酩酊大醉的小混混;不讲道理,不讲逻辑不在话下,往往还仗着自己的语言势力,屡次三番嘲弄国人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以抛弃商业电影的诚信、饮鸠止渴的方式来开拓市场;照这样的逻辑发展下去,振兴中国电影这一宏愿也只能是一个逻辑上的笑话,更遑论进入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了。而这个看似突来的病变,在笔者看来是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出了问题。如果要探讨当代中国电影与文学

4、之间的“病理关系”,作为第五代电影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张艺谋的电影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话题。因为从他将近20年的作品序来看,15部电影有将近10部电影是由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而来: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代。一位电影导演长时间如此执着于改编文学作品,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都属罕见。张艺谋自己曾经说过:“小说家们的好作品,无论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都有深刻的内涵。这就为影片在内容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说实话,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水平,没有这种深刻的东西”。 李尔威(1994):当代红星-巩俐张艺谋,北京:十月文艺出

5、版社:第112页。 由此可见,张艺谋在电影银幕上书写的神话,是建立在高度倚赖于文学创作的基础之上的。做一个更有意思的比较:剩下其余的五部并非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代号美洲豹、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三枪拍案惊奇则恰恰是观众骂声四起,或者说是最具争议的。这就更加强了我对这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的好奇。2.张艺谋的电影脉络 张艺谋无疑是当今中国电影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导演,也是对当代中国电影贡献最为突出的电影艺术大家。因为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众多赞誉,越来越多人在他身边吹拉弹唱,硬是把张导演捧成了神话一般的人物。可惜在中国,越是平庸越是安生,当张导演被捧成超级名人之后,等待他的就只能是摧枯拉朽的批判风暴,但值

6、得注意的是这种风暴往往摧拉的是张艺谋本人,用猜想代替论证而加以指责,对他电影艺术语言的认知未必是系统的,因此笔者很想在张艺谋近二十年间的代表作里找出一些具体的脉络,看看当代文学和张氏电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2.1 漂亮的起跑1987年张艺谋首当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红高粱可谓是平地一声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内外获奖无数。而莫言在看完影片之后说当初决定把小说红高粱家族交给张艺谋拍成电影的其中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摄影了得的张艺谋可以用镜头将他心目中那一望无际的东北高粱地立体地呈现出来。我想那是因为如果只是看小说的话,现代城市人是没有办法靠想象得知高密乡高粱地是多么的壮丽,而电影最后的效果是超越了他的

7、期望的。而那一次合作可以说是先锋派文学和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第五代导演的美满联姻。红高粱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电影,她给国内的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也赢得极高的票房。 “有事实证明,红高粱于北京、山东有100%的上座率,三毛钱的票价,被黄牛党炒至十五元。”参见香港电影双周刊(1988),总238期,页18。 并且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在新时期中国影坛首倡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张暖忻教授对此篇赞扬道:“影片义无反顾地直奔电影造型力度的终极,它用光、色、动势、声画的交叠等种种手段所创作的一部气势强悍的视听交响效应,在对情怀、心绪、气势和力量的表现上,达到了

8、与原小说异曲同工的境地”。 张暖忻 (1988):红了高粱,载于当代电影,第2期,页 56。这句由衷的赞美之言,某程度上是对文学艺术作为叙事蓝本作用于电影艺术的一种肯定。 红高粱的成功令张艺谋坚定了以文学作为电影创作的金拐棍。在张导演往后的创作历程中,这根拐棍的印记清晰可辨,支撑着张艺谋扎实的摄影技巧和才情,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菊豆(根据刘恒小说伏羲伏羲改编,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1991)秋菊打官司(根据陈源斌小说万家诉讼改编,1992)、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199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根据毕飞宇小说上海往事改编,1994)、所获得奖项是张艺谋以

9、毫无争议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第一名导演的巅峰。再之后的有话好好说(根据述平小说晚报新闻改编,1996)更是一部形式独特新颖、精神资讯丰富、思想内涵深刻的影片。虽然97年此片上映时被主管部门刻意低调处理(安排极短的、不合理的上映档期);电影评论界纠缠于影片形式是否首创,更质疑该影片在镜头运用方面模仿美国导演奥立佛.史东的天生杀人狂,影像风格抄袭香港导演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但在本人看来这部电影是张艺谋最重要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电影最杰出的经典电影之一。直到十三年后的今天,当香港、外国的演艺界朋友要我推荐中国电影的代表作时,我依然不假思索提议他们看有话好好说。2.2 人性的关爱 我喜欢这部电影最大

10、的一个原因是:她完全体现出了艺术家(包括原著、导演)对所处土地上,芸芸苍生精神苦难的高度关注,并向观众展示出在当下看似歌舞升平的中国,苟延残喘的理智之火,如何被非理性的喧嚣所彻底湮灭。看似玩世不恭的嬉笑怒骂,揭示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时代大悲剧。在我心中的震荡经久不息,甚至在十三年后的今天,当下中国的现状更反证出该片在当年,简直是以一个警世大预言的姿态出现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部主题通俗易懂的现实主义电影,从影片名字有话好好说可见一斑,但在叙事手法上却以非常规、非理性来呈现,例如紧贴人物的镜头、不停晃动的画面、构图支离破碎、人物和故事都明显地不可理喻。 陈默(2006):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香港

11、: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页177。 故事讲述一个在北京书籍贸易市场营生的小个体户“赵小帅”,被搭上大款的女友“安红”所抛弃,在不胜烦扰之下,“安红”叫新男友-夜总会的老板“刘德龙”找人把“赵小帅”暴打了一顿。在打斗中“赵小帅”抢了路人“张秋生”新买的手提电脑来反击,结果摔烂了手提电脑。“张秋生”基于人道主义法治精神,主动充当打架双方的调停者,不料“赵小帅”竟利用“张秋生”作为诱饵,引“刘德龙”来谈赔偿一事,意在剁掉“刘德龙”的手。最后“读书人张秋生”为了不让悲剧发生,宁可不要赔偿也要阻止“赵小帅”,继而被逼至发疯发狂。 影片开始不久,在赵小帅被打,随手抢了路人张秋生的新电脑还击。张秋生送赵小帅

12、到医院看完病的时候要求赵小帅赔偿: 医院候诊室,赵和张二人坐在长凳上张:咱们看看这事怎么解决,一万多块的电脑叫你给摔成这样,你得赔我!赵:(一愣,定眼看着张秋生)你谁啊?从哪来的?没.没病吧? .张:你打架时手里抡什么了?赵:没抡。张:抡了!是你抢了我的包,一下子抡到电线杆子上的。赵:我为什么抢你的包啊?张:我怎么知道?我是路过的。赵:你是路过的?你是来看热闹的吧?张:看什么热闹?这种事我历来都是躲得远远的。赵:(又是一愣)你躲得远远的我能够的着你的包吗?张:就算是我看热闹,这包也是你抢去的,是你摔坏的啊!赵:摔哪了?张:(以为有希望获赔,高兴地)摔电线杆子上了!赵:你的电脑是摔在电线杆子上的

13、,对吧?那你不应该叫我赔,你应该去找电线杆子赔!镜头特写张秋生面部,淌着汗的脸上肌肉因为激动而轻微抽搐 张震燕(制作人),张艺谋(导演)。(1997)。有话好好说(影片)。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话勾勒出的是现实情境中的非理性,人物那些莫名其妙的逻辑充满了荒谬的幽默,虽然在理智的角度上看是荒谬的,但却是有血有肉的生活,所以观众不介意这种艺术夸张。就因为这个简单的故事建基于一部成熟的文学作品(根据述平小说晚报新闻改编,1996),事件的起承转合又和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不合理的戏剧处理(台词)和人物性格,在文学的层面上已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虽说改编后作了较大的改动,但在文学层面上叙

14、事的主干没有被干扰, 所以没有令观众摸不着头脑,没有产生疏离感,而当中的黑色幽默反而博得了观众的会心微笑。 电影在1997年的中国上映,原以为观众对于剧中人当下所处的大环境理应表现出近乎麻木的默认,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高速成长期,长期被贫困和政治压抑下的人性欲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对于影片中那些每天都在现实中上演的欲望闹剧,观众们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正正是导演那种看似“荒唐”的表现手段,令这个“看似”习以为常的故事(story),质变成了一个带有寓言意味的“事件”(incident)。突然之间,在电影院的座椅中,观众感到了一种类似于“被对号入座”的坐立不安。 当影片进入高潮,在约定谈判的饭馆里,赵小帅逼迫张秋生作为人质,但当时正有一帮老太太在饭馆里边扭秧歌边做禁烟宣传,当张秋生力劝赵小帅不要行凶伤人时:几个老太太冲过来指责两人老太太甲:“害人害己”。赵、 张: “怎么了?”老太太乙:“你说怎么了?盯你们俩好半天了”正当观众以为赵小帅的行凶企图被戳穿,张秋生可脱离险境,戏剧张力得到舒缓之际;老太太甲:“公共场所,不许抽烟” 同5。突然,观众被导演告知,老太太们所指责的不是赵小帅的行凶企图,而是指二人不应在饭馆抽烟。一瞬间,这种充斥在现实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