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必修二历史第七单元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12469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必修二历史第七单元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2014学年必修二历史第七单元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2014学年必修二历史第七单元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必修二历史第七单元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必修二历史第七单元同步练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练习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实行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2列宁发现“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使农民“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实行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帝国主义对十月革命的破坏3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年份项目1921年1923

2、年1925年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的国情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A B C D4(2012福建高考)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 5277 3607 290表1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5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

3、杂草,造成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6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B实行了农产品的市场定价 C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 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两人执政期间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们的改革对苏联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都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B开辟了新型工业化模式 C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D改革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8“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有: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这

4、是戈尔巴乔夫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词。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 B美苏冷战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9在苏联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领导人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列宁直接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B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经济建设,使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C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是重工业领域,缩短了和美国的经济差距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10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

5、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集权专制1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12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实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推行“重商主义”政策13“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

6、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为此,当时苏俄政府 ()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D取消义务交售制14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 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 B C D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遭受经济危机打击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

7、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社会主义工业化16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17“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 ()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C缺乏

8、勇于变革的精神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18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 B C D19下表是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单位:%),从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年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1951195510.811.313.1195619609.19.010.4196119658.56.68.6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20下表为1976

9、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社会总产值4.23.31.82国民收入4.33.21.04劳动生产率3.33.1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2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两人执政期间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们的改革对苏联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都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B开辟了新型工业化模式 C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D改革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

10、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进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

11、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是这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材料四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裸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概括指出提出这些政策的社会背景。 (2)材料二出现时,苏俄的一系列经济

12、政策对我们今天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什么启示? (3)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不同于西欧国家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斯大林的认识正确吗? (4)根据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三、四,请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16(1)余粮收集制。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要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2)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发展市场经济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手段。 (3)斯大林的认识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现在看来斯大林的认识是符合苏联当时国情的,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进行的。事实上正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抵抗住法西斯的进攻,但是这种特殊的国情下得出的结论不是普遍的原理。 (4)斯大林模式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它长期掠夺农民的做法,破坏了工农联盟,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阻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