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分配制度的理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9460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分配制度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个人分配制度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个人分配制度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人分配制度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分配制度的理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误区1、按劳分配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扣除后进行的。之 所以对社会总产品作一定的扣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积累,要扣除生产 成本、企业利润留成和上缴国家的税收利润等。2、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其重要的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表面看来, 似乎只要劳动者付出了等量的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其实不然。按劳分配并不承诺等量劳动取得等量 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同其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

2、场主体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 能完全一样,盈利状况也不相同,可分配的消费品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企业里付出了同等劳 动的劳动者,其分配所得也不可能相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的情形只存在于同等经营状况的企业里 这并不违背按劳分配的本意。3、所有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在我国,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中普遍实行的工资制是按劳分配收入。但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 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而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其实质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 表现。此观点错在没有看到在不同所有制下,工人的劳动性质是有本质区别的。4、非劳动收入一定是剥削收入。非劳

3、动收入是相对于劳动收入而言的。目前在我国的非劳动收入中,有的是剥削收入,例如,在私营经济 和外资经济中的私营企业主和外资投资者,通过对劳动者的剥削而获得的利润(剩余价值);有的却不是 剥削收入,如债券的利息收入、股票的股息收入,其既不是按劳分配收入,也不是剥削收入。由此可见, 剥削收入一定是非劳动收入,但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5、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

4、收入是正确的。但是,劳动收入未必都是按劳分配收 入。例如,个体劳动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因为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 体劳动所得是同个体私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观点错在没能把劳动收入与其存在的制度特征结合起来分 析。6、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产品分配必须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和 利益,这为实现按劳分配提供了可能。但不能认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例如:我国过去 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尽管也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但它无视劳动差别,不是按劳分配。这 个观点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按劳分配受

5、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约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没有看到是否实行按劳 分配还受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7、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二者性质不同。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按照 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以劳动力作为商品而进行交换的一种分配形式。 二者前提和基础不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对分配的客观要 求,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产生于生产要素个人所有的 基础上,是市场经济在分配领域的实现。 二者分配尺度不同。按劳

6、分配的尺度是劳动,即按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 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尺度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8、共同富裕等于“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同步富裕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以同等速度,在同一时间富裕起来,同步 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9、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没有根本的区别。 这里的公平是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平等不等于平均。这种分配所产生的公平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 均主义的“公平”是有根本的区别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 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事物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 成

7、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 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 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兼顾社会公平,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二是 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例题训练1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 10亩土地搞大棚蔬菜种植,收入颇丰。张某的收入属于()A. 按劳分配所得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答案】A【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张某承包土地劳动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8、因为这是在农村集体经济条件下,依然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B项是个体经济条件下 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C、D项不符合 题意。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答案】B【解析】按劳分配的对象应是个人消费品,故选 B。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 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B. 在公有制前提下,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C.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

9、主体地位D. 按劳分配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答案】 C【解析】按劳分配指的是公有制范围,A错误。B不符合事实。按劳动要素分配指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 格, D 错误。4.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居民 2010 年收入构成一览表,图表表明()内容工资、薪金收入经营书店收入出租房屋收入股票、利息收益其他收入比例(%)203625109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 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A. B.

10、 C. D. 【答案】 B【解析】观点错误,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5小陈在某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 这表明,决定小陈收入的分配方式有(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按技术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A. B. C. D.【答案】B【解析】小陈每月领取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股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6.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各种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这样做的原因是(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A. B. C. D.【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