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94502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锚钓鱼》教学设计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猫钓鱼”教学设计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瑞儿教材简析“小猫钓鱼(0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一组情境,在学生观察小猫钓鱼数量的变化中,呈现出0的符号。这样,每当看到0时,头脑中就能呈现出0与其他几个数的“关系”,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0的实际意义。 学生分析由于教学对象是初入学的儿童,虽然他们在学前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数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均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相当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直观地数数的阶段。 设计理念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根据这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我在教学

2、时,大胆打破教材原先编排顺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利用生活情境切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 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呈现,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观察活动;并创设了一个学生自由猜测、讨论、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0的认识”就突出体现了它的基础性,价值性。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学习这一内容的必要性

3、。 教学目标1理解“0”的两种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2使学生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瓶冰水混合物。教学流程一、寻找生活中的“0”1(电脑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3(电脑出示“0”的卡通形象)“0”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这一层次的设计,大胆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灵活地重

4、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对生活情景回忆、再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0”和体会“0”的含义。】二、创设情境,教学含义1说一说(同时出示三幅“”表示没有的图片):在这三幅图中,“0”可以表示什么?2找一找(分别出示尺子图和温度计图):“”在哪里?说一说:“0”在这里又可以表示什么?3摸一摸。学生摸一摸自己带来的那瓶冰水混合物,感受。4学生归纳出“0”常见的两种含义。【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营造了“心灵自由、思维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的思维活动中体验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三、指导书

5、写1提问:“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你认为“0”应该怎么写呢?2教师示范书写(在日字格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3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描红,再独立写。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出示小猫钓鱼图,让学生根据图讲故事。并用数字表示出小猫所钓到鱼的条数。学生顺排、倒排05的数字卡片。学生做小熊举重的一笔画。【这一层次的设计,采取丰富多样的巩固练习形式,较全面地反馈了学生对“0的认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较持久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了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五、课后小结1(“0”的卡通形象出现)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那些意思吗?2(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字歌。 【通过总结活动,使学生对“0”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用歌唱的形式,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数的顺序,从而把所学的新知顺利地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大胆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灵活地重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对生活情景回忆、再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0”和体会“0”的含义。通过让学生观察用尺子画线段这一实际操作,突破认0的另外一种含义可以表示起点这一难点。并让学生摸一摸冰水混合物感受0,做到了学科间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