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809426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家文化中的家规家训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的精神港湾。同时,家庭作为社会的 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正是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组成了 社会,凝聚为共同体。可以说,家风正则社风正,家风清则国风清。古人强调“家 国一体”,中华文化崇苛家国情怀”,亦缘于此。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涵养良 好家风、继承培育家风理念,无论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对增强漳 河水利文化软实力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强调,“不论 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 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点:【注重勤俭持家,反对奢侈浪费】家文化

2、。为了维持家庭的存在和和谐发展, 保证家庭能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中国古代家庭 注重勤俭持家,勤与俭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家和人旺。勤劳是民生之本,一切物 质财富都是劳动的结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只有辛勤劳动才 能保证物质需要的满足,故左传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朱柏庐在治 家格言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反之,“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 无以掩形。”(桓宽:盐铁论力耕)不辛勤劳动,必然导致家庭破裂。同 时传统家庭注重节约,反对奢侈和铺张浪费,即持家要量入为出,实现家庭稳定 和谐地发展。孔子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

3、语述 而)是说奢侈使人狂傲,节俭使人寒伧,与其狂傲放荡,宁可寒伧。宋朝司马 光教育子女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 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古往今来,因骄奢导致家庭破裂,国家灭亡的事例比比 皆是。因此传统家庭一直提倡“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家 庭团结和睦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条件。我国历代圣贤都提倡“家 和”。塚门和顺,虽雍飧不继,亦有余欢。”(朱用纯治家格言)是说一个家 庭和睦顺畅,即使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还会有愉快的心情。【强调伦理道德规范】的家文化。我国

4、古代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家国同构 的社会结构模式,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古代家庭夫妇、亲子、 长幼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看,慈、孝、贞、悌是其道德规范标准。因此古代尤 其重视夫妇、父子、长幼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在儒家的家庭伦理中,父慈子孝 是对父子伦理的根本要求,它是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在家庭道德 中修以孝慈,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和睦家庭。”传统家庭伦理提倡“父慈子 孝”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并与子女建立亲 密的感情。“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是说父母对子女态度严明 而慈爱,子女才会言行谨慎而产生孝心。同时注重“孝”,作为

5、子女赡养父母,尤 其要尊敬父母,即“孝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论语为政:“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赡养只是孝的起码要求, 能养不等于孝。家里的牲口也必须喂养,只有敬才是孝的精华。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古人提倡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相互信任, 忠于对方。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和,如鼓琴瑟。”清初大儒李雍说:“夫 妻相敬如宾,则夫妻尽道,处夫妻而能尽道,则处好兄弟君臣上下,斯能尽道。”中庸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相敬如宾的典型,春秋时冀缺夫妇“相待如宾”,汉代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成为万古佳话。“悌”作为处理兄弟关系的行为规范,具体 表现为“兄友弟恭”,兄长应该

6、爱护幼弟,幼弟也要尊敬兄长。孔子说:“兄弟怡怡”论语子路,兄弟之间要和和气气。兄弟和睦是家庭幸福和谐的重要内容,“兄 爱其弟,弟敬其兄,对待财物,遇事相谋,通有无,共忧乐,爱敬既笃,家室自 和。”(王结,文忠集善俗要义卷六)【重视品德教育】的家文化我国古代家庭注重及早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培 养子女的和谐人格。儿童的可塑性性极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必须及早施教。颜氏家训:“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 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明朝吴麟郅教育子女:“人品须从小作起,权宜苟 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古代家庭提倡传统价值观念教育,并将诚信, 友爱,勤俭,宽容等品质

7、作为个人必备的美德。慎重择友,善人相处,则日闻 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性。”(后汉书爰延列传)是说与善良的人相处, 每天都能听到有益的训导;与险恶的人相伴,每天都会生出邪恶的念头。对待朋 友要“言而有信”。与邻里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在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此外, 传统家庭意识到家长的身教对子女道德品德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 自先而行于后者也。”“自上而行于下”指长辈的身教;“自先而行于后”指兄长的身 教。所谓教育感化,是自上而下推行,前

8、人影响后人的。【注重立志教育】家文化志向是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是人生道路的选择。 古代家庭教育子女要从小确立志向,孔子把志向比作人的灵魂,“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汗)荀子在劝学中指出:“无冥冥之志者, 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是说缺乏深沉志向的人,就难有明 察的智慧;不在默默无闻中孜孜不倦的努力,就不会获得赫赫的丰功。只有志存 高远,人的行为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信心。三 国时嵇康在家训:“人无治,非人也。”宋明理学家王守仁说:“夫志,气之帅 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命不续则人死,治不立则 气昏。是以君子之学

9、,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王文成公全书示弟立志 说)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志向,古代家庭认为子女要志存高远, 才能不断激励人奋发图强。张载说:“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 则无由进。”(张子全书学大原)此外,实现志向必须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 传统家庭教育子女不仅要志存高远,而且要勤学敏思,学以致用。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察之,笃行之。”“颜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 身。伎之易学而可贵者,莫过读书也。”(颜氏家训勉学)家文化启示:【传承家文化中的勤俭持家,团结和睦的思想,实现家庭和

10、谐与幸福】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的本质在于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 作。勤劳不仅是兴家、兴国的根本,而且能够磨练道德意志,促进人的道德完善, 积极实现人的价值。传统家庭提倡勤劳致富,生活节俭,力戒奢侈。家庭是人们 的避风港,“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团结是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是教育子 女的良方。“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贫非人患,惟有和贵”。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敢闯、敢干,但也淡化了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的 美德,过度消费,赌博成风,已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因此借鉴传统和 谐家庭思想,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创造财富,珍惜人类劳动成果,在实践中提 高和完

11、善人的本质力量。家庭成员同甘共苦,团结一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对于实现家庭和谐与幸福有着重要意义。【传承家文化中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统家庭注重家庭成员的亲情,个人必须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传 统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围绕“夫义妇顺、夫慈子孝、兄友弟恭”展开的,其他家庭关 系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父母必须教育子女,子女要赡养父母,并由敬 爱自己的父母扩大到尊敬所有的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夫妻相互尊重,忠 于对方。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家庭 主要指家庭成员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妯娌、婆 媳等关系。家

12、风是社会风气的反映,如果每个家庭把家风搞好,就会形成良好的 社会风气。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家庭价 值观混乱,家庭暴力,离婚率上升,婚外情、婚外恋日益普遍,家长忽视对子女 的教育,子女虐待老人,兄弟反目成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良好家风的形成。因 此必须借鉴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家庭成员履行各自的责任,形成夫妻和睦, 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男女平等”的家风,进而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维护社会 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传承家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创新和谐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家庭重视对子 女的教育,并形成“威严而有慈”、身教重于言教

13、、因材施教等等教育原则,这些 思想对于新时期形成和谐的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大多数儿童是独 生子女,从小骄生惯养,视为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小皇帝”。“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但父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子女在生 活上过分溺爱,学习上严格要求,许多子女不堪忍受父母的重负,导致家庭走上 悲剧的道路。此外,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子女 做到的,自己却不能做到,无法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通过吸收传统家庭教 育思想积极合理的因素,消除现存家庭教育的弊端,从而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传承家文化中的家庭道德观,促进个体的

14、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培育和谐人格。大 学中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 家将“修身”看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修身”即修心养性,提高自身的 道德素质,使个人具有诚信友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勤学敏思、经世致用等 美德。人是社会存在物,个人的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是家 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编后语: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和谐家庭思想,如勤俭持家,注重家庭伦理 道德规范,重视品德教育和立志教育,对与实现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 积极的作用。新时期通过继承和借鉴传统家庭思想,实现家庭和谐与幸福,形成 良好的社会风气,创新和谐的家庭教育,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