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63328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说课稿一、提问引出课题 问题:人类考察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二、学生活动 学生前后座4人一组,讨论填写“进化树”。在经过大约10分钟的讨论后,教师在学生的发言中,补充“进化树”。 三、教师依照“进化树”讲解 讲解主要内容:1、以生物体出现的先后,讲解进化规律-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中到陆地;2、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问题“既然人类处在进化的最高层,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四、根据填写的“进化树”,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进化规律。 板书:结构上:简单到复杂 生活环节:由水中到陆地 进化水平:由低等到高等 五、课堂讨论 讨论题: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什么?鸟类为什

2、么要比鱼类高等? 六、课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练习题。 七、观看视频-生物进化的历程。 我感觉这节课中值得我们总结、学习的地方有-第一、课堂过程设计简洁实用。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进化树”的填写,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张老师围绕这一重点设计的课堂流程简洁实用,没有花哨的枝节。在媒体的选用上也尽量以实用,突出解决教学重点为主。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时间非常充分。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但现在被很多教师庸俗化,其表现为: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也要合作;将合作学习仅仅作为新课程的标签:课堂中该过程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张老师这节课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将近10分钟,这近10分钟的

3、时间都是围绕着本课的重要内容-“进化树”-进行的。避免了教师在操作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第三、思想教育与知识融为一体。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决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但其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决不能脱离本科知识体系盲目说教,否则,很难产生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张老师这节课能有机地将思想教育融入自己讲解的知识体系中,以“人类虽然处于进化的最高层,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明白其它生物虽然低等,但永远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热爱它们,保护它们,让它们与人类和谐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第四、教学语言简练。当过10年以上教师的人都有一个感觉,教学语言随着年龄的增加,教龄的增长,不

4、由自主的啰嗦了起来。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张老师较扎实的教学语言基本功:语言简练,教学语言中没有“嗯”“呀”等语言杂质;教学语言比较规范,对学生的点拨清楚简练。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感觉本课缺憾有以下2点-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应体现“梯度”。我认为,能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衡量教师课堂问题设计质量高低的关键。“能不能?”“行不行?”“好不好?”究其实质不能算作提问。因为这样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只是简单的一答。“课堂讨论”这个环节中设计的问题,也没有将课堂知识“变形”提问,仅仅是让学生重复上面的所学。这样的讨论从本质上讲它不是“讨论”,只是复习巩固,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没

5、有作用。 我感觉,正因为教师问题设计缺乏“梯度”,所以造成了教师课堂评价的苍白。对学生的课堂发言往往只能以“对不对”的反问而结束;有的也只好不置可否,因为学生说的话就是刚刚教师讲过的话。 第二、学生观看视频生物进化的历程这个教学环节是否应该放在课堂最后。生物进化的历程这个短片素材选得很好,但什么时候播放这个短片,我认为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放在课堂结尾播放显然不恰当,有被前面的课堂练习阻断的感觉,显得这个环节与上面的环节衔接不畅。从这个短片的内容上来看,我认为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进化规律”之后比较恰当。 说课稿:生物进化的原因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

6、生物下册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前两节介绍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进化的历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材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从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来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形成基本的观点。如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进而形成自然选择

7、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2)难点: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论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这是我确定本课重点的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我确定本课难点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本地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人类与环

8、境和谐共存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1身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亡?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因此本节课自然会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课的关键是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生物进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课堂教学程序 观察-思考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桦尺蛾体色变化的事例,并向学生们提出问题: 1、为什么桦尺蛾的体色会发生变化呢? 2、浅色的桦尺蛾变少了,是被吃掉了?还是它自己的体色变深了呢? 3、同学们的周围是否有动物体色变化的例子呀? 4、同学们如何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呀? 这样层层设

9、问,让学生们在观察与思考中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讨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要组织好同学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活动。 1、要求同学们严肃认真,相互配合,统一听指挥。 2、要选择好彩色布料与纸片。 3、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同学们完成探究活动后要组织他们讨论。为什么“捕食者”“捕到的”不同色彩的纸片,数量不等呀?为什么“幸存者”的数量这样多呀? (四)小结-反思 老师在同学们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生物进化的原因;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自然选择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才形成新的物种。 (五)实践-应用 让同学们从身边的例子中,找出有关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家里种瓜菜,新农药一出来,十分好用,害虫全杀完,但用过一段时间后,感觉有的害虫就杀不死了,原因是什么? 再如同样是一块田里的植株,有的长得很高大,有的长得很矮小,原因是什么?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如下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 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