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54810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教师案定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文学成就。2、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自主学习】1、走近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等。 2、熟读

2、课文,读准字音闻汝丧() 及长(),不省()所怙() 兄殁()南方 形单影只(zh) 省()坟墓 从嫂丧(sng)来葬 归取其孥() 丞相薨()佐戎()徐州 汝遽()去 斗斛(h)之禄万乘()之公相 无涯之戚(q) 夭其嗣( s)冀(j)其成立 殒()其生 守以终丧(sng) 其余奴婢(b) 敛(lin)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 曷(h)其有极 伊颍(yng)之上 尚飨()3、自主学习课文,积累下列文言字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衔哀致诚:含着、怀着/表达 远具时羞:备办不省所怙:依靠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不久,后来/谋生止一岁:留居 请归取其孥:接来/妻子儿女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急,突然 辍汝

3、而就:停止,此指离开 抱无涯之戚:忧伤 其信然邪:真实、确实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美好的品德/继承人 不克蒙其泽:能够寿者不可知矣:寿命(的长短) 死而有知:如果,表假设 冀其成立:希望 比得软脚病:近来 往往而剧:常常/(疼痛)剧烈 如耿兰之报:相当于“而”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抚慰、安慰 则遂取以来:立即 敛不凭其棺:到、亲临 窆不临其穴:下棺入穴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希望【合作探究】1、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及用法【诚】(1)而神者诚难明矣:的确、实在 (2)诚知其如此:的确、实在【省】(1)不省所怙:知道 (2)汝来省吾:探望【始】(1)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初次 (2)汝之

4、子始十岁:才(3)使取汝者始行:刚刚 (4)未始以为忧:开始【其】(1)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2)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副词,难道(也可理解为“那、那样”)(3)止一岁,请归取其孥:代词,你的(4)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代词,你的(5)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代词,他的(6)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代词,他们(8)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副词,如果(9)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恐怕 (10)呜呼!其信然矣:副词,大概(11)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 (12)曷其有极:副词,表强烈的感叹,可不译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的翻译。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

5、日月(状语后置。大概是东野派去的使者不知道该问你的家人你逝去的日期。)待终丧而取以来(省略宾语,等到守完丧期才接你的孩子与乳母来)吾又罢去( 我又被罢官而离开了徐州。)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只有依靠兄嫂) 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为什么又在我的身旁?)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死后你的灵魂不曾在我的梦中出现,我确实制造了这个灾难,又能抱怨谁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这是真的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是真的呢?)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我的哥哥拥有美好的品德却早早地失去了他的继承人,你纯正明智,本该继承他的家业,却

6、不能蒙受你父亲的恩泽了。)【典例巩固】(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所通的本字。远具时羞之奠:羞馐 零丁孤苦:零丁伶仃皆不幸早世:世逝 敛不凭其棺:敛殓 终葬先人之兆:兆垗 (2)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将成家而致汝:动使动,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长吾女与汝女:动使动,使长大,养育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动使动,使陨落东亦客也:东:名动。客:名动 吾书与汝曰:名动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动 当不复记忆:名动 远具时羞之奠:远:在远方,名状语。奠:动名 耿兰之报:动名 其传之非其真邪:动名 乃能衔哀致诚:形名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形动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名状

7、 (3)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将成家而致汝 古:安家。 今:结婚,组建家庭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古:过不了多久 今:几何学 又可冀其成立邪古:成长立业 今:建立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古:牙齿松动 今:不稳固,不坚定 其无知,悲不几时 古:没有知觉,此指不知道 今:没有知识止一岁古:一年 今:指一岁的年龄语气词的作用:第一,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第二,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感。【拓展延伸】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文后题目。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

8、!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n,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1、下列加

9、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C ) 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0、B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参考译文:你因为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

11、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幼年时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唉!要是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象这样苦守贞节。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景,却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西,你牵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