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53530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合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集合。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和地位本节内容是选自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第1节第1部分的内容。集合是初中到高中的一个过渡内容,它能简洁、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它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学习好集合是进一步学好函数和有关知识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于”关系;(2)了解

2、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过程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到数学于生活中。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容易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要体现出新课标下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征。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设计意图:首先通过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及精髓,带着目标去学习,才

3、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1)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互动的环境。采用“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教学过程设问、引导、启发、发现式教学方法。2)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2、学法本课将采用1)启发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观察发现,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四、教学过程 环教学节师生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目标问题情境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问题2:某

4、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讨论: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自主探究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有那些概念?(2)有那些符号?(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讨论辨析小组合作探究(1):让学生观察下列实例(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所有的正方形;(3)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4)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讨论辨析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而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

5、,b,c表示。讨论辨析小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征: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 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讨论辨析结论:1、确定性 2、互异性 3、无序性讨论辨析小组合作探究(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6、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a属于集合A,记作aA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讨论辨析小组合作探究(4)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讨论辨析常用数集及记法(1)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2)正整数集: 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4)有理数集: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理论迁移,变式训练1.下列指定的对

7、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很小的数 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 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 的近似值 所有无理数 A、 B、 C、 D、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 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 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课堂小结,自我评价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作业布置,反馈矫正1.书面作业 课本习题一 第1、2、3题。2.选做题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 的值。创设情境(引入目标)五、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

8、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六、教学思路具体的思路如下一、 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二、 正体部分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集合有那些概念?(2)集合有那些符号?(

9、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4)如何给集合分类?(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1. 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 集合A=2

10、,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 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举例)集合A=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4、集合分类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注:应区分,0等符号的含义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

11、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1,2,3,4,5,x2,3x+2,5y3-x,x2+y2,

12、;例1(课本例1)思考2,引入描述法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例2(课本例2)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思考3:(课本P6思考)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三、 归纳小结与作业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书面作业:习题1.1,第1- 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