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87688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历史必修三第1课: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意义(简单运用);2、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及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综合运用);3、老子和韩非子的学派及思想主张(识记);第2课: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第3课:1、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解);2、“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识记);3、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理解);第4课:明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识记);第5课: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识记);第6课:1、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简单运用);2、“文学三杰”(识记);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和欧洲宗教

2、改革的影响(理解);第7课:1、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识记);2、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识记);3、启蒙运动的核心和启蒙运动的意义(简单运用);第8课: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综合运用);2、九章算术(识记);3、授时历(识记);4、齐民要术(识记);5、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的作者、地位(理解);第9课:1、诗经(识记);2、唐诗繁荣的条件(理解);3、宋词中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的代表人物(识记);4、明清小说的代表作(识记);第10课:1、汉字的演变脉络(识记);2、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及书法家王羲之(识记);3、清明上河图(识记);4、京剧

3、的出现(识记);第11课:1、伽利略、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理解);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理解);3、量子论的代表人物(识记);第12课:1、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识记);2、达尔文的进化论(简单运用);第13课:1、瓦特改制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影响(识记);2、法拉第的贡献和电气革命的影响(识记);第14课:1、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识记);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理解);3、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理解);第15课: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识记);第16课: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简单运用);2、三大政策(

4、识记);3、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时间、会议及新三民主义的作用(理解);第17课: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提出(识记);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运用);第18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识记);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识记);第19课:1、“两弹一星”和“神舟”飞船飞行成功的意义(简单运用);2、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及其意义(简单运用);第20课:1、“双百”方针(识记);2、“文革”结束后,我国文艺学术繁荣的原因(理解);第21课:1、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识记);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理解);第2

5、2课:1、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简单运用);3、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第23课:1、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2、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3、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代表作及作者(识记);4、19世纪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识记);5、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第24课: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 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它旨在检测高中历史教学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落实情况,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促进

6、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目标作出基础性判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

7、和历史使命感。善于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应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试卷的构建应重基础、有层次、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发展,具备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不同视角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依据 湖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湖南省普通高

8、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试题符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选用的情境素材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文字表述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 2基础性原则。依据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命题,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

9、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20%,简单应用占40%,综合应用占10%。3客观性原则。试题具有普适性,紧扣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试卷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难易适度,难度系数为0.8-0.85,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为1:1。4公平性原则。考虑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考试面向全体学生。试题内容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充分保证无经济、文化、城乡、民族、性别等背景的差异”。5友好性原则。卷面设计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选材、用词、排版等方面给予考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 四、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要求 (一)考试能力要求历史

10、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历史能力最基本的层次。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以及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理解:领会历史概念、现象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简单运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历史问题,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简述、说明、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历史问题,是历史学

11、业水平考试最高一级的能力层次。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联系社会实际,贴近时代,以正确的观点方法,评价、比较、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要求历史必修一第1课: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识记);2、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理解);第2课:1、郡县制的建立(简单运用);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简单运用);第3课:1、西汉和北宋中央集权发展表现(识记);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3、科举制(综合运用);第4课:1、宰相制度的废除、明朝内阁(理解);2、清朝军机处设置(理解);第5课:1、梭伦改革(理解);2、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识记);第6课:1、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识

12、记);2、罗马法的作用、影响(简单运用);第7课: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理解);2、责任内阁制的含义(理解);第8课: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识记);2、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3、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综合运用);第9课:1、1875年颁布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识记);2、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识记);第10课:1、虎门销烟(理解);2、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3、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简单运用);第11课:1、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识记);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简单运用);第12

13、课: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识记);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3、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识记);4、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5、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综合运用);第13课: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理解);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识记);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民主精神(简单运用);4、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综合运用);第14课:1、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识记、简单运用);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简单运用);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理解);4、北伐战争的对象(识记);第15课: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时间和领导人(识记);2、八七

14、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识记);3、红军长征的时间和意义(理解);4、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简单运用);第16课:1、“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识记);2、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识记);3、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的重大事例(识记);4、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简单运用);第17课:1、重庆谈判(理解);2、战略反攻标志、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识记);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简单运用);第18课: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理解);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3、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意义(理解);第19课:1、二月革命的性质、结果(识记);2、“四月提纲”(理解);3、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15、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简单运用);4、十月革命胜利意义(简单运用);第20课:1、共同纲领(理解);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识记);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理解);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及内容(简单运用);第21课:1、“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主要表现(识记);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和主要成就(简单运用);第22课:1、“一国两制”构想(简单运用);2、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其意义(简单运用);3、“九二共识”(识记);第23课: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理解);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简单运用);3、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识记);第24课:1、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理解);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理解);3、新时期我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识记);第25课:1、“冷战”的含义及其表现(理解);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识记);第26课: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简单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