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西游谈教.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31288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话西游谈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漫话西游谈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漫话西游谈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话西游谈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话西游谈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话西游谈教育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陈伟山摘要 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取经为主线,讲述一只无知妄为的石猴成长为斗战胜佛的精彩故事。这一成长过程,给予教育工作极大的启发作用。笔者试图探析石猴成佛之因, 并以此给予教育者就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些启示。关键字 西游记 教育 问题学生前言西游记是我国四大明清小说之一。故事以唐僧取经为主线,讲述了孙悟空与众师弟共保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经成佛的艰难历程。孙悟空,这一角色早已成为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然而,孙悟空的成长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孙悟空,初为吸天地精华的灵石所化,无名无姓,逐渐被群猴推举为美猴王;飘洋过海,拜师学艺,幸得师父赐姓赐名,却因骄

2、傲自满,被逐师门;探海寻宝,冥界销簿,妄自尊大,偷桃盗丹,大闹天宫,如此等等,无一不让玉帝恼怒甚至恐惧,美猴王成了众所共愤的妖猴,终因狂妄,被如来佛祖压至五指山下,五百年不得出;后经观音点化,保师西去,一路上斩妖除魔,历尽艰辛,饱受磨练,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得道成佛。石猴终成佛,实乃幸事也!石猴成佛的原因石猴为什么能成佛?一个出身低微的石猴,一个叛逆妄为的妖猴,一个取经路上时有顶撞师父还欺负师弟屡屡滋事的孙行者,最后能成佛,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其一,石猴心有向往。初,石猴想当众猴之王,勇探洞府,为众猴谋福址,遂有美猴王之称。后谋长生不老,飘洋过海,拜师学艺,幸得名姓,学有小成。再求平等

3、自由,入海下地,游仙访友,大闹天宫;然而不讲条件的平等自由,终给自己酿大祸,被压五指山,铁丸铜汁,孤苦伶仃五百年。最后,为求解脱得正果,拜师西行,历尽艰辛,求取真经,加封成佛!可见,尽管经历曲折,但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石猴的内心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和向往。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希望和向往,有的是石猴自发的,也有的是他发的。其二,幸得一位好的启蒙恩师。在那三星洞,石猴深得祖师赏识,不仅赐姓赐名,还教给他上天入地、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非凡本领,为取经路上惩恶扬善、斩妖除魔奠定了坚实的自身素质基础。本领超群,是石猴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其三,有一个“无能”且唠叨的师父唐僧。通篇西游记,这个唐僧无论

4、是对佛对神,还是对人对妖,似乎只有“阿弥陀佛”。对徒弟也只是一味说教而已,实在管不了了,就祭出杀手锏紧箍咒。在整个取经路上,唐僧似乎只有被抓和被救的份。然而,就是这个看似“无能”的师父,极大地激发了石猴的责任心,磨练了石猴的烈火性子,引导了石猴逐步走向正轨。其四,紧箍。这紧箍是观音菩萨从如来佛祖那里领来的,专门用于管制石猴的,只要石猴不听话,唐僧便会念动紧箍咒,紧箍就会嵌入头脑中,令石猴疼痛难忍,生死不得。正是因为此,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石猴才有所顾忌,不敢任性而为,被“逼”入正常的成长轨道上来。其五,多方帮助与教诲。为保唐僧求得真经,如来、观音允诺石猴遇到困难时,可以派遣诸神助其一臂之力。在

5、后来的征程历险中,每每遇到困难挫折,石猴便能在诸多神仙的帮助下,折腾一翻,最后总能化险为夷,再次踏上西去之路。途中,这猴子还时不时的耍些小性子,犯些如开个小差溜玩溜玩、难容恶徒妄开杀界等小错误,亦有偷食仙果推倒仙根、顶撞师尊险误大事等大错误。然而,面对这些错误,如来佛祖与观音菩萨并未像玉皇大帝那样用生气、重罚对待石猴,而是给予足够的耐心,帮助石猴稳妥善后,并给其讲道理和适当批评,使石猴每每感恩戴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愿改正。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启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考察了石猴成佛的整个过程后,笔者不禁思考了两个问题。第一,原本天性纯朴的石猴,为何成了大逆不道、无恶不作的妖猴了呢?责任在玉

6、帝!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看玉帝是如何对待石猴的。最初,石猴刚诞生时,玉帝只是感觉到有这么一个灵物出世了,并未用心注意,更谈不上重视了。当石猴学有小成,惹出一些小事端时,玉帝便想派人捉拿剿灭。幸得太白金星劝阻,猴子上天先做弼马瘟后当齐天大圣。猴子上天后,玉帝不但没有给予必要的教育和引导,让孙悟空熟悉天庭礼仪和环境,以便能及早融入新环境中来,切实担起责任,反而采取蔑视和嘲笑的态度。结果,猴子整日里,无所事是,我行我素,搅扰盛会,惹下了无法容忍的大祸。直到此时,玉帝仍没有反省自己,却派出十万天兵欲杀之而后快。然而,极度叛逆和愤怒的妖猴,却大闹天宫,闹得玉帝老儿无法收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玉帝始终就

7、没有懂得如何去教育、引导这只潜力巨大的灵猴,有的只是轻视戏弄的思想意识、无事即安的短浅目光和粗暴简单的处理方式。未来的斗战胜佛差一点就葬送在这个教育外行的玉帝手中。另外,三星洞祖师将孙悟空逐出师门的做法,也是欠妥的。首先,孙悟空所犯的错误在我看来小得不能算是个错误。仅仅因为这么点错误就将其逐出师门,太过严厉,大过粗暴,太过简单。其次,孙悟空在学习期间,祖师只是教经文,授武艺,而忽略了对孙悟空的思想教育。孙悟空在学有小成后,洋洋自得、攀比炫耀之心悄然而生,也就在所难免。这一点祖师是有责任的。再次,逐出师门的理由竟是担心其他徒弟攀比,不再安心修行。实在有点牵强附会。最后,祖师在看到孙悟空身上存在较

8、为严重的缺点后,不是继续加以教育引导和纠正,而是简单地将其逐出师门,还警告孙悟空日后不得透露半点师承何门,断了师徒关系。如此一来,身怀绝技的孙悟空成了一个无人管束的游手好闲之徒,惹出一些事端是必然的了。第二,玉帝眼中的妖猴,为何能在如来、观音的教育、引导下最终成正果得金身呢?当如来赶到时,石猴已然成了妖猴,魔障已经迷住心窍。怎么办呢?如来就是如来,不气不恼,抓住石猴自恃本领高强欲做皇帝的心理,巧妙设局,轻轻松松将猴子压于五指山下,而且一压就是五百年。这个冷处理,好!一下子就让狂妄自大的猴子吃尽了天外有天和失去自由的苦头,也让猴子慢慢静下心来回味过去的生活。孙悟空对自由的渴求,五百年来与日俱增,

9、越来越强烈。接下来,如来连面也“懒”得出了,派观音菩萨给猴子下了任务保唐僧取经,却做得好像是卖了个大大的人情给那猴子,然后提了要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还给了承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样,猴子不仅有事可做,有信心做事,而且乐于去做事。思想教育工作,随之自然展开。有效的管理,及时的帮助,必要的教育,使得孙悟空渐渐成长起来。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对孙悟空严厉称呼是:“你这泼猴!”这样一个称呼,严慈俱备,孙悟空敬畏之中,满心欢喜,对佛祖、菩萨的教诲也就能虔诚接收了。二是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自己惹出的麻烦也越来越少,后来还能主动参悟出一些道理。与师父、师弟及诸位神仙的关

10、系是越来越和谐。这说明,孙悟空真的是成熟了。事实证明,如来、观音对孙悟空的教育策略是有效的,成功的。在现实的教育中,由于社会、家庭、学校诸方面的负面影响,一些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放弃了原有的美好追求,成为“妖猴”式的孙悟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问题学生。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让问题学生及早地返回到正常、健康的发展道路上?石猴成佛,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坚定两“信”。一是教育工作者的信念。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在其启蒙阶段,都是很纯洁的,没有哪个人生来就是“恶贯满盈”的大恶人。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其实是后天影响的结果,问题学生本身也是很痛苦的。教育者应当牢固树立一个信念:

11、每个学生都有善的方面,能通过教育者的努力让学生的“善”得到最大程度发展,让学生的“恶”得到最大程度抑制或消除。二是问题学生的信念。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问题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信念,让他们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和获取成功充满信心。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强大动力。坚持两“心”。一是爱心。这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从心底真正去爱学生,才能从根本处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尊重学生,做到不歧视、不偏见。二是耐心。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逐渐成熟的人,还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其各方面的表现有时会出现反复。这对问题学生而言,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教育过程,教育者应当要有足够的耐心,容忍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当

12、然,容忍不等于放纵,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何处,切实承担所造成的责任,真正做到知错就改,不再或少犯错误。坚持两“心”,就是在构建信任。有了信任,才能有沟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能把教育者当成可以依赖和寻求帮助的人。教育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明确目标。目标是希望。有希望才有动力,帮助学生确立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就是给学生一个能够实现的希望。学生就能够在教育者的帮助、指导下,自主的有目的的去完成每一件事。当目标实现时,教育者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便会激发起学生新的目标、新希望。任务驱动。请放弃空洞的说教,因为那是无力的。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做事,给他一个任务,让他有

13、事可做,有事能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积极的一面。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得到锻炼,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成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信念,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种种困难,此时教育者的帮助与教诲才显得及时和有针对性,效果当然是事半功倍了。约束有效。约束是成功的保障。问题学生在转变过程中,往往会犯些错误,违反纪律,甚至情节可能还特别严重。因此,要拿出有效的约束措施,预防学生违纪犯错,在学生违纪犯错时能有效地警醒学生。这是非常必要的。约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规章制度或惩罚措施,而应当是能够震撼心灵的让学生有

14、所顾忌的东西。就像那紧箍,每每提及,孙悟空就会条件反射地要摸摸头那样。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学生所顾忌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因此教育者要善于找准针对每个学生的有效约束。值得关注的负面效应孙悟空是成佛了,然而在这个成功案例背后,却隐藏着让人关注的负面效应只有孙悟空成佛了。孙悟空是幸运的。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遇到的有头有脸的妖魔近百个。这些妖魔中,有的本领也很高强,有的悟性也很高,有的也想取真经得正果,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那“妖猴”时期的孙悟空并无太大的区别,但命运却大不相同:或被收,如黑熊精、红孩儿、蜘蛛精等;或被杀,如蜈蚣精,九头怪等;或是成了别人的坐骑,等等不同结局。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得到如来佛祖的恩惠,没有能修炼成正果。如来佛祖应当普渡众生,而不是只渡孙悟空一人!教育,任重道远。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良好风气,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工作。但愿在教育者的努力下,每一个“孙悟空”都能“成佛”!参考文献:1 吴承恩 西游记2 陈伟山 浅谈对青少年问题学生的认识J 各界(科技与教育) 2009年0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