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常规操作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24471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凹版印刷常规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凹版印刷常规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凹版印刷常规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凹版印刷常规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凹版印刷常规操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凹版印刷常规操作1印前准备印前准备包括油墨的配制,承印材料领用,环境温度湿度控制,设备保养,印版安装,刮刀安装等项工作,其操作过程如下:(1) 凹印油墨的配制凹版印刷中除三原色加黑印刷外,常需用到一些专色油墨或金银油墨,以及纸张印刷用到的罩光油等。在市场上可以根据承印材料的不同采购到相应的油墨,而专色油墨或金银油墨一般工厂都自行配制。在油墨的配制过程中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根据产品的投印量先要估算一个大致的油墨用量。油墨的耗用量与印版深度、承印材料的吸收性能及油墨的色浓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老产品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得到比较正确的耗用量,新品种可以参照图案面积相近的产品进行

2、估算。 调配深色油墨应先将主体油墨放入墨桶,然后逐渐加入辅助颜色油墨并调和均匀。 调配浅色油墨应先将白墨或调墨油等主体油墨放入墨桶,然后逐渐加入配色油墨并调和均匀。 配制金银墨应先将金(银)粉放入墨桶,有的供货商供应金银胶条可以避免在配置金银墨时粉末飞扬,比较适合操作的环保要求。配制方法:先加金粉(或银粉),然后加入适量溶剂浸没金(银)粉,浸泡1530分钟后按一个方向缓慢调匀,再逐渐加入调金油,按同一方向继续缓慢搅拌,使金(银)粉与调金油充分调和均匀。调金油与金(银)粉的配比应符合供应商提供的配比剂量。 调配好的油墨或金银墨应采用刮样法将刮样与样张进行色相对比,如有较大差异应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3、直至与样张一致。然后放到规定位置备用。(2) 承印材料的领用应检查所领材料的品种、规格、筒芯尺寸等是否符合生产要求,避免误用而引起质量问题。确认承印材料无问题后放置于规定位置。(3) 印版准备领到印版滚筒后,首先要核对印版名称、印版尺寸、色别等是否符合生产工艺单上的要求,再检查滚筒表面有否划痕、砂眼、碰伤等不良情况。确认无上述问题后,按设备的要求装上有关轴套齿轮等附件,然后装入印刷机组或专用小车推入印刷机组备用。现代新式的机组式凹印机一般都采用专用小车,将印版、传墨系统、刮墨机构集合于一体,便于在机外进行凹印印刷前的准备工作,以节省大量的辅助时间。使用过的印版滚筒,从机组或小车中取出后,应及时

4、进行清洗,并检查表面的磨损情况。搬运印版滚筒应采用专用版架,存放于指定位置,防止碰坏,多次使用的印版滚筒,要做好使用记录。(4) 刮墨刀的安装准备刮墨刀在现代凹印机中一般采用015mm厚度的薄钢片,宽度与长度视不同的机型有所不同,刀口研磨一般采用280-400目油石,从左到右压力均匀地来回拖磨,然后用600目金相砂纸沾上机油进行细磨,直至用手指轻摸感觉平整光滑、无凹凸、无毛刺为止。亦可采用市售的自磨型刮刀,无须手工打磨,比较方便。安装时,将刮墨刀片与硬刀衬片重叠后置于上下夹板中间,刮刀露出衬片的长短视不同机器而有所不同,然后用螺栓拧紧。注意拧紧螺栓应从中间开始,再一左一右地逐个拧紧螺栓以消除刀

5、片出现弯曲的情况。刀片装上刀架后,即可装进刮墨刀底座备用。此时应注意尽管刮刀底座已被抬起,刀架顶紧螺丝已退足,但还是要十分仔细小心,不要擦伤已安装好的印版。(5) 溶剂的配制溶剂在油墨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溶剂有溶解物质和自身挥发的性能。它的挥发速度是决定凹印油墨墨层干燥情况和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溶剂挥发慢则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铺展情况较好,印刷的再现性就好;如果溶剂在印刷中未能彻底挥发,在印刷后就容易出现粘连现象。反之如果油墨中的溶剂挥发过快,亦会出现油墨转移情况不良,满版实地色淡、毛糙、堵版等弊病。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是十分重要的。油墨供应商一般会提供一些混合溶剂的标准配方供使用时参考。事

6、实上在使用中要根据印刷机的速度、印刷图案的大小、承印基材特点以及油墨干燥温度等因素,对使用的混合溶剂中挥发快或慢的成分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良好的印刷效果。(6) 其他准备工作 要检查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各部分的传动、送料、走料、印刷压印机构、收料动作是否正常,润滑油路、气路、传墨机构是否顺畅,电气控制系统是否良好等。 操作环境状况。如温度、湿度、通风、灰尘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生产中使用的其他辅料。2调整工作主要是指在开机试印时需对张力、印刷压力、循环上墨系统、刮墨刀位置、套色、干燥温度等方面进行的调整。(1)张力的调整现代组合式凹印机组在放料、印刷、收料部位均设有自动张力调整系统,采用计算机

7、控制,使承印物在进入印刷机组前和进入收料机构时均能维持恒定的拉力,保持平整,便于顺利进行套色。一般在承印材料的厚度、克重有变化时,需要进行张力调整。(2) 印刷压力的调整印刷压力是传统印刷实现油墨转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凹版印刷的压力是通过压印辊将承印物压向印版滚筒,使凹印版滚筒网穴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代组合式凹印机组一般都采用气动控制系统,在作压力调整时,只要调节气压大小,即可增减印刷压力,十分方便。调整印刷压力的原则是:在印迹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保持最小状态。(3) 油墨循环系统的调整一是指印刷时的油墨粘度的调整,二是指油墨供给量大小的控制。在做印前准备工作时,已将油墨调

8、配好了,但是此时油墨的粘度还不一定适合印刷使用,故需要用配制好的稀释剂来调整油墨的粘度,以适合不同车速时的印刷要求。控制原则是车速越快,粘度越小。一般情况下,纸张印刷车速在150m/分时,上车印刷油墨的粘度可以控制在1418s范围内(使用4号伏特杯测量)。油墨循环的过程是:在印刷时墨泵将墨桶中的油墨吸出,通过管路将墨喷射到印版滚筒上,印版上的油墨经过刮墨刀刮过后,空白部分的油墨从刮刀板下侧回流到墨盘,再通过管道回入墨桶,形成一个循环。要注意的是:开启墨泵后要调节好角阀开启的大小,避免出现油墨溢出或断流的情况。(4) 刮墨刀的调整在印版上墨后,放下刀架底座(此时刀片应在接触不到印版的位置),仔细

9、调节刀架两端的顶紧螺丝使刀片逐渐均匀靠向印版,直至两端同时能刮净印版为止。刮刀与印版角度一般在6080间比较适宜。刮刀靠在印版上的压力亦可根据印刷速度进行调整,一般来说,速度高刮刀压力调大一些,速度慢刮刀压力可小一些。(5) 套色跟踪装置的调整现代机组式凹印机的套色一般均采用光电自动跟踪套准。试印时开启控制装置,套准探头即自动跟踪色标位置,并将检测到的前后左右的误差信息反馈到控制台,对相关的调整机构进行补偿控制,以达到套准目的。补偿距离的范围各种设备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可在整个圆周范围内进行补偿,有的只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进行补偿。前一种情况在将印版装入机组时,圆周方向位置可以随意设置;后一种情况

10、则在将印版装入机组时,需要注意圆周方向位置,如果随意设置,有可能超出补偿范围而造成无法套印。(6) 干燥温度的调整凹版印刷机每印完一色以后要求油墨中的溶剂能够快速的挥发掉,因此在每个印刷机组后都安装有干燥装置,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式加热空气,并使热空气通过喷嘴吹拂到印刷面上,促使油墨中的溶剂快速挥发,再由排气扇将废气带出机外。至于催干温度的控制,当进行纸张印刷时,对大面积色块或满版印件,温度一般控制在4080C;线条、文字等细小图案,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4060C;醇溶性光油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7011OC;水溶性光油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80120C。总之,要掌握在保证印迹干燥的情况下,干燥温度

11、越低越好。3塑料薄膜凹印的工艺特点塑料薄膜与纸基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表面无毛细孔,而且表面能级较低,因此对凹印油墨的干燥及结合带来不同效果。从这方面来看,玻璃纸或表面金属化的纸也当按非纸基材料看待。塑料薄膜常用于软包装,也多以凹印机进行印刷。理论上来说,只要其表面能级高于油墨或涂料的表面能级,就都可以进行印刷。(1)塑料薄膜表面张力塑料薄膜中聚烯烃塑料由于无极性基团,印刷油墨的粘附性能很差,一般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使其产生极性基团,从而使塑料薄膜的表面能大大增加,方可达到印刷要求。表面处理通常有三种方式:电晕处理、火焰处理及酸腐蚀处理。其方式虽异,但原理基本相同。在电晕处理中,高压放电使塑料膜卷通过的上层空间的空气发生电离,产生臭氧,而使薄膜表面的分子极化,从而增强与油墨的结合能力。表面处理的程度与印刷机的车速快慢成正比,车速越高,油墨与薄膜的接触时间越短,表面能级也越要高些。目前塑料薄膜生产商都能提供经过电晕处理的薄膜,但是放置时间长了,电晕处理效果会消退,所以进行凹版印刷前还是需要测量塑料的表面能级。可以用专用测试笔,也可以自行配制测试液(测试液的配制见表2-2-2),滴于塑料表面。当滴在薄膜表面上不形成液珠状的测试液所对应的表面能级就是该薄膜目前的表面张力值。对于处理后的聚乙烯薄膜表面张力应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