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24379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案纸第一章 绪论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济学w 萨缪尔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我们不是为学经济学而学经济学,而是为了它给我们的启发。w 布坎南(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经济学不会使你脱离领接济食物的穷人队伍,但是至少会使你了解你为什么会站在那个队伍中。w 经济学是一门基础课程;w 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周边的经济现象,分析周边的经济问题;w 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个人决策;w 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家和地区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引例:占座现象“占座”这一

2、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问题: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必要。2)分析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如果不是,如何改进?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一)定义: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即相对于人类的无穷的欲望而言,经

3、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二)理解:1、资源:经济资源(1)自由取用的资源:即不受限制不付代价而可以任意取用的物品。这类物品非稀缺资源形成的。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是丰富的,人们对这种物品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而不会影响他人的享用,如风和日丽的春天和迷人和夏日,作为一种景观,自由取用物品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2)经济资源: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是有限的物品。这类物品对个人和社会来说,不能以充足的数量满足人们现有的需要,必须节约使用。物品之所以稀缺,最终的根源在于用来生产消费品的资源是稀缺的。(3)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2、欲望:(1)定义:一种

4、缺乏的感受并求得满足的愿望(2)特征:无限性(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

5、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

6、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

7、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3、稀缺性:(1)相对性:稀缺性并不是说资源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数量。(2)绝对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稀缺性。(三)选择及资源配置1、定义: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2、理解:(1)这里的选择,是对稀缺资源的选择。(2)选择是把资源应用到一种或者几种用途当中。(3)选择意味着放弃。3、资源配置:(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

8、谁生产(四)机会成本1、定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做出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2、理解:(1)机会成本是观念上的损失,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损失。(2)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若干选择中获利最大的一种。3、举例:(五)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1、定义:是指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两种物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线。2、理解: (六)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 3、混合经济体制(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科学。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

9、经济学(一)定义: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二)理解:1、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2、解决问题:资源配置(1)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资源有限:面包?原子弹?在可供选择的物品和劳务中,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如何作出具体分配。解决生产的方向和规模问题。(2)如何生产? 资源如何配置,用什么技术, 什么规模,以什么组织形式。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进行生产,谁去打猎、谁去钓

10、鱼;用热力还是水利或是原子能发电;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机器生产还是手工生产。(现实生活中各种实例进行分析讨论)(3)为谁生产?如何分配?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如何分配?如何定价?按劳? 按资?按要素?社会产品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来享用或取益于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这与生产什么的问题是密切联系的,从一个社会生产大量的自行车和一些豪华游艇还是生产大量的家用小轿车中,可以判断为谁生产的。3、中心理论:价格理论4、个量分析:(三)微观经济学的假设1、经济人假设: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2、市场出清:在市场调节供给和需求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地消

11、除超额供给(供给大于需求)或超额需求(供给小于需求)市场在短期内自发地趋于供给等于需求的均衡状态。3、完全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二、宏观经济学(一)定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二)理解:1、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总供求是否平衡?经济是否增长?失业率是否在下降?通货膨胀是否得到控制?财政收支是否平衡?进出口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2、解决问题:资源利用(1) 充分就业:一国的资源是否被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充分

12、就业问题?是否存在一些闲置未用的被浪费的资源。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和资本代表参数:失业率、利率(2)经济增长:经济是否在发展?代表参数:GDP的增长率(3)一国的货币购买力是否稳定?货币的信用是否在变化,代表参数: 通货膨胀率(4)国际收支平衡代表参数:汇率问题的实质是资源使用的问题,前三个问题是微观经济问题针对资源有效率配置,后三个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针对资源充分使用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在不同时期都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的方式不同(计划方式或市场方式)。3、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总量分析:(三)宏观经济学的假设1、市场失灵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三、微观经

13、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国民经济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二)联系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分是相对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各有分工,又相互补充。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宏观经济活动不能简单归结为微观经济活动之和。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1、定义: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

14、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2、理解:(1)排斥一切价值判断(2)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二)规范经济学1、定义: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2、理解:(1)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2)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规范经济的内容具有主观性(三)两者的联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研究是什么,结论的正确性应该是客观的,可检验的。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应该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因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提出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15、,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三、实证分析方法:实证的分析工具(一)均衡分析1、均衡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2、均衡分析 是指对均衡形成原因及其变动条件的分析。可分成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两种(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法:抽象掉时间因素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其形成条件。2、比较静态分析法:是指对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它并不论及怎样从原有的均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3、动态分析法:是指在经济研究中纳入时间因素,分析从一个均衡状态进入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三)经济模型。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简单地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就叫作经济模型。一个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