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204475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实施方案惠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五月前 言惠州市经过多年积累和深化改革,惠州工业已经形成了基础较为厚实、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零部件制造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的第一支柱产业,在TCL集团、惠州三星电子等一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7371.5亿元,增长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3.7%,占珠三角电子工业的11.5%。惠州制造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车载电子等信息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形成了鲜明的产业

2、特色。在移动通信领域,先后引进并培育了旭硝子、伯恩光学、龙旗、比亚迪、硕贝德、光弘等一批行业龙头配套企业,形成了配套整机制造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聚集明显。在平板显示领域,依托TCL液晶模组及整机一体化项目和信利AMOLED项目,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从玻璃基板、面板、模组到整机生产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惠州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零部件制造产业。惠州市汽车制造产业发展迅速,拥有比亚迪电池、德赛西威、亿纬锂能等产值超2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车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和住润电装(惠州)、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等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仲恺惠城大亚湾为主线的

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全市拥有本田、住友电工、双叶、普利司通等世界500强和德赛西威、华阳通用、华阳多媒体、比亚迪、亿伟锂能等国内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领域,惠州车载信息服务和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国内最主要的车载信息服务企业云集惠州,拥有德赛、华阳、凯越、索菱等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音响、智能导航、电控系统等较为完善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2016年,车载导航和车载娱乐系统产量近1000万台,产值超200亿元。其中车载导航终端约占国内高端市场的70%,位居全国首位。惠州市参与创建珠三角“中国制造202

4、5”国家级示范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作出的“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重要批示要求的重要举措。在珠三角创建示范区之际,惠州市将聚焦于电子信息和汽车领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完备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突破手机电池技术、新型显示技术,促进新型显示材料性能提升,实现产业技术与质量效益水平世界领先;推动汽车产业实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建立新能源汽车试验体系与测试手段、新能源汽车“三电”等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率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领先优势,抢占现

5、代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为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本方案根据中国制造2025、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惠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惠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十三五规划以及惠州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文件编制。实施期限为2018年2025年。目 录第一章 基础与条件1一、惠州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发展概况1二、惠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和问题2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3一、总体思路3二、主要目标定位3(一)创新驱动方面4(二)质量效益方面4(三)绿色发展方面5(四)结构优化方面6(五)引进与培训人才并重6第三章 电子信息产业8一、惠州电子

6、信息产业发展基础8二、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链现状12三、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解决的突出共性短板和问题14(一)产业技术短板14(二)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存在的短板14(三)专业人才短板15(四)专业标准体系短板15四、2018-2025年惠州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攻着力点15五、2018年重点推进的事项19(一)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19(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19第四章 汽车产业20一、惠州汽车产业发展基础21二、惠州汽车产业链现状23三、惠州汽车产业集群需要解决的突出短板和问题24(一)产业技术短板24(二)设备(装备)存在的短板25(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存在的短板25(四)专业人才短板26(五)专业标

7、准体系短板26(六)专项政策(项目)短板26四、2018-2025年惠州发展汽车产业的主攻着力点26五、2018年重点推进的事项33(一)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33(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研发33(三)完善汽车产业标准体建设34第五章 构建主导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35一、建设制造业创新平台35(一)培育引进新型研发机构35(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35(三)广泛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36(四)大力加强创新孵化体系建设36二、强化骨干企业研究院自主创新能力37(一)实施关键共性技术集中攻关行动37(二)实施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37(三)实施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力军建设行动38三

8、、全面实施“互联网+制造业”38(一)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38(二)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40(三)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与安全管理41四、增强制造业基础能力41(一)提升工业基础能力41(二)加强质量品牌和制造业标准建设42五、推动发展新型制造模式43(一)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43(二)推动发展绿色制造44(三)推动发展柔性制造45(四)推动发展虚拟制造46(五)推动发展全球化制造46六、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47(一)促进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47(二)促进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48(三)促进商贸流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49七、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50(一)实施重点企业倍增计

9、划50(二)开展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培育行动51(三)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51(四)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51八、完善制造业人才培养平台52(一)紧抓人才招聘与培养工作52(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52(三)人才政策对标发达地区53(四)利用地缘优势引才引智54第六章 先试先行的政策支撑体系55一、争取相关支持政策55(一)争取土地政策支持55(二)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改革55(三)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推广55(四)加强标准的创新与验证56二、探索实施示范区、自贸区、自创区“三区联动、政策叠加”机制56(一)加快推进 “三区联动”56(二)优化政务环境56(三)改善投资贸易环境57(四)创新金融政策

10、57三、创新要素保障和制造业降成本机制57(一)创新制造业用地供给机制57(二)创新人才供给机制58(三)创新金融支持制造业机制59(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机制59(五)实施更大力度的降成本措施60(六)深化放管服改革60四、改革产业政策实施机制61(一)构建制造业大数据平台61(二)建立制造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61五、率先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改革创新61(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62(二)强化标准服务62(三)推进标准落实62第七章 组织领导与工作推进63一、建立专职工作机构63二、 强化市直部门工作协同63(一)任务分工63(二)方案实施64三、健全评估考核机制64(一)建立考核评价体系64(二)

11、落实评估考核工作65(三)加强信息通报65第一章 基础与条件一、惠州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发展概况2017年,惠州市生产总值(GDP)达3830.58亿元,增长7.6;惠州人均GDP为8020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9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4.8:40.7;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15.99亿元,增长12.2;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07亿元,增长10.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91元,增长10.8。惠州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先进市,成功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入选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市、信息消费试点市,入选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和全省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市。2

12、017年,惠州市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65.6亿元,增长10.6%;实现增加值1975.8亿元,增长8.4%,总量占全市GDP比重5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71家,实现增加值1975.82亿元,增长8.4;分行业中,电子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37.15亿元,增长8.0;汽车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4.36亿元,增长6.9。2017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54.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81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3.5和41.4。整体来看,制造业结构由轻型化逐步向适度重型化、高端化转变,先进制造业产值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水平不断提高。二、惠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和问

13、题惠州市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传统制造产业规模大,先进制造业规模小,尤其是新兴高附加值制造产业发展不足,具体表现为产品附加值低以及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制造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制造企业在高端环节延伸不足,很大部分企业以组装加工、贴牌生产为主,产业附加值在国际产业链中基本处于加工组装及配套环节,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及关键器件的生产配套相对缺乏。缺乏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龙头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专、精、特、新”的特色中小企业也较少,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缓慢,正处于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与世界先进生产方

14、式还有很大差距。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为主攻方向,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对标世界最先进制造业水平,着力突破产业链和生态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为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珠三角制造业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深莞惠三市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最具吸引力的制造业人才聚集地,营造全球

15、一流的制造业产业生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有效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为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输出典型经验,推动我国早日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二、主要目标定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核心问题,破解制约关键瓶颈,补齐创新发展短板,解决体制机制矛盾,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贯通的世界一流制造业产业生态。到2020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企业基本达到智能化水平,基本实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人才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到2025年,建成珠三角世界级先进电子信息产业制造集聚区,制造业与互工业互联网“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