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6459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 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 一不可。4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2、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套路: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 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答题示例1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2012邯郸一模) 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参考答案】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步骤一)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步骤二)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步骤三)(景物,

3、“秋色”“夕阳流 水”2分;特点,“冷落萧条”2分;感情1分。共5分)答题示例2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5分)游月陂 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 万物已随秋气改, 水心云影闲相照, 世事无端何足计,北有中天百尺台。 一樽聊为晚凉开。 林下泉声静自来。 但逢佳节约重陪。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步骤一)营造了宁静(或静谧、 幽静等)(步骤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 分)的心情。(步 骤三)答题示例3: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2012年衡水冀州 模拟)湖上晚归 蒋士铨湿云鸦

4、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参考答案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 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 境界(3 分)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 赞美之情)。(3 分)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 些表现手法。表

5、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

6、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4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 此手法有 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

7、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答题示例: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答题示例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

8、一) 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 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 三)。答题示例3 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 分)(2012邯郸一模)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参考答案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 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前后各 3分,前为“直抒胸臆” 1分,感情2分;后为“拟人”,或者答“含蓄深沉” 1分,

9、 感情2分,共6分)答题示例:4 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012 银川一模)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芳草有情皆碍马 山牵别恨和肠断 今日因君试回首前值东风后值秋。 好云无处不遮楼 水带离声入梦流 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参考答案 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 2 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 分)颈联说山牵着“别

10、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 分)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 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 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1: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参考答

11、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 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 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步骤三)。答题示例2: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 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 船家女形象。答题示例 3:“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5分)(2012河北

12、冀州模拟)湖上晚归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参考答案 “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1 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1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1 分) 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2 分)(意思对即可,共5 分)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 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13、,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 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 者( )的情感。答题示例1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思路分析: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 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

14、,还兼传出空床 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 怆。【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步骤一)。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 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 骤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凄怆之情(步骤三)。答题示例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参考答案】“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

15、“没”字 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 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答题示例 3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 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 “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 赏析。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参考答案】例一: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 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 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 欲念的隐士情怀。【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 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 形象而生动; “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 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此答案从修辞和表现手 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第五种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