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226038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地理复习实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高考方向 提高地理复习实效 【提纲】一、以课改为指导,把握高考大方向二、从近几年试题特点看文综地理高考趋势三、近三年文综地理高考试卷部分题目浅析四、地理答题方法和答题模板的运用五、关于文综地理后期复习的几个问题 一、以课改理念为指导,把握高考大方向1.新课程核心理念解读(1)课程功能定位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功能) (2)课程内容: 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 选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一标多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顺序和时间安排的自主权等。(4

2、)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6)课程管理和设置改变了长期以来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 2.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基础内容的复习; 自然地理培养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人文地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等。(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差异性作业等。(高考试题的难易结构和试题区分度问题;考试中的开放性试题,增

3、加试题的选择性)(3)重视对地理问题方法的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考查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3S技术在地理学科研究和区域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3.学科教学要体现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1)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地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资源、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地理教育的一个核心价值。要用案例,让学生真正理解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2)欣赏自然的素质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半数。生活在城市里的

4、孩子,缺乏对大自然的体验,缺乏对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的感性理解。这是地理素养的问题,也是地理教育的问题。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是地理教育的责任。(3)空间信息获取、分析和空间想象力在信息时代的海量数据面前,学生要学会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空间架构起来,建立相互联系。这是地理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地理学强调的就是空间布局和结构。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空间分析能力都会是很重要的。有想象才有假设,这是兴趣的激发点,也是探究问题的出发点,更是设计科学方法证明或推翻假设的基础。二、从近几年试题特点看文综地理高考趋势1.能力立意更加明显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

5、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注意: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应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2注重基础内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突出主干知识。注重概念、规律、原理及运用。 地理学科的任务(研究内容):(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地理环境的特点和演化规律。(2)人地关系:双向关系(相互影响);两个方面(正反两个方面)。工具和方法: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主干知识: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理环境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要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演变;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6、。地理基本概念(问题):晨昏线;经线、经线圈和地球大圆;纬线方向和纬度方向(经线和经线方向);时区和区时;海平面(与海面)、热量带和温度带;湿地;暖流和寒流、雪线和林线(林带);流域与分水岭、水位、落差、径流量;凌汛;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等值线和等值距;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天气系统;地质构造及类型、地形、地貌和地形区;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赤潮和咸潮;植被类型和自然带;气团和锋面;寒流和暖流;潮汐;交通通达性;区位、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行政中心和行政区域;荒漠和荒漠化;城市和城市化;水体盐度和土壤盐渍化;季风、季风区和季风气候;雾(灰)霾、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等。【建议】重视地理概念,加强概念教学。理

7、解概念内涵,抓住地理事物本质(并且注意与相关概念和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一定真正弄懂,吃准吃透(而不是停留在背住定义)。注意把握外延(不缩小、不扩大)。 地理基本原理:等值线原理、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原理、海陆热力差异、气候形成原理(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成因)、降水的成因及类型(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水循环原理及影响、湿地调蓄作用、区位和区位因素、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分析、资源分布和开发条件等。地理基本规律:地理事物运动(位移)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运动;大气运动规律;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地理事物(时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

8、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气温分布规律(水平和垂直)、中国的人口和城市分布规律、区位理论与区位规律(农业、工业、城市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等。 地理基本关系: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移动及影响、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和地球五带划分的关系;气压带风带分布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关系;大气运动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水汽、水分与水源的关系;太阳辐射与温度的关系;我国夏季风活动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等。3贴近时代、社会和学生实际

9、。突出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体现学科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地理基本原理(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所学地理基本原理(出发点)分析解答相关实际问题(落脚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现这方面要求的题目多,频率高。如全国卷试题中出现的海洋滩涂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城市热岛效应、北京卷上的天气预报图等试题内容都体现了这个特点。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如78题的人口问题,43题洪涝灾害,44题尾矿的危害,这些问题都是我国或世界当今面临的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在试卷中,引导和考

10、查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角度与能力,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符合新课程理念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特点。4关注时事,考查与地理有关的重要热点问题,体现了地理内容的时代性地理学科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与当今世界和社会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在近几年的地理试题中先后出现过极地考察、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红色旅游、新疆融雪性洪灾、日本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及包括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杭州湾大桥、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在内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新天府的评选、宇航发射与太空环境等,这些内容都体现出地理学科的时代性。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了解时事

11、,与时俱进。如2011年全国卷上考查高速铁路、天津卷上出现“地球熄灯一小时”问题、2012年直接借伦敦奥运会比较伦敦和北京的气候;2013年北京卷考查雾霾及对大气的热力影响。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42题以三沙市为背景考查旅游地理相关问题均属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5彰显地理学科特色,重视图表和区域的考查(1)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科所拥有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题看,其共同特点是用图多,几乎所有试题均由图导出,根据图来设计问题。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除反映地理时空变化的平面分布图、比例图、坐标图、等值线图等常规图型外,不同形式的

12、统计图表、特殊和新型地理图像在考试中出现并增多如等深线图、风频图、景观图、模式图和地理原理示意图、三维坐标图、遥感地图等,值得关注。 地图考查有下面三种情况:直接考查地图知识:如等值线图和地形图的判断等通过图表作为载体或提供信息,考查其它方面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此为重点,特别是解读图表内容进行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由图表获取信息,找出条件,分析和解答问题)无图用图,无图考图。(需要自己想图、画图帮助分析解答相关问题)【例】(江苏卷)设M(纬度0,东经30)、N(南纬2326东经30),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双选)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时

13、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此外,注意地图图例。养成看图例、懂图例、用图例的良好读图习惯。(2)以区域为载体,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区域定位和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因此,区域地理一直是地理学习和考查的重要方面。该内容的考查在各地各年份的试题中均有出现,并且容易出大题、出综合题,所占分值较高。这类考查内容包括:区域定位、区域描述(读图说话,说明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规律等)和区域分析等。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在地理高考中,对区域定位和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的要求有所降低,而对区域描述(读图说话式的说明区域地理事

14、物分布特征和规律)和区域地理问题分析有所加强。2013年更加明显,例如全国新课标卷一卷中的13题标明了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36题标明了攀枝花、成都、昆明;37题标明了维多利亚湖;42题材料里告诉了三沙市的范围等。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区域,在区域定位上基本没什么问题。有些题目即使在试题中出现陌生区域,经常可能的情况也是无需定位,只是根据地理原理,进行区域地理问题分析。注意:区域为载体(平台)。通过区域这个载体,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问题。但不同区域所能反映的主要和典型的地理原理、问题有所侧重和不同。6.突出试题内容的综合特点 作为文科综合科目考试,注重综合性仍然是地理考

15、试及命题的重要原则和方向。这种综合既是知识的综合(主要是学科内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高中地理原理、理论与初中区域地理事实材料的综合;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综合、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综合等),更是考查能力的综合(四种能力) 在题型方面,文综地理对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一般来说,在非选择题中考查综合性更加突出)。 需要说明的是全国文综地理考试在知识方面,但并不看重和过于追求考查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覆盖面,而是体现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方面的主干性和随机性。7.增强考试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高中新课改提倡和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通过增设选修课程,增强课程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体现在高考上,就是在试题设计和所提高的答案上,尝试一定程度上的开放性试题和答案。8.稳定试卷结构,精设材料、科学组卷。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灵活性2008年以来,试卷结构趋于稳定,试题依据考试说明,不拘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内容,较好地实现了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考生之间的公平竞争。 整个试卷试题编排形式、地理学科特色呈现形式、能力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