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50002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2020北京顺义初三化学(上)期末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 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3道小题 ,满分45分。考试时间45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道小题,每小题1分)abc1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 B氧 C锌 D磷 3下列物质放

2、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面粉 C奶粉 D花生油4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5向右图所示装置放入下列固体和液体进行实验,能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a上升的是ACaO与H2O BNH4NO3与H2OCMnO2与H2O2 DNaOH与H2O6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7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粮食酿酒 C汽油挥发 D木炭燃烧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H4 +2O2CO2 +2H2O B2KClO32KCl+3O2CFe+CuSO4=Cu+FeSO4 D2NaOH+CuSO4=Na

3、2SO4+Cu(OH)2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D称量固体1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11乙炔(C2H2)常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其燃烧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相同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g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9 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将t1的

4、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1分)【生活现象解释】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_的性质。(2)液氢和液氧常作为火箭助推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14请从14-A或14-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4-A计分。14-A 14-B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3规格:每片含碳酸钙1.25g,维生素D3 200国际单位。用法用量:一次1片,一日1-2次。00mg)、维生素D3200国际单位每片含碳酸钙1.25g(相当于钙500mg)、维生素D3200国际单位每片含碳酸钙1.25g(相当于钙500mg)、维

5、生素D3200国际单位上图为某补钙剂的说明,一天服用两片,实际补钙 _g。规格:500mL成分含量:有效成分为过氧化氢,含量3%4%(W/V)上图为某消毒剂的说明,其中(W/V)为质量体积分数,单位为g/L,则一瓶该消毒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15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对暖宝宝发热过程进行探究,传感器获得图2和图3所示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2得出的结论是_。(2)图3气压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科普阅读理解】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元素。碳元素在地球上虽然广泛分布,但其含量不足0.03%。碳元素是一切有机体骨架的组成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约占18%。主要

6、以有机含碳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糖类、蛋白质等。人体中的无机含碳化合物种类较少,在血浆中主要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2CO3/HCO3-)的形式存在,人体细胞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在人体内的另一种无机形式。迄今为止,发现了15种碳原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如图1所示的同一个“格”,其中C-12和C-13属于稳定型,考古研究中,通过测定C-14含量估算古物的年代。20世纪起,人类对碳元素的认识突飞猛进。下表列出了与之相关的主要事件: 时间40年代1967年1969 年1985年1991年21世纪事件发现C-14发现六角金刚石和单斜超硬碳发现银白色的白炭发现富勒烯的第一个成员C

7、60(图2)发现碳纳米管(图3)从石墨中剥离出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石墨烯(图4)碳的这些新型结构的发现和性能研究的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碳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有_种。(2) 关于图1所示的相关信息分析,错误的是_。A原子序数为6 B电子数为12 C元素符号为C (3)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C-12和C-13的不同点是_。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在20世纪有关碳的重大发现中,有一项与其它不同,它是_。(5)C60的含义是_。【生产实际分析】17下图为现代自来水加工厂净化水的流程图。(1) 明矾的化学式为K

8、AI(SO4)212H2O,明矾中含有_种元素。(2) ClO2是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ClO2属于_(填序号)。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纯净物 (3)上述生产流程中,起过滤作用的是_。18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1)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 的排放。(3)废气处理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9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回答相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有_。20回答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问题:(1) 甲实验中,导线a、b连接电源后一段时间,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导线

9、a连接电源的_极(填“正”“负”)。(2) 乙实验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3) 丙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21在右图所示实验中,为喷水的紫色石蕊试纸,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C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 (3)整个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2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其中A、C中充满氮气,B、D中充满氧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科学探究】23古文献记载:距今5000-4000年我

10、国古代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图1)。青铜器表面常会有一层铜锈,对铜锈开展探究活动。查阅资料:CuSO4+5H2O=CuSO45H2O 白色 蓝色探究I:探究铜锈的组成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管内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试管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探究: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在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在同一实验室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序号甲乙实验操作在250mL的集气瓶中装有100mL氧气、100mLCO2和50毫升水在250mL的集气瓶中装有200mLCO2和50毫升水实验现象第3天,出现黑色斑点,之后面积逐渐扩大并增厚,第9天略显绿色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I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由探究I推测,铜锈中含有的元素有_。(3)探究II的基本猜想是_。(4)由探究II推断,防止铜生锈的思路是_。(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关于铜生锈,你还想继续探究的问题是_。(6)针对你提出的问题,验证实验的设计是_。 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