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39897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单元设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作者姓名刘夫华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4课时(专题一2课时,专题二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设计依据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审美的层次或方面,亦即从人类的文学的、艺术的角度或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本单元划分成两个主题:一是

2、感受大自然以春、济南的冬天为例;二是热爱美丽的大自然以夏感、秋天为例。专题一感受美丽的大自然以春、济南的冬天为例,春是写景抒情文中的精品,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带来的蓬勃生命与无限生机,在选材上、谋篇上紧扣春天的特征,且在语言技巧上充分体现这一点。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

3、又一个特点。专题二热爱美丽的大自然。以夏感、秋天为例。夏感主要写的是作者对夏天的感悟,作者以具体生动细腻的笔触描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联想和想象,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真切的感受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全诗仅三节。内容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主线”,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贯穿起来,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专题一的两篇课文,作者

4、通过自己的视角和切身体验,向读者大自然美丽,专题二的两篇课文写出了优美的语言,真切感受夏天宇秋天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两者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来写,只有在真正感受到美的事物,我们才能去热爱它。感受是热爱的基础,热爱是感受的结果,两者密不可分。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学习文章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力图实现听说读写的结合,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的结合,实现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抓

5、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四季美景。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4、体会文章容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语言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采用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讨论质疑法、谈话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3、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4、注重品味语言,“批文以入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对应课标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2.理清思路,学

6、习作品精巧的构思。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注重品味语言,“披文以入情”。6.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什么是大自然?2、怎样描写大自然?3、为什么热爱大自然?4、如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专题划分专题一:感悟大自然 ( 2 课时)专题二:热爱大自然 ( 2 课时)专题一专题一:感受美丽的大自然以春、济南的冬天为例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

7、情景交融的写法。3、体会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位优美的语言。专题问题设计1、这两篇文章描写了那些季节的景物?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2、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3、两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找出认为优美的句子,加以分析。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 多媒体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学习活动设计导入:在欣赏一年四季的风景画和视频片段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图画附后)活动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两篇文章的结构。 2、文中具体描绘哪五幅春景图?各有什么特点?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3、具体抒发了作者对

8、春天怎样的感受? 4、用了什么写法?活动二、研读与赏析春:(一)盼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提示:“盼望着,盼望着”。“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2、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提示:反复的修辞,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二)绘春1、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中的“一切”说明什么?提示:没有一个例外。2、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提示: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

9、得特别好?提示:“偷偷”“钻”写情态。“嫩”写质地。“绿”写颜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4、为什么要写“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5、第4节段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提示:本段为了突出春花的特点,先后写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联想到果实累累。下面写蜂飞蝶舞,也是衬托花儿的繁茂,花儿的香甜;野花“遍地是”,表明数量多,“杂样儿”,表明种类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惹人喜爱的景状。6、作者是怎样将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美妙感人的?提示:多种感官嗅觉、听觉、触觉、视觉。7、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

10、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提示:“细”和“密”。8、“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提示: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9、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10、“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提示: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珍惜时间,奋发向上。11、迎春图与其它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

11、四幅春景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三)赞春1、赞美了“春”的什么特点?2、“赞春”段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能颠倒吗?3、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来赞美春天的?活动三、济南的冬天美句欣赏: 1、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感情?提示: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3、文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比喻、拟人。如:“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地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

12、出水的绿的特征。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活动四、请归纳春的写作特点:1、观察细致,并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春天景物的特征。2、大量运用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来表现景物特征,抒发内心感受。 3、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思路清晰。活动五、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异同。同:抓住特征,安排较好的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营造了意境,景情交融。异:春还从多种角度来描写,另描写的内容不同。评价要点学习成果评价1.各组品读文章重点语句的效果评价;2.学生阅读收获记录评价。3.学生勾画的词句和质疑的内容。4.学生写的阅读感受记录。学习态度评价1.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率较高。评价指标:1.文中勾画的数量和恰当程度;2.学生写的感受能契合文章写作大自然的特点。专题二热爱大自然以夏感、秋天为例。所需课时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