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773775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六篇).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检测评价(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救援_、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7、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使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格按规范管理,使其

2、制度化(依据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8、职业病报告制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及_部颁布的职业病报告办法的规定,报告制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急性职业病报告:企业及其职工医务室接诊的急性职业病均应在12_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职业性_,企业及其职工医务室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企业及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综合医务室在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患者时,均应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发现或怀疑为

3、职业病的非急性职业病或急性职业病紧急救治后的患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并按规定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确认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如尘肺慢性职业病和其他慢性职业病,应及时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各级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伪报和篡改。9、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

4、示说明。(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10、加大投入,改进工艺,积极开展危害因素治理。(1)粉尘治理。一是用好各类防尘设施,采煤工作面放煤点每隔五米_洒水降尘装置,溜子道、材料道均_风流净化水幕,掘进工作面放炮时,开启放炮喷雾,迎头后_净化水幕,皮带机巷及溜子道转载点均_降尘喷头,并保持完好、使用正常。二是采掘工作面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水封_等。三是加强个人防护,戴防尘口罩等。四是定期冲刷巷道。(2)噪声防治。一是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或改革工艺过程、采取减振、隔振等措施,提高机器设备的装配质量、减少

5、部件之间的摩擦和撞击,以降低噪声。二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材料和装置,阻断和屏蔽噪声的传播,三是加强个体防护,在作业现场噪声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正确合理地佩戴防噪声护具。(3)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一是改善劳动环境,加强井下通风排毒措施,使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二是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比如_后待炮烟吹散后方可进入作业。三是设置警示标识,在井下通风不良地点或不通风的巷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四是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11、落实经费投入,确保各项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对各项职业病防治经费实行预算管理,财务部门把职业病防护设施、

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生产成本预算,严格预算管理,严禁挪用。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模板(二)为认真贯彻_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卫生监督办法、建筑设计预防性卫生监督办法、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职业病报告制度和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以及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关于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制订职业卫生三年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_精神”和实现_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_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的标准体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

7、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日常工作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隐患,决不留死角,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二、工作目标1、做好每年接触有危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和各类职工健康普检工作,职工就业前体检率达到_;在岗职工体检率达到_;离岗前职工体检率达到_;各种职业禁忌症调离率达到_,并建立健全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到_;2、在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有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检测率达_。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_,在

8、主要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_,使用率达到_;4、利用厂报、电视、宣传栏、各种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测评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职工的相关权利与义务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_;5、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工作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缓疲劳;6、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_,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7、认真做好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报告工作。三、干预措施规章制度实行过程

9、中进行效果评估在企业通过iso1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_厂企业管理标准,由卫生所、技安科牵头_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对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定,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为:1、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急性职业病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3、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4、职业卫生培训制度5、职业健康监护制度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7、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修保养制度9、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管理制度10、职业病防治管理奖惩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和具体实施部门及进度1、配合区卫监所对

10、本厂有关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2、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多媒体、闸电通讯、安全双周报、宣传栏、映像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定期抽查学习各班组学习情况,结合第三季度班组规范化管理规定进行考核;3、每年开展“安全职业卫生保健知识”竞赛活动;4、_职工触电、创伤急救和消防化救知识培训;5、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考试;6、开展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对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7、结合开展职工职业安全卫生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分批举办职工职业卫生、健康促进、营养膳食及医学知识等知识学习讲座,职工参与率每年递增_;8

11、、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自防、互防技能,对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书面告知其危害内容、后果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待遇,职工签订率要达到_;9、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和比赛,职工参与程度达到_以上;职工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1、卫生所负责落实接触危害因素人员体检工作,并建立全员职业健康档案和特殊作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做到每人一份档案,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本人,职工知晓率要达到_,同时对职工体检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写出分析报告;2、卫生所负责完善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完善工作;3、生技科环保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各种危害因素的

12、监测工作,负责分析与评价日常监测结果。4、生技科环保专职人员负责每年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检测部门来厂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及时公告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结果,并负责将每年各种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归档。加强日常管理,改善作业环境,落实职业防护措施1、生技科、卫生所、技安科和保卫科等职能科室负责有危害作业场所、岗位警示标识的设置工作;2、技安科、生计科负责_kv母线室购置_的sf6气体泄漏报警、回收装置并对日常使用情况进行监督;3、为了加强化学事故急救处理,在_号化水站酸碱区加设喷淋装置;4、对在外进行三产工作的职工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由技安科和卫生所负责安全职业卫生教育;5、定期对生产车间工人

13、作业环境面貌进行整改,使生产环境、工人休息室等场所环境整洁、舒适;6、做好绿化工作,增强企业绿肺功能;7、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年度)的验收工作。急性职业病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1预防措施1.1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1.2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1.3卫生宣传普及防毒知识。车间内建立安全员和卫生员,并开展防毒培训,增加急性中毒时的自救、互救知识。2职业卫生措施2.1加强个人防护。2.2做好就业前、在岗时、离岗前的职业卫生健康检查。2.3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在危险岗位贴警求标志。3现场处理措施3.1控制事故源,阻止

14、毒物扩散,并迅速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3.2吸入中毒。迅速将患者搬离中毒场所至空气新鲜处,保持患者安静,并立即松解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3.3经皮肤中毒。将患者移离中毒场所,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洗净皮肤。如眼睛沾染酸碱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并送眼科处理。3.4休克病人在采取一定急救措施的同时送医院抢救。3.5参与抢救人员注意自身防护,疏散人员,设置隔离带。用排毒设备通风。4报告制度发生一般职业中毒,在_小时内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发生重大或物大事故需在_小时内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发生慢性职业病需在接到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认后_日内上报。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为认真贯彻_职

15、业病防治法,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我厂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更好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制定以下制度。1、在我矿新建、改扩建、续建等建设项目的设计时,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也应采取综合预防、治理措施,使设计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2、建设项目的设计时,矿主管部门应委托有资质认证的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当需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和配置卫生辅助设施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之符合卫生要求。3、对一般职业危害场所建设项目要求:立项时要对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分布、浓度等卫生标准规定的项目全面地做出预评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一般职业危害预评价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控制效果的评价。建设项目竣工后要将项目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