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77277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8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种群的特征》(浙科).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 选择题11、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草原上所有的候鸟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C长江里的所有白鳍豚 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2、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植物均需统计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繁殖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组成一个种群C一定区域中的所有成年老鼠组成一个种群D种群是指同一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4、下列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A只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

2、种群,样方数目一定为10个B只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2C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固定的D对乔木和双子叶植物的调查取样方法完全相同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志符号必须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B捕捉草地上的昆虫时,每次捕捉尽量严格保持条件一致C标志符号尽量醒目,以免漏记和错记D标志重捕法也适合于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6、从个体到种群,从种群到群落,无不揭示一个原理:“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同种生物的个体形成种群B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群落C个体所具有的特征等于种群具有的特征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不同方式形

3、成的生命系统远远超过某一个体所具有的特征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小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简答题1、如下图所示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A和种群B未来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是:A_;B_。(2)如果有一外来生物入侵,并以种群C为食,这将使种群C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请在如下图坐标中画出这种变化。2、(2009江苏高考)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4、。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_。(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100100300数量(株)1206232166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

5、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关系。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选项A包含了多种鸟类,与种群的概念明显不符;选项B中的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也不可能仅有一种藻类;选项C符合种群的概念;选项D中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虽在同一区域内,但不是所有同种个体之和,而是一部分个体之和。不符合种群概念,只有一蜂巢内的蜂王、所有工蜂、所有雄蜂之和才能被称为种群。 2、答案:A 解析: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选取对象是一种,还是同时选多种同步调查?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因此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应选取某一地段中的某种生

6、物的种群(如蒲公英、苦荬菜等)为调查对象,而不是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3、答案:D 解析:考查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包含三个要点:一定自然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4、答案:B 解析:样方的数目应视要调查的面积大小而定,一般样方数越多,误差越小。所以A、C项不对;调查乔木样方面积一般取100 m2,调查双子叶植物时样方面积一般为1 m2,所以D项不对。故答案选项为B。5、答案:C 解析:用标志重捕法对捕捉动物进行标志时,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身体不会产生生命和行为上的伤害、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符号必须保证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6、答案:D 解析:同一范

7、围内同种生物的个体构成种群,但种群并不是个体的机械累加,而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种群所具有的特征个体并不具有。7、答案:D 解析: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进行捕捞,使小鱼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减小了捕捞强度,保持了足够的种群基数、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网眼不能选择鱼的性别,因此不会改变鱼群的性别比例。二、简答题1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对本题A、B、C三个种群分析可知,A种群年轻个体或者生育期个体较多,属于增长型;B种群表示年老个体比例大,属于衰退型;C种群各种年龄比例适中,属于稳定型,但是当C种群遇到外来物种的入侵时,年幼的个体会因抵御能力弱而大量减少,导致C曲线也呈衰退型。答案:(1)越来越多越来越少(2)见下图2解析:(1)迁地保护是保护珍贵濒危物种的常用方法。(3)由表可知,低龄个体(a级)多,而高龄(e级)个体少,呈现增长型。(4)鸟吞食红豆杉的种子属于捕食,但鸟吞食有利于种子萌发,对红豆杉有利,所以两者又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答案:(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2)样方法柱形图见下图 (3)增长型(4)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