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亭说课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54656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洋亭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游洋亭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游洋亭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洋亭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洋亭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用想象给儿童阅读诗歌插上翅膀 清平乐 村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清平乐 村居。 一、 说教材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上下片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既描写乡村恬静的景色,又运足笔力勾勒了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借此抒发了对优美乡村环境的喜爱,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对人们安居乐业理想生活的追求。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整体目标,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过程与方法:借助诵读、想象、表演,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2、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辛弃疾美好的人生愿望。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难点是领悟辛弃疾美好的人生愿望。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想象,质疑,以疑促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法:在老师以上方法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描述、表演等方式深入文本,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一下教学过程。三、 说教学过

3、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学生观看古诗新唱问唱的是什么?,我说:“今天我们学的一首词也是村居(出示村居的诗和词,对比着看看,你发现了那些不同之处?”相机点拨:其实,清平乐是词牌名,词可以和曲吟唱,词牌名就表示曲调和节奏,“村居”才是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设计意图:同题诗引入,对比发现,简介明了文体。)(二)整体感知 理解词意1、 学生看课文插图,整体感知词中描写什么地方?什么景物?有哪些人物?2、 听老师读,我故意念一遍有错字的整首词,学生能很快发现,我把“檐“念成“詹”,把“媚”念成“眉”,“媪”念成“温”,“剥”念成“剥(波)”;“莲蓬”不能读成轻声是什么原因?估计学生找不出来,我相机

4、引导先观察词的上片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小、草、好、媪“,学生自然会发现每个字都带“袄“音,观察下片“鸡笼、莲蓬”,学生不难发现“莲蓬”读第二声更押韵。然后顺势范读一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再读一遍,注意韵脚的到位。 3、 我们读的时候,有的地方稍作停顿,比如“茅檐、低小”,但停而不断,你们来试试;有的地方稍稍延长了,比如“青青草”,你们揣摩揣摩,再读读。 4、自由读后齐读小结。( 设计意图: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发现体验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品味词独有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三)想象画面 品味语言(1)自主学习:我提示学生,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词

5、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小组合作:把自己的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讲给小组的同学听。(3)全班交流: 1、茅檐溪草图在学生的描绘中相机点拨描述: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追问:“青”字能去掉吗?激发想象绿草茵茵的景象。总结:诗人开篇勾勒“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和平宁静让人无限回味。最后我引读:“茅檐”生接读“低下”,我引读“溪上”生接读“青青草”。2、翁媪相媚图“媚”是由那两个字组成的?介绍:古代的女子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描眉毛,丈夫也会精心地给妻子描画眉毛。“相媚好”就是-学生就会自然想到是相互喜欢。结合诗句,引导学生描

6、述:“茅草屋里,一对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着乡音,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在亲热地聊天互相取笑。”他们会相互说什么呢?我扮婆婆,随机找男学生对话,启发他想象,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并提示他把话说完整。预设:师:老头子呀!日子过得可真快呀!我都老了。生:老伴呀,在我眼里你可是给以前一样漂亮。师:看我们的孩子多孝顺又能干。就是小儿最淘气。生:是呀,我们忙忙碌碌大半辈子,也该想想轻福了,真是高兴!这是谁家的翁媪?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这么有趣,真让人羡慕呀?带着这样的温情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3、大儿锄豆溪东小结:“最大的孩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4、二儿织笼图小结:“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5、

7、小儿剥莲图交流理解:最小的儿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提问:“卧“可以换成那些词?学生可能会想到“趴、躺、睡”,你觉得用哪个字更传神?对比体会“卧”更能表现小儿的可掬憨态。更能表现辛弃疾的喜爱。最后生比赛读,看谁能读出小儿的可爱。6、完整的村居图在你眼里这是怎样的村居生活?引导学生总结:这是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配乐师范读后生齐读,提示:读出宁静的乡村生活,人们平静的心态,最小儿子的无忧无虑。(这一环节,我是根据教师用书上的教学建议,采用 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方式,理解词意,适当点拨总结。)(四) 拓展背景 体会情感1、这首词中那个字最能体现辛弃疾的心情?(“喜”)2、“喜”什么?(预设

8、:这个普通的农家,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尽自己的所能劳动,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3、那看到这一切的辛弃疾呢?请学生观看关于辛弃疾的连续画面,我简介: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也是著名将领,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他42岁时遭受投降派打击,被贬到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呀!只能在这里闲居着,你说这“喜”的背后还有-生预设:忧、愁、希望、渴望、4、 我引读:他多么希望村外的世界也能像这里-生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不再硝烟弥漫 他多么希望村外的老人也能-生

9、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不再翘首企盼 他多么希望村外的青年也能-生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不再征战沙场 他多么希望村外的孩子也能-生读”溪头卧剥莲蓬”不在有苦难的童年 他更渴望所有的人都能有这样的村居世界-生齐诵清平乐 村居。( 从抓”喜“字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辛弃疾的创作背景,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突破难点,升华主題。) (五)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1、小练笔(二选一):(1)充分发挥想象,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小短文。(2)自己写一篇乡村生活的短文或诗歌,题目自拟。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的作品,自学一两首。(课后作业体现读写结合,鼓励课外阅读。)四、说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安 翁媪 喜 两儿 居 (幸福陶醉) (勤劳能干) 业 小儿 (无忧无虑) 乐 (中间的“喜”是辛弃疾直接抒发的感情。左右下分别是这一家五口的情态,“安居乐业”代表辛弃疾的人生理想。重点突出,简洁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